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魏晋名士都很潇洒,为何最后都归隐山林?

魏晋名士都很潇洒,为何最后都归隐山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860 更新时间:2023/12/31 13:47:22

说到魏晋名士其实很多人都知道的,这些人都还是非常的有自己的一套风格的,其实不是说风格了,就是说他们生活态度,这些名士都过得非常的潇洒,感觉无忧无虑的,但是最后大家也知道的,那就是他们很大一部分都归隐了山林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吧!

“仕”和“隐”本身就是一种矛盾,而这两个字也一直困扰着我国古代的文人,所导致的是,古代名士身上自古以来就存在的隐逸之心,他们或多或少的想归隐山林,关于这一点,魏晋名士最有发言权。

这是个不被人关注的时期,但凡有人的关注的就会发现,这个时期的名士们大多都是隐士,这个时期,明显是名士和隐士矛盾最为激烈的朝代,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一个“乱”字。

魏晋时期时局不稳,战乱导致生灵涂炭,士人的性命也是朝不保夕,晋朝虽然统一了三国,但司马炎之后几乎再无用有用的皇帝,即便是不了解晋朝的人也或多或少的听说过,这个朝代的皇帝几乎都是傻子,更是闹出“何不食肉糜”这样的千古奇谈。

这种情况下,魏晋的名士虽然学者儒家的学说,却不可能有着儒家积极入世的观念,但这个时期又给了他们太多见识仕途文化的机会,因此也没有老子无为的隐世观念,他们是介于出世和入世之前的一群人,做的是一种中庸之举。

这种人主要分为两类,一是身在山林却心在朝野,三国时期的名士大多都是这种人,诸葛亮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另外一种是身在朝野,但心在山林,这种人更多的是出现的晋朝时期。

当时有一位叫陆机的名士,从小就受父母思想的熏陶,一心醉心于仕途,很是执着,然而现实却一再将他打入牢底,由于不得入世的苦闷,他写了许多抒发苦闷情怀的诗。

陆机的遭遇可以代表一大批当时的文人,当入世之心被现实所阻挡时,隐逸的思想便跳了出来,这种由入世到出世的变化,正是这个时期文人矛盾的心声。

总之可以理解为,魏晋的朝廷将一大部分有志之士拒之门外,乱世又添油加醋了一把,文人不得已而归隐山林,但他们的学识并不是为了归隐山林而学的,而是为了出世后准备的。就像鲁迅先生所说,即便是从前的人,那些诗文完全超出了现实的“田园诗人”和“山林诗人”是根本不存在的,也是没有的,既然你都超出于世了,自然应该连诗文也没有,因为诗文也是人事,既然有诗流传下来,就不能说完全的忘记尘世归隐山林。这样的话便很好的解释了魏晋的名士为何都是隐士,在他们归隐山林的这一阶段,可能只是一个过渡期,虽然有少部分人最终音讯全无,但大部分人还是在过渡期之后走出山林。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童贯是太监为什么有胡子?童贯一生有哪些功绩?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童贯是北宋宦官,被认为是当时的六大奸臣之一,他曾总览兵权20年,期间权倾朝野。童贯身体魁梧,而且生有胡须,这点的确不像是太监,不过以他当时的地位来看,也没人敢深究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童贯是太监也是一名武将,虽然他极尽邪恶,招致祸乱,但一生也立过战功,算是为北宋挽回一些颜面。童贯作为奸臣我们已经了解的

  • 糜芳是刘备的什么人?他为什么要背叛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麋芳是三国时期蜀汉将领,麋芳早年为陶谦的部下,后来辞官跟随刘备奔波多地。刘备击败曹操拿下汉中后,麋芳任南郡太守,但和关羽的关系一直不太好。此后麋芳做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决定,他选择投靠孙权,导致关羽被困麦城,最后兵败被杀。实际上麋芳和刘备还是亲戚关系,但麋芳却在紧要关头背叛了刘备,也是让后人对他刮

  • 朱高炽不为朱棣喜爱,为什么还能当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皇帝会选择什么样的人来做自己的继承人呢?很多人会觉得,皇帝挑选继承人,首选当然是嫡长子,如果嫡长子死了,那么剩下的皇子中,自然要选一个自己喜爱的,毕竟一个皇子如果收到宠爱,得到皇位的几率就更大一些。但是,在朱棣挑选继承人的时候,明明朱高煦能力更强,也更受朱棣喜爱,为什么最后反而是朱高炽得到了皇位呢?

  • 王安石为什么让自己儿媳改嫁?为什么别人还称赞他?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改嫁这种事情在古代,其实还是会引起不小的争议的,虽然并不是每个朝代都对女性非常苛刻,但是这样的事情总是会让人议论纷纷。然而在王安石面前,这一切都不是什么大事,他甚至亲自给自己儿媳重新找了一个人家,把她改嫁出去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当时王安石的儿子还活着,为何就要把儿子改嫁走呢?在北宋政坛,王安石是跺跺

  • 朱高炽和朱高煦谁更适合当太子?朱高煦最后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朱高炽虽然是朱棣长子,但在靖难期间朱高炽基本上没什么作为,反倒是弟弟朱高煦多次立下战功。朱棣也曾动了更换太子的想法,但朱高煦被封汉王后一直不肯回到自己的封地,而是久居南京,想要夺取太子之位,这反倒触动了朱棣的神经让他放弃了换太子。而朱高煦一直没有死心,明宣宗继位后,朱高煦举兵造反要进行逼宫,后来兵败

  • 方心曲领是什么?宋代官服的特点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看过以宋朝为背景的电视剧的朋友,肯定都会对宋朝官服上的白圈记忆犹新。宋朝官服是以红色为主,所以这个白圈会显得格外显眼,那这个饰件到底有着怎么的意义呢?实际上这个服件有专门的名字,叫方心曲领。方心曲领也是宋代官服的特点之一,其作用是为了体现出宋朝遵循的天圆地方这一世界观、宇宙观,所以方心曲领的设计,才

  • 司马相如卓文君的故事,卓文君白头吟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卓文君是西汉时期著名才女,也被认为是古代四大才女之一。卓文君是四川巨商卓王孙的女儿,从小就精通音律,而且善用乐器,在文学方面也有着很高的成就。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爱情故事一直被后人津津乐道,大家非常熟知的一句话“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就是出自卓文君的《白头吟》。可能还有不少

  • 殷商鼎盛时期有多强大?吊打雅利安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商朝是我国历史上最为神秘尚武的一个时代。商朝的军队喜欢带着一种古老,且表情夸张的面甲,经常用武力来讨打四周各个部落或是蛮夷。当年十分凶残的北方游牧强国鬼方国都不是殷商的对手,最后臣服在了殷商的权利之下。就这样商朝成为了威震东亚的霸主级国家。与商朝同时代的雅利安人(曾经建立横跨欧亚的波斯帝国以及米底王

  • 为什么说魏忠贤死了明朝必亡?这其中有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魏忠贤,相信大家对这个名字会比较耳熟了,在魏忠贤当权的时代里,损害了很多士大夫阶级的利益,被当时很多文官集团所认为是共同的敌人,欲除之而后快。很多人都会说“魏忠贤不死大明不亡”,为何会这么说呢?接下来咱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出身草根,理解底层民生疾魏忠贤是穷苦百姓家出生,

  • 刽子手为何砍了30多刀才将谭嗣同砍死?这其中有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在中国近代历史中,为了拯救晚清时期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态,许多爱国人士纷纷开始了改革创新。就比如说李鸿章、曾国藩等人所兴办的洋务运动;或是光绪皇帝支持下的维新运动;最为成功的就是孙中山的辛亥革命了。改革有成功也有失败。成功的孙中山成功的搬倒了昏庸无道的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而失败的百日维新却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