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崇祯死在景山还是煤山?为何要选择上吊自杀?

崇祯死在景山还是煤山?为何要选择上吊自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384 更新时间:2024/2/3 22:37:43

崇祯皇帝作为明朝最后一位皇帝,死的也是很悲惨的了,他有心拯救这个濒临亡国的明朝,奈何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却还是没有办法,这也是为什么在所有的亡国之君里面,他的名声还算是比较好的原因。而崇祯据说最终自缢在景山,也有说是自缢在煤山,那他到底是在什么地方自杀的呢?他为何要选择这种死法呢?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崇祯皇帝砍杀了后宫的嫔妃、公主等女眷,然后跟太监王承恩逃亡煤山,据说崇祯逃亡的路上,走得很急,鞋子都还掉了一只,但他还是来到了煤山,看到一颗歪脖子树,最终在树上结束了自己的一生,崇祯的死还是有那么一丝悲壮。

为何选择在煤山上吊,因为走投无路、没有办法,只能如此!因为在这里,他还能再一次俯瞰他的皇宫,看看那曾经的夜宴奢豪、看看那曾经的美酒笙歌。想想初登大位时的意气风发、雄心壮志,不得不面对此时的曲终、魂断!

公元一六四四,甲申年。农历三月十七日。崇祯带着王承恩第一次登上煤山(今北京景山)。远望着城外和彰义门一带的连天烽火,只是哀声长叹,徘徊无语。回望十七年来,小心翼翼、韬光养晦、清除阉党;召回太监、厂卫势消、众正盈朝;流民四起、边墙屡破、功败垂成;忠臣良将、难尽其才、谁当大任?战守难定、剿抚失措、国破身死!

十七年来,魏忠贤袁崇焕、陈奇瑜、曹文诏、卢象升、高迎祥、孙承宗孙传庭、皇太极……他们都死了,只剩我在这煤山之上最后眺望这即将破碎的山河。

公元一六四四,甲申年。农历三月十九日,凌晨。李自成起义军从彰义门杀入北京城。崇祯帝手执三眼宠与数十名太监骑马出东华门,被乱箭所阻,再跑到齐化门。崇祯寄予厚望的成国公朱纯臣却闭门不纳,无奈只得转向安定门。此地守军早已四散,大门深锁,随行太监用利斧亦无法劈开。至三月十九日拂晓,城外已经是火光映天。天色将明,崇祯帝在前殿鸣钟召集百官,却无一人前来。曾经高大的宫殿,此时却只觉寒风凛冽,月影凄凉。

走投无路之下,崇祯皇帝只得第二次登上煤山……

崇祯皇帝是死于煤山,但是煤山又称为景山。

朱由检(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 ),即明思宗(1627年—1644年在位),字德约 ,明朝第十六位皇帝,号崇祯皇帝,亦是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异母弟,母为淑女刘氏。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军攻破北京时,于煤山自缢身亡,终年34岁,在位17年。崇祯十七年(1644年)四月四日,昌平州吏赵一桂等人将崇祯帝与皇后葬入昌平县田贵妃的墓穴之中,清朝以“帝体改葬,令臣民为服丧三日,葬于十三陵思陵”。

景山公园地处北京城的中轴线上,占地32.3公顷,原为元、明、清三代的皇家御苑。景山高耸峻拔,树木蓊郁,风光壮丽,为北京城内登高远眺,观览全城景致的最佳之处。在六百多年前的元代,该处是个小山丘,名"青山"。据传明代兴建紫禁城时,曾在此堆放煤炭,故有"煤山"俗称。

明永乐年间,将开挖护城河的泥土堆积于此,砌成一座高大的土山,叫"万岁山",又称大内的"镇山"。山下遍植花草、果木,有"后果园"之称。封建帝王常来此赏花,习箭、饮宴,登山观景,是一座优美的皇家花园。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军攻入北京,明思宗朱由检缢死于煤山东麓一株老槐树上。清军入关后,为笼络人心,将此槐树称为“罪槐”,用铁链锁住,并规定清室皇族成员路过此地都要下马步行。

崇祯帝死后,清上庙号怀宗(后取消),南明弘光帝上庙号思宗,旋改毅宗,隆武帝上庙号威宗。清上谥号守道敬俭宽文襄武体仁致孝庄烈愍皇帝,南明弘光帝上谥号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

扩展资料

景山,元代,这里有座小土丘,名叫青山,属于元大内后苑的范围。明代在北京修建皇宫时,曾在这里堆过煤,所以又称煤山。由于它的位置正好在全城的中轴线上,又是皇宫北边的一道屏障,所以,风水术士称它为"镇山"。

明清时园内种了许多果树,养过鹿、鹤等动物,因而山下曾叫百果园,山上曾叫万岁山。清顺治十二年(1655),改名为景山。景山名称含意有三:首先是高大的意思。《诗·殷武》中有"陟彼景山,松柏丸丸"之句,说的是3000年前商朝的都城内有一座景山;其次,因为这里是帝后们"御景"之地;再次,有景仰之意。该园1928年辟为公园。

景山一名是清初改称的。山上的五座亭子,为乾隆年间兴建。当时山上丛林蔽日,鹿鹤成群,生机盎然,极富自然野趣。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李道宗跟李世民什么关系?李道宗历史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李道宗是唐初宗室名将,唐高祖李渊堂侄,李世民堂弟。他早年跟随李渊大破刘武周、王世充,并且灭东突厥、吐谷浑,还曾征战高句丽,为大唐统一立下显赫战功,可以说李道宗和李世民同为唐朝初期十分重要的人物。但李道宗的结局却不算好,他后来遭到长孙无忌还有褚遂良的陷害,导致含冤入狱,还被流放象州,最后是在途中病逝。

  • 齐襄公与文姜的关系,为何从兄妹变成情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齐襄公和文姜,是春秋时期齐国的一对兄妹,但同时,他们也是一对情人。这可就真的令人匪夷所思了,齐襄公和文姜虽然不是同一个母亲所生,但父亲却同样是齐僖公,他们之间的关系也的确算是亲兄妹,怎么就成了情人呢?他们是怎么走到一起的,文姜后来嫁给了鲁桓公,鲁桓公也因为得知了他们兄妹的事情而被齐襄公所杀。《左传》

  • 公孙大娘真的是舞剑高手吗?历史上真有公孙大娘?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经常玩游戏的人或许对公孙大娘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吧,她是一些游戏或者一些小说里面会出现的一个人物,而对她的设定就是一位舞剑高手,甚至因此自立门派,名动天下。公孙大娘的背景设定在唐朝时期,那么唐朝是不是真的有这样一位舞剑高手呢?公孙大娘是否真实存在,历史上的公孙大娘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公孙大娘是唐朝初期的

  • 曹操一句话让曹丕饶了曹植一命,却也让曹魏陷入危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曹操一生儿子也不少,但最后有资格争储的只有曹丕和曹植。曹植文采天赋异禀,深的曹操喜爱,曹丕则是各方面更均衡一些,最后再三权衡曹操还是决定传位曹丕。不过曹操深知曹丕性格疑心太重,他担心曹丕此后还是不会放过自己的弟弟,所以临终前再三叮嘱让他们不要兄弟相残。后来曹丕等于是给了曹植一个机会,让他换取一个善终

  • 刘邦放弃废长立幼,等于判定戚夫人死刑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戚夫人是刘邦后期最为宠爱的一位妃子,当时刘邦和吕雉一年都见不上几次面,两人也逐渐疏远。不过刘邦打算废长立幼触动了吕后的神经,吕后之所以能容忍刘邦冷落自己,那是因为她觉得今后朝中的皇太后之位起码还是她的,如果换了太子那她就什么都没有了,所以无论如何都要让刘邦打消这个念头。后来商山四皓亲自出面,刘邦放弃

  • 唐玄宗多次饶恕安禄山,结果引发唐朝最大危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其实安史之乱的爆发是有一定预见性的,但唐玄宗并没有当一回事。安禄山作为安史之乱的祸首之一,他早年就曾犯下多次罪状,但每次都逃过一劫,这才让他有了反叛的机会。唐玄宗当了大半辈子的好皇帝,却在最后时刻掉链子,也让大唐盛世就此停滞,此后逐渐走向衰落。如果玄宗能够早点处置安禄山,将藩镇割据的源头给掐死,或许

  • 三国时大家比较喜欢蜀国或魏国,为何不喜欢吴国?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三国时期的事情还真的是挺有意思的,其实被大家说得多的还是什么魏国啊,还有蜀国啊,这个吴国就说得少了,很大一部分喜欢蜀国的,还有一部分喜欢魏国的,但是喜欢的吴国的却不多,那么有的人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吧!魏蜀吴是三国时代的主角,各有英雄人物,

  • 楚王好细腰什么意思?说的是哪位楚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楚王好细腰是古代的一个典故,讲的是春秋时期楚国的一位君主,非常喜欢细腰的男人,并不是说是有情爱的那种喜欢,只是一种偏好,就像现在很多人喜欢自己瘦一点,而不是胖一点是一个概念。不过在这句话的后面,一般都还有一句“宫中多饿死”,为什么楚王喜欢细腰,宫中就会有饿死的人呢?这句话说的

  • 圆明园被烧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圆明园,这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一座能与紫禁城媲美,同样奢华且显赫的圆明园,遭受了英法联军的疯狂洗劫,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大劫难,同时这也是对人类历史璀璨文明的劫掠与破坏。我们都知道,英法联军洗劫完圆明园就各自揣着各种价值不菲的宝贝,高高兴兴的撤走了。然而此时的圆明园还并没有被烧毁,那为什

  • 宋之问自荐当武则天男宠?为何被武则天拒绝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武则天的男宠,很多人听说的比较多的,应该就是张昌宗和张易之了,这两位是非常有名的一对兄弟,但是除了他们之外,还有一个想当男宠最后却被武则天拒绝了的人,宋之问。可能有人看过宋之问所写的诗,在文学上也是一位厉害人物,据说长相也非常帅气,但是为什么偏偏想去当男宠?而武则天又是出于什么原因,拒绝了一个帅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