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真有人吃过龙吗?夏朝真的有人养龙?

古代真有人吃过龙吗?夏朝真的有人养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658 更新时间:2024/1/30 7:53:47

龙一向被人们看作是古代一种神兽,是生活在神话里面的动物,真实的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不过却又有很多传说,比如说古代曾经有人养过龙,甚至有人吃过龙,传说一位夏朝的君主就吃过龙,而且自从他吃了龙之后,夏朝就走向了衰落,这是怎么一回事?难道夏朝还真的有人养过龙吗?

夏朝自少康之后,又传了数代人,很快便传到了夏帝不降。这位君王在位了一共在位了六十九年,他担心自己死后儿子难当大任,所以就传位于自己的弟弟帝扃。帝扃在位二十一年,帝扃又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帝廑,帝廑在位多少年,我没有找到出处,故而在此我们放下不说。

终于等到自己叔叔与兄弟都当过国君了,大概是自己这个兄弟也没有后人。这个时候的孔甲又让人给推了出来,继承这个国君之位。

对前面内容做一定的说明,夏帝不降在位时间有一定的问题。我手中的《竹本纪年》原文:“不降继位,六年,伐九苑。六十九年,其弟立,是为帝扃。”但是我见网络有文字记载,六十九年不是六十九年,而是立十九年。但是我想来,古代文字应该不会出现形似这种情况吧!而且也不会这么巧的六和立刚好形似,内容谨慎一点。如果有问题请以各位朋友自己的理解为准,我并没有对古代文字作研究,所以见谅。

竹本之中没有孔甲这个人,但是提到了“帝廑,一名胤甲。”有人猜想胤甲可能是孔甲,所以就是说帝廑可能就是孔甲。如此一来,夏朝的十七位帝王实际上也就只有十六位。我们不对故事作哲理性的探讨,所以我们跳过不说这个问题。

司马迁先生的《史记》,提到这本书多会联想到严谨两字。上古三皇,司马迁先生并无记载,再有后面夏朝断层中的后羿寒浞,先生也没有留下一个字。至于后者,不知是先生觉得太过荒诞,还是先生深受儒家学问的熏陶,不愿意为这两人留名。但是到了孔甲这个时候,司马迁先生突然为此人留下了上百字之多。

《史记》原文如下:“帝孔甲立,好方鬼神,事淫乱。夏后氏德衰,诸侯畔之。天降龙二,有雌雄,孔甲不能食,未得豢龙氏。陶唐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孔甲赐之姓曰御龙氏,受豕韦之后。龙一雌死,以食夏后。夏后使求,惧而迁去。”

大意如下:

孔甲当了君王,喜欢搞搞迷信这一套,干的尽是淫乱之事。这个时候夏后氏也不怎么行了,原来跟着自己的小弟,现在也不听话了。这个时候上天降下了两条龙,有雌雄刚好一对,但是孔甲不会养,也找不到人会养。这个时候帝的家族没落了,尧帝有一个后人叫刘累,原来和会养龙的人学习过养龙,就去帮孔甲做事。孔甲赐刘累姓御龙氏,还送了刘累一块地。在刘累的喂养之下,两条龙中有一条雌龙死了,刘累就把这条龙做成了食物,送给孔甲吃。孔甲吃完了,觉得十分好吃,于是又让人去向刘累要,刘累被吓得就跑了。

刘累这哥们,其实也只是个半吊子,没有什么本事,去给孔甲养龙,有一点骗吃骗喝的意思在其中。有的人属于艺高人胆大,刘累这哥们有的就是胆大。大概就和大家所认为的一样,养牛与养猪也差不多的,结果去了才发现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列仙传》曰:师门为夏孔甲龙师,孔甲不能修其心意,杀而埋之外野,一旦风雨迎之,顷则山木皆焚。孔甲祠而祷之,未还而道死。

刘累跑路了,孔甲这边又找到了一个叫做师门的哥们,结果这哥们让孔甲不高兴了,于是孔甲就把师门杀了,埋在了野外,一时之间风雨交加,到雨停之时又有大片树木被燃烧。孔甲十分相信鬼神这一说法,于是就出城祈祷,祈祷完毕还没有回到城中,便死在了半路上。

孔甲死后,他儿子帝皋继位。

自少康之后,孔甲是第一位有这么多文字记载的君王,为什么会是孔甲呢?我想来大概有两点:一是夏国国力衰败的开始,二是孔甲与龙的这个故事。

每一个讲故事的人,似乎都喜欢说说自己的感受,谈谈自己对于这个故事的看法。我则不然,我就讲讲故事,所以故事没有什么个人感悟之类的东西。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匈奴单于为什么给吕雉写情书?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吕雉作为历史上一位非常厉害的女性政治家,在某种程度上是与武则天、慈禧并列的,虽然只有武则天成了皇帝,但吕雉在刘邦死后掌管汉朝政权,群臣表面上根本不敢动她,这一点却也是十分厉害的。不过在刘邦死后,吕雉却受到了一份“情书”,而且是来自匈奴单于,这是怎么回事?匈奴单于为什么要给吕雉

  • 宋高宗为什么选择赵昚继位?赵昚顺利通过高宗考验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宋高宗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长寿的帝王之一,享年81岁。但宋高宗一生只有一个亲儿子,而这个儿子却在三岁时早夭,所以如何选择继承人对于宋高宗来说变的尤为关键。宋高宗还有两个养子赵昚和赵璩,他们都是赵匡胤的七世孙,后来高祖决定立赵昚为太子。而赵昚也被认为是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不仅是平反了岳飞的冤案,还收复中原

  • 楚庄王即位初期为何不问政事?沉寂三年终成五霸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楚庄王是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在位22年时间。我们都知道楚庄王是初秋五霸之一,不过在楚庄王继位初期,楚国内乱十分严重,公子燮和公子仪爆发叛乱,而楚庄王则是前三年不问政事,以静观动。通过这样的方式最终是对楚国内部的形式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对大臣的忠奸也有了清晰的认识。最后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楚庄王快速任用

  • 刘秀为什么立郭圣通为皇后?后来为什么又废后改立阴丽华?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刘秀年轻的时候,在见过阴丽华之后,曾经说过娶妻当得阴丽华这样的话,后来果然也真的娶到了阴丽华,只不过又因为形势原因娶了郭圣通。后来东汉建立,他将郭圣通立为皇后,这其实也是阴丽华建议的。可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导致刘秀废了郭圣通改立阴丽华?郭圣通作为废后,余生又是如何度过的?当年,汉高祖铲平最后一个异

  • 汉桓帝刘志为何当了13年傀儡皇帝?汉桓帝如何拿回大权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汉桓帝刘志是东汉第十位皇帝,虽然汉桓帝在位21年,但前13年都是出于被架空的状态,属于傀儡皇帝。当时朝中大权都掌握在梁太后和梁冀手里,刘志毫无话语权可言。那汉桓帝后来又是如何重掌大权的呢?主要还是依靠宦官单超等人,将梁冀以及其党羽给铲除。只是此后朝政权利又有一部分转入宦官之手,同样造成了不小的隐患。

  • 清朝嫔妃为什么戴指甲套?只是为了好看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喜欢看清宫剧的朋友,肯定早早就发现了剧中的嫔妃手上都会佩戴几个指甲套。可能以现代人的审美来看,当年的指甲套算不上美观,但对于那些嫔妃来说指甲套是必不可少的配饰。当然除了是装饰以外,指甲套还有一些其他含义,例如品级不同佩戴的指甲套也会不同。汉族和满足在饰品上其实也存在差异,特别是在清朝早期,汉人的地位

  • 秦始皇的龙袍为何是黑色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龙袍,在我们很多人的印象当中肯定就是金色的,但是在我国历史上,不是每个朝代的龙袍都是金色的。秦朝时期秦始皇的龙袍就是黑色的,在当时有着这么一个说法:“以水德居,服黑色”。冕冠的颜色也是黑色,直到西汉汉文帝时期才将龙袍改成了黄色。根据五德终始的说法,是汉朝取代秦朝,汉朝属土

  • 八国联军在火烧圆明园的时候为何很多中国老百姓还参与其中?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按照教科书上的说,咸丰十年,也就是1890年9月份,咸丰皇帝以“木兰秋狝”的名义带着自己的皇后、懿贵妃等人逃往到了热河避暑山庄。英国联军在额尔金勋爵喝葛罗的带领下于10月13日从安定门攻入到了北京。令众人愤怒的是,8月被清军掳去的停火洽谈谈判代表巴夏礼及士兵等39人中有多人被

  • 齐桓公伐楚是因为蔡姬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古人总是说红颜祸水,将很多国家灭亡之类的事情,推到一个女子身上,认为就是因为国君沉迷于此才导致了亡国。春秋时期就有蔡姬戏水导致蔡国被灭亡的时间,虽然不是和妲己妺喜那样的情节,但是将一个国家的灭亡怪罪在一个没有任何权利,命运掌握在别人手里的女子身上,又怎么算是大丈夫的作为呢?蔡国国君把自己的妹妹嫁给齐

  • 宋朝酒楼的“看菜”习俗是怎样的?揭秘宋朝的“看盘”文化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宋朝的“看菜”习俗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在去酒楼吃饭时,店员首先会端上来几盘菜,让你过过眼瘾,而不是给你吃的。这种“看菜”文化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实际上“看菜”就像现代餐厅里的菜单,只不过我们的菜单都是带图片的,古代没有图片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