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国为什么是纵横家们的主要活动地?

赵国为什么是纵横家们的主要活动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675 更新时间:2024/1/19 4:26:41

纵横家并不是像其他很多很大的学派一样,拥有众多弟子,可以说在各个国家都有他们的势力范围,纵横家人数非常少,说的上来名字的可能就更少了,但是他们每一个却都是十分厉害的人物。不过,纵观纵横家们在战国时期的活动范围,很明显能看得出来,他们的主要场地基本上都集中在赵国,很多人都在赵国发展,这是为什么?

从先秦诸子的活动看,战国时期是纵横家的时代。清代史学家章学诚说过:“战国者,纵横之世也。”纵横捭阖是战国时期的重要特征,纵横家是当时政治舞台上最为活跃、最为务实的思想派别。我们知道,先秦诸子学派的产生,显示出一定的地域因素。鲁国依本周礼,尊重传统,成为原始儒家的温床;楚国为道家之乡;燕、齐多

阴阳家;而纵横家、法家多出自三晋。所以司马迁说:“三晋多权变之士,夫言从衡强秦者,大抵皆三晋之人也。”(《史记·张仪列传》)赵国作为“四战之国”,不仅是纵横家的诞生地,而且是其活动的主要地区。纵横家与赵文化实用功利的特征有着密切的关系。赵国风俗和商业经济的繁荣发展也是纵横家生存的“肥沃土壤”。

从大的时代背景看,纵横家和其他学派的形成一样,是基于春秋战国宗法制度逐渐被破坏、“学在官府”的传统被打破,列国通过改革纷纷建立君主专制和官僚政治体制,从而给纵横辩士提供了登上政治舞台的契机。战国时期,列国在政治、军事上的和战、兼并斗争,需要从事列国之间调解工作的士人。于是就形成了一个专门从事纵横捭阖、预测战争、以智谋战胜敌国的游说之士,这就是纵横家。当然,除了这一大的背景,纵横家的形成还有着深刻的赵文化背景。

首先,赵国是纵横家的主要诞生地。冯天瑜先生指出:“三晋表里山河,风俗质实俭约,有唐虞遗风,而慷慨毅武奇节之士多出其间;这里又位处冲要,是角逐智勇之地,故顺时言变,鼓舌论纵横者亦应运而生。”(冯天瑜:《中国文化史纲》,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年)

赵国在三晋中地域广阔,又位于列国中心位置,成为纵横家的主要诞生地。有学者对战国纵横家的地域分布进行过统计,按照赵国位于今山西省大部、陕西北部、河北东南部、山东、河南、内蒙的一部分这个范围,统计出赵国纵横家有20人,在战国各国中位居第二。这些人有楼缓、李兑、平原君、毛遂、魏加、朱灌、赵足、赵豹、李从、富丁、希冩、李郝、司马浅、庐陵君、谅毅、楼昌、平都侯、金投、希卑、强国等(苗润莲:《论战国纵横家的地域分布及成因》,《山西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这都是在《战国策》等史书里经常出现的人物,许多人在战国纵横家中举足轻重。

其次,赵国是合纵连横的大本营,是众多纵横家频繁活动的主要国家。赵国处于“四战之国”的地理位置,位于山东六国的中心。赵国北临燕国,南联楚国及三晋的韩、魏叫合纵;东联齐国,西联秦国为连横。据韩非子解释,“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高诱曰:“关东地形从长,苏秦相六国,号为合从。关西地形横长,张仪相秦,坏关东从,使与秦合,号曰连横。”

众多纵横家汇聚于赵不仅是地理位置决定的,而且也是赵国的经济军事实力使然。“四战之国”的地理位置,使赵国处于秦、齐、魏、韩、燕五国和剽悍善战的游牧民族的包围之中,使其不可避免地经常卷入战争。经过赵武灵王的改革后,赵国兵强马壮,国力强盛,列国无不争相与之结交,赵国自然成为各国纵横之士争取的主要国家。

纵横家公孙衍、张仪、苏秦无不在赵地从事活动,建功立业。战争胜负取决于士人智谋的较量,“一怒而天下惧”的纵横辩士也受到赵国国君的重视,“卑辞厚币以招贤者”。许多纵横家在赵国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如苏秦、苏代虞卿公孙龙、荀况等人在赵国一度受到重视。战国后期,赵国是合纵的中坚力量,故而一度出现了“天下之士合纵相聚于赵”(《战国策·秦策三》)的盛况。

再次,赵国出现众多纵横家和众多纵横家汇集于此开展活动是商业经济繁荣的结果。赵国是战国经济发展最突出的国家之一。赵国经商意识和经商之风与列国相比有着非常显著的特点。这与赵国的风俗有关,《史记·货殖列传》说赵人“设智巧,仰机利”。赵人头脑灵活,讲求实际,富有商业观念。《盐铁论·通有》说赵地“民淫好末,侈靡而不务本”。《吕氏春秋》云:“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嵇文甫先生把这段话称为纵横家尤其是名家的起源,主要说明纵横家和名家是从商业都市中孕育的(嵇文甫《名家产生于三晋说》,《新中华》第25期)。韩非子说赵国的“中牟之人,卖田园弃耕耘而随文学者,邑之半”,也是这样的价值取向。纵横家在赵国占据优势地位是因为重功利、讲实用正是赵文化的明显特征。赵国实用主义思想正是其发达的商业经济发展的结果。纵横家的唯功利是求、朝秦暮楚与商人的投机心理相类似。范雎说秦王,认为天下之士合从相聚于赵,“相聚而攻秦者,以己欲富贵耳”(《战国策·秦策三》)。

在赵都邯郸经商的吕不韦,集商人、纵横家于一身,他见到秦质子异人,立即视其为奇货可居的政治资本。可以这样说,商业的发展和繁荣是纵横家大量产生于赵国的经济温床。

最后,赵文化的包容性助长了多元文化发展,赵国本地或游居赵国的学者包括多种学派,其中以名辩家、法家、兵家最多。这些学者多从事纵横活动。虞卿是赵国著名的纵横之士,赵孝成王时“为赵上卿,故号为虞卿”。他在赵国政治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司马迁赞赏道:“虞卿料事揣情,为赵画策,何其工也!”晚年虞卿“上采《春秋》,下观近世,曰《节义》、《称号》、《揣摩》、《政谋》,凡八篇,以刺讥国家得失,世传之曰《虞氏春秋》”。著名的思想家荀况也是赵人,著有《荀子》32篇,他虽然对纵横家持批评态度,但也从事过此类活动。“是时,诸侯多辩士,如荀卿之徒,著书布天下”。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司马炎尊司马师为皇帝,为什么容不下自己亲弟弟?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司马炎是司马昭的儿子,那么司马师就是他的伯伯,司马炎称帝之后,可以尊称司马师为皇帝,然而面对自己的亲弟弟司马攸,他却根本不能容忍,而是对他下了杀手。的确,如果要依常理来看,司马攸和司马炎的关系才更近,可为什么他反而把皇帝的称号给了司马师?其实也不难理解,主要就是看谁更可能对自己的皇位造成威胁了。司马

  • 武则天死后武家不得善终,为什么她却可以成为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俗话常说树倒猢狲散,就算是猢狲们自己不想走,也会被砍倒树的人一起清理掉,一个能够支撑起整个家族的人一旦没了,那么也就是预示着这个家族将不复存在。武则天就是如此,当她死了之后,武家人曾经所拥有的一切荣耀,基本上也就荡然无存了,会有其他人其他势力对他们进行清洗。但是,却还是有一个人,后来还是成为了皇后,

  • 芈八子为什么会帮秦国对付楚国?宣太后历史地位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芈八子出生于楚国,后来加入秦国成为秦惠文王之妾。实际上芈八子是战国时期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她以太后身份掌管了秦国政权长达36年时间,期间还灭掉了义渠国,为秦国消除了在西部的隐患。可能有人不理解,芈八子身为楚国人,为什么会选择帮助秦国对付楚国,以当时芈八子在秦国的地位来看,她完完全全已是秦人,所以肯定

  • 张济和张绣是什么关系?张济人物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张济是东汉末年军阀之一,他原本是董卓部下,等董卓被杀后,张济只能逃往陕地。后来张济决定跟随李傕等人攻回长安,并且占领了朝廷。但李榷、郭汜二人却中了离间计,两人正准备开战,此时张济回来劝说二人这才和解。此后张济选择护送汉献帝东归因此获得功劳,官至骠骑将军。但张济实力薄弱,在追击汉献帝时被曹操击败,最后

  • 唐朝宰相萧至忠是忠臣还是奸臣?萧至忠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萧至忠是唐睿宗时期的宰相,当时他依附于太平公主,成为刑部尚书、中书令。萧至忠出生于兰陵,早年在伊阙县、洛阳县担任县尉,后来因为弹劾宰相苏味道立下功劳,官品越级升为吏部员外郎。但在唐龙政变后,萧至忠选择站在太平公主一方,最后是被唐玄宗发动先天政变给除掉。实际上萧至忠是一个颇为复杂的人物,他的立场忠奸难

  • 唐朝的玄甲军是什么军队?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在说起隋唐时期历史的时候,我们就不得不提提那段纷乱的隋末乱世了,尤其是各路英雄豪杰的崛起,也让这个时期的故事平添了许多的色彩。虽然说如今我们所知道的当年故事有很大程度是虚构的,但在民间却有着很广泛的知名度。当然,在大唐一统天下的时候,李世民有着很大的功劳,其本人也是一名骁勇善战的将军,自然知道评定乱

  • 为什么崇祯会说文臣个个可以杀?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明朝的崇祯小编一直觉得的这个人非常有争议,其实有争议是好事,说明这个人是真的比较的厉害,而且有想法,其实崇祯的一生如果要说的话,几年也说不完的,但是我们今天可以说个简单的事情,话说崇祯说过一句话叫文臣都可以杀?那么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文臣没有用吗?还是说文臣得罪了崇祯了?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

  • 司马懿后人为什么有力建国却无力治国?西晋是如何走向衰败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司马懿夺了曹魏的江山,可能大部分原因都能归结于司马懿运气好,活得长。但凡曹丕和曹睿有一人能够活到曹操的年纪,司马懿都不可能叛变成功。不过可惜的是,司马懿为自己的后代铺好路,司马炎也顺利建国,但他们的后人却无力治国,导致西晋迅速走衰。八王之乱、五胡乱华接踵而至,让好不容易形成的统一局面再次陷入分裂。导

  • 曹操的身世错了1800年?难道史书记载全都是错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有关曹操的身世,一直都是很多人好奇且有很多争议的地方,很多人认为,曹操本姓夏侯,只是因为他的父亲原本姓夏侯。但是认了曹姓太监做养父,所以就改姓曹了,曹操也就跟着改姓了,这也是为什么曹家和夏侯家关系那么好的原因,因为他们本身就是一家人。但是,这一点真的是真的吗?即便是在史书中有记载的,就一定是真实的历

  • 严嵩身为一代奸臣权臣,为什么抄家时家产那么少?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在很多人看来,权力的作用就是为了给自己很多好处,敛财就是其中的一部分,事实上,历史上的很多权臣,也都是家财万贯,非常富有的,这也并不稀奇。然而明朝的一位大奸臣严嵩,他最后在被抄家的时候,却发现家中十分清贫,就连那些名义上是清官的官员,家产都比他丰厚,这是怎么回事?严嵩为什么那么穷呢?人们经常吐槽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