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真的和唐僧结拜了吗?

李世民真的和唐僧结拜了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02 更新时间:2024/1/21 9:16:44

在《西游记》里面,唐僧取经是有李世民资助的,而且他还和李世民结拜了兄弟,所以女儿国国王才会叫他“御弟哥哥”。不过历史上真实的唐僧,难道真的和李世民结拜了吗?其实历史上真实的这两个人,并没有这层关系,不过和唐僧结拜的国王却真的有一个,这个人是谁,他有什么来历?为什么他会和唐僧结拜了呢?

麴(qū)文泰(? ~640) 汉族。祖籍金城(今甘肃兰州一带)。按《元和姓纂》记载的“鞠麴同宗”,金城麴氏源自鞠氏。祖先为汉代尚书令鞠谭。

唐时高昌国主。麴伯雅子。高昌延和二十二年(623)嗣位。贞观四年(630)偕妻宇文氏朝唐,太宗赐其妻李姓,预宗亲,封常乐公主。十三年乙毗咄陆可汗统一西突厥,遣吐屯阿史那矩领高昌冠军大将军,监督其国。他乃不复朝唐。又与西突厥联兵犯伊吾,掠焉耆,壅绝西域商道。太宗下书责之,并索中原逃亡其地之人,征阿史那矩入朝,皆不应。乃遣侯君集为交河道大总管率军出讨。十四年唐军临碛口,西突厥援军不至,他惊惧无计,病发死。子智盛立,旋唐军至,智盛降,高昌亡。

在《西游记》中,唐僧答应承担取经任务后,李世民与他结为兄弟,于是他就成了女儿国女王眼中的御弟哥哥。其实,在真实的历史上,唐僧是偷渡去取经的,所以他并没有机会与李世民结拜。不过,唐僧取经的过程中的确与一位国王拜过把子。

28岁那年,玄奘发愿偷渡西行,绝不东回半步。经历了边关的抓捕,强盗的骚扰,克服大漠的阻挡之后,玄奘来到了伊吾­——今天的新疆哈密。

当时的西域多数国家信奉佛教,玄奘的名气早就在西域传开了,而他西行求法的事情,西域各国早就知道了。各国虔诚的王公大臣都在等待他的到来。其中包括高昌国(位于今天吐鲁番)的国王麴文泰,他全家都是虔诚的佛教徒。

高昌国奇遇

玄奘出关不久,麴文泰就听说了。他立即派使者去伊吾国等候。玄奘刚到伊吾,麴文泰立即派人把他接到了高昌国。高昌国并不在玄奘西行的路上,不过,玄奘经不住使臣的恳求,只好答应。

快到王城时天已经黑了,玄奘提议大家休息下,天明再赶路。使臣赶紧说,国王带着家人和大臣会熬夜等玄奘,希望他继续赶路。玄奘与高昌国的使臣到达高昌王城时已经是三更时分。

高昌国王城点起了无数灯烛,城楼如白天一样,宫女簇拥着国王与王妃并排两列站立,手里拿着蜡烛迎接玄奘。高昌国王麴文泰亲自扶玄奘上了国王级别的轿子。

国王安排玄奘住进高昌国王城最豪华的房间里。玄奘坐在宝帐中,接受国王和文武百官的顶礼。顶礼指的是,跪下,用头顶到所尊敬的人的脚,是佛教最高的敬礼。随后,所有的妃嫔家眷也都一一过来顶礼。高昌王的盛情让玄奘非常感动。

第二天一大早,玄奘还没起床,高昌王就率领王妃过来请安。他请玄奘到道场与僧众交流,并恳请玄奘留下来,不要西行了。

玄奘西去的决心已下,婉言谢绝了高昌王和僧众的请求。高昌王含泪告诉玄奘,他希望自己能供养玄奘终生,并且让全国人全部皈依玄奘,并希望他能在这里讲授佛法。经过无数次思想工作,玄奘还是坚持西行。

高昌王软硬兼施,玄奘部不为所动。玄奘告诉他,如强留,那也只能留下自己的尸骨,留不下自己的心,从此开始绝食。

高昌王亲自捧盘子殷勤请玄奘就餐,玄奘就是不吃。几天后,眼看玄奘马上就要饿死了,高昌王终于屈服了,有条件地同意他西行。

难却的恩情

麴文泰首先与玄奘结为兄弟,请他在高昌国弘法一个月,回来后再弘法三个月。玄奘答应了他的请求。高昌王大开道场,升帐请玄奘弘法,帐下可坐三百多人。王公贵族、大臣妃嫔全部参加。

每一次开讲前,高昌王都亲自捧香炉,自己过去迎接和引路。玄奘升坐时,高昌王伏在地上,以脊背作玄奘的脚蹬,请玄奘上座位。每天都是这样。

玄奘弘法结束后,准备西行。麴文泰为他准备了厚礼和外交打点:厚礼包括:四个沙弥随行人员;衣服三十套;黄金一百两,银钱三万;绫罗绢缎500匹;马匹三十、挑夫二十五人。这些够玄奘用二十年的。

外交打点包括:外交官一名,带着给突厥汗国叶护可汗的信和国书。给可汗带了绫罗500匹,果味两车。给西边的西域二十四国分别写了一封信。玄奘之所以之后的路程那么顺利,全靠高昌国国王的打点。

玄奘真的很过意不去,给麴文泰写了一封感谢信。麴文泰看完后大哭一场,哽咽着说,我们俩是结拜兄弟,我的国家的一半是你的,有什么好谢的?

玄奘出发那天,天上下着蒙蒙细雨。麴文泰带着文武大臣、妃嫔宫娥全部过来送行。麴文泰抱着玄奘痛哭,玄奘也哭了起来。王公大臣无不痛哭流涕。

大家一起送了玄奘十几里后,麴文泰让妃嫔们先回去,自己与大臣又送了玄奘十几里。

麴文泰哭着说,御弟此去,一路上多多保重,真不知哪年才能再次相见。唐僧安慰他说,陛下放心,三五年后就会回来,我们相约在高昌国弘法三年,定不违约。

高昌王静静地看着玄奘一行人马消失在茫茫的戈壁。

结语

然而,无论是玄奘还是他自己都没有想到,这一别却是他们兄弟二人的永别。公元640年麴氏高昌为唐朝所灭,而麴文泰也死于这一年。当643年玄奘学成踏上归途时,世间已无高昌国,也再无麴文泰。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李斯的死是具五刑吗?为什么说他是死的最惨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李斯作为历史上一位非常有名的丞相,也正是因为他处于一个非常好的时代,能够成就他这样的人,他也成就了一个时代。不过,李斯尽管身居高位,最终却实在是死的很惨,有的说法说李斯是死于腰斩,这种死法相比起另一种死法来说,应该是非常温和了,这就是令人闻风丧胆的具五刑。究竟具五刑是什么样的刑罚?为什么要说李斯其实

  • 宋挥玉斧什么意思?宋挥玉斧典故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宋挥玉斧是发生在宋朝的一件事。赵匡胤建宋以后,逐年收复各省,后来宋朝和大理相连,有将领建议赵匡胤出兵攻取云南。但赵匡胤却对大理不感兴趣,认为那里是乌蛮白蛮凶残之地,所以不想和大理发生纠葛,于是便在地图上画出一条线,要跟大理分清界限。宋朝初年的战斗力还是挺强的,不过这件事并非记载于正史,所以真实性存疑

  • 妇好为什么嫁了四位商王?为何她死后被武丁嫁给别人?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把自己的妻子嫁给别人?而且还是自己的祖先?并且妻子这个时候已经死了?这个设定不管怎么听,都让人有些匪夷所思,怎么可能有这样的事情呢。但是,历史上的确是真实发生过的,这个被自己丈夫再出嫁的人,就是历史上很有名的妇好。为什么商王武丁要这样对待自己的妻子呢,背后真相到底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来揭秘吧。妇好,这

  • 专诸为什么要刺杀吴王僚?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专诸,是春秋时期的吴国人,说到这,很可能有人会想起吴越之争了,专诸所在的吴国,就是那个吴越之争当中的吴国。专诸在历史上,是《史记刺客列传》当中的一员,他使用鱼肠剑刺杀吴王僚的故事,也一直都在后世流传。其实专诸和吴王僚两人之间并没有什么矛盾,专诸只是替别人去刺杀的,那么专诸是受了谁的命令,要去杀吴王僚

  • 独孤信究竟有多帅?为什么被称为历史上最牛岳父?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如果了解独孤信的几个头衔的话,是真的会觉得,这个人物是真的很厉害,首先最耀眼的光环,可能就是“天下第一老丈人”,他总共有三个女儿,而且无一例外都成了皇后,不仅如此,还是三朝皇后,这本身就已经是独一无二了。还有,独孤信本人也是一个大帅哥,甚至能够入选古代十大美男,可以想象,这么

  • 宋太宗即位后如何立威?赵光义也有三板斧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宋太宗赵光义的即位之路一直是个谜,虽然他声称他和赵匡胤之前有金匮之盟,但又无人能为此作证,就这样赵光义成了宋朝第二位皇帝。历史上皇帝传位兄弟的事情并不多见,所以赵光义即位后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减少朝中大臣对他的猜忌,他将如何立威呢?其实赵光义也是个聪明人,他明白何时该强硬,何时要以德服人,所以他的三

  • 赵云真的是文臣吗?他的真实身份究竟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提到赵云,很多人的第一反应肯定是认为,他是一位武将,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任何时候出现的赵云,不管是影视剧还是动漫游戏,都是身穿白色铠甲,骑着一匹白马的武将形象。可是为什么却有人认为,其实赵云并不是一位武将,而应该是一位文臣?赵云难道真的是文臣吗,这种观点有什么依据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赵云

  • 沈括为什么怕老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沈括,如果了解他的成就,就会对他是一位科学家这样的事情拥有很强烈的认可。有些人可能觉得,在我国古代并不存在什么“科学”,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沈括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科学家,只是那个时候并没有科学这个词。而沈括平时又是一个“妻管严”,他有一个&ldqu

  • 鲁肃多次劝阻孙权不可降操,就此改变东吴局势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孙权能下决心抗曹,鲁肃当是第一功臣。鲁肃对于东吴的贡献可以说奠定了东吴此后自立的基础,孙权早期一度犹豫是要降曹,还是抗曹。期间鲁肃多次进言称“众人皆可降曹,惟将军不可降曹”,这才让孙权坚定信念。此后鲁肃帮助孙权制定天下大计,并且力挺同刘备形成联盟,赤壁之战吴蜀联军战胜曹操,不

  • 戚夫人被杀是自己活该?她难道不是受害者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如果只看到了戚夫人的遭遇,一定会特别的同情她,她最后的下场真的是非常惨的,原本也是一代美人,结果最终落到了成为一个人彘的下场。但是有一句话叫做,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戚夫人为何会被吕雉下此毒手,难道吕雉本身为人就狠毒吗?为什么在知道了戚夫人的作为之后,你就会觉得,这其实都是她自己自找的呢?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