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甘宁为何在东吴得不到重用?原因是什么?

甘宁为何在东吴得不到重用?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528 更新时间:2024/1/19 20:04:07

甘宁也可以算是一员猛将了,甘宁的能力可以说也是非常强的,而且甘宁前来投降孙权的时候,孙权也是非常高兴,对他的重视程度非常高,然而在此之后,甘宁却一直都没怎么得到过重用。这应该与甘宁的能力无关,毕竟他的实力是很强的,这是公认的,可是为何却总是得不到重用?难道与甘宁做人有什么关系吗?

甘宁,字兴霸,是汉末三国时期东吴十二虎臣里最厉害的一位,可以说猛地一塌糊涂,连太史慈也及不上他。甘宁早年是水匪,绰号“锦帆贼”,是一位传奇人物。甘宁自幼好游侠,喜欢打抱不平,常年在江上过着刀口舔血、打家劫舍的买卖,后投靠刘表,效力于黄祖手下,屡立奇功,射杀东吴大将凌操,还救过黄祖一命。但由于黄祖看不起甘宁的出身,所以甘宁一直不得重用,最后被黄祖逼得投了孙权。甘宁到东吴后,提出二分天下谋略,颇得孙权赏识,很快成为孙权手下的一员得力虎将。

甘宁能文能武,武艺高强,善于用兵,在江东屡立战功。随周瑜北拒曹操于乌林、攻曹仁于南郡,随鲁肃镇益阳、拒关羽,皖城之战身先士卒、勇不可当,合肥之战百骑劫曹营,孙权大赞“孟德有张辽,孤有兴霸,足相敌也。”但甘宁如此厉害,却一直没有得到重用,仅仅担任折冲将军、西陵太守这种中低级的官职,手下最多时也不过数千兵马,根本无法进入东吴的权力核心。为何甘宁那么厉害,却在东吴得不到重用?其原因比较复杂。

江东是一个士族把持的地方势力,孙策能那么快收复江东,主要原因就是得到了江东士族的支持。在孙策时期程普黄盖等元老系掌权,孙权前期是周瑜、鲁肃等江淮系掌权,但周瑜和鲁肃去世后,东吴朝堂上就是江东士族说了算,东吴的核心位置大部分被顾张朱陆四大家族为首的江东士族把持。甘宁是外来户,哪一派也不是,而且出身水贼,身份比别人矮了一头,得不到重用很正常。此外,甘宁虽然打仗勇猛,文韬武略也不错,不过没有大兵团指挥经验,适合冲锋陷阵,不适合做统帅,也不适合做文官,甘宁在东吴的地位就跟雇佣军差不多。

其实就是给甘宁高位,他也未必指挥的动江东遍地的元老和士族子弟,甘宁能混到折冲将军、西陵太守还是靠周瑜的赏识和吕蒙的提拔,否则甘宁未必能有好的结局,这和甘宁的性格有关。甘宁虽然是难得的人才,但心狠手辣,喜欢滥杀无辜,又多次忤逆上司的意思,还与孙权发生了冲突。不是吕蒙求情,别说建功立业,甘宁早就挂了。用吕蒙的话来形容,他只是一个“斗将”。

说起三国的武将,熟悉历史的人立马就能脱口而出,什么蜀国的五虎上将,魏国的五子良将,以前群雄里面的吕布、颜良文丑等。这些人都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主,赵云七进七出救阿斗,张辽八百勇士击退吴国十万雄兵,刘关张三英战吕布,都是一出出精彩绝伦的好戏。但是,要是说到吴国有何武将,大家的印象里面就只有太史慈、甘宁、徐盛等人了。的确,相比魏蜀两国,吴国多的是像周瑜、陆逊的儒将,武将是少,但要是平心而论,吴国其实不少媲美关羽张飞那样的猛将。比如前面说的甘宁,如若不是得不到孙权的重用,没准就不是三分天下,而是二分天下了。

关于甘宁,相比大家都知道,东吴十二虎臣之一,能力比起太史慈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为何这么说呢?因为甘宁早年间就是水匪出身,靠着打家劫舍过日子。甘宁虽是个江洋大盗,可他也是个侠盗,喜欢抱打不平,行侠仗义。后来跟了刘表,在黄祖手下干事,射杀东吴当时的大将凌操,还救过黄祖的命。但是因为黄祖这个人看不起甘宁以前当过土匪,甘宁气不过,被逼的去了孙权那儿。到了东吴,首先不是给孙权表现出他的勇猛,而是以一套二分天下的谋略深深的折服了孙权。孙权大手一挥,给了甘宁一个官职。那么,为何甘宁初到东吴的时候就深的孙权赏识,到最后却没有什么建树还不受重用呢?

首先,甘宁开始虽受器重,但是始终没能进入东吴的核心权力阶层。说起东吴,虽然表面上看起来风平浪静的,可是其内部各种派系一点都不比别家少。对于孙权来讲,当初接班的时候还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一切都仰仗跟着自己老爹和老哥干的那群大佬。所以孙权内靠张昭,外靠周瑜。前朝留下来的政治势力常常会对孙权造成一种制约。另一方面江东本地的士族势力也是孙权一辈子都得面对的问题,为何陆逊年纪轻轻就能当大都督,才能出众是一部分原因,另一部分是陆逊家中本来就是江东豪强。陆逊死后,他儿子陆抗也当上了大都督,难道是因为子承父荫么?当然不是,原因还是陆家宗族势力过大。而对于甘宁来言,既不是前朝老臣,又不是本地大族,理所应当的进入不到东吴的权力核心,就算孙权多赏识你。

其次,甘宁性格过于偏激,不懂得隐忍。都说三国是一个乱世出英雄的年代,可是到最后却被忍气吞声十几年的司马懿给笑到了最后。所以说,做人不能太高调,像魏延那样,在诸葛亮死后就大喊:谁敢杀我。然后就被马岱从背后一刀砍了。甘宁早年当过土匪,所以处事一直都是心狠手辣,喜欢滥杀无辜。所以在东吴内部,不太受人待见。而且吧,甘宁有事没事还喜欢怼上司,你怼周瑜吕蒙就算了,竟然连孙权有时候也怼。要不是吕蒙是个老好人,经常给甘宁擦屁股,别说江东十二虎臣呢?早都成为刀下亡魂了。所以像甘宁这种脾气差,还爱忤逆领导的人,自然是得不到重用,纵使你能文能武,能打能拼。这就和现在很多公司的用人原则一样,有才无德,限制使用。

最后,甘宁在东吴集团的定位,只是一个武将而已。在东吴什么样的人能够封侯拜相,大抵都是像周瑜、鲁肃、陆逊这样的儒将。对于这些人来言,其实他们本身就是文人,不过后来形势需要,才转行做了武官。所以,在东吴,要想发达,首先你得是个读书人,可是甘宁呢?土匪的威名早就远扬,战场猛将也是大名鼎鼎。所以一来东吴,孙权给他的定位就是一个武将,说白了就是一介武夫。可是,甘宁在年轻的时候曾在益州当过郡丞,从根子上来讲也算是个文人啊。那么他为何还是得不到孙权的器重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你不是在我这儿转行的。这就好比,在同一个公司,你技术想转行做销售,那是很容易的。但是你要是跳槽去别的公司直接干销售,那么你曾经的技术背景可能会荡然无存。所以甘宁,虽有文韬武略,可是在孙权眼里,不过是一介武夫而已,难为栋梁。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窦太后为什么喜欢梁王?窦太后历史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窦太后是汉文帝皇后,汉景帝母亲。窦太后有两个儿子,汉景帝刘启和梁王刘武,虽然刘启是长子,但窦太后更加宠爱刘武一些。赏赐给刘武的财物就不计其数,有窦太后当靠山,梁王开始大兴土木,出行的规矩堪比天子。其实窦太后希望汉景帝将来把皇位传给梁王,他自己在酒后也曾提起此事,但汉法有规定,天子之位只能传给长子、长

  • 孟子为什么遭受宫刑?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一说起古代遭遇过宫刑的文人,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一定是司马迁,司马迁因为李陵的事情,被汉武帝下令实施宫刑,但是却依旧完成了《史记》巨著,这种精神的确是非常人所能及,但其实,历史上第一个遭受宫刑的并非是司马迁,而是一个很多人都意想不到的人,那就是孟子。孟子为何会遭遇这样的惩罚呢?中国夏商时制定的&ldq

  • 曹操没称帝为何是汉贼?曹操算不算汉室忠臣?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曹操在演义中就是一个汉贼形象,他挟天子以令诸侯,从丞相一路晋升魏王,离称帝仅一步之遥。不过曹操到死都没有称帝,那这究竟还算不算“汉贼”呢?实际上东汉末年,汉室政权衰落已经无法挽回,曹操虽然做过不少残暴事,但对汉献帝还是比较克制的,不然汉献帝的皇位早就不保了。有人分析说曹操不仅

  • 高阳公主与和尚私通竟然让房遗爱放风?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高阳公主身为李世民非常宠爱的一个女儿,嫁给了房玄龄之子房遗爱,但是后来却看上了玄奘的高徒辩机和尚,而且两人私通,最终东窗事发,辩机和尚被判了腰斩,原本或许可以成为一代高僧,却落得了这样一个下场。不过驸马的行为就更奇怪了,他不仅知道自己的妻子与别人私通,竟然还帮他们放风,这究竟怎么回事?高阳公主,李世

  • 赵氏孤儿的历史原型是谁?赵武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赵氏孤儿的故事,前些年一部电影也讲述了,而元朝时期也有一部元杂剧叫做《赵氏孤儿》,说的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一位政治家赵武的故事,整个故事可以说是惊心动魄,也多亏了有人宁愿牺牲掉自己的亲儿子,也要保住赵武,这才有了他后来的故事。不过,这个人物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吗?真实的赵武的命运又是怎样的?《赵氏孤儿大

  • 宋仁宗为什么被包拯吐口水?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吐口水这种行为,其实不管是什么时候什么场合,如果不是有特殊的规定,这种行为都是很不合适也非常不礼貌的,尤其是在古代,一个臣子面对皇帝的时候,如果吐了口水,恐怕会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吧。但是历史上就有这样一个人,他就敢对着皇帝吐口水,而且皇帝还一点也不生气,这就是包拯和宋仁宗。宋仁宗是北宋帝国最高领导人

  • 隋朝大兴城是现在什么地方?隋文帝为什么要建大兴城?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隋文帝登基后的第二年,他以长安城“凋残日久”为由,下令要在东南龙首山建立一座新的都城,也就是大兴城。此后大兴城就成了隋唐两朝的都城,也被称为是唐朝长安城。隋文帝建立隋朝后,原本打算继续沿用汉长安城,但因为汉长安城已经相当破败,水污染严重,环境十分恶劣,所以隋炀帝就决定在长安的

  • 宋朝官场三大铁律,一不小心就会丢官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宋朝官场对于官员们的各种要求,以及限制还是十分严格的。宋朝法制相对来说比较宽容,但条例更加完善,对官场贪腐基本都是零容忍的态度。实际上在宋朝当官,必须遵守三条铁律,不然就有丢官的风险。其实这三个规定也不算过分,对于为官者来说执行起来并不难。相信不少朋友都好奇这三条铁律会是什么,这次就为大家做个简单的

  • 昌平君熊启为什么要背叛秦国?昌平君身世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昌平君是战国末期秦国相邦,经历秦庄襄王和秦始皇两朝,曾平定嫪毐之乱。其实昌平君是楚国公子,但却在秦国当官,秦王还立他为相。公元前223年,秦军占领楚国都城,楚王负刍被俘,楚国就此灭亡。而昌平君则是被项燕拥立为楚王,继续反抗秦国,等于是昌平君背叛了秦国。昌平君是楚考烈王的儿子,秦楚结姻昌平君才来到秦国

  • 李元吉和李世民关系如何?他为何要帮李建成而不是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李元吉是李世民四弟,也是一位领兵打仗的好手。唐朝建立后,李元吉被封为齐王,在夺嫡之争中,李元吉选择站在大哥李建成这一边。其实李元吉手段比李建成更狠,曾计划刺杀李世民,还是被李建成所阻止。由此看来李世民和李元吉的关系也不是很好,所以他才会帮助李建成。不过李世民虽然不是太子,但他在朝中的威信要高于李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