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窦太后为什么喜欢梁王?窦太后历史评价

窦太后为什么喜欢梁王?窦太后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195 更新时间:2024/1/23 23:21:41

窦太后是汉文帝皇后,汉景帝母亲。窦太后有两个儿子,汉景帝刘和梁王刘武,虽然刘启是长子,但窦太后更加宠爱刘武一些。赏赐给刘武的财物就不计其数,有窦太后当靠山,梁王开始大兴土木,出行的规矩堪比天子。其实窦太后希望汉景帝将来把皇位传给梁王,他自己在酒后也曾提起此事,但汉法有规定,天子之位只能传给长子、长孙,所以最后还是由刘彻继位。为何窦太后会如此偏爱梁王呢?

提起窦漪房,大家或许知道的不是太多,但若说起窦太后想必不少朋友就会恍然大悟。窦漪房被汉文帝母亲薄姬立为皇后,生下汉景帝刘启,汉武帝时期窦漪房被封为太皇太后。可是,窦漪房与汉文帝所生二子,长子刘启次子刘武,窦太后却始终偏爱小儿子刘武。这其中到底有何隐情?

窦太后从汉高祖刘邦时期,一直延续至汉武帝,窦太后的权力于景帝和汉武帝时期达到最大化。作为皇长子的刘启,自幼被父亲汉文帝刘恒所喜爱,早早的就将他立为太子储君。只是窦太后对于丈夫刘恒这样的做法并不满意,她始终觉得刘武遵循黄老之道,为人处事方面较为果断,比长子刘恒要干脆不少。“七王之乱”中,刘武和大将军周亚夫合力,将这次危机化解。

在此之后,窦漪房甚至怂恿汉景帝刘启“兄终弟及”。最终,刘武以下犯上被汉景帝彻底剿灭。汉景帝去世之后窦太后把持朝政,对孙子刘彻也并不十分疼爱。等到窦太后去世,刘彻才真正亲政。可能通过以上描述大家会觉得,窦太后此人为何对小儿子刘武如此疼爱?难道是那种亲情上偏袒,或者是刘启才能不如刘武吗?其实并非这样,窦太后真实目的还是想维护大汉之平稳,才有这样的行为。

窦太后此人与吕雉不同,她凡事坦坦荡荡,即使窦太后权势滔天之际,也未有给自家旁系族人提供便利,之所以窦太后会明目张胆的偏爱刘武,想通过这种方式,有两个方面的打算。第一给汉景帝刘启鞭策。如果汉景帝处置政务有所懈怠,那么,他必将会想起自己的弟弟,受到窦太后的喜爱而变得兢兢业业。第二就是为了平衡各方势力,朝堂大臣看见窦太后偏爱刘武,势必将倾心于汉景帝,窦太后通过这种看似不公平的方式,已经达到西汉中前期,整个势力的平衡。

凡事鼎盛皇朝军事、经济、文化,各方面都需均衡发展,官僚门阀世家之间也需要有所取舍,要想皇长稳江山得以永固,那么必须要用两种手段。第一,就是在各方势力中间周旋找到平衡点,皇帝背后渔翁得利。第二,像汉武帝、唐太宗那样,自身实力强横,以不服专治不服。可西汉初期尤其是文景之治还处于韬光养晦阶段,汉景帝只能采取中庸之道。

窦太后明面上喜欢自己的小儿子刘武,但实际上给大儿子吸引火力,尽可能维护朝堂局势,这样汉景帝的皇位才坐得安稳。汉景帝驾崩后,窦太后对于这个大儿子赞不绝口,并且还向武帝刘彻告诫,凡事要以他的父亲为榜样,也能看出窦太后对于汉景帝的喜欢。只是当时的环境下,窦太后想通过树立刘武为政治目标,让整个汉室变得更加兴旺。

宫闱之中即使是亲情,也可以当作政治工具。真相就是如此,并不存在窦太后偏爱小儿子,对于他这样的奇女子亲情看得十分淡然,凡事还是以大局为重。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孟子为什么遭受宫刑?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一说起古代遭遇过宫刑的文人,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一定是司马迁,司马迁因为李陵的事情,被汉武帝下令实施宫刑,但是却依旧完成了《史记》巨著,这种精神的确是非常人所能及,但其实,历史上第一个遭受宫刑的并非是司马迁,而是一个很多人都意想不到的人,那就是孟子。孟子为何会遭遇这样的惩罚呢?中国夏商时制定的&ldq

  • 曹操没称帝为何是汉贼?曹操算不算汉室忠臣?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曹操在演义中就是一个汉贼形象,他挟天子以令诸侯,从丞相一路晋升魏王,离称帝仅一步之遥。不过曹操到死都没有称帝,那这究竟还算不算“汉贼”呢?实际上东汉末年,汉室政权衰落已经无法挽回,曹操虽然做过不少残暴事,但对汉献帝还是比较克制的,不然汉献帝的皇位早就不保了。有人分析说曹操不仅

  • 高阳公主与和尚私通竟然让房遗爱放风?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高阳公主身为李世民非常宠爱的一个女儿,嫁给了房玄龄之子房遗爱,但是后来却看上了玄奘的高徒辩机和尚,而且两人私通,最终东窗事发,辩机和尚被判了腰斩,原本或许可以成为一代高僧,却落得了这样一个下场。不过驸马的行为就更奇怪了,他不仅知道自己的妻子与别人私通,竟然还帮他们放风,这究竟怎么回事?高阳公主,李世

  • 赵氏孤儿的历史原型是谁?赵武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赵氏孤儿的故事,前些年一部电影也讲述了,而元朝时期也有一部元杂剧叫做《赵氏孤儿》,说的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一位政治家赵武的故事,整个故事可以说是惊心动魄,也多亏了有人宁愿牺牲掉自己的亲儿子,也要保住赵武,这才有了他后来的故事。不过,这个人物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吗?真实的赵武的命运又是怎样的?《赵氏孤儿大

  • 宋仁宗为什么被包拯吐口水?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吐口水这种行为,其实不管是什么时候什么场合,如果不是有特殊的规定,这种行为都是很不合适也非常不礼貌的,尤其是在古代,一个臣子面对皇帝的时候,如果吐了口水,恐怕会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吧。但是历史上就有这样一个人,他就敢对着皇帝吐口水,而且皇帝还一点也不生气,这就是包拯和宋仁宗。宋仁宗是北宋帝国最高领导人

  • 隋朝大兴城是现在什么地方?隋文帝为什么要建大兴城?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隋文帝登基后的第二年,他以长安城“凋残日久”为由,下令要在东南龙首山建立一座新的都城,也就是大兴城。此后大兴城就成了隋唐两朝的都城,也被称为是唐朝长安城。隋文帝建立隋朝后,原本打算继续沿用汉长安城,但因为汉长安城已经相当破败,水污染严重,环境十分恶劣,所以隋炀帝就决定在长安的

  • 宋朝官场三大铁律,一不小心就会丢官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宋朝官场对于官员们的各种要求,以及限制还是十分严格的。宋朝法制相对来说比较宽容,但条例更加完善,对官场贪腐基本都是零容忍的态度。实际上在宋朝当官,必须遵守三条铁律,不然就有丢官的风险。其实这三个规定也不算过分,对于为官者来说执行起来并不难。相信不少朋友都好奇这三条铁律会是什么,这次就为大家做个简单的

  • 昌平君熊启为什么要背叛秦国?昌平君身世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昌平君是战国末期秦国相邦,经历秦庄襄王和秦始皇两朝,曾平定嫪毐之乱。其实昌平君是楚国公子,但却在秦国当官,秦王还立他为相。公元前223年,秦军占领楚国都城,楚王负刍被俘,楚国就此灭亡。而昌平君则是被项燕拥立为楚王,继续反抗秦国,等于是昌平君背叛了秦国。昌平君是楚考烈王的儿子,秦楚结姻昌平君才来到秦国

  • 李元吉和李世民关系如何?他为何要帮李建成而不是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李元吉是李世民四弟,也是一位领兵打仗的好手。唐朝建立后,李元吉被封为齐王,在夺嫡之争中,李元吉选择站在大哥李建成这一边。其实李元吉手段比李建成更狠,曾计划刺杀李世民,还是被李建成所阻止。由此看来李世民和李元吉的关系也不是很好,所以他才会帮助李建成。不过李世民虽然不是太子,但他在朝中的威信要高于李建成

  • 来俊臣诬陷狄仁杰谋反,为什么狄仁杰承认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如果被人诬陷,你会怎么办?第一反应肯定是要反驳了,自己明明没做过的事情,却被人诬陷,肯定要搜集对方诬陷自己的证据,证明自己是清白的,毕竟在封建社会,谋反这样的罪是一定会被杀掉的。但是历史上,当狄仁杰被酷吏来俊臣诬陷说谋反的时候,他居然没有否认,而是直接就承认了,这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狄仁杰要承认是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