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蔺相如和廉颇真实关系如何?蔺相如最后怎么死的?

蔺相如和廉颇真实关系如何?蔺相如最后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830 更新时间:2024/2/12 9:36:25

完璧归赵和负荆请罪这两个成语大家应该都十分熟悉,这两个成语背后的典故都有着同一个主人公,这个人就是蔺相如。蔺相如是战国时期赵国上卿,也是著名的外交家。他曾和廉颇发生一些隔阂,但蔺相如为了保住大局,其善自谦抑的精神感动了廉颇,最后廉颇身披荆棘前来道歉,两人就此成为刎颈之交。那在历史上蔺相如和廉颇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呢?下面就为大家讲讲他们二人的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在历史课本上,我们学习过负荆请罪的故事。这个故事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史书中对此记载的也很简单,“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这就是负荆请罪的原文,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故事值得我们学习。

那么历史上廉颇与蔺相如的结局如何呢?史记的出现让后人对春秋战国这段历史有所了解,现如今的人们对司马迁这个名字肯定是不陌生的。春秋战国时期是历史上的一段大乱世,同时也是大分裂时期,这时候天下还没有统一。

廉颇是历史上的名将,生活在战国末期赵国,战国时期,出现了战国四大名将,这其中就有廉颇。由于廉颇的功绩突出,他被封为了上卿,在朝中地位极高。廉颇的战斗力毋庸置疑,骁勇善战,否认廉颇也不会成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

长平之战前期,廉颇奉命抵挡了秦军的进攻,可是到了之后,赵括取代了廉颇,结果可想而知,导致了长平之战的失败。作为名将的廉颇,一生为赵国征战沙场,可是一个叫做蔺相如的人出现后,廉颇的地位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蔺相如出身低微。

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说,蔺相如都不如廉颇重要。蔺相如有何作为呢?首先蔺相如替赵国“完璧归赵”,之后又在“渑池会”中,面对秦王的无赖行径临危不乱,维护了赵王的尊严。总的来说,蔺相如没有替赵国征战沙场,只是“动动嘴皮子”。

维护了赵王的尊严,赵王封了蔺相如为上大夫,再拜为上卿。廉颇也是上卿,可是蔺相如的排名要做廉颇之前。这就让廉颇非常不满意,毕竟廉颇是征战沙场的人,可是蔺相如就不是这样了。廉颇对此深为不服,认为自己有攻城之功,怎么是蔺相如能够相比的呢?

那么蔺相如是如何处理廉颇这件事的呢?廉颇不服气蔺相如,可是在这之后,蔺相如见到廉颇都是躲得远远的,这就让人产生了怀疑,蔺相如的门生大部分开始认为蔺相如怕廉颇。后来蔺相如解释说:“秦王要比廉颇威严,我却能够羞辱他,我还有什么怕廉颇的?”

假如蔺相如与廉颇争斗,结局可想而知,两虎相斗,必有一亡,正中敌人下怀。所以蔺相如选择了忍让廉颇,为的就是不能够让敌人得逞。当廉颇知道这件事后,非常惭愧,这时候的廉颇大为感动,于是廉颇做出了一件事,就是身背荆条,在宾客的带领下来到相如门庭请罪。由此廉颇与蔺相如成为了生死之交。这样的事迹被后世广为传颂。

蔺相如的结局不太好,被处以极刑。对于蔺相如的死,有两种说法,第一是蔺相如和太子郚被派往了秦国作为人质,结果到了秦国,太子郚死了,蔺相如因此获罪,被处以极刑,还有一种说法就是长平之战期间,秦军与赵军鏖战。

这时候的赵王选择了撤下廉颇,这让蔺相如很是不满意。赵王没有听从蔺相如的建议,最终的长平之战失败,蔺相如忧愤之下病故。史学家们对于蔺相如的死,更偏向第二种说法。相比于蔺相如来说,廉颇的结局就应该算是不错的了。

长平之战后,燕国进攻赵国,这时候的廉颇奉命抵抗燕军。这一仗让燕国大败,燕国提出了割让五座城池求和,赵国难得打了一次胜仗。本以为廉颇的结局是在赵国结束自己的一生,可是万万想不到,赵悼襄王继位,让廉颇的好日子走到头了。

赵悼襄王听信奸臣郭开的谗言,解除了廉颇的军职。从这之后廉颇受到了排挤,后来廉颇选择了投靠魏国。到了魏国之后,廉颇肯定是没有用武之地的,毕竟这是赵国的大将,魏国国君对此肯定是不放心的。就这样,在魏国的国土上,廉颇终老。公元前243年,廉颇去世,值得一提的是,廉颇去世没多久,赵国就被秦国所灭。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曹操败走华容道下一句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曹操败走华容道很多人都知道,赤壁之战之后,曹操大军溃败不得不撤退,但是却遇到了关羽被派来拦截他,幸亏关羽念着曾经曹操对他的恩情,没有杀了曹操,而是最终放走了他,这才让曹操捡回一条命。只是诸葛亮明知关羽和曹操的关系,为什么还要派关羽去拦截?曹操败走华容道的下一句歇后语又是什么?曹操败走华容道(歇后语)

  • 郑庄公是一个怎样的人?郑庄公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郑庄公是周代郑国第三位国君,他即位后先是平定了弟弟共叔段的叛乱,然后带领郑国发展经济、农商,使得郑国一度成为各个诸侯国中的小霸王。实际上在郑武公立储时,武姜希望能立小儿子共叔段,但郑武公还是决定立长,武姜对大儿子郑庄公并不算好,他担心郑庄公会因此报复,所以决定发动叛乱。只不过叛乱以失败告终,郑庄公和

  • 秦武王真的举鼎被砸死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秦朝历史上,自从秦孝公商鞅变法开始,一直到秦始皇,中间几乎就没有过一位昏君,这也是秦国最终能够获得胜利统一全国的重要原因,不过在这其中还是有一位奇葩的秦国国君,这就是秦武王。秦武王好武,爱好举鼎,可是最终却被鼎给砸死了,这一生过的也是让人过目难忘了。当时秦武王举鼎到底有多重?他真的是被鼎砸死的吗?秦

  • 郑旦比西施还美为什么没人知道她?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西施一直都被认为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所以相貌上面,西施自然应该算是顶尖级别的,少有人能比,但其实,就在与西施一同前往吴国王宫的人中,却有一个比西施还要更美的女子郑旦,可是为什么后世只知道西施却不知道郑旦了呢?郑旦和西施当年,有没有与夫差有过孩子,为何那么多美女总是没有后代呢?西施作为四大美女之首,美

  • 窦太后为什么让汉景帝传位刘武?汉朝历史差点被改写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汉景帝是汉朝第六位皇帝,在位一共16年。汉景帝一共有14个儿子,但立储一事起先并不顺利,加上窦太后又希望汉景帝把皇位传给他的弟弟刘武,这件事差点改变了汉朝的历史。窦太后一直很宠爱刘武,而刘武又立有大功,受封于大国,共有四十余城。窦太后这样做明显是想照顾自己的爱子,但朝中百官一直劝阻汉景帝别这样做,弄

  • 诸葛亮草船借箭为什么叫上鲁肃?鲁肃才是能否成功的关键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诸葛亮不费一兵一卒就向曹操借来10万支箭,使得周瑜、鲁肃等人心服口服。不过这只是演义中杜撰出来的故事,正史中诸葛亮并没有借箭一说,如果仔细推敲就会发现这个故事还是存在一定漏洞的。很多人好奇,诸葛亮借箭的当晚为什么还要叫上鲁肃,实际上鲁肃正是这场行动能否成功的关键,也是诸葛亮计中计之一。下面就为大家讲

  • 伍子胥过昭关讲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伍子胥过昭关,是一段历史故事,故事的主人公自然就是伍子胥,他是端午节来历的争议之一,在历史上也是赫赫有名的。那么,这段伍子胥过昭关的故事,究竟讲的是什么?伍子胥经历了什么,为什么竟然会一夜白头?而伍子胥后来又有鞭尸的记载,这又是怎么一回事?伍子胥鞭尸的到底是谁,为什么会这样恨之入骨呢?提起伍子胥,很

  • 曹操为什么认为,赤壁之战如果郭嘉如果还在就不会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郭嘉是曹操的谋士,至于郭嘉的能力如何,民间有各种传说和演绎,但是还是要看历史上的记载,以此为标准。而在很多三国题材的影视剧中,都有赤壁之战战败之后,曹操说,如果郭嘉还活着的话,断然不会让自己有这样损失惨重的失败,说明了郭嘉在曹操心中的地位,毕竟民间还流传有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的传闻,究竟如果国家还活着,

  • 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为什么娶了李元吉的老婆而不娶李建成老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玄武门之变,不仅改写了李渊父子四人的命运,更是改写了唐朝甚至整个历史的走向,李世民依靠这一次成为了大唐的太子和皇帝,然而被他杀死的李建成和李元吉却失去了全部,不仅是生命和地位,还有李元吉的妻子也被李世民娶了,但是为何李世民却不动李建成的妻子呢?为何会放过李建成的妻子,她是谁?众所周知李世民原本只是李

  • 伐吴七术是哪些?灭吴只用了三个剩下的四个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出现过非常多的很有智谋的谋士,他们所出的计谋总是让人拍案叫绝,绝不是一般人能够想得到的,各个时期都会有这样的谋士,比如春秋时期被称为“第一毒士”的文种,他就曾经出过《伐吴七术》,用七种办法对付吴国,而且在后来的实践中只用到了其中三种,就灭掉了吴国,那剩下的四种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