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败走华容道下一句是什么?

曹操败走华容道下一句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597 更新时间:2024/1/28 0:17:44

曹操败走华容道很多人都知道,赤壁之战之后,曹操大军溃败不得不撤退,但是却遇到了关羽被派来拦截他,幸亏关羽念着曾经曹操对他的恩情,没有杀了曹操,而是最终放走了他,这才让曹操捡回一条命。只是诸葛亮明知关羽和曹操的关系,为什么还要派关羽去拦截?曹操败走华容道的下一句歇后语又是什么?

曹操败走华容道(歇后语):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在三国中关羽和曹操之间有着一些关系,但在赤壁大战曹操败走华容道的时候诸葛亮为什么会派关羽去拦截呢?难道诸葛亮不知道关羽会把曹操放走吗?

三国三次大战,其中赤壁之战最为重要,也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一场战争,周瑜和诸葛亮联合,加上鲁肃庞统等人的谋略,曹操本来是必死的局面,只因为华容道关羽放走了曹操,可以说再也没有机会杀曹操了。

那以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他会不知道以关羽的性格,一定会放走曹操吗?其实他是知道的,也是故意这么做的,吴国也不想杀曹操。为什么呢?

周瑜火烧赤壁之前,诸葛亮和周瑜早就布下天罗地网。可以说曹操成了东吴和刘备双方的猎物,他们都派人在曹操逃亡的必经之路上埋伏好了,就等曹操自投罗网。在这里我们不得不佩服诸葛亮算无遗策,他料定曹操最终会走华容道,并且派了最得力的关羽去把守华容道。为了确保成功,诸葛亮还和关羽签订了军令状。可以说此举是万无一失了。但是结局却是关羽念及往日恩情,在华容道放了曹操一马,致使全歼曹操的计划落空。后来诸葛亮还把关羽弄得下不来台,让他当众难堪。

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这一切都是诸葛亮的套路,在这场战役中最大的赢家就是他。在关羽走后诸葛亮就对刘备说了实情,也就是说最终的结局全在诸葛亮的预料之中。诸葛亮讲述了不杀曹操的原因,那就是他死了北方必将大乱。更重要的是刘备在当时并不具备争夺天下的实力,如果曹操死了,那么受益最大的就是东吴。所以诸葛亮才会让关羽放曹操一条生路。

我们都知道先前关羽和张飞都看不上诸葛亮,不愿听从他的调遣。尤其是关羽,当时就已经有了很大的名声。他并不将诸葛亮放在眼里,但是华容道事件之后关羽在他面前再也抬不起头来。另一方面如果派张飞和赵云去,那么曹操必死无疑。如果他们放跑曹操,东吴方面最起码是说不过去的。所以只能派和曹操有莫大关联的关羽出马,上演一出报恩放过曹操的好戏。一方面既成全了关羽的名声,另一方面又保全了曹操。

假设一下,如果诸葛亮命令扼守华容道的不是关羽,而是张飞、赵云中的一位,那么捉拿或杀掉到曹操之后,会发生什么?不论曹操被抓或是被杀,是不是汉贼伏诛,天下太平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杀掉曹操之后,曹氏会混乱一时,此时不正是刘备集团大举起兵北上的好时机吗。但这时的刘备集团,当时实力非常弱小。而真正能够抓住时机,趁机壮大的,只有孙权的江东集团。

孙权趁机再拿下合肥等地,力量壮大,能够和曹氏抗衡之后,孙刘联盟就完全失去意义。此时的刘备跟孙权谈判的资格都没有,孙权反而会先对刘备下手,以绝后患。即使孙权不杀刘备,刘备也别想捞到什么好处,最多也就是寄人篱下。

曹操若死,曹氏集团必然选择接班人曹丕上位,他们仍然可以挟天子令诸侯,地盘也不会太大的损失。哪怕是面对孙权的进攻,曹魏们做出一定的战略退让,形成相持局面,最后曹氏集团也仍然是势力最强大的。曹魏可能一时打不过孙权,但对付弱小的刘备集团却是绰绰有余的。曹魏必然会把矛头对准刘备集团,先除之而后快。对于弱小的刘备来说,曹魏的怒火是他们无力承受的,面对曹魏的报复,势单力薄的刘备毫无还手之力。

如果留下曹操,孙权必须继续依赖和刘备的联合共抗曹操,对刘备的一些小动作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孙权不敢把刘备逼上绝路,这样才能给刘备争取发展壮大的机会。同时,刘备也能够继续打着吊民伐罪的口号为自己争取百姓的支持,才有可能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也就是说,华容道杀了曹操,则刘备必亡。只有放过曹操,刘备才能活下去。

正因为看到了这样的因果关系,诸葛亮知道必须放走曹操。在这个前提下,诸葛亮才会派关羽去华容道。总之仔细分析一下,诸葛亮在这件事情中几乎将所有人都算了进去。可以说这个套路完美无缺,一般人真的看不出来。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郑庄公是一个怎样的人?郑庄公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郑庄公是周代郑国第三位国君,他即位后先是平定了弟弟共叔段的叛乱,然后带领郑国发展经济、农商,使得郑国一度成为各个诸侯国中的小霸王。实际上在郑武公立储时,武姜希望能立小儿子共叔段,但郑武公还是决定立长,武姜对大儿子郑庄公并不算好,他担心郑庄公会因此报复,所以决定发动叛乱。只不过叛乱以失败告终,郑庄公和

  • 秦武王真的举鼎被砸死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秦朝历史上,自从秦孝公商鞅变法开始,一直到秦始皇,中间几乎就没有过一位昏君,这也是秦国最终能够获得胜利统一全国的重要原因,不过在这其中还是有一位奇葩的秦国国君,这就是秦武王。秦武王好武,爱好举鼎,可是最终却被鼎给砸死了,这一生过的也是让人过目难忘了。当时秦武王举鼎到底有多重?他真的是被鼎砸死的吗?秦

  • 郑旦比西施还美为什么没人知道她?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西施一直都被认为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所以相貌上面,西施自然应该算是顶尖级别的,少有人能比,但其实,就在与西施一同前往吴国王宫的人中,却有一个比西施还要更美的女子郑旦,可是为什么后世只知道西施却不知道郑旦了呢?郑旦和西施当年,有没有与夫差有过孩子,为何那么多美女总是没有后代呢?西施作为四大美女之首,美

  • 窦太后为什么让汉景帝传位刘武?汉朝历史差点被改写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汉景帝是汉朝第六位皇帝,在位一共16年。汉景帝一共有14个儿子,但立储一事起先并不顺利,加上窦太后又希望汉景帝把皇位传给他的弟弟刘武,这件事差点改变了汉朝的历史。窦太后一直很宠爱刘武,而刘武又立有大功,受封于大国,共有四十余城。窦太后这样做明显是想照顾自己的爱子,但朝中百官一直劝阻汉景帝别这样做,弄

  • 诸葛亮草船借箭为什么叫上鲁肃?鲁肃才是能否成功的关键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诸葛亮不费一兵一卒就向曹操借来10万支箭,使得周瑜、鲁肃等人心服口服。不过这只是演义中杜撰出来的故事,正史中诸葛亮并没有借箭一说,如果仔细推敲就会发现这个故事还是存在一定漏洞的。很多人好奇,诸葛亮借箭的当晚为什么还要叫上鲁肃,实际上鲁肃正是这场行动能否成功的关键,也是诸葛亮计中计之一。下面就为大家讲

  • 伍子胥过昭关讲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伍子胥过昭关,是一段历史故事,故事的主人公自然就是伍子胥,他是端午节来历的争议之一,在历史上也是赫赫有名的。那么,这段伍子胥过昭关的故事,究竟讲的是什么?伍子胥经历了什么,为什么竟然会一夜白头?而伍子胥后来又有鞭尸的记载,这又是怎么一回事?伍子胥鞭尸的到底是谁,为什么会这样恨之入骨呢?提起伍子胥,很

  • 曹操为什么认为,赤壁之战如果郭嘉如果还在就不会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郭嘉是曹操的谋士,至于郭嘉的能力如何,民间有各种传说和演绎,但是还是要看历史上的记载,以此为标准。而在很多三国题材的影视剧中,都有赤壁之战战败之后,曹操说,如果郭嘉还活着的话,断然不会让自己有这样损失惨重的失败,说明了郭嘉在曹操心中的地位,毕竟民间还流传有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的传闻,究竟如果国家还活着,

  • 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为什么娶了李元吉的老婆而不娶李建成老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玄武门之变,不仅改写了李渊父子四人的命运,更是改写了唐朝甚至整个历史的走向,李世民依靠这一次成为了大唐的太子和皇帝,然而被他杀死的李建成和李元吉却失去了全部,不仅是生命和地位,还有李元吉的妻子也被李世民娶了,但是为何李世民却不动李建成的妻子呢?为何会放过李建成的妻子,她是谁?众所周知李世民原本只是李

  • 伐吴七术是哪些?灭吴只用了三个剩下的四个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出现过非常多的很有智谋的谋士,他们所出的计谋总是让人拍案叫绝,绝不是一般人能够想得到的,各个时期都会有这样的谋士,比如春秋时期被称为“第一毒士”的文种,他就曾经出过《伐吴七术》,用七种办法对付吴国,而且在后来的实践中只用到了其中三种,就灭掉了吴国,那剩下的四种又是什么?

  • 诸葛恪为何要处死自己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诸葛恪其实他在历史上也十分的著名,他这个人也不简单,但是有一件事情小编不理解,那就是他竟然杀死了自己的两个儿子,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呢?下面就这这些问题我们继续分析揭秘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吧!孙权晚年在封了儿子孙和为太子之后,又封了儿子孙霸为鲁王,大臣的儿子们选边站队,分别投入到两宫之中,很快就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