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武则天为什么执意迁都洛阳?原来是怕这两个人

武则天为什么执意迁都洛阳?原来是怕这两个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668 更新时间:2024/2/2 23:05:52

历史上迁都的事情不在少数,而迁都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非常大的一件事情,最开始是为了生存,后来就会加上各种其他的原因。历史上武则天也曾经迁都,从长安迁到洛阳,而武则天这样做也有很多原因,除了从国家方面之外,还有她自己的原因,她是为了躲避一些东西。武则天权势滔天,她还会害怕什么呢?

一个王朝的首都,是一个王朝的心脏,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可以说是一个王朝的另一个象征。在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中,还真有帝王迁都的,牵一发动全身的道理帝王肯定心中有数,那为何要迁都呢?接下来读者们跟着恋哥一起来分析一下著名女帝武则天为什么冒着风险迁都洛阳?恋哥总结了一下几点,如果有不足的,请读者朋友们一起补充,恋哥感激不尽。

第一点武则天迁都洛阳与李唐势力的抗争分不开,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武则天不是开国皇帝,而是李家的媳妇,最后竟然抢了李家的江山,而且明目张胆的改朝换代,这让拥护李家的势力极为难受,也可以说武则天难以让天下人信服,天下人还是信服李唐王朝的,那要整治,怎么办呢?迁都吧,正好建立属于自己的势力,与李家分庭抗衡。并且将当时的洛阳改名为神都。迁都何等大事,必将有人不服,唐大将徐敬业则起兵造反,而武则天依靠洛阳的位置优势大败叛军,为改朝换代暂时扫清了障碍。

第二点无非就是上文中提到的地理优势。在武则天的那个时期,疆土比建国时期又大了许多,原来的都城长安位置比较偏西,古代都城最好在中间,能够及时增援镇压,而且能够威慑天下。再者洛阳有山有水,土地肥沃,易守难攻,位置居中,所以洛阳更适合做首都。这里还要说一下以前的洛阳,这座古城曾经也是隋朝的重点培养对象,隋炀帝的时候,洛阳已经具备成为首都的潜力。

第三点长安的发展到达瓶颈,而洛阳的潜力逐渐显现出来。历史上长安作为首都的次数很多,为什么呢?在古代重点是农业发展,长安适宜农民耕种,自给自足。然而唐朝作为中国最辉煌的朝代,人口达到了长安承受不了的水平,耕地有限,粮食供应已经不能自给自足了。怎么办呢?长安的农业需要更有效率的发展,并且同时需要从外地不断的运送粮食到长安。发展农业看似简单,实则困难重重,水土流失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复兴。运送粮食更为困难,去长安的水路湍急,道路狭窄,水运非常困难。这也是促成了武则天迁都的一大因素。

第四点对外军事战略。但是的唐朝虽然疆土辽阔,但是周边总有些小国自不量力,夜郎自大,而洛阳位置居中,风调雨顺,粮食和人员储备非常充足,运输条件也都非常便利,带兵打仗最怕给养跟不上,而洛阳正好能弥补这个缺点,威慑于周边弹丸小国。当时有记载长安皇宫内的皇族都吃不饱肚子,宫内皇族则有些直接去洛阳蹭饭,这也加大了经济负担,而且增加了周边小国的叛乱几率。迁都洛阳依靠充分的补给位置的优势,周边小国则不敢轻易与唐开战。

第五点则是武则天自己的心病。武则天登基之初,为了某的权力,她把王皇后萧淑妃进行了惨无人道的摧残,她们临终时都立下毒誓,必将找武则天复仇,而武则天心中有愧,自然十分不安,终日梦中浮现被她残忍杀害的人的影子,使她日日睡不好,吃不好,她为了驱逐噩梦,先后更换了自己的住所,找了法师做法,一丁点效果都没有,噩梦还是终日缠身,日日惶恐。为了躲避她们的复仇。武则天移居洛阳,之后便开始了自己的滋润生活,摆脱了噩梦缠身。好日子自然不想放弃,最后武则天干脆迁都洛阳,继续过自己的好日子。

综上所有观点,武则天迁都洛阳是符合历史的发展的,也是武周王朝专政的必经之路。现在看来迁都洛阳也是武则天根据当时的政治、经济、位置做出的聪明之选,并不是单纯的贪图享受和逃避冤魂的纠缠。迁都洛阳也让她和李唐避开了关系,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大周朝。武则天之所以能成为一代女皇,和她惊人的智慧过人的谋略分不开的,迁都洛阳这个决定,间接的让武则天安稳的做了十几年的皇帝。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李渊22个儿子,为什么只有三个人争夺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皇帝子女众多,这是很常见的事情,像是秦始皇就有二十几个儿子,只可惜最终都被胡亥杀死了,曹操也有二十多个儿子,虽然他不是皇帝,但是死后也被追封了。而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同样也是有二十多个儿子,只是历史上不管怎么看,都只有三个人在争夺皇位,那其他的儿子干什么去了?都对皇位不感兴趣吗?“玄

  • 为什么汉献帝皇后伏寿被曹操幽闭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的皇后,像伏寿这样惨死的,恐怕还找不出几个人了。伏寿虽然贵为皇后,但却是汉献帝的皇后,汉献帝本身连自己都保不住,更不要说别人了,即便是自己的皇后他也无能为力。伏寿最终是被曹操罚幽闭之刑,现在所说的幽闭和古代是完全不一样的,古代的幽闭是一种刑罚,究竟有多残忍,会将伏寿折磨致死呢?曹丞相好色之名和

  • 唐朝第一大清官是谁?皇帝都看不下去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大贪官,相信很多朋友的大脑中第一反应就是和珅了,作为千古第一贪,和珅的日子过的可是非常滋润的。当然在我们的历史上有贪官,那么肯定就有清官。和珅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大贪官,但是大家有没有相关我国历史上第一大清官?据说这位清官太过于的清廉,连皇帝都看不下去了,神专门传密旨叫他贪一点。那

  • 赵光义为什么要杀死花蕊夫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赵光义对花蕊夫人,可以算是一见倾心,只不过赵光义是一个好色之徒,花蕊夫人那样的美人自然会让他垂涎三尺。不过,花蕊夫人当时是哥哥赵匡胤的宠妃,然而,赵光义后来却为什么要当着赵匡胤的面,用箭射死花蕊夫人?面对自己的宠妃被杀死,赵匡胤又是什么反应,是什么态度?为何还要为赵光义叫好?大美女花蕊夫人被俘后为什

  • 乾隆给英国国王的圣旨写了什么,为什么让人好笑?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知道,在清朝时期,因为闭关锁国的原因,导致中国在很大程度上落后于世界的先进文明,然而在他们遇到其他国家的人的时候,清政府的统治者还是自诩天朝上国,对其他国家的人展现出来的还是一种高高在上的不可一世的态度,闹出了很多的笑话。而乾隆就曾经给英国国王写了一道圣旨,上面的内容更是让人觉得好笑。圣旨是中国

  • 慈禧为什么爱穿花盆鞋?是为了掩饰一个缺点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花盆鞋,是清朝时期宫廷女子们常穿的一种鞋子,虽然说功效大致相当于现代的高跟鞋,但是穿起来和高跟鞋还是相差甚远,如果平衡能力不好的话,穿花盆鞋会比穿高跟鞋更加不舒服。不过在当时,花盆鞋还算是非常流行的,慈禧就很喜欢这种鞋子。不过,慈禧穿花盆鞋,除了好看之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为了掩饰自己的一个缺点。花

  • 朱元璋和蒲姓有什么恩怨?朱元璋为何要限制蒲氏?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据说朱元璋称帝以后,曾下令限制蒲姓人当官,似乎朱元璋对蒲姓人士有着别样的偏见,他们之间到底有何恩怨呢?最后蒲氏更是被逼的生存都成了问题,因此纷纷改姓,这才逃过一劫。这一切都要从一位名叫蒲寿庚的人说起,蒲寿庚是南宋末年人士,曾是泉州一带的风云人物,拥有庞大的财力,还有一支私人部队。下面就为大家讲讲这段

  • 面对这七大重要转折点刘备如何选择?竟助他成就一生霸业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想要成就一番事业,首先要做出对的选择,不然努力都有可能是盲目无效的。而刘备就用自己的亲生经历告诉世人,面对人生至关重要的转折点,选择了正确的路是有多么重要。刘备一介布衣,又没有任何后台,最后竟然能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政权,同曹魏、东吴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对于刘备来说已经算是个奇迹。下面就为大家分析下刘备一

  • 孙权远小于曹操、刘备却能和他们分庭抗礼,孙权究竟有何过人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整个三国时期一共出现了11位皇帝,其中魏国5位,蜀国2位,吴国4位。孙权称帝的时间远高于曹丕、刘备,而且他还是当时最长寿的皇帝,一共活到了七十岁。孙权的年纪要比曹操、刘备小很多,但他却能做到和他们分庭抗礼,可见孙权是一位能力非常出众的人物。只是人们在谈论三国的时候,往往会把重点放在曹魏以及蜀汉身上,

  • 秦孝文王嬴柱当了几天秦国国君?嬴柱为何早亡?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秦孝文王嬴柱是秦国在位时间最短的国君,即位仅仅三天便去世了。很多人询问嬴柱早亡的原因,这在历史上并无明确记载。不过嬴柱即位时已经52岁,在战国时期已经算高龄人士,只能说他的父亲秦昭襄王在位时间太长,生他生的太早,把自己儿子都熬白了头。其实嬴柱也有吞并六国的壮志,只可惜没能如愿,好在他的后代都非常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