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兴之主什么意思?明朝有哪些中兴之主?

中兴之主什么意思?明朝有哪些中兴之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097 更新时间:2024/1/26 2:37:18

中兴之主是指古代那些带领国家开创中兴局面的帝王,例如汉宣帝、光武帝、唐太宗、唐宣宗等都算是中兴之主。不过这次就为大家介绍一位明朝时期的中兴之主,明朝也曾经历弘治中兴、万历中兴,使得国力重新复苏,这次的男主角就是创造弘治中兴的明孝宗朱祐樘。朱祐樘是明朝第九位皇帝,在位一共18年,虽然时间不算特别长,但他对明朝的改变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下这位中兴之主吧。

一个朝代中所谓的“中兴”,指的是国家原已在下坡路上,国势渐衰,但通过实行积极的改革和英明的政策,使国家形势重新有所好转,国力有所增长。明朝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朝代,有过太平盛世,有过风雨飘摇,也有过力挽狂澜的中兴,比如明孝宗弘治朝,明神宗万历朝。

出生卑微

明孝宗,名朱祐樘,生于1470年,年号弘治,这时离朱元璋开国已经约100年了,相比明朝276年的历史,算是接近中期了。他是明朝第9位皇帝,祖父是明朝唯一在御驾亲征时被少数民族俘虏的明英宗朱祁镇,父亲是明朝唯一有恋母情节的明宪宗朱见深,而自己也有一个唯一,那就是不同于其他皇帝有三宫六院,自己独宠皇后,一辈子只守着一个女人,犹如民间夫妻,可谓祖孙三代都“扬名”了。

经过祖父时期的“土木之变”,国力消耗巨大,明朝从此由盛转衰,而明宪宗资质平庸,并非中兴之主,轮到朱祐樘继位,情况却有了积极的变化。由于孝宗是父亲临幸一名纪氏宫女所生,地位明显比不上其他皇后或嫔妃所生的孩子,加上宪宗独宠的乳母万氏容不下宪宗和其他女人的孩子,并想方设法的加以迫害,幸亏好心人加以保护才保住性命,自此便流落民间。可想而知,朱祐樘早年是过着没有保障和颠沛流离的生活,民间的疾苦和不易让年幼的朱祐樘印象深刻,这为他后来做了皇帝后施行善政,体恤百姓做了铺垫。

中兴之主

朱祐樘于1487年继承大统,年仅17岁,继位之处便大力改革弊政,大兴国力。《明史》对他的评价颇高:”孝宗独能恭俭有制,勤政爱民,兢兢于保泰持盈之道,用使朝序清宁,民物康阜”。大体意思是赞扬他勤政爱民,使国家保持繁荣昌盛的局面,朝廷公正清明,百姓殷实。明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弘治中兴”自此便拉开帷幕,他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实绩:

1.亲贤臣远小人

他一主政,就有很强烈的知人用人的意识,把前朝的“不良之人”一一流放撤职,比如大太监梁芳,万贵妃的外戚,前朝一些倚老卖老的阁臣、庸臣,自恃功高的勋贵,整个朝廷顿然焕然一新。其次他还重用和发掘了一大批有才能的贤人,如李东阳谢迁等名臣。

2.与民休息,发展经济

他自知老百姓的疾苦,民生凋敝,便放宽对贫苦地区的赋税,加以优惠,从政策上鼓励耕种,并兴修水利,防治灾害,极大的振兴了国家经济,使得弘治年间的国家库银和人口达到明朝中叶时的高峰。

3.厉行节俭,自我表率

上台后,他很少会大兴土木,也会告诫他人要节约开支,不可肆意浪费,他和皇后张氏穿的都是多年的旧衣服,吃饭也比较简单,一度成为美谈。

4.善施仁政

他是位性格温和且忠厚的皇帝,和大臣讨论国策总能推心置腹,集中大家的意见和智慧,不会刚愎自用,对大臣也是关爱有加,从不杖责大臣。同时他也废除了前朝遗留下来的严刑峻法,规定一些惨无人道的刑罚禁止使用。

但如此好的皇帝却英年早逝,因孝宗幼年身体不佳,又多遭迫害,使得长大后身体一直比较弱,加上对朝政操劳过度,一次偶得风寒便一病不起,是年才36岁。

中兴难续

孝宗继位者是明武宗朱厚照,他天资不错,但这位皇帝自小在深宫中长大,并不明白民间的疾苦,也对治国理政没有太多的兴趣,兴建“豹房”,只知自己享乐,把父亲的好品行都丢到九霄云外去了。此后历经明世宗后期的长时间不临朝怠政,明穆宗的短命且纵情享乐,国势渐微,直到明神宗早期的“万历中兴”,重新又打开新局面,可惜随着张居正改革弊端的逐渐显现以及旧势力的反对,这场中兴在明朝历史上也是昙花一现了。

“弘治中兴”是当时当权者痛改时弊,重用贤臣的结果,这与弘治皇帝早年对民间疾苦的了解,以及自己秉性敦厚,从一而终的品性分不开的。但他并没有留下固定的条例约束和长远的政策法规教后人去执行,后世皇帝的不作为或者群臣的利欲熏心导致中兴无法延续。

其实明朝历史上还是有不少皇帝是中兴之主的,特别是在继位早期还是有改革欲望,励志图强的,但到后期便没有了兴致,无顾国家的日益腐败。比如明世宗嘉靖皇帝就是这样一位,他天资极高,聪慧过人,早期也是如孝宗朝重用贤能之人,打击倭寇,轻徭役,重视发展民生,国家一派欣欣向荣景象。只可惜他只做了前一半的中兴之主,到后期一心修道,佞臣当道。至于“万历中兴”,因那时万历帝尚幼,主要功劳应是张居正,至于明末的崇祯,虽然满怀强国救国之志,无奈天资不高,又有些刚愎自用,生性多疑,难称中兴之主。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秦始皇为什么是祖龙?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秦始皇虽然不像后世的皇帝那样,死后还有一些庙号、谥号什么的,但是单单就“始皇”两个字,就已经足够让后世的皇帝们望尘莫及了。而秦始皇的称呼不止这一个,还有一个“祖龙”,这个称呼又是什么意思呢?秦始皇为什么叫祖龙,这个称呼是谁起的?今天就一起来揭秘看看,到

  • 李治要立武则天为皇后,其他顾命大臣都反对为何李勣却同意?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李勣是唐朝初期名将,曾跟随李世民征战四方,破东突厥,灭高句丽,平定碛北,立下无数战功。李勣一生经历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位皇帝,并且深受信任。当时唐高宗李治想要废王立武,于是他把一众顾命大臣叫来商议,李勣称病缺席。当李治说出这件事后,其他大臣都是持反对意见,坚决不同意废除王皇后。李治没办法只能再次

  • 赵飞燕是个什么样的人?赵飞燕究竟有多美?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赵飞燕是汉朝汉成帝皇后,她出生于平民之家,后来被选入宫当宫女,从最底层一步步当上婕妤、皇后、太后,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历史上赵飞燕以美貌出名,和杨玉环齐名,可能有人会问既然如此赵飞燕为什么不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呢?因为赵飞燕曾利用自己美貌诱惑皇帝,陷害许后,这就不是很光彩了。下面就为大家简单介绍

  • 李元昊怎么死的?为什么会被自己儿子杀死?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李元昊身为西夏的开国君主,但是最终的结局却并不怎么好,竟然是被自己的儿子给杀掉了。史上儿子杀老爹的事情不在少数,在皇家这样的事情尤其多,那么李元昊的儿子杀了他是因为皇位的问题吗?李元昊生前也不是什么好人,他的母亲也是被他杀掉的,还杀了儿子抢了儿媳,李元昊这样的结局,或许也是自有定数吧。李元昊是在中国

  • 街亭之战谁能替代马稷?除了魏延还有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诸葛亮派马稷当主将镇守街亭是个错误的选择。马稷擅自违抗命令,导致街亭失守,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旅也以失败告终。那当时有谁能够替代马稷完成此次任务呢?魏延算是选择之一,不过除了魏延还有另外一个人选。诸葛亮也是看在马稷跟他学了这么久,自认为比较了解马稷,也想多培养几名将领,所以才会做此决

  • 历史上最年轻的开国皇帝是谁?宇文觉多少岁建立北周王朝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众所周知,开国皇帝就是指一个国家的第一个皇帝,但并不是指参与建立国家的先辈们,就比如说曹操、成吉思汗、朱元璋等等。中国历史上有着很多的国家和王朝,那么谁才是历史上最年轻的开国皇帝呢?接下来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看看是谁吧,看看他是如何成为开国皇帝的。我国最年轻的开国皇帝就是北周的宇文觉,他是南北朝时

  • 为什么说参加乾隆千叟宴的老人,很多都被折磨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千叟宴,是清朝时期举办的一种非常大型的宴会,而宴会上面邀请来的都是老人,而且不管是谁都可以来,即便只是普通百姓都可以。其实这当然是统治者笼络臣民的一种手段,但不得不说,这一个办法的确是很好的手段。不过在乾隆时期的千叟宴上,据说很多参加过宴会的老人,最终都被乾隆折磨死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乾隆12岁的

  • 南宋李凤娘为何被称为“悍后”?李凤娘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慈懿皇后李凤娘是宋光宗赵惇的皇后,在历史上有着“悍后”之称,听到这个称呼应该就能想象李凤娘并非一位普通皇后。李凤娘生于宋高宗年间,据说曾有道士为李凤娘看面相后说:“此女当母仪天下。”后来宋高宗专门让赵惇立李凤娘为妃,此后李凤娘生下赵扩,也就是此后的宋宁

  • 田氏代齐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原本是姜子牙的封国,国君自然是姓姜,然而在战国初期,田氏却取代了姜姓吕氏,成为齐国的国君,也就是说,姜子牙的齐国成了别人家的齐国了。这个取代姜齐的田齐究竟是谁,这件事情又是怎么一回事?田氏代齐对于当时的历史和后来的历史有什么影响吗?姜齐的后人又怎么样了呢?田氏代齐,也叫田陈篡齐。

  • 秦始皇为什么要把扶苏派到上郡?秦始皇有何用意?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扶苏是秦始皇长子,后因反对秦始皇的所作所为而被降罪,被秦始皇派往上郡协助蒙恬修筑长城,抵御匈奴。修长城基本算是当时最苦的差事了,扶苏去了两年连秦始皇的最后一面也没见上。虽然秦始皇的遗诏是让扶苏继位,但并没有公开声明,导致被赵高、李斯钻了空子,扶苏也被逼死。如果秦始皇没派扶苏去这么远的地方,说不定还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