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始皇为什么要把扶苏派到上郡?秦始皇有何用意?

秦始皇为什么要把扶苏派到上郡?秦始皇有何用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330 更新时间:2024/1/16 11:16:32

扶苏秦始皇长子,后因反对秦始皇的所作所为而被降罪,被秦始皇派往上郡协助蒙恬修筑长城,抵御匈奴。修长城基本算是当时最苦的差事了,扶苏去了两年连秦始皇的最后一面也没见上。虽然秦始皇的遗诏是让扶苏继位,但并没有公开声明,导致被赵高李斯钻了空子,扶苏也被逼死。如果秦始皇没派扶苏去这么远的地方,说不定还能让扶苏顺利继位,那秦始皇此番做法到底有何用意呢?

始皇帝三十五年(公元212年),秦始皇对参与侯生、卢生诽谤自己事件的四百六十多人实施了坑杀,秦始皇长子扶苏劝告说:“天下初定,远方百姓尚未安定,儒生都学习和效法孔子,现在您用严厉的刑罚惩治他们,我担心天下动乱。希望您明察此事。”始皇很生气,就派扶苏到北方边防线监视蒙恬。

按理说,秦始皇不会因为一个小小的建议就发配扶苏到遥远的边境,这里面也许有更深的用意。

《秦始皇本纪》记载,当时秦王赢政搞“焚书坑儒”、“重法绳之臣”,这种残暴的政策让扶苏很反对,在朝堂上直谏:“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

扶苏的这个直谏让秦始皇很不高兴。不高兴的原因有两点:一是秦始皇的权威受到挑战,扶苏的朝堂直谏,让秦始皇很没面子。二是秦始皇采用的法治政策和扶苏倡导的仁治政策,在意识形态上有很大分歧。

毫无疑问,自己的政策得到儿子的反对,并且还是在朝堂上公开反对。秦始皇非常不高兴,于是让扶苏去边关,和蒙恬一起守边。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惩罚扶苏。但是,还有一个更深层次原因。对于秦始皇来说,他之所以能够统一全国。除了靠祖宗的基业,更重要的是凭着个人的雄才大略。所以,从心底他也认可扶苏的仁治。只是,天下初定,还不是时候。

秦始皇之所以把扶苏派去边关,也是想告诉他,治理国家严刑峻法是不可缺少的。不管是对内还是对外,只有当国家真正安定的时候,才能去实施仁政。否则,他为何不把扶苏派到其它地方去呢?

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秦始皇其实是在培养扶苏锻炼扶苏。早在春秋时期,那时候的国君,要立谁为太子,就会先排谁到别的国家当“质子”。目的是给他锻炼,让他了解国际事务。秦始皇已经消灭六国,没外国可派去做质子了,就派他去边关,也相当于了解国际事务。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秦始皇其实是在着力培养扶苏。这样一看,秦始皇想立谁为太子,就很明白了。也就是说,他着力培养谁,就会立谁为太子。这也是春秋的传统。那时候的国君,要立谁为太子,就要先排谁到别的国家当“质子”,也就是人质。目的是给他锻炼,让他了解国际事务。秦始皇已经消灭六国,没外国可派去做质子了,就派他去边关,也相当于了解国际事务。

还有就是扶苏的性格,拿赵高的话说,扶苏“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这个性格作为大将也许是好的,但作为未来帝国的统治者,显然是不够的,把扶苏放到军中,也许能更好的磨练性格,刚毅,直接的表现就是和秦始皇的意见总是不一致,“以数直谏上”,这怎么了得,扶苏在其老子身边,经常顶撞始皇帝,长此以往,可怎么收拾。所以,保全扶苏的最好办法就是让其远离政治漩涡。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田单击败乐毅挽救齐国,却没办法改变齐国不断衰落的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田单是战国时期齐国名将,也是挽救齐国没被灭亡的关键人物。当时乐毅率领五国将领攻打齐国,齐国正处存亡之际,田单背水一战用火牛阵击败乐毅,救了齐国一命。但田单此后却受到齐王猜忌,只能投奔赵国。虽然田单力挽狂澜,帮助命悬一线的齐国起死回生,但依然没办法改变齐国就此走衰的命运。这一场大战让齐国元气大伤,加上

  • 李煜生于七夕死于七夕?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七夕在古代并不是“情人节”,而是专门给女孩子们的节日,但也是一个很浪漫的节日。而有人认为,在这一天出生的男子,都会是善解人意,很柔和的。然而历史上,却有一位十分悲情的皇帝,南唐后主李煜,他出生在七夕,但是也死在七夕,虽然听上去很浪漫,但实际上,李煜的人生,却都是悲剧。说起古代

  • 左光斗的喉骨为什么被剔除?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古代朝廷之间,政党之间的争斗,其实是非常可怕的,尤其是明朝末期,在魏忠贤只手遮天的时候,先不论魏忠贤是否真的死的不值得,死的冤,但是魏忠贤的手段却是真的够狠。左光斗是与魏忠贤对立的文人集团的官员,但是他却被魏忠贤剔除了喉骨,这简直比拔掉舌头更可怕,然而即便如此,他依然是魏忠贤一生的噩梦。&ldquo

  • 如何证明夏朝是真实存在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现在关于夏朝,最有争议的就是夏朝的真实性了,很多人怀疑的地方就在于夏朝是否真实存在过,毕竟这个朝代没有流传下来太多的文字证据,我们也无法得知夏朝发生过什么样的事情。但其实,我们是可以从五个角度来证明夏朝是真实存在的,就算是这个朝代不叫夏朝,也一定有别的名字,也就是说,商朝之前必然有一个朝代的存在。在

  • 韩子高真的是男皇后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古代的皇帝是基本上都是男性,除了武则天之外,而皇后作为皇帝的正妻,自然都是女性。不过,历史上却出了一个很特殊的“男皇后”韩子高。虽然说韩子高并非真的成了皇后,但是如果不是发生了一些事情,阻止了当时的皇帝,或许这样的事情还真的会发生。究竟是怎么回事,这个皇帝又是谁,为什么喜欢韩

  • 魏吴蜀三分天下,各国的疆域面积差距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刘备建立蜀汉后,也正式宣告进入三国时代,天下由魏、吴、蜀三国瓜分。不过虽然是三国鼎立的局面,但各国人口以及疆域面积依然有着不小的差距。例如吴蜀的面积加起来还没有曹魏大,当时曹魏总领土大约有291万平方公里,东吴约145万平方公里,蜀汉最小只有107万平方公里左右。所以别说吴蜀想要战胜曹魏,那怕是自保

  • 清朝是从嘉庆帝开始走衰的吗?嘉庆帝有什么作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嘉庆帝是清朝第七位皇帝,乾隆第十五子,在位一共25年。跟他父亲比这个时间不算多,毕竟乾隆是清朝实际掌权最久的皇帝。嘉庆帝继位初期并没有实权,乾隆虽然禅位,但朝中大权依然握在他的手中,等乾隆帝死后嘉庆才独掌大权。嘉庆帝对贪污痛恨欲绝,很快便处理了当时第一大贪官和珅,肃清吏治,但整体效果并不算很好。很多

  • 如何评价蒋琬费祎姜维?谁才是诸葛亮最好的继承者?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谁才是诸葛亮真正的,最好的继承人?诸葛亮北伐之后,虽然看起来是姜维一直在接替他的北伐工作,但这并不代表姜维就是诸葛亮最合适的最好的接班人。除了姜维之外,还有蒋琬、费祎二人,他们对于蜀汉来说也一样是很重要的。那么在这三个人当中,究竟谁才是最合适的,最好的接班人呢?公元234年之前的蒋琬蒋琬的名字在《三

  • 甘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甘肃名字由来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甘肃在古代被称为“雍凉之地”,因为甘肃大部分都属雍州、凉州境内。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设置了三十六郡,其中甘肃属于陇西郡和北地郡。到了西汉中期,汉武帝又设置了武威郡和酒泉郡,用来管理甘肃的西北部。到了北宋年间,西夏占领河西时设置了甘肃军司,这是“甘肃”之名

  • 北宋和南宋谁军事更强?北宋军事发展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宋朝总给人一种军事很弱的感觉,其实宋朝也是为了避免像唐朝那样爆发各种叛乱,所以在军事上的管理十分敏感,导致重文轻武,等于是自己把自己给限制住了。如果比较北宋和南宋的军事力量,肯定还是北宋更加强大一些,其实了解北宋的军事发展后,会发现宋朝初期的战斗力一点都不弱,甚至比辽国还要更强一些。下面就为大家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