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吴的三大酒鬼是谁?

东吴的三大酒鬼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600 更新时间:2024/2/3 22:40:23

看过《三国志》的朋友们可能会发现,“酒”这种东西充斥着整个三国时期的历史。不论是魏国、蜀国,还是吴国,都会有那么几位嗜酒如命,不饮不欢的人。与之相比之下,酒在东吴的历史显得就比较特别了。据悉,历史上关于“药酒”的记载,最早就是出现在东吴。不过我们今天要说的不是这个,而是从东吴的诸多名人当中挑选出了最有代表性三位领军人物,将他们进行对比之后发现,吴主孙权竟然只能垫底。

酒鬼排行榜第一名:郑泉。

郑泉不仅是东吴文臣体系中的一个代表人物,而且也是整个东吴诸多名人当中的杰出代表,他对酒的依恋程度,已经不能用酒鬼来形容了,而应该能算得上是酒仙级别。

郑泉在东吴的文臣当中是一个比较突出的人,以才华横溢、敢于直谏闻名,所以孙权对他非常欣赏,留在身边随时听用。他还是一个很有大志向的人,不过他的志向跟所有的人都不一样,他不想出仕为相位列百官之尊,而是朝思暮想着在此生以及来世都要终身以酒为伴。

据《三国志》注引《吴书》中载,郑泉经常在亲朋面前说:“平生最大的心愿,就是用十斗的斛装满美酒,也不用太多,每船装五百斛给我装五百船就够了。食之不尽的时令瓜果和下酒菜也都堆在船上,我就这样住在船上喝累了就睡,睡醒了就继续喝。如此反复品饮佳酿,好不痛快!”

郑泉不仅是这样说的,而且也是这样做的,虽然不像他愿望中的那么夸张,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每醒必饮、每饮必醉,真的算得上是“嗜酒如命”了,好多次都因为酒后失态而让孙权非常生气。但是这个人有一个好处,不管怎么喝酒一点正事都没耽误,所以孙权才一直把他留在身边。

另外,他在临死前的遗愿也跟酒有关系。他对家人们说,要把他埋在制作酒器的作坊旁边,等他化作陶土之后匠人们就会把他做成酒壶,这样每天肚子里面都装着美酒,这就是最大的心愿。像郑泉这样对酒如此依恋的酒仙级人物,在整个东吴找不出第二个人来,所以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

酒鬼排行榜第二名:潘璋

众所周知,潘璋是东吴十二虎臣中的将领,理所应当是东吴武将体系中的杰出代表。潘璋这个人粗猛好武且喜欢排场,在后期的生活上也非常奢侈。而且这个人还容易得红眼病,见不得部将或治下的人过得比他富裕,只要被他见到或是听说了,索要不成就会想办法治罪杀人占为己有。所以,潘璋在东吴的虎臣当中是一个毛病非常多的人,只是因为战功比较大,孙权对他才格外的宽容。

另外潘璋也是一个嗜酒如命的人。据《三国志潘璋传》载,他少年的时候家里非常穷,而他又整日的无所事事、不务正业,后来就变得放荡不堪、嗜酒如命,没钱喝酒就去赊酒喝,并且还经常还不上账被债主堵着门要账,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市井无赖。后来被孙权发现之后纳入帐下为将,开始在军武上建功立业,但是身上的毛病却一点也没见少,嗜酒如命这个毛病也伴随了他的一生。所以潘璋应该算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酒鬼,把他排在第二名的位置正好。

酒鬼排行榜第三名:孙权。

孙权既是东吴的第一位皇帝,也是嗜酒如命的东吴室代表。我们从一些史料中的记载就能够看出他爱喝酒的程度。

据《三国志张昭传》载,魏黄初二年(公元221年),孙权在武昌的钓台宴请群臣“饮酒大醉”,许多人喝醉之后俯在了桌案上。孙权命宫人用水把喝醉的大臣浇醒,并且说:“今天众位开怀畅饮,所有人都醉倒在台中之后才能结束。”后来还是张昭发了一顿脾气,孙权才“有惭色,遂罢酒。”

另外在《三国志顾雍传》中也有类似记载,顾雍成为了东吴丞相之后,在孙权宴请群臣的时候,他都会把在宴席上所有人酒后的失态行为一一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孙权酒后的行为也都不会遗漏。所以每当酒席上有顾雍在场的时候,文武群臣包括孙权在内都不敢喝的太多,于是有了孙权常说的那句话:“顾公在座,使人不乐。”

还有一个众所周知的故事,就是十二虎臣中的周泰任濡须督的时候,帐下大将们不服,孙权就是靠着酒宴上的举动帮周泰立的威。

我们从这三段典型的记载当中就看出来孙权也是非常喜欢喝酒的,不过这其中除了他本身爱酒之外,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出于笼络人心的目的,与嗜酒如命还有一点差距,因此,他既称不上郑泉那样的酒仙,又赶不上潘璋那样的酒鬼,只能在这个排行榜中垫底。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刘邦为什么不废了吕雉?他不是非常宠爱戚夫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刘邦的确是非常宠爱戚夫人的,不仅如此还非常喜欢戚夫人所生的儿子刘如意,一度想要废掉刘盈的太子,让刘如意做太子,后来还是吕雉求张良帮忙,才终于保住了刘盈。只是,既然刘邦想要立刘如意,却为什么从来没有想过要从吕雉的皇后之位上下手,废掉吕雉改立戚夫人呢?俗话常说母凭子贵,为何戚夫人就没有当皇后的命呢?刘邦

  • 辛丑条约李鸿章签的什么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辛丑条约大家也知道的,这个条约是真的太尴尬了,真的是悲惨到哭,完全就是丧权辱国,话说当时李鸿章在条约上签字的时候并没有签自己的名字,那么有的人问了,那到底签了什么名字呢?那这个字又有什么意义呢?为什么要签这个字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李鸿章晚清之风云人物,是清末时期慈禧太后最仰仗的一个

  • 隆庆皇帝在位多少年?他是如何开创隆庆新政局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隆庆皇帝在整个明朝皇帝中并不算出众,他是明朝第十二位皇帝,在位只有短短6年时间。但就在这六年中,隆庆发挥了自己用人不疑的特点,使得社会能够稳定发展,海内大治,这段时期也被称为是隆庆新政。不过很多人评价隆庆,觉得他的一生颇为悲哀,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可能隆庆皇帝背后还有很多故事是不被人熟知的,那对于隆

  • 吴起在军事上的成就有多高?弃儒学兵成为兵家代表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吴起出生于富足家庭,但他为了谋得官职四处花钱,最后反倒弄得倾家荡产。吴起原本拜师学习儒术,但他并没有按照儒家忠孝的说法回家奔丧守孝,因此他的老师和他从此断绝师生关系,这也让吴起决定弃儒学兵。吴起的确是位人才,他在兵法上的成就是一般人难以超越的,可以说一生没有打过败仗。那吴起在军事上的成就到底有多高呢

  • 嘉庆帝时期清朝为何由盛转衰?嘉庆想做明君却适得其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嘉庆皇帝是清朝第七位皇帝,在为初期由于乾隆禅位担任太上皇,因此嘉庆还并无实权。等乾隆帝死后,嘉庆才开始独揽大权,实际上嘉庆生平最讨厌的就是贪污,所以他一上来就大理惩治贪官,并且第一时间将和珅治罪。嘉庆皇帝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贪污问题非但没有解决,反而还比以前更加猖狂。此后清朝面临内忧外患的问题越来越多

  • 曹魏官员国渊是一个怎样的人?国渊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国渊是三国时期魏国官吏,他的名气在三国不算大,可以说是一位十分低调的文臣。国渊是被曹操亲自征召的人才,刚开始担任司空掾属一职。后来曹操把屯田一事交给他去办理,国渊对此十分上心,不仅是亲自考察土地,安置百姓,还多次提议要精简项目,此后只用了五年时间,便让粮仓丰实。可以说国渊是一位被多数人忽视的人才,这

  • 玄奘晚年为何会遭受打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玄奘西行,在唐朝时期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因为他是一个明明白白的偷渡者。然而当他取经回来之后,李治登基以后,他原本安安静静翻译佛经的日子也结束了,李治对玄奘的态度和李世民可不一样,他处处打压玄奘,把他接到皇宫里住,看起来是好事,但其实就是变相的软禁,究竟李治为何要如此对待玄奘呢?麟德元年(664年)

  • 冯小怜嫁的是谁?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一提到北齐这个王朝,恐怕很多人都会表现出一种鄙弃的态度吧,的确,北齐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是一个极其荒淫的朝代,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一个,历任皇帝都堪称“禽兽”的朝代,只能说幸亏这不是一个大一统王朝,否则恐怕会有更多的受害者。冯小怜就是北齐后主高纬的嫔妃,而与冯小怜有一个

  • 汉武帝时期王佐之才为何络绎不绝?汉武帝有什么特殊的揽才方式?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知名的皇帝之一,他在位期间实行了多个方面的改制,对内加强集权,实行独尊儒术;对外开创丝绸之路,并且打击匈奴,开疆扩土。可以说汉武帝一生的成就令人敬佩,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汉武帝身边总是不缺王佐之才,这个现象在其他朝代也比较罕见,汉武帝到底有什么特殊的揽才方式呢?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

  • 林则徐捣毁鸦片为何要用海水浸化?为什么不一把火烧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虎门销烟”这段历史,这是咱们中国历史上轰动一时的禁言运动,当时林则徐奉命在广东沿海地区实施禁烟,总计缴获了大约1200吨的鸦片,面对堆积如山的鸦片,最终选择使用海水浸化的方法作为销毁的手段,因此林则徐成为了咱们的民族英雄。但现在依旧有很多人对林则徐的“销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