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人为什么要以命抵抗剃发令?真相是什么

明人为什么要以命抵抗剃发令?真相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298 更新时间:2023/12/30 19:13:05

1644年,大明崇祯十七年,也是清世祖顺治元年,清兵入关。

换在其他年代,可能这只是一次正常的朝代更替而已。但,清兵入关时,也顺带着颁发了“剃发令”:规定清军所到之处,无论官民,限十日内尽行剃头,削发垂辫,不从者斩。他们的口号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自然,这样的高压政策也迎来了惨烈的抗争。其中有一场著名的战役,名为“江阴八十一日”。是指1645年夏,江阴人民为抵制剃发令,在江阴典史阎应元和陈明遇、冯厚敦等人领导下进行的反清斗争。因为前后长达81天之久,故被称为“江阴八十一日”。

关于这场战役,还有非常壮烈的两联话: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清兵率领24万大军攻城,损失了3个爷,18个将领,以及士兵75000余人!而江阴方面,守城81日,全城殉国。城内死者97000余人,城中仅53人躲在寺观塔上,保全了性命。不可谓不惨烈!

也许你会觉得奇怪,不就剃个头吗?看清宫剧里,那些五阿哥啊、四爷啊、尔康啊,看起来都挺帅的啊!

其实不是这样的,汉人来注重“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传统观念,而且衣冠服饰也是汉人化的一种。“剃发令”是为了削弱汉族的反抗意识。而且,还有一点,那就是:清朝的辫子发型真的很丑!

我们看的清宫戏里,那些阿哥、贝勒们男子都梳着阴阳头,就是头发的前半部分剃掉,后半部分编成发辫。然而实际上历史上真正清朝发式是金钱鼠尾,阴阳头是清末才慢慢出现的。

当时的发型叫“金钱鼠尾”式,即,将四周头发全部剃去,仅留头顶中心的头发,其形状一如金钱,而中心部分的头发,则被结辫下垂,形如鼠尾。

那种清末才有的、现在不合事实地垄断了所有清装戏的阴阳头发式,放在当时也得死,因为满清规定:“剃发不如式者亦斩。”顺治四年,浒墅关民丁泉“周环仅剃少许,留顶甚大”,被地方官拿获,处斩。

但是后来,辫子也慢慢发展变粗了。张钫《清末社会鳞爪》记载:清军“在打交手白刃战时,将辫子缠于脖项,借以避刀砍。所以军人的辫子较大,如发少则搭以假发,或加黑丝线,以壮其形态。”就这样,满清的辫子,经历了:鼠尾——猪尾——蟒蛇的发展过程,才发展到我们今天认识的阴阳头的形态。

随着岁月流逝,久而久之,人们由开始的抗拒到被迫接受,最后习惯成自然,不仅留起了长辫,而且讲究如何蓄辫,以留辫为美。尤其是官宦人家及有钱人家的公子哥儿,饰辫梢以各种漂亮的装饰,目为时尚,招摇过市。

太平天国时,洪秀全为反抗清朝统治,实施了严厉的剪辫子运动。太平军所到之处,留辫不留头,留头不留辫。 国内最早提出剪辫倡议的当是康有为。1898年他上书光绪帝,提出剪辫易服的建议,但未被光绪接受。

人们头上的长辫子,成为一种文化符号,也成为民族的象征。留辫子和剪辫子被赋予了更多的政治含义。

鉴于不少地方人们抵制剪辫,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后,通令全国剪辫,措辞十分严厉:“凡未去辫者,于令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净尽,有不遵者以违法论。” 大总统亲自下令剪辫,这在世界上恐怕也是仅有的。

标签: 剃发令明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官妓到底是什么 难道说妓女也合法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古代,官妓,历史解密

    又一次说到这个妓院的鼻祖就是管仲,妓院供祖师爷都供着管仲,他是为了发展国家经济搞了个妓院的地方。刚开始以为是戏说野史,后来翻阅了一下资料果真如此,真的要好好说一说。话说管仲,齐国有名的丞相,一生中传奇颇多。当年带着大齐一扫春秋五国,成了当时的春秋第一号霸主,但是后来,人家也懂得居安思危,当上老大之后

  • 美国金门大桥简介 该大桥位于美国的哪个大州之上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美国,金门大桥,历史解密

    金门大桥(英文:Golden Gate Bridge),峙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金门海峡之上,是世界著名的桥梁之一,也是近代桥梁工程的一项奇迹。桥身全长1900多米,历时4年,利用10万多吨钢材,耗资达3550万美元建成,由桥梁工程师约瑟夫·斯特劳斯(Joseph .Struss, 1870—19

  • 明末清初耶稣会传教士到来,为何西学东渐成效甚微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传教士,历史解密

    明末清初耶稣会传教士的到来明代万历年间,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西方传教士来华传教,同时带来西方科技、文化等。这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有所触动。此时的西方科学技术开始迅速发展,而中国这时科学技术的发展较缓慢,相对落后于同时期的欧洲。传教士在传播基督教的教义同时,也传入大量科学技术。当时中国一些士大夫及皇帝接受了

  • 首陀罗起源于什么?他们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首陀罗,种姓制度,历史解密

    概况种姓制度是雅利安人进入印度之后创立的。“种姓”是梵语翻译过来的,意思是“颜色”或“品质”。白肤色的雅利安人为品质高的种族,深肤色的达罗毗荼族和其他土著民族为品质低的种族。此制度用以区分雅利安人和非雅利安人的。后随工作和职业的分化的发展,出现了四姓(四个种姓)的划分。最高的种姓是婆罗门(掌握祭祀文

  • 李逵沂岭杀四虎的难度远不如武松徒手打一虎,这是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沂岭杀四虎,历史解密

    水浒中打虎的好汉不少,武松、李逵、解珍解宝都曾经杀死过老虎。如果仅仅从打虎的数量来看,似乎李逵占据了优势,他不仅仅是杀虎,而且一下就杀了四头,而武松只打死一头,解珍解宝两兄弟也打死过一头。但是这两兄弟和李逵武松都不一样的是,他们本事就是冲着老虎去的,也就是说他们是主动杀虎,而且带着武器,下了陷阱,苦

  • 西汉三代名臣的削藩之路,谁最有本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西汉,历史解密

    西汉自开国以来,诸侯王势力过大,一直是影响中央集权的主要隐患。汉高祖刘邦在位期间,曾以谋反等罪名清除了七大异性诸侯王中的六个,并大封刘姓诸侯王。但同姓诸侯王叛乱事件仍时有发生,为此,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三代帝王在位期间,都曾进行过“削藩”,意图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文、景、武三帝削藩的背后

  • 褒国是怎么建立的?真实地址在现在的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褒国,周朝,历史解密

    据有文字的记载,汉中最早政权是褒国。褒国是我国进入奴隶制社会后第一个王朝“夏后”所封的同姓诸侯国。《史记·夏本纪》:禹“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褒氏……”清代嘉庆《汉中府志》载:“禹封其子为褒君,是有褒国。”立国之地在今汉中平川中部、留坝县以南地区,都城在今汉台区河东店东三里骆驼坪

  • 唐朝是如何歼灭倭国精锐部队 双方的实力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朝,倭国,历史解密

    公元663年,当时是中国唐朝时期。是唐高宗李治统治的第十四年,这一年对于中国来说不是特别重要。因为唐朝发生的大事非常多,而这一年没什么特别记载。不过这一点在朝鲜半岛发生了一场战争,主要是唐朝和日本之间的战争。这场战争唐朝、新罗联军与倭国、百济联军于白江口进行决战,又叫白江口之战。战争的结果对于日本影

  • 晋国为什么会落到一个君权衰落,走向分裂的下场?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君权衰落,晋朝,历史解密

    晋国,这是周成王弟弟唐叔虞的封国,在周公旦摄政之时,唐国发生了内乱,公然反抗周王朝的统治,周公亲自率军攻灭了唐国,消息传到镐京的时候,周成王正在和弟弟唐叔虞一起游戏。听到消息后,周成王把一片桐叶削成了玉珪的样子,在嬉戏中将这片桐叶给了唐叔虞,并且说要把唐地分封给他,这就是“桐叶分封”的典故。晋国在建

  • 唐朝最窝囊的皇帝,被女人耍得团团转,最后被妃子毒死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显,唐朝,历史解密

    唐中宗李显是个悲情的皇帝,在他人生的前半段,几乎都活在母亲武则天的阴影下。作为唐高宗的第三子,李显在调露二年(680年)被册立为太子,并在3年后接替驾崩的父亲,继位为皇帝。然而李显虽是皇帝,但实权却掌握在母亲的手中,而他为了夺回权力,便准备提拔岳父韦玄贞为宰相,结果触怒武则天,在位仅55天便被废,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