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澶渊之盟到底屈辱不屈辱?为什么有人说很成功?

澶渊之盟到底屈辱不屈辱?为什么有人说很成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87 更新时间:2024/1/20 12:54:54

澶渊之盟是朝与辽国订立的一项合约,相当于停战书,两国之间因为有澶渊之盟,所以后来的百年之间基本上没有过什么大的战争,而且还相互帮助,看上去一派祥和。但是,澶渊之盟背后的代价却是,宋朝每年都要给辽国非多的钱。从这样两个角度来看,澶渊之盟到底应该算是耻辱,还是一种成功呢?

在多数人看来,澶渊之盟确实是一个屈辱的条约,北宋宋太宗在夺权以后,率军北伐,灭北汉,侵大辽。一路上高歌猛进,辽国萧太后于危难之中力挽狂澜,拦下了北宋数十万军队,并且挥军南下,一时间,大辽与北宋剑拔弩张,澶渊之盟,也正是在这个时候签订的。

公元935年,石敬瑭为了获得北方势力的支持,将燕云十六州红拱手让出,从此,燕云十六州再也没有回到过大宋手中。

北宋进攻辽国是必然的,古往今来,一统河山一直都是皇帝的最终诉求,北宋皇帝自然更是如此,奈赵光义为了限制将领军权,事必躬亲,将领不能随机应变,最终大败而归,收复燕云十六州,也成为了北宋皇帝的空想。

萧太后率兵一路南下,终于,在澶州,方才被北宋将士顶住,南下不得。

澶渊之盟的签订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屈辱的,北宋在受到辽国进攻的大前提下,不得已与辽国签订了屈辱的澶渊之盟,怎么看,好像这纸条约都是典型的屈辱求和的条约。

澶渊之盟的内容,简单来讲,就是北宋每年给辽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北宋与辽国从此也就不会再开战。

澶渊之盟的签订背景是辽国萧太后兵临城下,北宋无力应战而签订的割让利益的条约,实际上,北宋真的亏了吗?

从战争的角度来看,北宋与大辽的战争,辽国并非是发起者,北宋才是挑起战争的一方。燕云十六州,北宋曾经一路高歌猛进,将燕云十六州的许多土地都夺了回去,可是最终却是无法守住既得利益,节节败退。从战争的正义性来看,北宋并非正义的一方,北宋才是侵略者,虽然北宋的目的是夺回失去的燕云十六州,但北宋确确实实的才是发起战争的一方。想想二战后德国的结局,战争发起者战败后还能顺利的求取和平,已经很不错了,更何况代价只有那么一点呢。

从土地归属的角度来看,尽管辽国并非汉人朝,但是大辽也是通过和平手段,在北宋建立前很久就拿下了燕云十六州,这时候的燕云十六州,虽然说起来可能不太好听,但的确是属于大辽的。

即使是后来签署了澶渊之盟,北宋依旧得到了部分曾经抢到手的土地。

北宋得到了大辽的土地,大辽也得到了北宋缴纳的岁币,双方的关系更像是北宋拿钱租地。虽然名义上北宋签署了城下之盟,但北宋却是并未从中损失多少利益。

当然了,从直接利益上看,北宋不仅避免了战争,还可以花钱租地,不需要再每年承担战争带来的巨额军费,怎么看怎么赚。

但北宋却是要常年受到大辽的骚扰,为了防备大辽进攻,北宋更是每年都要养活大量士兵,依旧负担不轻。

北宋夺燕云十六州失败以后,更是丢掉了国运,从此积贫积弱,战马不足,军队战斗力低下。

可是,这都是在没有大赢辽国的前提下带来的后果,北宋是已经输了战争,能够以较小的代价获得一百多年的和平,难道不比继续打下去,甚至要亡国来得更好吗?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年羹尧被贬后有多惨?昔日大将军成落魄看门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年羹尧原本可以坐收无尽的名利,但他目中无人的态度却把他给害惨了。雍正即位后,急需年羹尧帮他打赢这场战役,从而稳固自己的地位,所以得知年羹尧的捷报后,雍正对他已经算是做出特殊的宠遇。年羹尧却得意忘形起来,不把皇权放在眼里,雍正是一忍再忍,最后见他不知悔改,反而变本加厉,只能将年羹尧削官夺爵,最后赐他自

  • 宋仁宗为什么拖了四十年才立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立太子对于古代的一个王朝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有了太子,那么当皇帝死后,不管是寿终正寝还是意外死亡,整个国家也不会会陷入混乱,群龙无首,因为大家知道应该怎么样去做,就不会手忙脚乱。可是历史上也不是所有的皇帝,在当上皇帝之后,马上就立太子了,比如宋仁宗,他足足拖了四十年的时间才终于立下太子。为什么

  • 徐荣有多厉害?曾正面击败曹操和孙坚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徐荣是东汉末年将领,任中郎将,曾在汴水之战和梁东之战中分别击败过曹操还有孙坚。虽然当时曹操还不是鼎盛时期,但孙坚却是让人闻风丧胆的江东猛虎,徐荣能击败孙坚就证明他的实力非同小可。不过了解徐荣的人好像不多,他在演义和正史中还是有一定差别的。历史上真正的徐荣足以列入三国一线将领。这次就为大家介绍下徐荣,

  • 廉颇不是赵国名将吗,为什么会死在楚国?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古人非常重视家乡,认为即便是死在了外地,也必须埋在故乡,称之为落叶归根,人生最后的时间如果能够一直在家乡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侍寝。然而战国时期的名将廉颇,他是赵国名将,也是赵国人,可最终却是死在了楚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廉颇为何会离开赵国去往楚国?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为什么没能回到赵国呢?公元前243年

  • 武惠妃和武则天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武惠妃作为唐玄宗的一个宠妃,生前也是一直受到唐玄宗的宠爱,甚至有很多人认为,后来杨贵妃进宫,其实是因为她和武惠妃长得很像,唐玄宗想要借此来怀念武惠妃而已。是真是假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武惠妃这个人却并不简单,她姓武,与武则天还有点关系,而且她最后的死因还很奇怪,她是被吓死的。究竟是什么样的事情,能把一个

  • 元惠宗是一个怎样的皇帝?元惠宗历史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元惠宗是元朝第十一位皇帝,也是末代皇帝。他在位一共37年时间,期间完成了一系列的改革,不断完善法制,严惩贪腐,大力选拔人才,想要挽救元朝持续衰落的危机。但元惠宗并没有将自己的这股决心保持到最后,到了执政后期,他开始沉迷享乐,逐渐怠慢政事,使得很多新政没能有效实行。最终,明军攻入大都,就这样推翻了元朝

  • 汉朝为什么那么多皇帝都有男宠?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纵观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汉朝的皇帝其实也有很多让人好奇的地方。如果说,只有一两个皇帝身边有一个关系特别亲近的男性,就算是男宠,也不会让人太过分的关心,但是为何有那么多汉朝的皇帝,身边都有一个这样的人?难道说汉朝皇帝都有这样的祖传基因?今天就一起来揭秘,看看为什么汉朝皇帝身边总是有男宠?在汉朝,皇帝们

  • 延岑自立为什么会失败?延岑人物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新朝末年,各地趁乱起兵,延岑便是其中一员。延岑见天下大乱,便组建了一直队伍占领了冠军县城,割据自守。不过延岑的力量还是太弱小,被刘嘉击败后,他只能被迫投降。但刘嘉也没能保住自己,延岑最终还是靠自己一度占据关中三辅,还自称武安王。随着刘秀的部队越来越强大,延岑只能选择同刘秀为敌,或者依附刘秀。最后延岑

  • 汉安帝为什么废太子刘保?此后汉顺帝继位全靠宦官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汉安帝是东汉第六位皇帝,他在位期间内忧外患不断,和西域各国的战事长达数十年,使得东汉元气大伤。而汉安帝在临终前废掉了太子刘保,差点让东汉政权落入阎皇后手中。刘懿只当了七个月皇帝便死了,后来孙程、王康等十九位宦官发动政变,拥立刘保为敌,将阎太后逼下台。不过刘保当时只有11岁,朝中大权就这样落入宦官和外

  • 唐宪宗为什么不立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不立皇后的皇帝并不多,像是秦始皇那样的,很有可能是受到了自己母亲的影响,认为女性都是赵姬那种人,所以干脆不立。而唐朝时期能够与唐太宗和唐玄宗并列的唐宪宗李纯,他也没有立皇后,这就很奇怪了。唐宪宗不立皇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呢?他立了太子却不立太子的母亲为皇后,连大臣都着急了,不知道他这到底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