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祖娥身为北齐皇后,为何最终出家?

李祖娥身为北齐皇后,为何最终出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286 更新时间:2024/1/19 21:19:33

历史上,皇后虽然看上去非常高贵,后宫之主,但是也不是所有的皇后都能拥有“母仪天下”的威风,比如说生在北齐这样一个禽兽王朝的皇后李祖娥。北齐王朝在历史上一直都被看做是禽兽王朝,做出的事情甚至可以说是禽兽不如,那么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李祖娥又是怎样的命运?为何她最终选择了要出家呢?

李祖娥,北齐文宣帝高洋的皇后。李祖娥出身大家,她所在的李氏家族是一个大家族,只是势力还比不过高家。她不仅生得天姿国色,还通晓礼仪,也有很高的文化修养,是一个无可挑剔的才色俱佳的美貌女子。然而,由于婚姻的不幸,她一辈子过得非常凄苦。

由于她十分貌美,所以被高欢家的二儿子高洋一眼看中,想要娶她为妻。当时李家由于惧怕高家的势力,即使看不上高洋这个人的人品,但是却没有胆量拒绝,于是李氏即使不情愿,也不得不接受这门婚事。然而,痛苦的生活就是从婚后开始的。

李祖娥嫁给高洋的时候,高洋还没有建立北齐,仍然是在东魏的政权下。由于高洋聪明睿智,带兵打仗很有一套,因而权力也越来越大。

高洋的哥哥高澄在继承了他们的父亲高欢的位置以后,高洋就一直在预谋着取代高澄的位置,并且要取得更大的权力。后来,高澄被人刺杀,高洋继而接任高澄,并废掉东魏孝静帝,自己取而代之建立了北齐政权,高洋也就是北齐文宣帝。当时,大臣们是不想立李祖娥为皇后的,但是高洋却坚持立李祖娥为后,他力排众议,最后终于将他的原配夫人推上了皇后之位。

高洋这个人,荒淫无度,还是个杀人狂魔,即使对皇后的家人都毫不留情,随意砍杀,他身边的其他人更不用讲,但是对皇后本身却还是很尊敬的。只不过,对于李祖娥来说,这些杀戮和淫乱对她来说是极度痛苦的事情。

第一件事是对李祖娥的母亲。高氏家族看上去似乎有点遗传的精神病史,高洋这个人在喝醉酒之后就会发狂,而且以杀人取乐。有一次他去李祖娥的娘家,正好又是喝醉之后。一进门李祖娥的母亲出来迎接,他二话不说拿起身边的箭对她射了过去。李祖娥的母亲已经是个老人了,哪能经受得住这样的待遇呢!可是高洋一箭还不过瘾,居然一连对她射了好多箭!就这样,残忍的女婿亲手将丈母娘给射死了。李家的人也不敢对高洋怎么样,他是北齐的国君啊。李祖娥只有独自流泪,也不敢在高洋面前表现出任何的不满。

还有一件事就是对李祖娥的姐姐。李祖娥姐妹们都出落得非常漂亮,这个姐姐李祖漪也一样天姿国色,嫁给了元昂。高洋占有了美貌的妹妹还不满足,还要占有这个姐姐,他常常肆无忌惮地进出元昂家。

后来,他又嫌元昂太碍眼,直接把元昂叫到宫中,把他当靶子射箭,直射得身上千疮百孔,其实早就没气了。然后他还要把大姨子接进宫中,可以更方便地供他行乐。李祖娥实在受不了这个杀人狂魔和荒淫无道的丈夫,可是她一个弱女子也没什么其他的方法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仍然只能是哭泣。

就这样,李祖娥在宫中过着生不如死的煎熬生活,一直到高洋死。可是,高洋死后好日子还是没来,反而更加严峻。

高洋死后,由高洋和李祖娥的儿子高殷即位。可是,虽然是李祖娥的儿子登基了,但是娄太后却更加有权势,她这个皇太后反而没什么权。同娄太皇太后相比,她只有两个儿子,而娄氏则有四个儿子(高澄和高洋已经去世),所以无论如何是比不过她的。为了保全自己和儿子,李祖娥准备夺取娄氏的权力,最好将她处死。但是这场争权斗争还没开始就走漏了风声,娄太后一气之下将李氏的儿子高殷给废了,之后扶植了自己的儿子高演登基。皇建二年(561年)九月,孝昭帝高演密令高归彦将时年十七岁的高殷杀害,葬于武宁,谥号闵悼王。

在一次郊外打猎中,高演的马受惊跳起,把他从马上重重摔下,肋骨折断,不久后就死了。然后娄氏的另一个儿子高湛即位。高湛仍然是一个荒淫残暴的国君。他对嫂子的美貌早就垂涎三尺,登基以后几乎不去他自己皇后的寝宫,而是常常在他嫂子李祖娥的寝宫里。李祖娥虽然百般不愿,也不敢反抗。后来李祖娥竟然还怀孕了,生下一个女儿。这个孩子的出生没有给李祖娥带来一点儿喜悦,她觉得百般屈辱,于是在孩子出生的时候就将孩子给掐死了。

高湛听到了此事后,怒不可遏,他气急败坏地立即跑进昭信宫,手持佩刀,怒斥李祖娥说:“尔杀我女,我必杀尔子。”

立即令左右速把高绍德押来。高湛当着李祖娥的面,把李祖娥与高洋的另一个儿子高绍德杀掉。就这样,李祖娥两个儿子全都死了。可是高湛觉得还不够,他发了疯一样鞭打李祖娥,打完之后直接把她装到麻袋里扔到臭水沟里不闻不顾。

李祖娥以为她这次难逃死亡的厄运了。好在几个宫女偷偷将她救出来,处理了一下伤口,然后又偷偷将她送出宫去,这才逃离了高家暴虐的虎口。这之后李祖娥出家为尼,企图忘记过去那些难以愈合的伤口。

后来北齐灭亡,李祖娥又被北周俘虏,在隋朝统一之后才真正获得自由。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杨四郎结局怎么样?杨四郎历史原型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杨四郎是杨业四子,天生俊朗,武艺高强,据说是当时京师众多少女心中的理想郎君。杨四郎年少叛逆,他的父亲和母亲时常对他不认可,这也使得杨四郎有了忍辱负重的性格,而杨四郎也是七郎八虎中唯一长寿的人。不过杨四郎只是民间传说人物,他的真正原型是宋朝官员王继忠,如果了解王继忠一生的经历就会发现他和杨四郎有很多相

  • 唐文尧是不是历史真人?唐文尧最后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唐文尧在《李卫当官》中是两江总督,但他却是一位贪官。李卫调查唐文尧时,在他家发现了千斤上等人参,而唐文尧只是把人参当柴火烧,后来雍正帝下令将唐文尧满门抄斩。两江总督在清朝已经算非常高的官职,是九位封疆大吏之一,唐文尧负责管辖江南和江西两省。不过历史上并没有唐文尧的记载,如果他真是清朝的总督之一,绝不

  • 拥有绝对兵力优势的建文帝为何会输给朱棣?建文帝犯下致命错误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建文帝手握百万士兵,最后却输给了兵力只有自己三分之一不到的朱棣,这个结果令人难以想象。恐怕当时没几个人会觉得建文帝会输,历史上皇帝削藩一般还是中央会取得最后的胜利。但这次却是朱棣击败明军,并且成为了明朝第三位皇帝。实际上建文帝会败给朱棣,他自己也犯了一些致命错误,导致在将领方面并没有找到最合适的人选

  • 隋朝卢楚是个怎样的人?卢楚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卢楚是隋朝官员,他被称为是隋朝最后一位忠臣。卢楚本有机会继续活下去,但他却选择和隋朝共存亡。卢楚年少成才,后来为尚书右司郎,卢楚行事不畏权贵,秉公办事。但也正因如此,导致卢楚被他人所忌惮,后来是被王世充所害。历史上对于卢楚的记载并不多,可能很多小伙伴对卢楚也不够了解,所以这次就为大家做个简单的人物介

  • 曹操在民生方面推行了哪些政策?这两项使得国力曾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魏蜀吴三国,为何曹操能够兵强马壮,除了军事原因外,曹操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

  • 和珅靠晒银子打发自己亲戚?和珅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和珅飞黄腾达后,他的各方亲戚必然会找上门请求和珅帮忙,和珅最会处理人际关系,他也不想伤了亲戚们的心,所以就让他们每天帮忙晒银子。和珅钱多这点众所周知,不过晒银子这个活有必要天天干吗?其实和珅表面让他们帮忙晒银子,背后是另有目的,只是这些亲戚刚开始还没领悟到,经过和珅多次点醒才明白他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

  • 玄武门之变尉迟敬德为什么敢威胁李渊?没人拦着他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玄武门之变也算是一次很经典的宫变了,正所谓成王败寇,李世民成功了,成为后世敬仰的唐太宗,李建成兵败身死,一切都没有了。然而在这次的宫变中,尉迟敬德竟然敢带着武器闯宫,还威胁当时还是皇帝的李渊,为什么尉迟敬德敢这么大胆?难道皇宫里面就没有其他人拦着他吗,任由他这样威胁皇帝?唐武德九年,六月初四,这一天

  • 蒙古杀光了金国皇室,为什么会善待宋朝皇室?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宋朝时期,蒙古、金、宋,一直都是几个相互之间有争斗的势力,最终的结果自然是蒙古取得了最终胜利,建立起了元朝。只是,蒙古对待金国和宋朝之间不同的态度让人有些不理解,同样都是蒙古的手下败将,面对金国皇室就是直接杀光,而面对宋朝皇室却是善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距?两者之间有什么不同吗?蒙军攻破蔡州城后,对

  • 黄马褂为何到了晚清却烂大街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黄马褂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还是比较有意思的,为何这么说其实大家也懂的,它就是权利的象征,最近不少的老哥也发现了,这个黄马褂啊到后来的晚清却成了烂大街的货了,那么有的人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啊?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继续来分析看看吧!黄马卦是清朝所特有的一种官服,是用皇帝专用的

  • 窦皇后比吕后高明在什么地方?窦皇后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孝文窦皇后可谓是历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窦皇后出生于普通农家,最后却辅佐三位汉朝帝王,从此名留青史。很多人都喜欢拿窦皇后和吕后作比较,其实她们两位都是十分厉害的女政治家,但吕后更有野心,所以伴随的风险会更大。窦皇后也有自己的私心,但她始终会把汉室的利益摆在第一位,无论是面对景帝还是武帝,窦皇后都表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