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绾和李斯有哪些争论?王绾的结局如何?

王绾和李斯有哪些争论?王绾的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29 更新时间:2023/12/18 9:49:50

王绾曾是秦国丞相,辅佐秦始皇嬴政。等秦始皇一统六国后,则面临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就是采取怎样的方式来管理这么大一片国土。当时王绾建议秦始皇把他的儿子还有宗族、功臣们分封到较偏远的地方,以此保持稳定。但李斯却认为分封制已经不合时宜了,东周便是最好的例子,应该采取郡县制来代替原本的分封制。从结果来看其实这两种制度都没帮到秦朝,但长远来说肯定还是李斯的办法更为妥当。

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这段话出自于《史记》,讲述的事情是两千多年前的秦朝,所讲的内容则是关于“是否废除分封制”。也许大家对丞相李斯力主废分封行封建的言行家喻户晓,然而在当时同为丞相的王绾,却给出了不同的意见,而意见的内容,就是反对废除分封制。

至于李斯的结局,大家可能都知道,在二世胡亥上台后不久,赵高就以“莫须有”的罪名杀死了李斯,而对于丞相王绾的结局,可能鲜有耳闻,那么位高权重的他到底怎么了?

关于此人,史书上语焉不详,甚至连生卒年都模棱两可,所以对于他到底怎么了不能完全肯定,但我们可以采取排除法逐一寻找。

被赵高害死?

这个可能性有,但不符合常理。赵高固然心肠歹毒,但杀死一个李斯,还得一步步来,没有急于求成。所以对于王绾,如果杀死他,总得编个理由,再栽赃嫁祸。所以,王绾被杀死的可能性不大。

这种情况可能性很大,也很容易解释。我们都知道,赵高这个名人创造了“指鹿为马”的成语,我们由此可以得知他是一个小肚鸡肠、睚眦必报的人。换句话说,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因此,没有被赵高打击的王绾,很有可能是“自己人”。

那么,王绾除了跟赵高对抗或者依附赵高以外,有没有第三种情况呢?个人认为有可能的,王绾也很有可能像汉武帝时期丞相一年一换的情况,被秦始皇解除了职务。

但基本不存在秦始皇因为王绾的“立六国子弟为王”的建议而迁怒于他,因为在所有的史书上,都没有“始皇大怒”的表述,有的则是“始皇下其议于群臣,诸侯皆以为便”的表述,可见这仅仅只是一个讨论,大家各抒已见而已。

虽然后来秦始皇“杀儒生、焚诗书”,也只是秦始皇在赵高和李斯的建议下,警告那些自以为是的文人而已,只不过造成的文化损失,秦始皇可能没有料到。

综上来看,王绾最终的结局,无外乎依附赵高和被始皇解除职务两种可能性,但后来秦末大乱以及项羽刘邦入主关中时,没有和赵高一样的结局来看,王绾可能只是卸任丞相,过着田园生活罢了。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明末抗清十大名将都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明末清初,天下大乱,先是李自成起义,之后又是清军入关。所说总的来看,清军入关以来势不可挡,明朝的军队也是节节败退。但是在明朝的抗清将是之中还是有那么一让清朝军队十分头疼的存在。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了解一下明末抗清十大名将,看看他们当中都有谁。李定国,南明三大柱石之首,支撑南明王朝的最后一根孤木。本为大

  • 刘备养子刘封注定不会善终,关羽早已道出其中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刘封表面上是死于不出兵救援关羽,实际上刘封的结局早已注定难逃一死。刘封是刘备的养子,但关羽曾对刘备说:“我们谁认干儿子都可以,只有大哥你不行,因为此后可能会发生储子之争。”刘禅是刘备亲生儿子,但论功绩刘禅根本不能和刘封比。如果等刘备不在以后,刘禅能不能顺利继位还说不准呢。所以

  • 崇祯皇帝为什么不跑?为何要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公元1644年,崇祯17年,李自成率领着明末农民起义军进攻北京。太监曹化淳打开了彰仪门,李自成率领着部队蜂拥而入。崇祯皇帝无奈,心想大势已去,在太监王承恩的陪同下一起登上了煤山。崇祯皇帝上吊殉国,两百对年的大明王朝就此终结。那么,值得讨论的是,李自成攻进北京城之前,崇祯皇帝为何不选择逃走?另图大计?

  • 崇祯皇帝葬在了哪里?是谁收尸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都知道,明朝有着十三陵,里面埋葬的都是明朝的皇帝。不过明朝有16位皇帝,那么为什么叫十三陵而不叫十六陵呢?这是因为有两位没有葬在这里。一位是朱元璋,葬在了南京明孝陵。另一位则是景泰帝朱祁钰,葬在了北京西郊的玉泉山,被称之为景泰陵。那么为何他这么特殊呢?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因为他的皇位最后没保住。他

  • 朱元璋为何要策划洪武四大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洪武四大案,就是发生在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洪武年间的四个大案,基本上每个案子都牵连数万人,而这些人最终都被杀了。洪武四大案的起因都是朝中大臣做了不利于皇帝统治的事情,然而接连发生四起这样的案子,实在是让人有些匪夷所思,这些人难道真的是因为自己犯罪了才被朱元璋杀掉的吗?其实也有不少人怀疑,这本身其实是

  • 康熙处心积虑缉拿鳌拜,为什么鳌拜没有先下手为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鳌拜被称为满洲第一勇士,早年跟随皇太极征战四方,立下诸多战功。鳌拜应该是皇太极最为信任的武将,所以此后鳌拜在朝中一直有着很高的地位,当这件事对于此后的皇帝来说不算是好事。康熙继位,鳌拜受遗诏为辅政大臣,鳌拜当然不会把小小康熙放在眼里,他此后操握权柄、结党营私,对康熙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实际上康熙早就对

  • 王异和马超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王异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并没有听说过,她是三国时期的一个人物,不过三国时期的女性人物,人们的集中点基本上就在二乔、甄宓、貂蝉等这些美女身上了。王异也不是像她们那样的大美女,而是益州刺史赵昂之妻,而说到王异就不得不提到马超。马超大家都知道,但是为什么要在这里提到他?他和王异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东汉末年,益

  • 李自成为何要厚葬崇祯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崇祯17年农历3月19日,这是一个不平常的日子,在这一天,大明王朝彻底终结了。崇祯皇帝眼看着城外的农民军势如破竹,皇宫内的所有人都在逃跑,混乱不堪。崇祯心里很清楚,自己的江山保不住了,即将易主。守卫京师的士兵们一个接着一个的死去了。崇祯心里清楚,自己再不果断一些,自己就将沦为俘虏。于是崇祯选择自杀,

  • 陈霸先为什么用姓做国号?为何把皇位传给侄子而不是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很少有用自己的姓作为国号的,比如所有的大一统王朝都不是如此,很多分裂时期的国家也不是这样,但是当大家都没有用自己的姓做国号的时候,陈霸先却这样做了,他建立了南北朝时期的陈朝,国号和自己的姓是一样的,为什么他会这样做?而陈霸先最后还把皇位传给了自己的侄子,他明明有儿子,为何这样做?中国历史上,有

  • 田穰苴为什么叫司马穰苴?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田穰苴是春秋时期的人,根据他的姓可能就有人猜测,他应该是齐国人。的确,田穰苴正是齐田氏家族的后代,只不过他是庶支。而田穰苴却还有一个名字,叫做司马穰苴,为什么一个人同时会有两个姓呢?司马穰苴是什么意思,是谁用来称呼他的?田穰苴究竟是什么身份,又是什么人?他的生平事迹是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司马穰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