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士诚是怎么兵败的?为何输给朱元璋?

张士诚是怎么兵败的?为何输给朱元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396 更新时间:2024/2/20 9:30:24

张士诚朱元璋一样,都是元朝末期起义领袖之一,而且他们兄弟几个人在当时还都是盐枭、我们知道,古代对盐是实行管制的,盐是非常重要的物资,一般而言都是官府才有盐,而他们几个作为盐枭,想必经济条件也是比较富裕的吧。从这一点上来说,张士诚肯定是必朱元璋要更厉害的,但是为什么最终张士诚会败给朱元璋,张士诚输在了什么地方呢?

张士诚是淮南泰州人。泰州地近海滨,民众多靠晒盐过活,但官府赋税劳役很重,民怨沸腾。张士诚年少时是会武术、讲义气的小流氓,兄弟几个以撑船贩私盐为业。贩私盐利润高,张士诚又轻财帛,乐意周济贫困,很得人心,私盐贩子公推其为头目。

适逢各处起兵反元者众,1353年,不甘受官府和地方豪强欺压的张士诚,乘势率几兄弟在内的“十八壮士”举义。他招徕贫苦盐丁和无业游民,攻下泰州、高邮,占据三十六处盐场,并自立为“诚王”,国号大周。1356年他建都隆平府(今苏州)时,势力范围几乎覆盖了江南大部分富庶地区。

1357年,朱元璋派徐达率大军扫荡江南、围攻宜兴之际,连战不利的张士诚只好接受元朝江浙右丞相达识帖木儿的劝诱,再次降元,被封为太尉。

张士诚与元朝的关系反反复复,时叛时降,这大约跟他的流氓出身和盐贩经历有关。明史专家吴晗评价他“生性迟重,不多说话,待人宽大,但没有一定主见,只想守住这块基业,怕冒险吃亏出差错。大将大臣们都是当年走私的江湖兄弟,做错事以至打了大败仗,也不忍责备,赏罚不明”。

朱元璋得到天下后,与群臣总结革命经验,也说元末群雄中“士诚最富,友谅最强”,但“友谅志骄,士诚器小”,志骄的好生事,器小的没长远打算。出身贫苦农家、当过游方僧人的朱元璋断言:士诚做过盐贩子,遇事斤斤计较,顾虑多,疑心重;友谅生于打渔人家,惯见风浪,野心大欲望高。

所以,他料定先攻陈友谅,张士诚会袖手旁观;假如先攻张士诚,陈友谅必然倾巢而出抄己方的后路。后来的事实证明,朱元璋对张士诚的“人品”判断准确。

张士诚此番降元,其实也是三心二意。在此后六七年里,他打着官军的招牌,南侵江浙,北逾江淮,南边占领了杭州、绍兴,北边势力一直伸展到济宁(今山东境),拥地两千余里。

元朝方面的达识帖木儿之所以急于招降张士诚,且容忍他不断扩张地盘,也有自家的苦衷。原来自从红巾军纵横江淮一带后,南北漕运断绝,大都(今北京)缺粮,快支撑不下去了。他们要解决南粮北运的难题,不能不对控制江南的张士诚及称雄江浙沿海的方国珍实行安抚政策。

从1360年到1363年间,“士诚出粮、国珍出船”,总算每年能海运十几万石粮食北上大都,为苟延残喘的元朝多续了几年命。期间,张士诚也曾试图大举进攻,收复被朱元璋夺去的失地,可是在修筑一新的宜兴城下遭到杨国兴挫败,泄了元气,再无余力反扑。

朱元璋与张士诚相持十年,打来打去,谁也占不了对方便宜。直到1363年“鄱阳湖之战”朱元璋一举击溃陈友谅,再顺势攻取武昌城后,挥师东向,剑指江浙,气节有亏且只顾自保的“私盐大王”张士诚,也就朝不保夕了。

1367年年底,朱元璋大军包围平江城,张士诚率余部死守拒降。经过十个月的攻坚战,平江城破,张士诚自杀不成当了俘虏,被押解至应天府。他拒绝宿敌朱元璋的问话,且不进饮食,朱元璋一怒之下,命人乱棍将其打死(一说自缢身亡)。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王绾和李斯有哪些争论?王绾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王绾曾是秦国丞相,辅佐秦始皇嬴政。等秦始皇一统六国后,则面临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就是采取怎样的方式来管理这么大一片国土。当时王绾建议秦始皇把他的儿子还有宗族、功臣们分封到较偏远的地方,以此保持稳定。但李斯却认为分封制已经不合时宜了,东周便是最好的例子,应该采取郡县制来代替原本的分封制。从结果来看其实

  • 明末抗清十大名将都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明末清初,天下大乱,先是李自成起义,之后又是清军入关。所说总的来看,清军入关以来势不可挡,明朝的军队也是节节败退。但是在明朝的抗清将是之中还是有那么一让清朝军队十分头疼的存在。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了解一下明末抗清十大名将,看看他们当中都有谁。李定国,南明三大柱石之首,支撑南明王朝的最后一根孤木。本为大

  • 刘备养子刘封注定不会善终,关羽早已道出其中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刘封表面上是死于不出兵救援关羽,实际上刘封的结局早已注定难逃一死。刘封是刘备的养子,但关羽曾对刘备说:“我们谁认干儿子都可以,只有大哥你不行,因为此后可能会发生储子之争。”刘禅是刘备亲生儿子,但论功绩刘禅根本不能和刘封比。如果等刘备不在以后,刘禅能不能顺利继位还说不准呢。所以

  • 崇祯皇帝为什么不跑?为何要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公元1644年,崇祯17年,李自成率领着明末农民起义军进攻北京。太监曹化淳打开了彰仪门,李自成率领着部队蜂拥而入。崇祯皇帝无奈,心想大势已去,在太监王承恩的陪同下一起登上了煤山。崇祯皇帝上吊殉国,两百对年的大明王朝就此终结。那么,值得讨论的是,李自成攻进北京城之前,崇祯皇帝为何不选择逃走?另图大计?

  • 崇祯皇帝葬在了哪里?是谁收尸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都知道,明朝有着十三陵,里面埋葬的都是明朝的皇帝。不过明朝有16位皇帝,那么为什么叫十三陵而不叫十六陵呢?这是因为有两位没有葬在这里。一位是朱元璋,葬在了南京明孝陵。另一位则是景泰帝朱祁钰,葬在了北京西郊的玉泉山,被称之为景泰陵。那么为何他这么特殊呢?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因为他的皇位最后没保住。他

  • 朱元璋为何要策划洪武四大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洪武四大案,就是发生在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洪武年间的四个大案,基本上每个案子都牵连数万人,而这些人最终都被杀了。洪武四大案的起因都是朝中大臣做了不利于皇帝统治的事情,然而接连发生四起这样的案子,实在是让人有些匪夷所思,这些人难道真的是因为自己犯罪了才被朱元璋杀掉的吗?其实也有不少人怀疑,这本身其实是

  • 康熙处心积虑缉拿鳌拜,为什么鳌拜没有先下手为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鳌拜被称为满洲第一勇士,早年跟随皇太极征战四方,立下诸多战功。鳌拜应该是皇太极最为信任的武将,所以此后鳌拜在朝中一直有着很高的地位,当这件事对于此后的皇帝来说不算是好事。康熙继位,鳌拜受遗诏为辅政大臣,鳌拜当然不会把小小康熙放在眼里,他此后操握权柄、结党营私,对康熙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实际上康熙早就对

  • 王异和马超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王异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并没有听说过,她是三国时期的一个人物,不过三国时期的女性人物,人们的集中点基本上就在二乔、甄宓、貂蝉等这些美女身上了。王异也不是像她们那样的大美女,而是益州刺史赵昂之妻,而说到王异就不得不提到马超。马超大家都知道,但是为什么要在这里提到他?他和王异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东汉末年,益

  • 李自成为何要厚葬崇祯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崇祯17年农历3月19日,这是一个不平常的日子,在这一天,大明王朝彻底终结了。崇祯皇帝眼看着城外的农民军势如破竹,皇宫内的所有人都在逃跑,混乱不堪。崇祯心里很清楚,自己的江山保不住了,即将易主。守卫京师的士兵们一个接着一个的死去了。崇祯心里清楚,自己再不果断一些,自己就将沦为俘虏。于是崇祯选择自杀,

  • 陈霸先为什么用姓做国号?为何把皇位传给侄子而不是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很少有用自己的姓作为国号的,比如所有的大一统王朝都不是如此,很多分裂时期的国家也不是这样,但是当大家都没有用自己的姓做国号的时候,陈霸先却这样做了,他建立了南北朝时期的陈朝,国号和自己的姓是一样的,为什么他会这样做?而陈霸先最后还把皇位传给了自己的侄子,他明明有儿子,为何这样做?中国历史上,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