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魏忠贤掌权九年,为什么后金一直没打入山海关?

魏忠贤掌权九年,为什么后金一直没打入山海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457 更新时间:2024/2/7 17:40:44

对于魏忠贤的评价,其实还是比较复杂的,因为他所做的事情也很复杂,好的坏的都有,对明朝有利的和危害明朝的也都有。不过从国家危亡来说,魏忠贤做的还算是好的,因为在他掌权的就年时间里,后金一直都没能打进山海关,被阻拦在外面,那么明朝暂时就可以保住。魏忠贤究竟是怎么做到的,为什么他一死,没多少年明朝就灭亡了?

公元1620年,对于明朝来说是一个发生了很多大事的年份。这一年,明神宗、明光宗两位皇帝相继去世,天才木匠皇帝朱由校顺利继位。而就在同一年,魏忠贤深受朱由校的信任,被提升为司礼监秉笔太监,从此魏忠贤这位“九千岁”开始了自己长达9年的统治。

按理来说,史书接下来的话应该是:魏忠贤昏庸无道,将大明王朝搞得乌烟瘴气,而在天皇帝驾崩之后,弱小的崇祯皇帝联合东林党,终于把魏忠贤这个祸国殃民的太监干掉了。那么问题来了,东林党执政之后,会比魏忠贤做得更好吗?我们暂且抛开魏忠贤个人的品格不论,来看他执政9年之中他产生的国家影响。

在当时,努尔哈赤想法设法想要打入关内,但是却遇上了镇守关锦防线的袁崇焕,在他的坚守之下,努尔哈赤9年内都没有打入关内。那么有人就会说了,袁崇焕守住关锦防线,和魏忠贤这个祸国殃民的死太监有什么关系呢?这就要从他做的2件好事说起了。

大家知道,明朝末年最为烧钱的地方就是关锦防线了,每年至少都得消耗数百万两的白银作为军饷,而尽管魏忠贤仗着皇帝的权力中饱私囊,但是他也明白哪些钱不能碰。因此,魏忠贤执掌朝政的时候不仅会将银两如数发放给辽东军队,并且还对对江南地区的大地主们征收高额赋税,用来充实大明国库,有力的保证了袁崇焕军队的衣食无忧。

而第二件好事,则是魏忠贤没有为难袁崇焕。众所周知,袁崇焕的背景实在是太不靠谱了,因为和他有关系的人都是东林党人,而魏忠贤一开始也打算撤掉袁崇焕换上自己的人。但是后来惨败的教训,让魏忠贤急忙把退休在家的袁崇焕请出来重新守卫辽东。因为他明白,只有袁崇焕为他镇守边疆,他才能安心的在明朝国内贪污受贿,一旦努尔哈赤打进来的话,自己就连明朝都保不住了,魏忠贤又怎能为所欲为呢?

很多人都十分憎恶大宦官魏忠贤,毕竟他勾结党羽长期把持朝政,做尽坏事祸国殃民,因此对于崇祯皇帝除掉他都拍手称快,然而魏忠贤身上真的没有一丁点儿优点吗?其实在保卫边境方面他做的还是不错的,在他掌权之时为何后金攻不进来呢?这也和他做对了这两件事有关。

朱由校是一个很神奇的皇帝,他对于朝政完全不感兴趣,平生最大的目标就是当一个出色的木匠。于是魏忠贤就投其所好将一切政务大包大揽,而朱由校也乐得专心于木匠活儿,野心勃勃的魏忠贤怎会甘于如此,他不断地勾结党羽,手下的人还给他修建生祠来巴结他,这个“九千岁”在朝中可谓是呼风唤雨一手遮天。

此后便发生了东林党和阉党之间的大战,然而东林党实在敌不过魏忠贤等人,大多都落得了家破人亡的下场。直到崇祯皇帝重新把持朝政,东林党人才又开始受到重用,在魏忠贤临终前他曾经劝诫崇祯皇帝千万不要重用东林党,然而崇祯认为魏忠贤是想反咬一口于是并没有听从他的劝告,谁想到十几年后果然因为东林党亡国了。

虽说崇祯皇帝兢兢业业力挽狂澜,但是在边境方面他确实不如魏忠贤,主要还是因为魏忠贤做对了两件事情。第一就是严加防范边境的少数民族,于是他派吴三桂去镇守山海关,并重用袁崇焕等人,为的就是防止外族入侵对自己的权力造成影响。至于第二件事就是他主张对东南沿海等富庶地区增加税收,从而可以更好的支持军事。

本身这一切都没毛病,但是在东林党上台之后,他们不光将魏忠贤制定的所有政策全部推翻,还过分节省军费甚至把袁崇焕等人也卷进了党争之中,导致后金在袁崇焕死后势力迅速壮大。同时东林党人取消了对于东南沿海地区的重税,全国各地都收取同等的税收,导致不少地区的老百姓都被沉重的税收压得喘不过气来。内忧外患之下,明朝灭亡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苏轼的妻妾为什么都姓王?是巧合还是有意?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古代男性有不少在妻子死了之后续弦,再娶一个女子的情况,不过,这两个妻子,或者说他的妻妾中,很少有都是同一个姓的,除非她们之间有亲属关系。然而苏轼一生中有三个妻妾,全部都姓王,第一任妻子和第二任是堂姐妹,都姓王也没什么,但是一个小妾也是姓王,这难道是巧合吗?苏轼的妻妾分别是什么人呢?苏轼一生何其幸运!

  • 隋朝早亡杨坚有无责任?杨坚一生功过解析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隋朝本不该只有短短37年历史,虽然杨坚在立嗣一事上犯了比较大的失误,但在杨坚时期,隋朝整个国策的大方向还是按照好的一面在发展。如果把隋朝的灭亡全部推到杨广一人身上恐怕也有失偏颇,因为在杨坚晚年也做了一些荒唐事,导致国力已有衰退的迹象。所以隋朝早亡杨坚也是要附上一定责任,下面就为大家讲讲杨坚一生的功与

  • 雍正帝为何要将三子弘时削除宗籍?弘时结局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爱新觉罗·弘时是雍正皇帝第三子,乾隆皇帝同父异母的哥哥。弘时的几位哥哥全都早逝,他本有机会被立为太子,但最后却被雍正削除宗籍,最后抑郁而终,年仅24岁。雍正皇帝儿子也不少,但活得长的并不多,他也明白立太子一事有多么的棘手,为何还要严惩弘时呢?只能说弘时年少太过放纵,多次惹恼雍正,不然他也不可能落到这

  • 称心是李承乾的男宠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看过《武媚娘传奇》的人应该还记得,剧中太子李承乾曾经有一个类似于男宠的乐人,叫做称心,而称心最终却被李世民杀了,这样的剧情怎么看都以为是电视剧编造出来的,但是很多人没想到的是,历史上竟然真的有这个人,这些剧情居然是真实存在的。那历史上的称心到底是什么人,他和李承乾又是什么关系呢?称心是唐朝初年太

  • 靖康之难后邢秉懿被金人掳走,邢秉懿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邢秉懿是宋高宗赵构妻子,在赵构还是康王时就娶了邢秉懿,并且封为嘉国夫人。此后靖康之难爆发,邢秉懿和赵构另外两名侧室,还有他五位女儿都被金人掳走,当时邢秉懿只有17岁。此后金人还把邢秉懿等人送入洗衣院,这是惩罚犯罪之人的地方,等于是用这样的方式羞辱宋高宗。可能很多人还不太了解这段历史,这次就为大家揭秘

  • 刘备是汉景帝后人,为什么要说是中山靖王之后?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刘备总说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也是因此,才得到了一个刘皇叔的称号,而这样算起来的话,刘备也是刘邦的后人,那他怎么不说自己是刘邦后人呢?不过这样的话或许就太远了,刘邦的后人那么多,说起来也有些牵强,那任何姓刘的都可以说自己是刘邦后人,反正推恩令让他们都慢慢从贵族沦为平民了。那说汉景帝可以吗?天下英雄谁敌

  • 韩信死后他的心腹下场如何?陈豨差点反叛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陈豨是韩信部将,后来是以赵国相国身份统领赵国部队。韩信曾告诫陈豨:“刘邦生性多疑,如果有多人告你谋反,刘邦必然起疑,到时候恐怕你就要大难临头了。将来如果你别逼谋反,我定会助你一臂之力。”结果最后是韩信先走了,而陈豨在外掌管兵权多年,而且跟韩信关系又不一般,自然成了被怀疑的对象

  • 为何那么多人想要反清复明?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在清朝康熙帝统治时期的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几个疑神疑鬼,神色凝重的人在犄角旮旯相遇了,气氛顿时就紧张了起来,不自知彼此之间是敌是友。其中一人说到:“地镇高岗,一派溪山千古秀!”另外一人回道:“门朝大海,三河峡水万年流!”对完暗号,双方立马缓和起来,还有

  • 刘备拿下汉中之战的胜利,但还是留有一个隐患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汉中之战持续了两年之久,最后以刘备一方获胜告终,这也是刘备集团第一次靠自己的力量击败曹操。此后刘备晋升汉中王,并且扩张了不少领土,为建立蜀汉打下牢固基础。虽然总说曹操把汉中比为鸡肋,他根本没尽全力去争夺,但此次战役曹操没有防水的理由,让刘备继续做大对于曹操来说根本没有任何好处。当然汉中之战虽然刘备取

  • 刘邦的情妇曹氏是什么结局?为什么没有入宫?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虽然吕雉是刘邦的正妻,也是他第一个妻子,但是刘邦的大儿子却不是吕雉所生的刘盈,因为在吕雉之前,刘邦还有一个情妇曹氏,这个儿子就是曹氏所生。只不过,在后来的历史中,就基本上看不大曹氏的身影了,那当刘邦成了皇帝之后,曹氏去哪了,她为什么没有入宫?曹氏最终又是什么结局呢?其实要说到刘邦的长子,其实不是刘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