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20多万部队进京勤王,为何还是没能挽救北宋王朝?

20多万部队进京勤王,为何还是没能挽救北宋王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880 更新时间:2024/1/30 0:40:22

说到北朝其实大家都知道,最后的下场非的悲剧,话说当时北宋王朝最后的时间段,是有20W部队去进京勤王的,但是大家也知道最后北宋还是灭了,那么为什么这20万部队,最后却没有挽救成功呢?下面我们就这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吧!

在公元960年至公元1127年中间,是我国历史上继混乱的五代十国之后,有着璀璨化历史的北宋王朝时期。在这167年里,共有9位皇帝。北宋一朝,对外防御上基本上是与辽国、西夏、金国作战,在靖康二年,也就是公元1127年,金兵攻破开封城,掠走徽钦二帝,北宋灭亡。

那么,“20多万部队进京勤王,为还是没能挽救北宋王朝?”

在北宋危亡之际,实际上,很多的精锐宋军都驻扎在开封城四周,当金国军队先后两次围住开封汴梁的时候,各地的进京勤王部队也络绎不绝的赶到开封城,与金国军队形成压倒性的军事对峙局面。

当开封城第一次被金国军队包围之时,是在宣和七年年末到靖康元年年初这一段时间。

金国军队的首先到达开封城下的为其东路军,统帅为完颜宗望,这一路金军有6万人左右。

而几乎与金军同时赶到开封城外的北宋境内各路勤王的队伍就达到20万人,加上开封城内的守军,在人数上大大的超过金国军队数倍之多。

在这种情况下,当时的皇帝宋钦宗开始盲目乐观,没有充分估计到金军的强悍战斗力和勤王军队的涣散性特点。同时,各路勤王军队都跃跃欲试,纷纷请求出战。

勤王军队中有一个叫姚平仲的将领,屡次上书,请求率军夜袭金国军营,声称“斫营擒帅以献功”。宋钦宗同意了这个人的突袭作战请求,调集军兵1万人,听姚平仲指挥。

对于这样非同小可的军事行动,宋军上下也不知道严密的封锁消息,以保证突袭的先入为主,反而作战计划被金国军队知晓,金军埋伏好人马火器,以逸待劳,结果,战斗一打响,这一万宋军就遭到骤雨般的迎头痛击和梯次夹击,转瞬之间,万把人就被击溃,宋军突袭不成,一万人的军队走死逃亡,全部消散。

这一大股宋军的统帅姚平仲也孤身逃逸,不见踪影。

开封城内的刚急了,主张不能停止攻击,要继续对金营开始轮番攻击,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可是宋钦宗由战前的亢奋转为畏战,不允许部队再度出战,试图效法澶渊之盟的形式,与金兵谈判。

于是,北宋朝廷与金国东路军初步达成协定;北宋割让三镇之地与金国,赔巨额款项,再送宋宗室子弟入质。

金军原定两路人马会师开封城下,另一路军兵在太原被缠住,剩下完颜宗望的东路军单独突进到开封城下,虽然势头很猛,但是面对越聚越多的北宋勤王军队,一时也是心里没底,所以,就接受了北宋朝廷的和议条款,这一路金兵开始撤退。

李刚建议趁着金兵阵脚移动之际,城内外宋军掩杀过去,但马上被宋钦宗否决。李刚就说,那也应该派宋军尾随其后,礼送这股金兵出境,防备其四处劫掠,这个建议也被否决。

金兵东路军撤走之后,北宋朝廷开始遣散各路勤王队伍,并且通告在路上的勤王军队原路返回。

当金兵去接收北宋割让的三镇之地时,一方面当地军民抵制这个割让诏书,而宋钦宗又派出宋军援助这三镇。同时,再次派出10万宋军援助山西太原的宋军。

可是,宋军将领之间协调性太差,10万军兵也解不开太原之围,最后,这10万宋军或被金军围歼,或者土崩瓦解,太原竟然沦陷。

转过年来,金军已经吃透了宋军的实力,很快就开始第二次南侵。

慌乱的宋钦宗再次下诏各地勤王,可是这次各地的勤王军队还没回到原籍,而且战斗意志也已经消退,零散的几股勤王人马或者被金军阻挡在潼关一线,或者仓促之间还在路上,只有不到两万人的队伍拼死冲进开封城内。

当金兵开始攻城之时,临时宋军总指挥张叔夜指挥军兵奋力抵抗,钦宗亲自披甲登城,但是对形式基本无补,守军损失惨重。

这时宋钦宗竟然以旁门左道神棍之辈开门冲击金兵,结果金兵骑兵全部砍杀,金军随即冲入开封外城。

张叔夜决意死守内城。等人退入内城坚守,但是宋钦宗说:“朕为生灵之故,不得不亲往”,就这样,金军占领开封,徽钦二帝被俘北宋灭亡。

对于20万勤王军兵的不正确使用,以及在和与战之间的摇摆不定,彻底断送了北宋的命运。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春秋时期周王为何不制止诸侯国之间的吞并?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春秋时期,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这个事情的故事很多,但是罪大的事情就是各个诸侯国之间的吞并了,所以连年战争不断,最近很多人也说了,当时不是有什么周王嘛,是天子啊,为什么不阻止制止诸侯国之间的战争呢?其实这个问题还是可以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学学当时的社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感兴趣的网友别错过了呀

  • 李渊为什么在太原起兵?李世民起到关键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李渊是西凉国国君李暠的后裔,他的祖父李虎是西魏八柱国之一,被封为唐国公,李渊家世显赫,从他这一代开始走上了反隋之路。不过李渊出生于长安,为什么他后来却是在太原起兵呢?实际上李渊当时的官职是太原留守,是当地最高级别的军政长官。眼看全国各地起义不断,隋朝即将被瓦解,李渊在李世民的劝谏下决定在太原起兵,并

  • 唐朝时期西域有哪些都护府?什么时候失守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我国历史上的都护府,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西汉时期的西域都护府了。西域都护府是强大汉朝国力的产物,汉朝在击败西域的匈奴势力之后,任命郑吉为西域的最高军政长官,监护者西域地区诸多小邦国的安全,所以才会被称之为“都护”,其机构为西域都护府。到了盛唐时期,随着国力强盛,为了更

  • 赵国春平君到底是谁?他为何成了赵国罪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春平君是战国时期一位颇具争议的人物,历史上对于春平君的记载有过多缺失,导致春平君的名字还有各种事迹都难以查询。不过根据推测,春平君应该是赵孝成王的儿子,他本是赵国太子但最后却成为国家罪人。赵国原本是最有希望抵挡秦国攻势的一个国家,但在长平之战后,赵国也失去了同秦国抗争的资本。那春平君究竟是怎样从储君

  • 胡宗宪简介,胡宗宪结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胡宗宪在历史上,也是一位抗倭名将,他是嘉靖皇帝时期的大臣。看过《大明王朝1566》的人应该对他很有印象,他虽然在站队上属于严嵩一党,行为做事也是老谋深算,但其实胡宗宪却是一个真正心怀天下的人,而且光明磊落,也毫不惧怕别人的指责。可是,这样厉害的胡宗宪,最终却是含冤而死,这究竟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嘉靖四

  • 方孝孺为什么被诛十族?方孝孺死因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方孝孺是明朝初期官员,官居翰林院文学博士。后来朱棣以“靖难”为由,率军进攻京城,而明军用来讨伐燕王朱棣的诏书檄文都是出自方孝孺之手。不过朱允炆最后不敌朱棣,朱棣入京,多数官员为了保命纷纷转投旗下,但方孝孺拒不投降,最后被捕入狱。朱棣更是下狠手,直接诛杀方孝孺十族,共873人,

  • 苏秦刺股是什么?有哪些关于苏秦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我们以前也听过很多遍了,这两个故事常用来鼓励学生要勤奋努力读书,才会有一个好的成就。一些古书记载当中,的确有“苏秦刺股”的故事,这个故事讲的是什么?苏秦后来的确有非常大的成就,那么关于他还有哪些故事?除了苏秦刺股,苏秦还有怎样的经历,他后来的结局又是什么?

  • 蒯通三分之计是怎么样的?最后让韩信后悔莫及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蒯通原本是一位能够改写历史的人物,他是韩信谋士,曾献上灭齐之策和三分天下之计。他明白天下局势皆取决于韩信,所以想让韩信离开刘邦自立,但韩信却是犹豫不决。最后刘邦夺得天下,韩信先是被贬,然后遭到吕后、萧何陷害。据说韩信临死前还说:“我真后悔不听蒯通的话,以至于死在女人的手中!”

  • 秦始皇为什么没立过皇后?秦始皇一生重大事件记录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秦始皇是历史上第一位自称皇帝的人,但奇怪的是有皇帝却没有皇后,为何秦始皇一生都没有立过皇后呢?实际上,秦始皇不仅是没立过皇后,就连他的妃子是谁在古书中都无记载,这点很是蹊跷。有传闻说,秦始皇因为自己母亲赵姬的所作所为,导致他十分忌惮这些,所以终身不立皇后,而且让史官把他的后宫也给抹去了。看来赵姬的确

  • 宋钦宗为何拒绝当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皇帝可是人人都羡慕的,古代有多少人为了争夺皇位,争的头破血流,甚至不惜杀掉自己的父母兄弟,然而宋朝却有这样一个人,他拒绝当皇帝,甚至在宦官为他穿龙袍的时候拼命挣扎,最终昏厥过去了。可如果你知道他是谁,就知道他为什么这么做了,他就是宋钦宗,北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也是靖康之耻中被掳走的一位皇帝。赵桓(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