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闯关东为什么不去富裕的地方,却选择严寒之地?

闯关东为什么不去富裕的地方,却选择严寒之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480 更新时间:2024/1/22 2:47:03

对于现代人来说,想要寻求更好的发展,首选一定是一些发展的很好的城市,在这样的地方会有更多的机会,也能学到更多东西,而很少有人愿意选择一个落后甚至是偏僻的地方。然而历史上有一次著名的闯关东,当时人们选择的却是一些苦寒之地,而不是去更加富裕的南方,这是为什么?难道富裕之地还不能养活他们吗?

闯关东热潮最早出现于慈禧统治后期,在当时,由于清朝统治力度的衰弱,中原地区有很多人开始“偷渡”到了东北。原本慈禧太后还有心想禁止中原地区百姓的进入,但是在发现无论再如禁止都没有用处后,她就放弃了原本的想法,开始在法规上允许中原百姓们进入东北,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闯关东热潮才真真正正地爆发、大规模的人口才疯狂涌入了东北。

虽然南方比较富庶,但是南方人口基数大,像江浙地区,虽然土地不少,可是当地人口同样也不在少数,尚不能满足当地人的需求。哪还有多的土地提供给山东人农耕。而闯关东的又大部分都是一些破产农民,没有土地就相当于断了他们的活路。清朝中后期的太平天国运动捻乱,都是发生在山东以南的地方。河南和安徽有捻军横行,清朝花了20多年才成功剿灭,而江浙地区则是太平军的叛乱之地,在此地祸害十年左右。

另外,清朝末年南方太平天国起义,连年的战争让人们苦不堪言,南方人多地少,虽然富裕但是连年的战争让人们连饭都吃不饱。东北地区虽然也有盗贼出没,但是相对南方的兵患还是要好很多的。所以当初很多山东人动选择严寒的东北三省。现在假如你去东北出差,很多当地的东北人老家都是山东。

另外,关东比较近,山东的百姓乘船差不多两三天即可到达辽宁沿岸的港口,如果南下到江浙等地区,就得走陆路,当时还没有汽车火车之类的现代交通工具,南下谋生的危险、难度更大,路途更远,所以山东、直隶的百姓在再三权衡下就选择了闯关东。

在那个老百姓食不果腹的年代,山东人最大的愿望就是能不饿着肚子。天灾人祸和连绵战争都造成大量山东农民的破产,山东人民人多地少,种庄稼都是好把式,可以没有足够的土地。举目一望,哪里有可以耕种的土地?山东人把目光都放在了东北黑土地上,开始举家北迁。

从地理上讲,东北包括辽河流域和黑乌松(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流域。早在商朝左右,辽河流域就纳入了中原朝的势力范围,到战国时代,辽河流域属于燕国版图,之后除高句丽王朝时期以外,辽河流域都和中原王朝关系密切,甚至满清能取代明朝,一定程度就源自辽河流域的物产贡献。

南方虽然可耕种的土地不少,但南方的人口数量也大啊,他们也只是仅仅能够满足当地人的生活需求,根本不可能有多余的土地供山东人耕种。重要的是到了南方,不仅耕种经验不同,而且生活习惯也不一样,吃不惯大米,喝不惯米酒!并且南方多雨、闷热,山东人适应不了当地的气候。

相比之下,关外土地肥沃,棒打孢子瓢舀鱼,而人群相对稀少,只要肯努力,开拓出一块土地不是难事。只要能“闯”到关东,那么生存下来,会比在江南好得多。因此,虽然闯关东、走西口、走北口,路上强盗土匪无数,但仍然每天都有大批试图在乱世生存下来的平民百姓冒死前往,形成了那个时代独特的移民奇观。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明朝选驸马有哪些要求?过程严格结果却不靠谱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虽说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但要选出一位合格的驸马也并非易事。历朝历代对于驸马的人选基本都是出于政治考量,什么长相、人品往往不是最看重的,你背后的家族势力才是第一条件。但在明朝时期,对于驸马的选择出现了变化,开始同意公主和下级官员子弟或者平民联姻。只是筛选的过程十分严格,但从结果来看却显得有些不靠谱,这究

  • 邯郸之战秦国为什么会输?秦昭襄王犯下致命错误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长平之战后,秦国已经战胜当时对他威胁最大的赵国。此后秦昭襄王打算乘胜追击,出兵至邯郸准备攻灭赵国。但最后的结果却是秦国惨败而归,这一战让秦国损失了近30万士兵,严重拖缓了秦国的进程。赵国虽然输了长平之战,但此后却同他国形成合纵之势,但秦国依然强行进攻,根本不把他国的援军放在眼里,导致了最后的失败。这

  • 宋孝宗赵昚为何被认为是南宋最厉害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宋孝宗赵昚,虽然这个字并不好认,但是并不妨碍人们将他评价为宋朝历史上最厉害的一位皇帝。不过,这个厉害究竟是厉害在什么地方,赵昚为何会被这样评价?赵昚是宋朝什么时期的皇帝,为何是孝宗,他的孝体现在什么地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个宋朝最厉害的皇帝,宋孝宗赵昚的生平简介。宋孝宗赵昚生于公元1127年

  • 刘禅为什么对关羽不满?从他的谥号就能看出来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关羽作为三国时期蜀国的大将,几乎也是无人不知,而一提起关羽,很多人都有些肃然起敬的感觉,他也是很多人非常敬佩的人物。然而,刘禅对关羽却未必是像别人那样。关羽本人是很瞧不起别人的,即便是孙权他也不给一点面子,让孙权非常的尴尬。可是刘禅为何会对关羽有不满?这一点,从关羽死后,刘禅给关羽的谥号上就能看的出

  • 推恩令对汉朝诸侯有哪些影响?看看中山靖王和刘备就懂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汉武帝时期,为了进一步稳固中央集权,削弱各个诸侯的势力,汉武帝推出了著名的推恩令。推恩令要求诸侯只能把自己原有的封地分给后代,也就是说这些诸侯的领地会被越分越小,以此将他们给彻底限制住。刘备自称是中山靖王后人,而中山靖王正是汉武帝的哥哥,刘备作为皇亲国戚怎么到他这一代就只能靠卖草鞋为生呢?实际上这便

  • 清朝科举考试为何会死那么多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在我国清朝时期,每三年会有一次乡试,这是全国科举界的一件盛事。乡试一般是在秋季的时候举行,一般是安排在各大省会城市举行。乡试中榜了就叫“中举”,中榜者也都俗称为“举人”,相信大家都听过,电视里也看过不少。一旦中举了,成为了举人,那么这人就有着做官的资格

  • 宋高宗为什么急着禅位?他是历史上禅位后活的最久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宋高宗一生活了81岁,是历史上最为长寿的皇帝之一。不过宋高宗在自己55岁时,便主动禅位于皇子赵昚,自己又过上了26年的太上皇生活。一般来说皇帝都不愿提早退位,为什么宋高宗却愿意主动放弃当皇帝呢?这其中的原因恐怕很复杂,毕竟当时南宋的处境也十分特殊。不过宋高宗也成了历史上活的最久的太上皇,下面就为大家

  • 秦始皇为何迟迟不立扶苏为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秦朝的灭亡,可以说不仅是赵高的作为,其中任何一个人如果做了其他的事情,或许就不会是我们看到的这个样子。其中最根源的还是在于太子的问题上,秦始皇迟迟没有立太子,而明眼人也看得出来,除了扶苏之外,基本上没有任何一个是合适的接班人,秦始皇应该也明白这一点的,但是他为何一直都没有立扶苏为太子呢?而到了最后关

  • 魏延为什么得不到诸葛亮信任?关羽却对他惺惺相惜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魏延作为蜀汉最重要的将领之一,最后的下场还是挺令人惋惜的。在刘备时期,魏延深受重用,在汉中之战上成长为一方大将,此后十年时间都负责镇守汉中。不过魏延在诸葛亮手下却很难得到重用,而且两人之间的用兵理念也出现过几次冲突。但诸葛亮说魏延有反骨这件事是杜撰出来的,魏延最后是死于权利斗争。在蜀汉正营中,其实关

  • 清朝哪位皇帝最勤政?并非康熙、乾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其实清朝有很多勤政皇帝,康熙、雍正、乾隆都属于勤政之君。康熙和乾隆在位时间都有60年之久,而雍正在位只有13年,但雍正做出的贡献不比康熙、乾隆低,甚至从某种程度来说,雍正皇帝才是改变大清格局的关键人物。雍正在13年间,批过的奏折足足有360卷,以“以勤先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