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科举考试为何会死那么多人?

清朝科举考试为何会死那么多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69 更新时间:2024/1/30 6:14:40

在我国清朝时期,每三年会有一次乡试,这是全国科举界的一件盛事。乡试一般是在秋季的时候举行,一般是安排在各大省会城市举行。乡试中榜了就叫“中举”,中榜者也都俗称为“举人”,相信大家都听过,电视里也看过不少。一旦中举了,成为了举人,那么这人就有着做官的资格了,这也就意味着自己的仕途即将开始。

当然,读书赶考好比是“万人过独木桥”,有人喜欢有人愁。不说科场舞弊的因素,每个人水平有高有低,又有运气的成分在里面,有的一考就中、顺风顺水,有的从小考到老,照样一无所获。

每到乡试的季节,成千上万的秀才或长途跋涉,或翻山越岭,前往各省城赶考。就跟高考一样,为了不错过机会,有的抱病前往,咬着牙应试,有的不顾年老体弱,宁可在低矮狭窄的考棚里熬上三天三夜,万一中了呢。

所以每三年一次的乡试,每次都有不少考生病死在考场上。晚清时期的《申报》是一份崇尚新闻自由的全国性商业报纸,由英国商人美查1872年创办于上海,在当时的中国社会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据《申报》报道,1882年8月,浙江乡试在杭州贡院举行,三场考试下来就死了不少人,“毙于内者不下十人”;1891年8月12日,浙江太平县(今温岭)一考生当天下午突然发病,上吐下泻,于当晚暴亡。

1902年8月浙江乡试,在考场病死的考生就有四人,“一温州人,一湖州人,二人未详籍。”

光绪廿九年(1903年)的八月,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次乡试在杭州贡院举行。当考到第二场的时候,一位七十多岁的老秀才考着考着便不省人事,于是马上被官差抬出考棚,很快就病死了。

据此看来,清朝时期考场死人确实习以为,但奇怪的事情还在后面。根据史料记载,在清朝的科举考场中,不论考生、家人、考官、差役,凡是死在考场内的人,均不得抬出考场大门。

不过,只要还有一口气,无论病得有多严重,就会被允许抬出门外。所以,有些关系比较铁的考生会把已经死去的同伴用棉被裹起来,一左一右搀扶着行走,让死者看起来还像活着的样子,减少一点折腾。

人死在外面,总得把尸体搬回家,难道被遗弃在考场了吗?当然不会。那不准从大门抬出去,又如把尸体运出去呢?

1893年的《申报》记录了这样一件事情:这年八月的浙江乡试,主考官是殷如璋,就是把鲁迅的祖父周福清送进监狱的那位仁兄。某天,殷如璋的一位随从全身发烧,经救治无效病死在贡院内。

据《申报》报道,当时众人“于墙外竖直木,作十字形,引绳其上,将尸体吊出。”就是在围墙外面竖起一根木头作为支点,用绳子把尸体从考场内吊出来。

为何清朝时期会有如此奇葩的规定?很多人一时都无法理解。经过史学家的研究,终于给出了一个答案。

原来,满清统治者沿用了祖先留下来的丧葬习俗:凡是家里死人,尸体不得从房门抬出,必须从窗口抬出去。因为满族人认为门是活人走的通道,不能让死人经过,这也是科举考场内的死人从围墙吊出外面的原因。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宋高宗为什么急着禅位?他是历史上禅位后活的最久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宋高宗一生活了81岁,是历史上最为长寿的皇帝之一。不过宋高宗在自己55岁时,便主动禅位于皇子赵昚,自己又过上了26年的太上皇生活。一般来说皇帝都不愿提早退位,为什么宋高宗却愿意主动放弃当皇帝呢?这其中的原因恐怕很复杂,毕竟当时南宋的处境也十分特殊。不过宋高宗也成了历史上活的最久的太上皇,下面就为大家

  • 秦始皇为何迟迟不立扶苏为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秦朝的灭亡,可以说不仅是赵高的作为,其中任何一个人如果做了其他的事情,或许就不会是我们看到的这个样子。其中最根源的还是在于太子的问题上,秦始皇迟迟没有立太子,而明眼人也看得出来,除了扶苏之外,基本上没有任何一个是合适的接班人,秦始皇应该也明白这一点的,但是他为何一直都没有立扶苏为太子呢?而到了最后关

  • 魏延为什么得不到诸葛亮信任?关羽却对他惺惺相惜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魏延作为蜀汉最重要的将领之一,最后的下场还是挺令人惋惜的。在刘备时期,魏延深受重用,在汉中之战上成长为一方大将,此后十年时间都负责镇守汉中。不过魏延在诸葛亮手下却很难得到重用,而且两人之间的用兵理念也出现过几次冲突。但诸葛亮说魏延有反骨这件事是杜撰出来的,魏延最后是死于权利斗争。在蜀汉正营中,其实关

  • 清朝哪位皇帝最勤政?并非康熙、乾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其实清朝有很多勤政皇帝,康熙、雍正、乾隆都属于勤政之君。康熙和乾隆在位时间都有60年之久,而雍正在位只有13年,但雍正做出的贡献不比康熙、乾隆低,甚至从某种程度来说,雍正皇帝才是改变大清格局的关键人物。雍正在13年间,批过的奏折足足有360卷,以“以勤先天下”、“

  • 康熙为何禁止火药的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康熙其实大家也知道的,很厉害,对清朝的贡献也大,但是有一件事情大家不知道知道不知道,话说这个康熙啊好像把火药给禁止发展了,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个背后的原因还是有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康熙一开始并未禁止火药和火器的发展。因为满清在入主中原之前,明朝军队对火药武器的使用

  • 为什么齐桓公死后,齐国霸业就衰落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齐桓公作为春秋历史上第一位霸主,也是唯一一个没有任何争议的霸主,他的经历可谓是传奇。齐桓公的确是具有成为霸主的所有条件,他本人具有雄才伟略,而他身边的臣子们也都是历史上很有名的名臣,尤其是管仲。可是为什么在齐桓公死后,齐国就开始衰落了?齐桓公这么厉害,他的后代居然一个能打的都没有吗?齐国在短暂的辉煌

  • 赵匡胤夺下柴家天下后是如何对待柴家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赵匡胤在夺取后周柴氏天下之后,对待柴氏可以说是表里不一的,表面上看是十分优待的,其实背后很是提防。当然这种心理也可以理解,而且赵匡胤的后代也都采取的是这种态度。那么柴家在宋朝时期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地位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被夺了皇位的柴宗训,也就是后周恭帝,当时才七岁。柴宗训是后周世宗柴荣

  • 李隆基为什么杀了三个儿子?还是在同一天之内杀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有太多比虎毒不食子还要更毒的人,杀掉自己的孩子,这其实在皇室之内并不少见,太多的人不顾亲情,只是为了权力,什么人在他们眼中都不重要,但也正是这样狠毒的人,成了历史上有名的皇帝。武则天杀了自己两个儿子,然而李隆基更狠,在一天之内竟然杀了自己的三个儿子,这是怎么一回事?这几个儿子分别是谁,为什么作

  • 韩林儿和朱元璋什么关系?朱元璋为什么要冒险救他?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韩林儿是元朝末年大宋领袖,他曾大破元军,后来在安徽亳州称帝,立国号大宋,为小明王。1363年,张士诚的军队包围了安丰,韩林儿向朱元璋求救,称:“如果安丰失守,那张士诚的势力便会进一步加强。”此后朱元璋决定下一步险棋,去把韩林儿给救了出来。不过朱元璋派人准备把韩林儿接回应天府时

  • 刘基临死前为什么让儿子把一本书交给朱元璋,而且不允许儿子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刘基便是刘伯温,关于他的各种传说,想必大家也是非常熟悉的了,只不过,传说毕竟只是传说,听上去神乎其神,但是至于是真是假,还是很难分辨的。而且据传,刘伯温在自己临死之前,拿出一本书交给了儿子,让儿子把这本书交给朱元璋,然后还嘱咐儿子绝对不允许看这本书。这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为什么不让儿子看,里面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