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朝到底亡在谁的手上?并非全怪秦二世

秦朝到底亡在谁的手上?并非全怪秦二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752 更新时间:2024/2/20 9:25:38

秦朝只存在了短短14年不到的时间,虽然秦是亡于秦二世之手,但这个锅却不能给秦二世一人来背。秦二世能继承皇位,本来就是在赵高等人的操纵下才形成的,有人说如果扶苏能顺利继位说不定能阻止秦朝早衰。不过就算扶苏继位他也斗不过赵高还有李斯,他们肯定会想办法扳倒扶苏,所以关键问题还是出在当时的一批权臣身上。这种权臣当道的局面,才是秦朝灭亡的关键因素。

秦始皇嬴政,嬴姓,秦庄襄王和赵姬之子,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完成大一统的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秦始皇创建了大一统的大秦帝国可谓是功莫大焉,给予再高的评价和赞誉都不足为过。而且,秦始皇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壮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由他领导制定的一系列管理国家的法令、制度、方针、政策,对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但是,就是这样一位名垂青史的皇帝,却害怕死亡,最终,导致秦亡。

站在秦始皇本人的角度,总结其生平,无非三句话:“年轻时不惧死,中年时不想死,老年时太怕死。”那么,为何会以秦始皇对死的不同态度,来总结他的人生呢?

这里,关于秦始皇的人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从嬴政出生到公元前219年,这段时间,算是嬴政人生的前半段。这一时期的嬴政,并没有太多的功利性,年轻的嬴政,他的人生观是理性与感性参半的。仅从嬴政将自己称为“始皇帝”,就能看出。

在一统天下之后,嬴政并未打算在龙椅上“赖着不走”,而是,给后人留足了生存的空间。有始必有终,所谓“始”就是第一个,所以说,嬴政是将自己作为“第一个皇帝”,而不是“唯一一个”。由此可见,当时的嬴政,并没有长生不老的想法。

公元前219年,是一个分水岭,此时的嬴政,人到中年,终于体会到力不从心的感觉。

此时,一种奇怪的念头,钻进了嬴政的心中,那就是“向天再借五百年”。

那么,为何嬴政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呢?

原来,这一年,东郡某地陨石天降,当地官员向朝廷汇报说,陨石颇为诡异,上面还刻着一段不祥的话:“始皇帝死而地分”。这段报告任谁来看,想必都会头皮发麻,嬴政便立即派御史前往东郡调查。此时的嬴政,心中仍抱有幻想。

因为,他希望陨石上的话,是有人刻意为之,而不是“天命使然”。御史的调查,毫无进展,而当地,竟没有一人承认陨石上的字迹乃是人为。秦始皇越想越怕,干脆认定这件事是东郡百姓的集体创作。随后,命人将东郡百姓集体屠杀,并将那块陨石砸碎捣烂,挫骨扬灰。

那么,为什么此时的嬴政会如此偏激呢?

因为,东郡的百姓和那块陨石,都见证了一些不该见证的事情。

同年秋,有一件更匪夷所思的事情发生了。

嬴政派出的使者,途经华阴县时,有个怪人拦住了使者问话,并说了一句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批言:“今年祖龙死!”随后,还拿出了一块玉璧交给使者,委托其带给滈池君。而正当使者要追问原因时,那个怪人竟凭空消失,只留下一块玉璧在原地。

当然,所谓陨石天降,只是自然现象,而送玉璧的怪人,恐怕也是有人刻意为之。不过,对于嬴政来说,这些预兆简直让他如坐针毡。华阴县的怪客,显然研究过嬴政的生平,秦始皇以水德定天下,而怪客口中的滈池君,正是水神。

那么,“祖龙”又是何方神圣呢?

自古以来,皇室以龙为图腾,而秦始皇,自诩是古往今来的第一个皇帝,“祖龙”当然是嬴政的象征。龙者,帝王也,秦始皇越是明白这个道理,越是脊背发凉。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陨石门”和“怪客门”并不神秘,而且,它们的性质也大体相同,都是盼着秦始皇早点归天,没准这两起怪事,都是同一个组织所为。

秦始皇拿着玉璧,思考良久,然后,故作玄虚地说道:“那怪客无非是山中精怪,他能预知的只有这一年而已。”这段话不过是嬴政安慰自己的说辞,其实,他自己都有些心虚。随后,秦始皇规定,今后每年的十月为“始月”,也就是一年的第一个月。如此来算,当时已入秋,秦始皇通过自己的方式将“死期”延续了一年。

这就体现出秦始皇的可爱之处,明明心里已怕得要死,却故作镇定地装出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

之后,秦始皇便让专业人士鉴定了那块玉璧,发现那块玉璧,竟然是早年自己巡游时,遗落到江水中的那块。嬴政“无意”间向算命先生请教此事,算命先生给出了破解之道:移民。听闻此事有解,嬴政立马命人从全国抽调三万户搬到北河地区。

为了补偿这些远离家乡的百姓,秦始皇还特许每户升爵位一级。虽说这件事让三万户老百姓得到了福利,但是,秦始皇的一举一动,都无异于在告诉天下人:“我怕了。”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算是熬过了“玉璧门”,安全地挺过了怪客口中的“死期”。

此时,心情不错的秦始皇,打算外出巡游,带着李斯、赵高,还有儿子胡亥,去南方旅游。然而,就在回来的路上,秦始皇却一病不起,一行人便停留在平原津休整。当时,有传言说皇上已命不久矣,但是,谁都不敢去嬴政面前与其商讨后事,生怕犯了嬴政的忌讳。

由此看来,之所以赵高、胡亥等人,在秦始皇死后有机可乘,完全是因为嬴政无法坦然面对死亡,不敢安排后事所致。

所以说,正是因为秦始皇怕死,真正有能力继承皇位的扶苏才会被蒙在鼓里。秦始皇死后,赵高采取了说服胡亥威胁李斯的手法,二人在沙丘宫经过一番密谋,假造秦始皇发布诏书,由胡亥继承皇位,还以秦始皇的名义指责扶苏为子不孝、蒙恬为臣不忠,让他们自杀,不得违抗。

回到咸阳后,胡亥继位,是为秦二世,赵高任郎中令,李斯依旧做丞相,但是朝廷的大权实际上落到了赵高手中。

所以,从后来发生的故事来看,完全可以说“秦亡于嬴政怕死”。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田蚡和王娡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看过《汉武大帝》的人,应该对田蚡这个人物有些印象吧。剧中的主角自然就是汉武帝,而田蚡则是汉武帝的舅舅,但是,为什么他和汉武帝母亲王娡王皇后却是两个不同的姓呢?他们既然是亲姐弟,为何却是两个姓?田蚡当时身为丞相,他最终又是怎么死的呢?田蚡在历史上最终的结局到底是什么呢?刘彻的母亲王太后和他的丞相田蚡是

  • 唐睿宗李旦两次登基三次让位,他真的很懦弱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还没有哪个皇帝会像唐睿宗李旦这样,两次登基三次让位。两次登基的也只有明朝朱祁镇,但是让位怎么会有三次?让一次皇位就不是自己的了,怎么还能让很多次呢?这背后当然还是有很多非常复杂的历史原因的,尤其是李旦的母亲就是武则天,那段历史自然是非常的混乱和复杂,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李旦多次让位,是不是就

  • 历史上甄宓死的冤不冤?曹丕为何一定要赐死甄宓?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曹操率军攻下邺城,曹丕见到甄宓后,被她的美貌所吸引此后纳她为妻。实际上曹丕当时非常宠爱甄宓,两人感情也十分要好,甄宓还为他生下一子一女。不过等曹丕登基称帝后,刘协献了两位嫔妃给曹丕,其中就有郭皇后,这导致甄宓逐渐失宠,所以心生怨气。历史上是说甄宓说了一些怨恨曹丕的话,导致她被赐死,不过这个理由的信服

  • 沙丘之乱对赵国造成了怎样的损失?一代君王竟被活活饿死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公元前295年,赵国爆发沙丘之乱。赵武灵王和赵惠文王来到沙丘游玩,结果公子章打算趁机谋反,夺取王位。后来公子成和李兑杀了公子章,但赵武灵王却被围困,最后是被活活饿死。实际上这场宫变早就埋下伏笔,赵武灵王违背了当时的宗法制度,他选择废长立幼,但又不忍心废掉太子,如此一来几方势力自然会全力拼抢君王之位,

  • 青苗法是什么意思?王安石推行青苗法为什么会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青苗法是王安石推行的变法之一,其内容是改变以往旧的平仓制度,灵活运用将常平仓,广惠仓的方式折算为本钱,这样便能缓解民间百姓被高利贷困扰的难题,而且每年还能多收点税。青苗法推出后,在短时间内已经看到一定成效,但随后却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导致青苗法还是以失败告终。1069年青苗法正式颁布施行,1085年

  • 和珅的弟弟是谁?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了解过清朝历史的小伙伴们都会知道,和珅是清朝时期的第一大贪官,他所拥有的财富是非常庞大的。要知道,当年嘉庆帝抄和珅家的时候,光是用马车拉和珅家中的珍宝都拉了哈皮几天,白银更是国库中的百倍之多,相当于整个大清国一年收入的四分之一。所以当年在民间有句俗话:“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是谁说的?此人曾连弑二君最后被逼自尽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里克是春秋时期晋国大夫,里克骁勇善战是太子申生的绝对拥簇者。骊姬之乱爆发后,里克杀掉了晋国的两位国君,分别是骊姬的两个儿子奚齐和卓子。等晋惠公继位后,他担心自己的下场会和奚齐、卓子一样,便想方设法削弱里克的权利。最后里克明白晋惠公眼里已经容不下他,便在军队包围他家的时候选择自尽。“欲加之

  • 溥仪最痛恨的人是谁?奕劻是什么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众所周知,爱新觉罗溥仪是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同时也是中国封建历史上的最后一位皇帝。而爱新觉罗·奕劻则是清朝最后一位铁帽子王。要论辈分的话,这奕劻还是溥仪的爷爷。然而溥仪医生当中最痛恨的人就是这个奕劻了。那么这是为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溥仪有部个人作品《我的前半生》,他曾在里面写道:&l

  • 唐朝的赋税制度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作为一个喜欢历史的人,除了看那些文治武功、内政外交之外,其实最关心的就是这个国家对自己的老百姓好不好了。除了天下大乱时期,人民的生活更多是取决于什么呢?那么无疑就是这个朝代的赋税制度了。所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唐朝时期的赋税制度,看看唐朝时期的农民一年要缴纳多少税。租庸调制:富人可以很富,但穷人

  • 长平公主为何被崇祯砍断手臂?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长平公主在历史上也是一个非常令人惊叹的存在,我们知道明朝末年,就在崇祯临死之前,他几乎杀光了自己所有的女儿、妃子,因为他知道如果她们活着,清兵到来之后她们会是怎样的命运,所以选择了让她们清白的死。然而在这些女儿和妃子当中,有一个女儿长平公主却并没有被杀死,只是被砍断一条手臂,为什么只有她还活着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