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白诗词中蚕丛及鱼凫到底是指什么?

李白诗词中蚕丛及鱼凫到底是指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013 更新时间:2024/1/30 14:14:15

说到李白诗词很多网友都有一个感觉,那就是他的诗词非常的豪迈,把夸张的手法用到了极致,所以给人一种狂妄的感觉,但是有非常熟悉李白的网友会知道其实李白在一首诗词中有写“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那么这句诗里面的蚕丛和鱼凫到底是什么呢?下面跟随小编来揭秘看看吧!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何处去?”

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人类,当我们在面对这颗苍茫的星球和星球上百代如过客般的人生时,往往会从内心深处发出这种类似于天问的追思。

李白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这位平生壮游四海、才思敏捷的大诗人在面对先民的历史时,也感到了严重的困惑。他皱着眉头在诗中写道:“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这里提及的蚕丛、鱼凫,以及夹在二者之间的柏灌,作为三位四川半信史时代的部落首领,他们曾经是四川地区最早的统治者之一。

李白生活在距今一千二百多年前,从一千二百年前往回看上古的三代,李白也感到了茫然,何况一千二百多年以后的当代呢?在我们努力想要把往事看得更加清晰的视野里,出现的这些处于蒙昧与明交接地带的先人们,他们的面目也如同神话时代一样模糊不清。

我们可以基本认定的一个事实是,依据《蜀本纪》上的记载“此三代各数百岁”来推断,既然今天人类的寿命也只有七八十岁,那么几千年前的农耕时代,人的寿命当然无法达到“数百岁”的。

学者们认为,不论蚕丛、柏灌还是鱼凫,这三个称号并非只是代表个人,而是代表他们各自创建的王朝。粗略地估计,这些远古君主――事实上只是部落或部落联盟的首领――他们活动的时代,约相当于中原的夏朝末年到商朝和西周,也就是距今四千多年到三千多年左右。

从我们现在所掌握的证据来看,蚕丛这位古蜀第一王及其臣民们的长相和打扮比较奇特,如果他们出现在二十一世纪的街头,不知道是被现代人当作时尚还是小丑:他们的眼睛如同螃蟹一样向前突出,两颗眼珠子好像要从眼眶里夺路而逃;头发梳在脑后,像一个三角形的椎,衣服则从左边斜着开叉。

像螃蟹一样突出的眼睛使人联想到了近年来影响巨大的三星堆出土文物中那方青铜面具。那方青铜面具显然是曾经生活在四川盆地的某个时代的祖先的写真,虽然有人联想丰富地把它当作外星宇航员。三星堆青铜面具最明显的特征也是那大大的、向前突出的眼睛。三星堆面具和蚕丛先民之间,是否有某种神秘的联系呢?

古书上说蚕丛居住在岷山的石室之中,过着艰难而危险的日子。在虎狼出没的森林里,他们依靠打猎、采集野果,以及少量原始农业维持着最简单的生活。那时他们还没有文字,所操的语言也是难懂的方言。既没有礼仪,也没有文娱。部落里的人死亡之后,活着的人把他们放进石头做的棺材里。

今天的阿坝茂县、汶川一带还有大量的石棺遗迹,只是无法确证它们是否真的就是蚕丛及其臣民的作品。但茂县、汶川和都江堰留下的蚕陵山、蚕崖关和蚕崖石等古老的地名,或许和蚕丛的活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吧。

可能正是西部山地生活的艰难,迫使蚕丛的继承者们开始向东边的平原迁徙。在柏灌时代,古蜀国的“王城”从西部山区迁到了都江堰灌口镇。不过,关于柏灌的记载,史书上除了有这个名字,并说它生活在蚕丛之后、鱼凫之前外,再也没有任何踪迹可寻。

鱼凫的史料虽然也多是只言片语,但到底要比他的前两位先王丰富得多。不论是史料还是传说,鱼凫的身影都不断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之中。今天的温江有一座叫古鱼凫城的废墟,据说那里曾是鱼凫时代的王城所在。近年来对该遗址的考古发现,证实了它的确是早期蜀人的一个中心聚落。

正是在鱼凫时代,我们的祖先终于完成了从西部山区向成都平原的整体迁徙。平原上,土地肥沃,交通便利,势必带来生产力的长足进步,生产力的进步使鱼凫和他的子孙们建立了一个疆域相对辽阔的基本统一的古蜀国。而距成都近在比邻的三星堆,很可能就是鱼凫王朝统治时期的古蜀国都城。

鱼凫王国是一个以鸟为图腾的强大部落,三星堆遗址出土的大量陶制鸟头勺柄和青铜鸟头,都说明这个部落对飞翔在天空的鸟儿曾有过特别的崇拜。基本处于同一时期的中原的商朝君主,他们也称自己的祖先是鸟儿所生。

看来,在那个人类还被牢牢控制在大地上的时代,人类就已经对蔚蓝天空和自由飞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是一些渴望飞翔的先人,直到多年以后,他们生动鲜活的形象还飞翔在我们的记忆里。

在感叹了蜀国历史的茫然之后,李白还感叹蜀国与中原隔绝的地理环境:“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其实,虽然蜀国四面俱是高山阻隔,但与中原的交往仍然不绝如缕。就是在鱼凫王朝时期,古蜀国与中原的夏商二朝都曾有过相当多的往来。

商代的甲骨文里,有十多处明确记载了商朝和蜀国之间的交往。三星堆遗址的出土文物中,也发现了与河南偃师二里头夏文化遗址相似的高杯豆和陶杯。

但是,群山的环抱阻挡,使得在没有任何现代化交通工具的远古,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而这种相对闭塞的地理环境,也对古蜀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三星堆和金沙的考古发现来看,古蜀文明基本属于与中原文明相异的另一种文明。这种文明的差异性表明,中华文明有着多个源头,是由多种文明走向最终融合的大文明。

比蚕丛、柏灌和鱼凫名声更大的古蜀国君王,当数望帝杜宇和他的继承者丛帝鳖灵。成都近郊的郫县,至今还有一座修建于一千多年前的祠庙,名叫望丛祠,它所祭祀的就是望帝和丛帝。

公元前十一世纪,正当中原地区发生了武王伐纣,商周更替之时,在四川,也发生了一场政变:来自云南的杜宇用武力赶走了鱼凫王朝的继承人,成为古蜀国又一个王朝的开创者。杜宇自号望帝,建都于郫,也就是今天的郫县,这是杜宇王朝的开始。

望帝最大的功绩是教民务农。在他的倡导之下,农业在成都平原渐次兴起,而农业的发展,不仅能使人民免于饥饿,也带来了其它副业的发展。史书上记载,望帝“为池泽”,“为畜牧”,也就是说他在四川第一个发展了渔业和牧业。

望帝统治的最强盛时期,古蜀国势力北抵陕西汉中,南到青神,西到天全,东到嘉陵江。在武王伐纣的战争中,蜀国也派出了一支军队参与作战,周朝建立后,蜀国因有战功而被分封。

望帝统治晚期,四川遭到了一次特大洪水。洪水是由一场超级暴雨引发的,暴雨的中心在沱江上游一带。野马般的洪水在旷野千里的成都平原上肆无忌惮地横行,而望帝却束手无策,只得听任人民成为水中之鬼。

就在这时,古蜀国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有一具死尸从长江中游的荆地往上漂,一直漂到了岷江,并顺着岷江漂到了望帝的都城郫。接着,更奇怪的事发生了,这具溯水而漂的死尸竟然复活了,并宣称他的名字叫鳖灵,最擅长治水。望帝闻知此事后,立即委任鳖灵为相,委托他全权治理洪水。

鳖灵果然是治水的高手,他带着一帮人疏导堵塞,排除涝渍,与当年大禹治水时所采用的策略基本相当。沱江之所以成为洪灾的主要策源地,是因为金堂境内的金堂峡过于峡窄,挡住了洪水的去路。鳖灵采用蚂蚁啃骨头的笨办法,最终成功地把金堂峡开凿成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模样。洪水远去了,那些逃往周边山地的人民重又回到了平原上,生活的秩序慢慢得以恢复。

鉴于鳖灵治水的丰功伟绩,望帝把自己的王位让给了鳖灵,从而结束了他开创的杜宇王朝。鳖灵登基后,号为丛帝,又称开明氏,这是开明王朝的开始。

望帝死后,据说他的灵魂化成了一只鸟儿,因为思念故国,也因为时刻不忘提醒他的人民及时耕种,每年春耕时节,这只鸟儿就会飞到村庄旁最高的树梢上,昼夜不停地叫着,直到从嘴里叫出一滴滴鲜血也不停止。这只鸟儿就是我们所知道的杜鹃鸟,唐代大诗人李商隐的《锦瑟》诗里有一句“望帝春心托杜鹃”,用的就是这个典故。

开明王朝建立之后,古蜀国的国力进一步增强,在整个西南地区,再没有其它国家能够与它抗衡。开明王朝共传了十一世,计十二王,其中传到开明九世时,他把王都迁到了今天的成都城区。

从望帝开始,成都的农业有了明显的进步,而丛帝的兴修水利,则使农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可能正是有了望丛二帝奠基式的工作,也才有了后来四川成为天府之国的基础。为了纪念望丛二帝的恩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当地人就建立了望丛祠,但后来毁于兵火,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望丛祠内,清代文人姜国伊所撰的一副对联深情地追述了望丛二帝的功勋:

巫峡西回,断崖猿声留胜迹。

岷江东去,故宫鹃魄认前朝。

每到农历端午节,望丛祠都要举行隆重而热闹的望丛歌会,这是全国惟一的汉族歌会。歌会所歌唱的内容,除了对望丛二帝的礼赞,也包括对农业丰收的祈望。

古蜀国的王城遗址今天还有据可证。在郫县城北的鹃城村,有一道长长的浅岗隆起于平原之上,它就是古蜀国王都的城墙。泥土中,偶尔还能找到秦代以前的陶器碎片,它们曾经见证了古蜀国的兴衰成败,起承转合。

而今,当年人烟稠密的王都,已经成了农田。一座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古杜鹃城的石坊,也已在上个世经拆毁。历史的遗迹正在被时光的脚印抹去,只有幽深的线装书里,还记载着先人的悲欢离合。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靖康之耻到底有多屈辱牵羊礼了解一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靖康之耻”想必很多网友都知道这个朝代不仅仅是屈辱的问题了,而是非常非常屈辱了简直就是要把人给屈辱死,让人看了就来气,那么到底是多屈辱呢?我们也不妨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看看,话说当时有个叫什么牵羊礼的事情,这个又是什么欢迎品鉴了!宋朝也算得上是一个十分屈辱的时代,在北宋末年

  • 秦始皇陵为什么现代人无法进入?有怎样的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秦始皇作为中国古代史上秦朝的一位皇帝,同时秦始皇也是古代史上第一位自称自己是皇帝的国军,关于秦始皇的讨论也是一直不绝于耳的。讨论最多的无非就是秦始皇的功过了。小编觉得秦始皇的功劳还是大于过错的,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抵御匈奴的入侵,兴修灵渠,改善饮水,最重要的是统一六国,使中国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过

  • 慈禧太后到底是不是满族人?慈禧太后是山西人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慈禧太后小编相信大家都是知道的,慈禧太后是古代清朝时期的统治者,虽然当时的皇帝是光绪帝,但是,光绪帝在当时并没有实权,光绪帝其实就是一个空有其表的空壳子。当时所有的权利都掌握在慈禧手中,慈禧太后的生活也是非常的奢靡,每一顿饭有一百道菜。必须要和山泉水。大肆修建自己的陵墓等。那么,关于慈禧太后的身

  • 司马懿死后为什么是司马师总揽大权?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司马懿熬死了曹操,司马懿熬死了曹丕,司马懿熬死了曹睿,司马懿熬死了自己最大的对手诸葛亮,最后终于能起兵了,掌握了大权了,但是最后却把大权给了司马师,没有给野心更大的司马昭,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分析看看吧!东汉末年,先有宦官乱权,后有董卓祸乱朝纲,之后“文和

  • 宋江拥兵几十万,有没有可能自己建立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宋江想必大家都很清楚这个人,水浒传里面梁山好汉的大哥大,各个都非常的佩服这个人的,最近很多人也说了,其实就当时的情况来看当时的朝廷还真的是乌烟瘴气啊,话说宋江有几十万的兵马,还有108将,那么如果可以的话,宋江有没有机会建立一个新的王朝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分析看看!个人认为,《水浒

  • 三国名将中,赵云为什么能够长寿?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要说长寿,那自然是每个人的梦想,古往今来,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想能够多活几年。然而事实上,能够拥有长寿的人却少之又少,尤其是战乱频发的三国时期。但是,赵云却可以说算是一个长寿的人了,古人活到七十就稀有,他还是一个武将,上阵杀敌,活到了七十六,不得不说非常难得。那么,赵云为什么可以长寿呢?赵云是三国时

  • 和珅有后代吗?和坤的后代结果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和坤是中国古代有名的大臣,也是一个大贪官,贪污的数量不少,不过,因为和坤的权利非常大,而且和坤在当时是军机大臣,所以皇帝一直没有处分和坤,有一次在提点和坤的时候,也会是说和坤的资金来历有问题,也没有直接的说和坤贪污,如此有本事的人,是什么原因让和坤这么逍遥自在呢?其实,说白了皇上是舍小家为大家的做法

  • 诸葛亮怎么死的?诸葛亮真实死因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诸葛亮这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大臣大家一定知道。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忠臣,出师表便是赞美诸葛亮最好的证明,诸葛亮的一生是清正廉洁的典范,在三国时期,诸葛亮是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经济学家。当时诸葛亮不仅打仗能干,赤壁之战便是诸葛亮和曹操一起完成的一场大型战役。在赤壁之战中,诸葛亮利用自己聪慧

  • 如果魏延位列五虎上将关羽会是什么态度?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关羽想必大家都知道这个人也还是比较的有意思的,还真的是一位非常傲气的人啊,也正是由于他的傲气所以他的死也是和这相关的,今天我们依旧要给大家说说关于关羽傲气的事情,如果让魏延也位列五虎上将,关羽会是什么态度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以前来揭秘看看吧!“五虎上将”是民间说法,既

  • 近代的东北军为什么屡战屡败不堪一击?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近代史上欺凌中国最多的还是数日本了,当时日本在中国领土上大肆的烧杀抢掠。最开始攻占的是中国的东北,东北军不堪一击屡战屡败。沦陷后的东北被日本军占领,成为日本的主战场,在东北实行毒气炸弹的研究,南京大屠杀也是日本军在中国留下的不可磨灭的一项罪行,上万名同胞遇难,当时的中国经济,文化,政治,军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