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仁宗时期为什么会被西夏暴打?

宋仁宗时期为什么会被西夏暴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151 更新时间:2024/1/22 19:23:00

说到宋仁宗事情的情况很多网友都知道这个时期其实经济什么的都比较的好,而且文化方面也非常的发达了,但是知道这个朝代的人都知道的,这个朝代被西夏暴打了,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皇帝昏庸还是说用人不当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揭秘看看吧!

一:灰头土脸的宋仁宗

“积贫积弱”的北宋年间,宋仁宗赵祯,算是个口碑不错的皇帝。这位皇帝在位时一心休养生息,北宋的经济文明建设,全是红红火火。以北宋当时的好评说,真是“百事不会,只会做官家(皇帝)”。可就是这位“会做皇帝”的宋仁宗,却也撞上了一件窝囊事:被西夏暴打。

宋仁宗年间时,长期在西北磨刀霍霍的西夏国主李元昊,终于悍然扯旗自立,朝着北宋王朝呼啸扑来。好脾气的宋仁宗也拍案大怒,《澶渊之盟》后歇班多年的北宋精兵,陆续投入宋夏战争。满以为还能像宋真宗年间时,出手就把这不知天高地厚的西夏打趴下。却不料出手就碰头破血流,先是好水川之战中了埋伏,数万宋军覆没;然后又有三川口战役和定川寨战役,过程如出一辙,都是志在必得的宋军大败亏输,杀得朝野一片哗然。

好在边疆将士浴血奋战,四年宋夏战争,也给了西夏不少重创,终于杀得李元昊硬着头皮求和。北宋也一如既往花钱买太平,一边给西夏岁币,一边怕辽国趁火打劫,又咬着牙给辽国加岁币。连挨打带赔钱,总算换得一时平安。

但如果参考下北宋兴衰脉络,宋仁宗年间的这场宋夏战争,后果就是北宋国防又添一坑,为了防御西夏,之后的近百年间,北宋精锐部队陆续西调,河北防卫空虚,财政国防危机空前严重。一百年后靖康之耻的伏笔,这时起几乎全埋下。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常规禁军兵力近百万,且正处于经济繁荣时代的北宋,会被人口兵力少得多的西夏,看上去各种落后的西夏,活活打成这样呢?

一幅陇西洞窟中的壁画或许会给我们答案。

二:壁画里的西夏高科技

安西榆林窟,位于甘肃省瓜州县城南约70公里处的峡谷中。这里历经从唐到清各个朝代的建造和整修,是同莫高窟在内容、艺术风格、绘画形式方面一脉相承的文化宝库。

在榆林窟中保存的西夏壁画中有“锻冶图”,画中两个铁匠手持铁锤,在铁砧上锤炼,另有一人推拉双木肩风箱。而这种风箱利用双木扇可以推拉互用,将风连续吹入炼炉,可以使炉中始终保持高温,这可以说是当时非常先进的冶锻技术了。

拥有领先当世的冶炼技术,西夏也因此制造出了很多神兵利器。诸如犀利无比的西夏剑、可以向各个方向发弹的旋风炮、能穿透重甲的木羽箭等等,都在战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注重骑兵进攻的西夏军队所使用的马鞍和铠甲更是十分精良。据史书记载,西夏马鞍带有钩索绳,可以将骑兵固定在马背上,即便士兵战死也不会从马背上掉落,可谓真正的“人马合一”。盔甲方面,西夏有名的“瘊子甲”以冷锻技术打造而成,甲面坚滑光莹,硬度极高,非强弩不能入也。到了冬季,由于西北天气特别寒冷,西夏人将牛羊骆驼毛结合瘊子甲加工制成毡铠甲,不仅可以御寒,而且能抵御刀剑和弓矢,可谓一甲多用。

坚固的盔甲、锋利无匹的兵器,这些优良的武备,为西夏提供了有力的军师保障。但北宋的军备水平,那也是出名的强大。早在宋辽战争时,宋初的北宋军队,就有“戎具精劲”的美誉,正是凭着强大的军工科技,拥有床子弩等强大装备的宋军,才得以硬撼辽国精骑,打出《澶渊之盟》的百年和平。理论上说,西夏的装备水平虽强,可北宋也该不差。

遗憾的是,这说法,真是理论上。

三:自废武功的北宋军备

众所周知,宋朝历代皇帝为了防止武将做大,力行重文轻武之策,却导致军事建设的劲头严重不足。反应在武器装备上,便是兵器腐坏不整,各地甚至停止了武器生产,即使生产质量也极差,遇有战事便不敷使用。史载宋仁宗时,张方平曾揭露说,地方州郡送来的兵备,仅仅是有数量没质量,以次充好的烂货。各地负责制造武备的官员营私舞弊,偷工减料,甚至用破烂的纸麻缝制盔甲。试问这样糟糕的装备,在战场上怎么拼得过党项精骑的强弓硬弩?

武备上拼不过西夏,大宋其他方面同样令人咋舌。说到大宋练兵,大家最熟知的说法便是“兵不知将,将不知兵”。更详细的情况,从宋仁宗的枢密使田况的描写中可见一斑:在边境戍卫的宋军骑兵,有些人还做不到穿着盔甲上马,射出的箭也就能到马前一二十步的距离。而西夏方面又是瘊子甲又是毡铠甲,就算被射中了,也根本无法穿透。而西夏这些精壮大汉,个个都是没学会吃奶先学会了拉弓,没学会叫娘先学会了驯马,北宋的文人墨客天下驰名,但说到兵员素质,相比之下确实有些不够看了。

战马方面,河西地带自古就是战马的重要产地,汉末的董卓马腾,西夏的李元昊,都是依托河西走廊的起兵起家的,北宋没有这个条件,只能占用中原的土地养马,结果马没养几匹,通宝钱却大把大把地花了出去。河北监一马占草地100余亩,广平监的五六千匹马竟占了良田15000多顷。要说养马影响农业生产也就算了,关键这些在中原喂大的马儿到了边境,还没开始作战,就冻死了十之八九。对面在戈壁原野上跑大的西凉宝骏,可谓高下立判。

两宋被称为“弱宋”。虽有杨家将、狄青岳飞这些良将的赤胆忠心,却终究未能改变大宋先有靖康之耻,后有崖山之悲的现实。究其原因,从富庶的仁宗朝被小小西夏暴打的历史中便可了然。没有过硬的装备,没有强壮的筋骨,没有神骏的宝驹,这些孱弱的背后,折射的是宋朝统治者对国防的忽视。澶渊之盟后,天下承平日久,“和善”的赵祯大叔没有准备好应付“新人”李元昊的獠牙,终于导致宋夏之战一败涂地。可见无论任何年代,一个国家想要长久立足,就必须居安思危,将平时当作战时,军备不可一日而荒废也!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贫穷落后的日本为什么斥巨资建海军学校?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日本可以说现在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国家,而且,日本属于发达国家,日本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在目前世界上都是数一数二的程度,那么,其实,在古代的时候,日本也和中国一样的贫穷落后,甚至当时的日本还不如中国,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时的日本作为一个岛国,资源匮乏,人员稀少,怎么可以和幅员辽阔,物产丰富的中国相比呢?

  • 颜良击败徐晃后,曹操麾下许褚和张辽为什么不敢应战?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说到许诸和张辽等人不敢应战颜良是不可取的这样的说法,其实这个事情是发生在颜良击败了徐晃之后,所以就着当时的情况还是很有说法的,那么这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呢?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看看吧!颜良击败徐晃之后,曹操手下猛将不出头并不是因为害怕打不过颜良,首先是许褚,敢跟当时不可一世的马超单挑,实力毋庸置疑

  • 晚清政府那么穷为什么还愿意公费派留学生出国学习?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中国古代的清朝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清朝时期中国的经济非常的落后,落后的原因便是因为清政府的闭关锁国了,当时闭关锁国到底人们原来越无知,越来越愚昧,与此同时,当时的清政府认为中国地大物博,无所不有,不需要和外界进行沟通,所以自己搞自己的,但是,后来还是被英法联军强行的打开了大门,英国向中国传

  • 古代皇帝帽子上为什么挂珠帘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古代的皇帝问题我们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大家看电视剧的时候很多皇帝的帽子上面都有挂一个东西了,就类似珠帘这样的东西,那么有的人就非常的好奇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珠帘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探究评鉴学习一番吧!题目所说的挂珠帘的帝冠指的应该是冕旒[miǎnliú],是古代中国礼冠之一种。相

  • 明朝一共有十六个皇帝,为什么北京却只有"十三陵"?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也是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埋葬着十三位明朝的皇帝。然而细细数下来却发现,明朝的皇帝不止十三位,如果按照不同的算法,甚至能多到十九位,只不过一般讲述的就只有十六位。但是这也仍然不够,那么,多出来的那几位皇帝,为什么没有埋在十三陵?他们都葬在了哪里呢?第一个没有葬在十三陵的皇帝,就是明朝开

  • 清朝实行密折制度有怎样的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密折制度其实就有点像现在的打小报告的制度一样,密折制度其实就是一种将问题写在白纸上然后用折子封起来的交由皇帝审查的一种制度,这种制度最大的好处就是保护了隐私,那么,这种制度起源于晚清时期,还是有很多的皇帝非常喜欢用这种制度的,雍正乾隆都利用了这样的制度。小编也会看到有不少的人在问小编,清朝实行密

  • 貂蝉是怎么死的?历史上真有貂蝉这个人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貂蝉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不过关于貂蝉的身世和死因却有很多谜团。准确的说貂蝉在正史中并没有被很详细的记载过,只是在《三国演义》里罗贯中把貂蝉详细刻画了出来。今天就为大家介绍其中一个关于貂蝉的死因,可能就和关羽有关,其实貂蝉出名不仅是因为美貌,更是使用了连环计除掉了董卓,虽然是小说里的故事,但其实也塑造

  • 在古代雍正顺利登基老十三胤祥对起到了哪些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清朝的雍正皇帝小编相信很多人应该都是知道的,当时的雍正皇帝对清朝的发展还是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的,在雍正皇帝上位之前,当时朝廷的皇帝是康熙,那么,康熙在位期间时间是最长的一位,在位时间是61年,可以说还是非常的厉害,那么,小编也是看到康熙帝当时驾崩,把自己的皇位传给了雍正帝还是有一定的历史原因的,据

  • 周瑜在世孙权就没实权么?孙权又在中间作梗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孙权早期继任孙策后朝中情况也是不太乐观,因为江东是孙策和周瑜联手打下来的。不过好在孙权情商够高,为了能够不发生内斗自己少点权利也就算了,孙权能隐忍这么多年才称帝已经非常不容易了,如果太早称帝肯定会让朝中大臣不满。周瑜和吕蒙死后老一辈的功臣也没几个了,到时候能阻止孙权的人也就不复存在了。周瑜死后,孙权

  • 康熙传位给雍正雍正为什么不高兴?雍正不合格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雍正帝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雍正帝是当时清朝非常著名的一个皇帝,在当时的清朝,说到雍正帝就要说到年羹尧和隆科多这两位人物,隆科多大家应该还是比较熟悉的,是当时以为非常著名的大臣,当时的隆科多权利非常大,而且还是雍正皇帝的舅舅,雍正也是叫隆科多为舅舅,但是,后来,雍正帝上位便把隆科多给取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