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庞统是怎么死的?庞统为什么会死在落凤坡?

庞统是怎么死的?庞统为什么会死在落凤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49 更新时间:2024/2/21 10:18:57

我们常说卧龙凤雏,指的就是三国时期两个智谋奇高的人才,据说这两个人才能不相上下,随便得到任何一个都能够安天下。这当然是一种戏剧性的说法,毕竟世事无常,就好比诸葛亮,谁也没想到刘备死后他遇到了一个不能让他只专心一件事情的君主,天下还是姓了曹。在关注诸葛亮的时候,很可能忽略了另一个与他齐名的凤雏。那么刘备既然也得到了这位凤雏,为什么又说他后来把庞统坑死了呢?

欲出第一等言,须有第一等意。欲为第一等人,需做第一等事。虽然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可在三国中则不然。三国中的武将虽然有一个排名,但真说起来,除了吕布是公认第一,其他人真是互有胜负。

武将排名是笔糊涂账,但文官的排名则没有那么难呢。坊间素有卧龙、凤雏、冢虎、幼麒麟、鬼才、毒士之说。所以说,庞统的才智应该是跟孔明齐名的。有人觉得,跟孔明相比,庞统有些浪得虚名。其实不然。

庞统这个人还是有才的。按照司马徽的说法,孔明是得其主未得天时;那么庞统则是,得其主,未得地利。我们不是说庞统死在落凤坡就说他没有地利,诸葛亮还死在五丈原了呢。庞统这个人一生,套用一句流行的话,始终没有在对的地方遇到对的人。

最早时候,庞统在哪里谋事呢?大家可能想不到,其实他是周瑜的幕僚。当时,东吴孙坚孙策时代有许多谋士,著名的张昭、鲁肃、张纮顾雍诸葛瑾步骘阚泽等等。其中没有庞统的名字。可是赤壁之战最关键的连环计就是庞统献的啊。这时候的庞统,其实是周瑜的幕僚,也就是说,他只相当于周瑜的门客家臣,那时候他甚至还没有见过孙权呢。

这个事情被冷眼旁观的诸葛亮看得非常清楚。所以周瑜死了之后,诸葛亮就跟刘备说,我要去江东吊孝,顺便再招几个人才过来。其实他说的人才就是庞统。

在诸葛亮到来之前,鲁肃把庞统推荐给了孙权。孙权一见面,非常不喜。因为庞统相貌实在是太丑了。

俗话说,相由心生。这相貌丑陋之人,必定有其心中阴暗的地方。只不过普通人可能难以察觉罢了。

三国之中一共有两个丑人,一个是张松,一个是庞统。但两人都是奇人。张松之奇,在于他有过目不忘之能,因为强行背下《孟德新书》,害得曹操把自己一生的心血当场给烧了。

刚才我们说了,庞统也有大才。可是因为太丑了,不但孙权不喜欢,刘备也不喜欢他。他第一次见到刘备的时候,其实身上揣着两封举荐信,一封是诸葛亮写的,一封是鲁肃写的,可是他都没有拿出来。

结果刘备一看,既然是与军师诸葛亮齐名的凤雏先生,就安排一个县长职务吧。结果,庞统就去耒阳县上任去了。

上任不久,还被人告状了。说他天天玩忽职守不务正业。刘备马上派张飞去问罪,好在有孙乾跟着,没有闹出事来。

庞统一会的功夫就把积压了一个多月的官司处理完了。然后,拿出了鲁肃的推荐信。庞统为什么始终没有拿出诸葛亮的推荐信呢?正所谓:持身总被浮名累,涉世无如本色难啊。庞统这个人还是被凤雏的虚名给耽误了。他总觉得,自己跟卧龙是齐名的,拿出他的推荐信来,心中总觉得有些不自在啊。

后来,孔明来了,一场误会也消除了。庞统被封为了副军师。张松来了,带来了西蜀地形图。刘备准备入川,诸葛亮留守荆州。庞统的机会终于来了。

当然,如果按照庞统、张松、法正的计谋,西川似乎是唾手可得。期间,刘备与刘璋的宴席之上,庞统还搞了一场“魏延舞剑”。后来,在刘备的阻止下,酒席宴终于没有变成鸿门宴。

那么,如果按照庞统等人的计谋,西川真得能唾手可得吗?其实也未必。刘备这个人,考虑事情自然有他独特的逻辑。他始终打得是百姓牌。因为他跟曹操、孙权不一样,人家本来就是王公贵胄或者高门大族,他刘备一个编草篮子出身的人,必须要走基层路线。这点,诸葛亮就能理解,但庞统却未必能理解。那么让刘备感觉庞统不对心思的其实还有一件事。

涪城之战,刘备大获全胜。玄德酒酣,顾庞统曰:“今日之会,可为乐乎?”庞统曰:“伐人之国而以为乐,非仁者之兵也。”玄德曰:“吾闻昔日武王伐纣,作乐象功,此亦非仁者之兵欤?汝言何不合道理?可速退!”庞统大笑而起。

我们看这段话,刘备一生最讲究仁义二字,结果庞统却说他不仁。刘备一生很少动气啊,这次真是怒了,直接就把庞统逐出去了。结果庞统呢,大笑而起。

庞统太狂,导致刘备对他心中更加不喜。刘备手下那么多将领,没有谁敢说他不仁。所以这个时候,刘备突然觉得,庞统不是一个自己人。心中生出一股凛凛寒意。之后,开始进攻雒城了。结果呢,魏延又不听将令,跟黄忠争功,导致整个战局向着不利于刘备的方向发展。

你来我往几个战役之后,刘备开始对庞统失去了信心。他已经有心召诸葛亮入川了。这,正是庞统最怕的事情。所以,庞统准备加速拿下雒城。恰好此时,诸葛亮来信了。信的内容大意是:亮夜算太乙数,今年岁次癸巳,罡星在西方;又观乾象,太白临于雒城之分:主将帅身上多凶少吉。切宜谨慎。刘备说,我准备去荆州一趟,跟军师详细说说此事。

庞统说,统亦算太乙数,已知罡星在西,应主公合得西川,别不主凶事。统亦占天文,见太白临于雒城,先斩蜀将泠苞,已应凶兆矣。主公不可疑心,可急进兵。

那么说,庞统到底懂不懂太乙数术呢?他当然应该懂。不过,此相是应在他的身上,他自己应该算不出来。这与诸葛亮七星灯延命是一个道理,他怎么能算出来魏延闯帐呢。

所以在这个时候,庞统坚决要求进兵。毕竟说,庞统是主帅。刘备虽然是主公,但也要听主帅的。于是,黄忠、魏延为前部,庞统自为中军,准备前往进攻雒城。这个时候,刘备做了一件事,直接把庞统送进了鬼门关。

还记得徐庶吗?徐庶当时见刘备的时候,一见他骑的马就说,此马名为的卢,将来必妨一主。那么现在,被妨的正主来了。刘备把自己的的卢马赠给了庞统,然后目送他奔向鬼门关。心中也是甚觉不快。果然,埋伏的张任放过了前面的黄忠、魏延部队,看见骑的卢马的人过来,当成了刘备。一顿乱箭,射死了庞统。

庞统死得时候年仅三十六岁,实在可惜,纵观此人一生,才学的确不在孔明之下,但他的狂傲让他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始终不接地气。这点与孔明还是有差距的。孔明也很傲气,但天下大事尽在掌控,他傲气中透着冷静,虽然傲气并不外泄,这叫不怒自威。所以没有人敢不遵守诸葛亮的号令,魏延也不例外。可是魏延就敢不遵守庞统的号令啊,皆因傲气外漏,反倒不为人敬重。特别是庞统在刘备面前大笑而去,这傲气洒了一地,可就再也拾不起来了。主帅拿着主公都不当回事,将官还会听从你的号令吗?

纵观三国之中,如此狂傲之人还有两个。一个是弥衡毫无目的的击鼓骂曹,结果冤死在黄祖刀下。还有一个就是张松,在曹操面前也是逞尽口舌之能。结果后来因为沉不住气,一封书信害了自己全家性命。做为一个好的谋士,用时能出奇谋,弃时没有怨言,方为有用之才。三国之中,唯有贾诩如此。所以贾诩一生,算无遗策,虽然被称为毒士,却一生平安终老。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宋代增加科举考试录取人数是为什么?后来结果又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古代选举人才的手段是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就是一项考试,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目前大多数也是这样的一种机制,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那么,小编刚刚也是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在宋代的时候,是增加了录取人数,也就是说科举考试有更多的人可以当上官。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样样后来结果又是怎样的?貌似后来就出现

  • 朱元璋将皇位传给无能朱允文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在明朝时期,中国的经济是有了一点起色,当时的明朝开创者是朱元璋,朱元璋是当时很厉害的一位人物,小编也是看了一下朱元璋的家世。朱元璋可以算的上是所有皇帝中家世最为贫穷的一个了。朱元璋在位期间也是非常节约,不管是朝廷的上上下下都是被朱元璋整理的井井有条。朱元璋也是开创了军机处,跪受笔录。那么,这么优秀的

  • 三国演义中死得最惨的人是谁?典韦排在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厉害的人在其他人心中,总是闪着光,他们可以做到很多寻常人做不到的事情。三国演义中,也有这样一些非常厉害的人物,他们虽然站在不同的阵营,但是从他们各自的角度去看,他们中有的人真的是做到了为国捐躯。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死法,今天就来一起看看,三国演义中那些死得最惨的人都是怎样一种死法吧。三国时期,社会动荡不

  • 为什么考古学术界不承认夏朝?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考古学界其实这个还是比较的神秘和复杂的,但是对于古代的事情他们当然就是权威了,但是其实在考古学界有这样的一种定论,那就是他们不承认有夏朝这个朝代,那么这是真的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的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分析吧!这个问题表述有问题。是不是应该表述为为什么考古界没有能力找到夏朝。本

  • 日本人如何看待徐福传说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徐福其实很多人都知道这个人是搞什么灵丹妙药的,多次的出海求长生不老的药了,但是求着求着就会发现这个人不见了,所以关于徐福的传说也还是很多的,其实关于徐福的传说在日本算是要多一点的,那么到底是什么情况呢?下面跟随小编来揭秘看看吧!日本人是如何看待徐福传说的?应该说其实关于徐福的传说,就是因为日本人

  • 太平公主没有上位的原因是什么?真的是因为身世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武则天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武则天是中国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皇帝,在中国史上还是有很举足轻重的作用的,当然了,小编也是看到有不少的人在问小编,武则天那么优秀,生下的女儿太平公主也不差,为什么太平公主没有像武则天一样登上皇位呢?当小编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小编觉得应该是当时是一个男尊女卑的社

  • 水镜先生说孔明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其实还真的是有点点可惜了,真的是才智过人,但是就是不能把三国给统一了,其实这件事情早有人预言了,那就是水镜先生早就说过“孔明虽得其主,不得其时”,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下面就跟随小编来揭秘看看吧!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诸葛亮遇到了刘备这样的明主,但是他出生

  • 周瑜为什么从袁术手下转投孙策?袁术众叛亲离不得人心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袁绍和袁术这两兄弟虽然在东汉末年都是一方诸侯,而且手上还有很多能人异士,但这袁氏兄弟都不怎么会用人,袁术手下大将周瑜就投奔了孙策。虽然孙策和周瑜的关系一直很好,但当时的情况孙策的路是九死一生,周瑜这样还愿意帮助孙策也可见在袁术身边有多不如意了。周瑜此后也是东吴的大功臣,贡献应该是比孙权还要大些。中国

  • 给关羽刮骨疗伤的人不是华佗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给关羽刮骨疗伤这件事情很多网友都知道其实就是指的华佗了,这个故事想必大家都是知道的吧,但是大家仔细的辨认你会发现,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其实关羽在刮骨的时候,华佗早就死了,那么这个给关羽刮骨的人到底是谁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以前来分析揭秘看看吧!说到刮骨疗毒,人们肯定会联想到关羽和华佗这两个著名人物。

  • 诸葛亮北伐失败最大原因是什么?诸葛亮有前车之鉴却被忽略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夷陵之战的失败加上刘备去世,蜀国好像瞬间进入到最危急的时刻,这时诸葛亮决定只能北伐以攻为守。诸葛亮在世一共进行了五次北伐,但是最终的结果还是失败了,对于当时的蜀国来说想对魏国造成伤害实在太难。不过诸葛亮的这种做法早有前车之鉴,只不过说被诸葛亮给忽略掉了。诸葛亮北伐失败最大的原因也是出现在这里。01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