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时期周瑜死后被葬在了哪里?

三国时期周瑜死后被葬在了哪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788 更新时间:2024/2/16 14:24:21

关于周瑜的死,不要再相信是被诸葛亮气死的了,那完全是罗贯中为了神化诸葛亮而编造出来的故事,以至于让人们误信了这么久。真实的周瑜是因病去世,年仅36岁,然而像他的死一样,他的墓地也一直是人们讨论的话题。那么,正史中的周瑜死后究竟被葬在了哪里?周瑜墓到底在什么地方呢?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为了将诸葛亮塑造成神机妙算、聪明绝顶的正面形象,便大力扭曲和贬低周瑜,比如“诸葛亮三气周瑜”,“周瑜气量狭小”,其实这些事情纯属作家的杜撰。在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有这么一句:羽扇纶巾,笑谈间,樯橹灰飞烟灭。此句刻画的正是东吴名将周瑜的飒爽英姿,正史记载的周瑜是一位才华卓越、气度非凡的一代儒将,深受人们的敬仰,因此也有人称他为周郎。

周瑜(175至210),字公瑾,汉族人,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人,东汉末年东吴名将,杰出的军事家,又精通音律。公元208年,周瑜联合刘备的军队一起在赤壁用火攻击败了曹操的大军,此战初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然而,正当周瑜雄姿焕发,人生得意之时,却于公元210年因病去世了,年仅36岁,一颗耀眼的明星就此陨落了。

周瑜的英年早逝另后人唏嘘不已,虽然没能目睹东吴大将的风采,但我们可以到他的墓前凭吊祭奠,可是周瑜的墓究竟在哪里呢?关于周瑜墓葬之地历来有诸多争议,江苏吴县、安徽宿松、庐江、芜湖、繁昌、湖南岳阳、江西峡江、南昌等地都有周瑜的墓穴。在众多死亡墓穴中,要数安徽庐江、芜湖、湖南岳阳、以及江西南昌可能性最大。那么,究竟哪一座墓穴才是真正的周瑜之墓呢?

中国人历来讲究叶落归根,周瑜的故乡是庐江,那么周瑜死后葬在此地的可能性是最大的。另外,据史料记载:此地的周瑜之墓建于东汉建安十五年,也就是公元210年,即周瑜去世的当年。这样一来,就更增大了此地周瑜墓的真实性。庐江的周瑜墓后来也曾被多次修复。

芜湖的周瑜墓位于芜湖渔市街(1998年,传说中的周瑜墓遗址上建起了两栋居民楼),一些历史学家在经过仔细的考证后,找出了几条重要的线索,以此来证明真正的周瑜墓极有可能就坐落于此地。

第一:据正史《三国志 吴书九 周瑜传》记载,周瑜在病逝后,其灵柩被运到了芜湖。另外,其他的历史资料中都肯定了这一事实,但是周瑜的灵柩来到芜湖举丧过后有没有移葬,我们就不得而知了。到目前为止,尚未在任何史料中见到过此记载。

第二:在《古今图书集成》、《芜湖县志》等历史资料中,也有记载指出周瑜墓在芜湖的具体方位和地址,并且还说明了已经在此地将其墓葬。

第三:罗贯中在《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写到,鲁肃将周瑜的灵柩护送到芜湖,孙权在周瑜的灵柩前祭奠,而后便葬于此地。

第四:芜湖人黄钺曾任清朝的军机大臣、户部尚书,他于道光六年(1826年,即黄钺77岁时)告老还乡,后来一直生活在芜湖,他声称,他当时所居住的“黄家大院”就在周瑜墓附近,周瑜墓的确位居此地,当时,他的考证结果绝非一般的市井传言。

岳阳(古称巴陵)是周瑜去世的地方,岳阳的周瑜墓位于岳阳市郊南湖畔的金鹗存张家汊花坟坡,但是后来这里被夷为平地。据当时的目击者说,墓被推平时,并未见有什么随葬品,不过倒是出土了不少墓砖和浮雕青石栏板,其中有些栏板的左下方还刻有“周瑜”二字。对于此处的周瑜墓问题,有这么一段历史推断,虽然曹操在赤壁之战中战败,但他的实力仍然不可小觑,大大威胁到了孙权和刘备,当时刘备正借驻在荆州,其实力相当强大,对东吴也构成了强大的威胁,东吴主帅周瑜恰逢此时突然病逝,孙权心里想,如果此时将周瑜去世的消息公之于众,不仅会动摇军心,而且还会给曹操可乘之机,后果将不堪设想。孙权在仔细掂量了事情的严重性后,便决定暂时不向外透漏周瑜去世的消息,将周瑜的遗体就地安葬。另外,周瑜的夫人小乔的墓地也在岳阳,如果将夫妻分葬两处,似乎有点不合情理。

至于南昌周瑜之墓的考证,多数人认为周瑜是被密葬于此的,论据主要有两点:

第一:东吴名将吕蒙黄盖,还有斩杀关羽马忠的墓都在南昌(确定无疑的),将周瑜的遗体也安葬于此地,那些大将们即使在死后也可以护卫周瑜。再者,这样也可以蒙蔽大家,不让大家知道周瑜的墓在南昌,以免被盗墓。更重要的是,孙权之所以请封南昌侯,极有可能是因为周瑜墓在南昌的缘故,这样孙权便会时时还念周瑜。

第二:当时的庐江、芜湖、宿松、岳阳等一些地方相对于来说属于前方,政权归属不是很稳定,因此,将周瑜葬于那些地方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周瑜墓地呢?而且还都证据确凿,有历史方面的考证。这充分说明了古代人对于丧葬问题的高度重视。另外,人们都有仰慕名人的心理,总希望自己的故乡能与历史名人沾上点关系,所以便出现了这么多的周瑜之墓,事情的真相也就变得扑朔迷离,更加难以向后人呈现。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同治皇帝的皇后是谁?阿鲁特氏为什么要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中国古代的同治皇帝其实是一个非常可怜的皇帝,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时的同治皇帝死的非常早,据有关文献记载当时的同治皇帝只活了19岁便匆匆的驾崩了,6岁便可以登基,在位13年,当时同治皇帝处在的年代其实是一个非常有利的时代,当时的清朝处在国内动荡和国外局势的过渡期,但是,当时的同治皇帝没有头脑,年

  • 孙权是怎么死的?他死后埋在了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的三位君主,他们的身后事我们都听说过不少,尤其是刘备托孤,曹操疑冢,虽然这其中不乏小说戏剧的渲染,就比如曹操,其实根本没有所谓的七十二疑冢。然而却发现,相比于这两位,东吴的存在感似乎太弱了,以至于少有人知道孙权是如何去世的,他死后又埋在了哪里。那么,今天就带大家看一看,孙权墓究竟在什么地方。

  • 历史上清朝同治皇帝到底怎么死的?为什么只活了短短的十九年?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清朝的历史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清朝的历史是非常久远的,同时,小编觉得清朝是一个非常落后的朝代,因为当时的清朝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不过,当时的统治者也不失有充满正能量的皇帝,就比方说当时的同治皇帝,其实,6岁便登基了。在位13年,最后19岁就死了,是当时朝廷上非常年轻的一个皇帝,关于同治皇帝的

  • 吕布是被谁杀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吕布其实还真的是一位万人迷的三国历史人物了,但是有的人或许发现了,这个人其实名声非常的大但是就是有点悲剧,怎么说呢?就是死的非常的冤枉,而且人生旅途也比较的曲折,最后却死于非命,三国第一武力值的大将就这样命陨了,也是让人非常的唏嘘啊,那么我们今天可以来分析分析看看,吕布这个人到底是怎么死的吧,如

  • 清朝史上慈禧的儿子同治皇帝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中国古代的清朝所有人几乎都会认为清朝是一个非常落后的朝代,因为当时的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整个国家都是积贫积弱的一种情况,不过,当时有的皇帝还是非常尽职尽职的,今天我们就拿最早去世的一位皇帝来说,那就是慈禧太后的儿子同治皇帝,同治皇帝在位十三年,于19岁时候去世了,命运非常的悲惨,英年早逝,美好的年

  • 周瑜带兵奔丧是怎么回事,难道他是想篡位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知道,在古代,军事权力一向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时候只要手里握有兵权,都会让统治者觉得忌惮。然而在三国时期,孙策不幸身亡之后,周瑜回来奔丧,可是他居然带着军队,这不禁让人冷汗直冒,他为什么会这样做?这样一个可以说有些不安稳的时期,难道他是想要胁迫孙权逼宫篡位吗?孙权与周瑜,在民间一向被认为是君明臣贤

  • 德国发现遗留炸弹具体是怎样的?是二战时期遗留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世界大战小编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世界大战给人们带来的危害还是的非常大的,纵观中国古代的历史或者是世界史,总是在不断的进行打仗,其实,打仗的原因也非常简单,那就是为了利益争夺自己的领土等等,当时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导致美国也加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当时战况非常激烈。小编刚刚看到一则消息称德国发现遗留炸

  • 为什么曹操厌恶杨修?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说到杨修吧也还是有很多的问题的,因为这个人其实小编也不太熟悉的,但是最近对这个人熟悉起来了,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看了电视剧啊,发现曹操非常的不喜欢杨修,但是好像也没有办法了,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看看吧!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评价杨修,“聪明杨德祖,世代继簪缨

  • 刘备明明有四个儿子,却为何选择扶不起的阿斗做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阿斗做皇帝这个事情,小编一起一直以为刘备只有阿斗一个儿子,等到现在才发现其实刘备是有三个儿子的,那么为什么刘备偏偏要选择阿斗接他班呢?对于这个事情小编觉得还是很有故事的,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看看吧!不要唯结果论,因为蜀国灭亡了,刘禅得了个扶不起的阿斗的骂名。就想当然地认为刘禅一定是个昏主。但

  • 三国演义里面单挑最厉害的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三国演义很多网友都知道这本书还是非常的有意思的,但是这些也都不是什么事了,因为故事是用来说的,说下面要来说故事了,那就是在三国演义里面如果人于人单挑的话,谁更加的厉害呢?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看看吧!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分阶段,因为前后期武将年龄跨度大,没有直接和间接的对比,所以大致分为东汉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