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顺治皇帝最爱的妃子是谁?顺治皇帝怎么与董鄂妃相识的?

清朝顺治皇帝最爱的妃子是谁?顺治皇帝怎么与董鄂妃相识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00 更新时间:2024/1/17 7:31:17

古代的三妻四妾是非常常见的一件事,每个朝廷的皇帝都是拥有着三妻四妾的,每个朝廷的皇帝都有一个自己非常喜欢的妃子,就比方说当时的顺治皇帝,最爱的就是董鄂妃。说到顺治皇帝小编相信还有人不是很清楚,其实,顺治皇帝是当时清朝的第一位皇帝,在顺治皇帝在位期间,清朝最开始的面貌是改变了不少,那么,顺治皇帝最爱的董鄂妃是怎么和顺治皇帝相识的?具体的我们也一起来看看吧!

英国国王爱德华八世,不爱江山爱美人,传为美谈笑谈。而在中国,也有这样一位不爱江山爱美人的痴心皇帝,他就是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1638-1661年),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以年号又史称顺治皇帝。他6岁登基,初由叔父、摄政王多尔衮辅政。在他14岁时,不可一世的多尔衮因意外受伤而亡,顺治皇帝提前亲政。但在他不到24岁的时候,却英年早逝,给后人留下了不少谜团。最为流行的说法是:顺治皇帝不爱江山爱美人,在爱妃董鄂妃仙逝后,看破红尘,遁入五台山为僧。下面小编就与各位看官说说顺治皇帝这方面的风流韵事吧!

自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开始,清朝历代皇帝非常注重政治联姻,尤其和强悍的蒙古族各部落。据历史记载,太祖、太宗,到世祖及后来的圣祖(即康熙皇帝),先后有四后、十三妃出自蒙古科尔沁等部落。其中,顺治皇帝的生母、大名鼎鼎的孝庄皇太后(原名:布木布泰)就出自于科尔沁部落博尔济吉特氏,当年她和姐姐海兰珠共同伺候皇太极,并引出许多美谈野话。而顺治帝福临也不例外,其婚事多由长辈做主且皆是政治联姻的结果,他的两位位皇后都是博尔济吉特氏,一位是生母孝庄皇太后的侄女,一位是她的侄孙女。

顺治帝的第一庄婚事由孝庄皇太后和摄政王多尔衮共同商定,顺治八年(1651年)八月,福临在极不情愿的情况下迫于孝庄皇太后的压力和卓礼克图吴克善侄女举行了大婚典礼。尽管福临新娶的博尔济吉特氏容貌俊美,但由于出身名门贵族而自幼娇生惯养,不懂体贴恩爱,本来就没好感的福临更是对她不耐烦。婚后不到两年就试图废黜她,但又考虑到母后与朝臣意见而作罢,却因此而内心郁闷压抑,寝食不安,弄的自己憔悴不堪。孝庄皇太后毕竟心疼唯一的儿子,只好顺福临之意,降皇后为静妃,改居侧宫。不久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另立又一位博尔济吉特氏、废后的侄女为皇后,她就是孝惠章皇后。而这位博尔济吉特氏学得乖巧聪明多了,她知道皇帝也不喜欢自己,她就处处避其锋芒,专心服侍皇帝的生母、自己的姑祖母孝庄皇太后,即使皇帝来找茬埋怨什么的,她也是逆来顺受,低调行事,所以皇后之位做的也是顺顺当当、安安稳稳的。

实际上,年轻气盛的福临内心中,对于这种政治联姻、父母之言的婚姻是非常的恼怒和不甘,因为他需要的是真爱!尽管除了皇后之外,他的后宫中又纳入了十多位嫔妃,但大多也是母后或权臣推荐的权贵、臣下之女,政治色彩同样浓厚,这就导致福临更为反感,心情更加苦闷。直到又一天,他遇到董鄂氏(1639-1660年,后人多称作董鄂妃),是她彻底改变了福临!董鄂妃的聪颖秀慧、温柔善良,赢得了顺治帝福临毫无保留的爱,是清朝顺治帝一生最钟爱的女人!

民间曾有一个离奇的说法:认为董鄂妃就是江南名妓、明末清初“秦淮八艳”之一的董小宛,一些无聊文人甚至还编出了顺治帝和董小宛的风流韵事。实际上,董小宛比顺治帝要大14岁,且在顺治帝14岁即他亲政之年、也是迎娶第一位皇后之年,董小宛因劳累过度而病死了。据正史记载:董鄂妃原是皇太极第十一子、顺治帝福临的弟弟襄亲王博穆博果尔的妃子,后被顺治帝福临看上而纳入宫中,而襄亲王博穆博果尔此前突然去世,死得离奇蹊跷,年仅16岁。德国传教士汤若望,被顺治帝尊称为“玛法”(满语里是爷爷的意思),在《汤若望传》一书中有汤若望的一段回忆:“顺治帝对一位满族军人之夫人燃起了一种火热的爱恋。当这位军人因此而呵斥他的夫人,他竟被对此有所闻之的天子亲手打了一个耳掴。这位军人于是怨愤而死,或许竟是自杀而死。皇帝遂将这位军人的未亡人纳入各种,封为贵妃。”

那么,顺治帝又是这样认识董鄂氏的呢?当年清宫中有命妇轮流入宫服侍后妃的制度。也许正是在孝庄皇太后的寝宫中,顺治帝偶然见到了董鄂氏,为她的美貌和才情所倾倒,两人不顾伦常而坠入爱河。孝庄皇太后因为这个而大为恼火,因此还下懿旨从此禁止命妇入宫服侍而废除了这一自清朝开国就有的惯例制度。那么董鄂妃又是何许人呢?她是内大臣鄂硕的女儿,生于崇德四年(1639年),比顺治帝小一岁。后来深受康熙帝信任的抚远大将军费扬古就是她的亲弟弟。

史载:董鄂妃容貌秀丽,仪态大方,知书达理,性情温和,品行高洁,谦恭节俭。于顺治十三年(1656年)八月入宫并被册封为贤妃。按当时清朝后宫制度,初入宫中女子最初封号为较低级别的答应、常在、贵人等,而董鄂氏一入宫就是妃的级别,可见顺治帝福临对她的重视程度。同年十二月,因“敏慧端良,未有出董鄂妃之上者”而将她册封为皇贵妃,位居皇后之下,并破格颁诏大赦天下。这一年顺治19岁,董鄂妃18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库中保存了册立董鄂妃为皇贵妃的《诏书》。按常规,皇帝只有在册立皇后的大礼上,才会颁布诏书公告天下。董鄂妃享受到这种特殊礼遇,表明她得到了福临不同寻常的宠爱。如果不是考虑母后孝庄皇太后的威严,顺治帝福临确想再次废黜皇后,让董鄂妃取而代之。

福临与董鄂妃情投意合,心心相印。可谓“长信宫中,三千第一”、“昭阳殿里,八百无双”,真是六宫无色、专宠一身。每当福临要和她同阅奏章时,她又连忙拜谢,并解释说:后宫不能干政。每当福临下朝后,她总是亲自安排饮食,斟酒劝饭,问寒问暖;每当福临批阅奏章至夜分,她总是毫无例外地为其展卷研磨,侍奉汤茶。顺治十一年,孝惠后病危,董鄂妃亲自服侍,五天五夜没有合眼,时而为她诵读史书,或者谈些家常来解闷。凡是孝惠后的事,董鄂妃都亲自为她置办好。永寿宫其他妃嫔有了疾病,董鄂妃也亲自服侍。

顺治十四年(1657年)十月,董鄂妃剩下皇四子,这让福临更加欣喜若狂,他深信在董鄂妃的教导下,爱子必定能成为优秀的君王。尽管前面已经生下三个儿子,但福临在公开场合和诏谕中仍将皇四子称作“朕第一子”,接受群臣朝贺,举行颁布皇第一子诞生诏书的隆重庆典,之后更是大赦天下,对这个孩子的待遇甚至超越嫡出,大有册封太子之意。无奈皇四子命薄,不足百日便夭折,甚至正儿八经的名字都还没有。董鄂妃是个深明事理的女子,尽管入宫后深得皇帝专宠,但她没有因受宠而骄横,反而是对上恭敬太后、皇后,对下礼加其他嫔妃。为了获得后宫认可,董鄂妃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处处小心,在精神上承受着很大的压力。身体本来孱弱的她,现又突遭失子之痛,竟然一病不起。为安慰董鄂妃,福临随后追封皇四子为和硕荣亲王,大修园寝,亲撰墓志》,抒发对皇四子的宠爱和痛惜之情。然而,此时的董鄂妃以病入膏肓,回天乏术。顺治十七年(1660年)八月,一代佳人董鄂妃香消玉殒,年仅22岁。

董鄂妃的离世几乎让顺治帝崩溃啦!他悲痛欲绝,三天后即追封她为皇后。悲痛到极点的皇帝命上至亲王,下至四品官,公主、命妇齐集举哀,并打算让服侍董鄂妃的太监、宫女殉葬,幸而被孝庄皇太后出面阻止才罢手。转移董鄂妃梓宫(即棺材)的都由满洲八旗二三品官员抬扛。顺治帝还下令全国服丧,官员一个月,百姓三天。董鄂妃去世,福临为其辍朝四个月,按照礼制,皇后去世辍朝时间也仅仅是五天,这样的辍朝时间在整个清朝历史上都是无法被超越的。清制中平时皇帝批奏章用朱笔,遇有国丧改用蓝笔,过27天后,再用朱笔;而董鄂妃之丧,福临用蓝笔批奏章,从八月到十二月,竟长达4个月之久。福临还命大学士撰拟祭文,并亲手撰写《孝献皇后行状》,高度赞美董鄂妃的品德言行,充分彰显董鄂妃的贤德美言。上述种种不难看出:董鄂妃的葬礼已经远远超出一般的定制。

爱妃之死,给年轻的顺治帝带来了巨大打击,精神和健康受到重大影响。四个多月后,即顺治十八年(1661年)初,当时正值元旦,无论宫中与民间都张灯结彩准备欢度新年,就在这时皇帝病重的消息从宫中传出,朝廷传谕全国“毋抄豆、毋点灯、毋泼水”,并颁布大赦令,可是并无收效。在钦定皇三子即位、口述遗诏后,顺治皇帝于正月初七日半夜崩于养心殿,时年二十四岁。顺治皇帝驾崩后,尸体被火化,于康熙二年与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康熙帝生母)、孝献皇后董鄂氏合葬入清东陵中的孝陵。民间也有说法:向来信佛的顺治帝并没有死,而是隐姓埋名到五台山出家削发为僧了,但无清宫史料记载表明有这样一回事。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曹睿为什么能够压制司马懿?曹睿和司马懿到底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曹睿是曹丕和甄宓的孩子,但是因为曹丕赐死甄宓所以曹睿一直记恨曹丕,要不是司马懿带着曹睿认郭皇后为娘亲,可能曹丕也活不了。这样来看的话,司马懿应该是曹睿的救命恩人,但是曹睿为什么还要处处压制司马懿,把司马懿整的服服帖帖的呢?当时司马懿在朝中的声望已经很高,好在曹睿也很聪明,不然就要提前被司马懿给摆布了

  • 清朝的顺治皇帝为何坚持废掉皇后孟古青?到底是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时期的顺治皇帝其实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皇帝,因为当时顺治是开创清朝以来第一位皇帝,对于清朝的建设还是有很大的贡献的。说到顺治皇帝那就不得不说一件非常搞笑的事情,那就是顺治皇帝为什么那么讨厌自己的老婆皇后呢?甚至据有关文献记载,当时顺治皇帝要一度坚持废掉皇后孟古青,这到底是怎样的?有怎样的故事呢?具

  • 关羽死后孙权为什么要把吕蒙也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关羽出兵襄樊,孙权派吕蒙从后方包夹,最后关羽败走麦城被杀。孙权这次的计划可以说把自己也给坑惨了,因为他杀了关羽跟蜀国之间的关系就彻底崩盘,这是曹魏最愿意看到的结果。不过吕蒙作为这次的功臣,为什么没过多久也被孙权给杀了呢?而且吕蒙对东吴来说也是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就这样死了未免也太过可惜。如果你够细心

  • 多尔衮和顺治皇帝到底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多尔衮不自己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多尔衮是当时清朝时期的一位大臣,在当时的清朝史上还是有很大的地位的,小编也是看到关于多尔衮的议论还是有很多的,相处在当时的清朝,多尔衮完全可以当上皇帝,但是多尔衮自己并没有皇帝这条路,多尔衮相反把自己侄子顺治皇帝推上了皇位,不过,后来相传顺治上位后非常的痛恨多尔衮,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这一切的一

  • 清朝的多尔衮是怎么成为太上皇的?顺治为什么那么恨多尔衮?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在中国古代的清朝别看非常的贫穷,其实,当时清朝也可以说是人才辈出,但是很多人才的聪明全部用在了对付别人,让自己更好的掌握政权上去了,就拿当时的大臣多尔衮来说,当时的多尔衮算的上非常的精明了,多尔衮认为皇位不简单,于是自己并没有真正的登上皇位,而是把这个机会给了顺治在,在当时,甚至还帮着顺治登基,

  • 汉朝名将周勃周亚夫父子为何没得好报?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汉朝名将周勃和周亚夫父子其实很多人应该有所了解的,因为这个时代也是英雄辈出啊,大家也知道周勃和周亚夫虽然看上去不是太出名的,但是他们两位的战功也是千秋万代的,但是有一点的就是这两个人最后的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都不得善终了,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呢?下面跟随小编来揭秘看看吧!汉朝名将周勃、周亚夫父子

  • 诸葛亮得知张苞死讯为什么伤心到吐血?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张苞是张飞的儿子,但是不辛早夭,关羽和张飞的后代都英年早逝,这对于蜀国来说也是一个重大打击。诸葛亮得知张苞的死讯后更是伤心到吐血,难道诸葛亮对张苞有这么深的感情么?其实诸葛亮是想到了蜀国的未来而感到担忧,因为蜀国本来就缺乏人才,想着依靠后备们的力量崛起,但是新鲜血液还没成长起来就没了,实在让诸葛亮难

  • 三国时期蜀汉蜀国为什么没有大都督这个职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大都督这个职位吧在三国时期,小编依稀记得好像就是东吴的周瑜算是比较的有名气的,再就是其他的小编也不是太清楚了,但是经过小编的仔细发掘发生了其实东吴的大都督是最多的,曹魏也有,但是唯独蜀汉没有,那么这到底是是什么情况呢?其实大家也不要急了,这其中的原由也还是很有说法的,下面我们就随着这个问题以前来

  • 揭秘草船借箭曹操为什么不用火箭,诸葛亮真的借到了10万支箭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草船借箭被当做是诸葛亮最聪明的一次计谋,不费吹灰之力就向曹操借了10支箭。不过很多人也有疑问,当时曹操看不清对手为什么不用火箭更加保险呢?今天就为大家讲讲真实的草船借箭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打消你多年的疑虑。还有就是当时真的有借到10万支箭么?这个数字还是相当庞大的,当时想要生产出10支箭来是非常消耗时

  • 张飞为什么不喜欢赵云?张飞生气了连自己人也怼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人的性格截然不同,关羽理性但是气傲,张飞忠心但是鲁莽。其实张飞做事还是比较冲动的,虽然很重感情但是头脑容易发热,经常会得罪自己人。其实张飞和关羽还有赵云都有矛盾,准确的说是都被张飞给怼过,也是让人哭笑不得。在张飞眼里情义是最重要的,如果有人背叛了自己肯定都没好下场。在三国演义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