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时候守城难度大吗?守城战术和器具都有哪些?

古时候守城难度大吗?守城战术和器具都有哪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4130 更新时间:2024/1/15 17:40:42

中国古代其实就是一部战火连连的历史,当时的中国综合国力非常弱,总是遭到别人的欺负,特别是日本,当时的日本是一个岛国,因为自己需要发展就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当时日本有着称霸全世界的野心。所以便把矛头指了有着广阔国土的中国,中国当时国土丰富,什么都有,所以中国也是任人宰割。有不少的人非常好奇,当时守城难度大吗?守城战术和器具都有哪些呢?具体的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几千年来,“攻城拔寨”是历来战争的直接目标和关键动机。随着战事迭起,攻防相生,城池也因此成为最大最重要的战争舞台。特别是在春秋战国时代,诸侯纷争,群雄并起,战争极其频繁,也因此形成了各诸侯国割据自立的多中心城池筑城体系,仅《春秋》、《左传》、《国语》提及的城邑地名就达千座。

据不完全统计,仅战国时期较大规模作战行动就有230多次,其中2/3以上和攻城有关。根据《孙子·谋攻》中“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的说法推断,在那个兵器的时代,攻城往往会伴随着极高、极可怕的伤亡率。但这也同时说明当时的守城战术和器具,必然非常完备和发达。因此,有兵圣之称的孙子,也认为攻城是万不得已的“下下策”,并告诫道:“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对此,同时代的墨子也持相同观点,并利用自己掌握的“完美守城攻略”,四处推行自己的“非攻”理念。在他的著作《墨子》中第十四、十五卷就专门介绍了守城的装备、战术、要点,共二十篇。虽然目前仅存十一篇,可已经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冷兵器时代的城池防守之术。

从军事博弈的发展脉络看,历代中原统治者,之所以都特别偏爱建立在城池防守基础上的“非攻”军事防御手段,也许正是得益于筑城技术的高度发达和城防之术的极高效率。于是,专守待敌、后发制人的“筑城防御”军事思想大行其道,并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历史明的走向。从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开始至今,无论是历代对于长城防线的高度重视,还是今天我们依然用“钢铁长城”来形容我们的国防理念,都足以说明这种以城墙为基础的战略防御思想,对我们的影响是多么重要、多么深远。

当然,这种“被动防御”的军事思想形成,除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平和民族性格因素外,还与中原民族的生存环境和经济特征是分不开的。中原民族的农耕经济,自然离不开长江、黄河广大流域的沃土滋养,中原民族已经习惯了定居的安乐和富足,自然不会,也不愿像游牧民族那样游击争斗。而平原之上,无险可守,要守卫自己的领土,保护自己的家园,特别是针对游牧骑兵部队骚扰的最好办法,自然是建造坚固的城墙堡垒。

同时,高大的城墙还能提供防洪水、防强盗、防猛兽等多重安全功能。“四塞以为固”的中国,也因此能够在四四方方的城墙庇护下,码着四四方方的文字,迈着四四方方的脚步,从容又体面地延续着一种辉煌而伟大的黄色文明。

中国人对于城池的偏爱,除却以上诸多因素外,还有一个不能不提的心理原因,那就是自信。这种自信,是建立在人口盛昌、经济繁荣和文明发达的多重基础上。换句话说,筑城的底气在于“建”得起、“防”得好、“守”得住。正如我们喜欢用“固若金汤”来形容防守,或者爱唱“万里长城永不倒”一样,这些都是这种民族集体自豪心理的微妙写照。

因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无论是城池的建筑还是防护,都是高技术、高投入的产物,不是谁都能修得起,更谈不上修得足够好。而要消解来势汹汹的侵犯之敌,除却厚厚的城墙外,有着高度文明和发达经济的守城一方,自然拥有更多“后发制人”的技术法宝。

今天,当我们从“术”的角度,细细梳理几千年来中国历史上的“守城”技术、理念和经验等古代军事文化遗产,在重新认知这些繁杂的机关、精妙的设计、丰富的战术时,除却折服古人的无穷智慧外,在那遥远时空里,也许还会隐隐约约听到祖先的一声幽叹。

战争是残酷的,所以墨子主张兼爱、非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或许就是古人淳朴意识的反映吧。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邓廷桢是谁?邓廷桢是如何协助林则徐虎门硝烟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中国古代的鸦片史小编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当时的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不与外界进行沟通,当时清政府认为自己国家物产丰富什么都有,所以不需要依靠外面的世界也不需要与外界进行沟通,但是,后来英法联军像中国传入鸦片,导致爆发了鸦片战争,中国的国门被强行打开了。当时以林则徐为首的代表到虎门进行硝烟。也被乘

  • 刘备能建立蜀国延续汉室血脉靠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是三国里初期最艰难的创业者,前期吃了多场败仗而且也没什么家底,第一桶金可能还是公孙瓒帮的忙。后来因为抱了曹操这个大腿才稍微有些喘息的机会。真正的翻身仗就是赤壁之战,赤壁一战吴蜀联军获胜,从此三分天下的局面就定型了。不过刘备到底是靠什么建立起蜀国的呢?光有理想肯定是不够的,刘备的这几个优点帮了他大

  • 刘禅为什么不给他老子刘备报仇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刘禅很多网友都觉得这个帝称得窝囊,刘禅很昏庸,又不聪明,如果不是诸葛亮和刘备这样的人是不可能坐上汉怀帝这个位置的,最近也有人说了,其实刘禅一点也不傻啊,而且也是非常的聪明,要怎么能在位41年呢?所以这个里面也还是有故事的,所以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看看,刘禅既然不傻在位41年,为什么不给他老子

  • 安史之乱后唐朝为何还能坚挺百年?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古时候的唐朝小编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非常的繁荣,确实,中国古代的唐朝可以用极盛来形容,当时的人们雍容华贵,人们以肥为美,以肥为贵来作为审美标准,不过,极盛的唐朝最后也是走向了衰败,唐朝走向衰败重要的原因其实就是安史之乱,那么,小编今天也是看到一个搞笑的话题,那就是安史之乱后唐朝为何还能坚挺

  • 崇祯皇帝死后明朝还能延续100年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明朝小编相信很多人都会说到朱元璋了,确实,朱元璋是明朝的一位代表人物,也是明朝一位非常著名的皇帝,在当时的明朝,还有一位皇帝相信大家也比较熟悉,那就是崇祯皇帝,崇祯皇帝的死因一直都是人们很好奇的地方,不过,据小编了解,崇祯皇帝的死好像是因为上吊自杀的,崇祯皇帝死后明朝还延续了100年,有很多的人

  • 老佛爷是谁?最早被称作老佛爷的是慈禧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慈禧太后很多人都知道,慈禧太后是清朝的一位皇太后,在当时,很多的人都说慈禧太后太坏了,简直是坏透了。确实,慈溪太后在当时简直是非常的奢靡,从自己上位就开始修筑自己的陵墓,被考古学家发现的时候,慈禧太后的陵墓可以说非常的豪华,不过,慈禧太后的陵墓早就在当时被翻了个底朝天,毕竟太多财富了。那么,有一

  • 吕布死后他的武器方天画戟去哪了被谁拿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历史上的解谜这些事情其实还是有很多的故事和话去说的,也有很多的故事由于没有史料记载所以就无从查起了,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讨论一个问题吧,那就是吕布,吕布的武器话说叫方天画戟,是三国时期的几大名武器之一,那么吕布死后他的武器去哪了呢?又被谁拿了呢?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可别错过了!

  • 李时珍是哪个朝代的人李时珍有哪些贡献个人资料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李时珍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李时珍是古代一位非常杰出的人物,当然了,李时珍在生前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是发明了很多有用的著作,最著名的还是李时珍的本才纲目,当然了,不过,再杰出伟大的人都有死去的一天,李时珍也不例外,李时珍创作了很多好的著作最终也是离开了人世,最近有不杀的人也是在问小编,李时珍

  • 4人抬棺往南走,绳断便下葬到底有什么寓意?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诸葛亮网友的们的第一影响就是这个人也还是很有个性和特色的,其实就是非常的聪明了,才智比天啊,而且人也非常的忠诚,终于蜀汉,最近也有网友说了,在看电视剧的时候诸葛亮在临死之前说了一句话,叫“4人抬棺往南走,绳断便下葬”这样的话,其实就是说的把自己埋了的情况,那么这样说到底有

  • 太平天国投降后李鸿章为什么要食言杀俘虏?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太平天国运动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太平天国运动是当时晚清由李鸿章等人发起的一场爱国图强的运动,但是,这场运动最后因为慈禧太后的打压最后失败了,不过,这场运动最后还是起到了一点积极作用的,小编也是看到有不少的人在问小编太平天国运动投降后李鸿章为什么要食言杀了俘虏呢?真正原因是什么?具体的小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