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卫子夫怎么死的?卫子夫为什么能够独得汉武帝的宠爱当上皇后?

卫子夫怎么死的?卫子夫为什么能够独得汉武帝的宠爱当上皇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53 更新时间:2023/12/15 12:48:15

在汉朝有很多非常著名的人物,比如卫子夫,卫子夫是当时的一位皇后,但是,知道一点历史的人就会知道卫子夫其实出生在一个非常卑微的家庭而且外貌也非常的平淡,那么,为什么卫子夫能够得到皇帝汉武帝的宠爱呢?卫子夫到底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其实,小编看到卫子夫做人非常的低调,不卑不吭,总是小心谨慎做事,那么,关于卫子夫的事情小编也是做了一番整理,一起来看看吧!

卫子夫一位由歌女走到皇后的女人,从卖艺为生到母仪天下,是一位极其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在男尊女卑的封建中国时代,生了个儿子就哈哈大笑,生个女儿就成了苦瓜脸。但是卫子夫的事迹却告诉了人们,生了女儿不必"心悲煞"。

卫子夫的出身并不好,她出身卑微,原来只是一个歌女,后来跻身于一朝皇后之列,成为虎威皇帝汉武帝的第二位皇后。卫子夫的经历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同时也改变了自己一家人的命运,其弟卫青、外甥霍去病都是汉代历史上著名的抗击匈奴的英雄。

卫子夫以谦德稳坐38年的皇后,处处小心,谨小慎微,不仅仅汉武帝的恩宠,赢得了大臣和后宫人等的尊敬。在后来的日子里,因为卫子夫年老色衰,汉武帝移情别恋。虽然武帝后宫宠幸的嫔妃不少,但是因为卫后小心谨慎,所以汉武帝对卫后还是很信任的。武帝每次出行,都把后宫事务托付给皇后。

卫子夫谦逊的德行,是从自身做起的。卫后对卫氏子弟的管教格外严格。如弟弟卫青的四个儿子都不成器,卫后流着眼泪向武帝报告,请求武帝削夺卫氏子弟的封赏。武帝就说:“吾自知之,不令皇后忧也。”终于有一天,卫青的少子因为罪恶极大,依照当时的法律被杀,武帝一并削夺其了他几子的封爵。之后,出于对卫子夫的尊敬,武帝对一位刘姓的大臣说,夫人肯定非常伤心,你马上到她那里去,安慰她,并代表我向夫人道歉。那位大臣回来说,夫人非常痛苦,也很感激皇上。

卫子夫的儿子刘据,是汉武帝的长子,元朔元年(前128年)被立为太子。汉武帝29岁才有儿子,一开始非常喜欢刘据,但是等到刘据长大以后,汉武帝嫌他性格太仁厚软弱,能力也一般,所以逐渐冷淡了他。

在武帝晚年,卫后、太子因为武帝的宠幸渐渐少了,他们常常感到不安,甚至有性命之忧。汉武帝知道后,为了不让卫后和太子担心,就叫卫青传话,说:“汉家庶事草创,加四夷侵凌中国,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不出师征伐,天下不安;为此者不得不劳民。若后世又如朕所为,是袭亡秦之迹也。太子敦重好静,必能安天下,不使朕忧。欲求守文之主,安有贤于太子者乎!闻皇后与太子有不安之意,岂有之邪?可以意晓之。”卫后知道后,感激得热泪盈眶,马上脱去头上的簪饰去向武帝请罪,表现得非常谦恭。

汉武帝的太子是卫后的儿子刘据,仁慈宽厚,经常平反冤狱,虽然得到百姓的口碑,但为自己埋下了祸根。当时,出现了“群臣宽厚长者皆附太子,而深酷用法者皆毁之”,誉少而毁多。卫后担心儿子这样做会违背武帝的意思,得罪武帝,经常把儿子叫来劝诫:“作为太子,你要经常揣摩父亲的心思,理解父亲的意图,按照父亲的要求去做,而不能擅自作主,做一些与父亲的想法不一致的事,比如平反冤狱。这本是你父亲制造的冤狱,你却给予平反,不是否定你的父亲吗!”然而,武帝听说后,虽然不喜欢太子的“仁政”,但是认为太子的做法正确,卫后不对。这事就把卫后谦虚谨慎的态度显示出来。

卫后和太子的关系很好。太子每次去见卫后,总会多待些时间,这是很正常的事。汉武帝身边的宦官叫苏文,因不喜欢太子,他把这事向武帝打了小报告,说:“太子一天到晚在皇后宫里,与宫里的女人们鬼混!”武帝不听这些话,反而增加太子东宫侍女二百人。

武帝有次生病,派常融去召太子,常融就此大做文章,回报说:“太子得知武帝生病,根本不把皇上放在眼里,挂在心上,而是脸上有喜色。”武帝听了,心中暗暗不乐。太子即刻来见,武帝看到太子的脸上带着泪痕,但是为了让父亲高兴,又强装笑脸,强打精神。武帝就问常融,到底是怎么回事,常融支支吾吾回答不出。武帝知道是常融从中作梗,就把常融杀了。

常言说得好:树大招风。正是因为卫氏家族的富贵,所以遭到一些人的嫉妒和陷害。征和二年(前91年)六月至八月之间,武帝非常信任的一个名叫江充的酷吏,以“巫蛊”之罪,陷害卫后和太子刘据等人,致使卫氏家族从兴盛走向灭亡。

汉朝人很相信巫术,汉武帝期间发生多次“巫蛊”事件,对当时的政治、社会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所谓“巫蛊”就是利用人们的迷信,将象征真人的木制偶人埋到地下,通过巫师祈求神鬼,帮助施行巫蛊者加害所要憎恶诅咒的人。汉朝皇宫内最忌讳“巫蛊”,武帝一朝因为巫蛊事件而多次构成大狱,许多人受牵连而死。前面说的陈皇后就是因为“巫蛊”事件引火烧身,还使得卫子夫因祸得福。然而,这次是江充把“巫蛊”的罪名强加在卫子夫身上,使卫子夫家破人亡,惨遭灭顶之灾。

太子刘据为人忠厚,平时遇有冤狱,往往代为平反,颇得民心。而江充等武帝时代的酷吏,处事方式与太子不同,对太子早就心怀不轨。有一次,江充随从武帝去甘泉宫,太子家的人乘车马行驶在驰道中,违反了汉代的法律规定,被江充令人没收了。

太子知道后,派人向江充致歉说:“非爱车马,诚不欲令上闻之,以教敕亡素者。惟江君宽之!”恳请江充法外施恩,但是江充并不接受太子的致歉,还把这事告诉了武帝,武帝高兴地说:“人臣当如是矣。”于是,太子与江充就有明显的嫌隙了。江充害怕武帝年老死去,太子继位,会对自己不利。你让鱼死,我就先让网破,于是想先下手为强,除掉太子,免贻后患。

武帝当时在甘泉宫患病,江充就向武帝说,武帝的疾病是因为“巫蛊”的原因。武帝就派江充审理,又派按道侯韩说、御史章赣、宦官苏文等协助江充。江充先惩治后宫嫔妃,然后开始对皇后和太子下手。江充故意在太子宫中掘地三尺,太子、卫后的宫殿被挖得连放张床的地方都没有,最后江充把早就准备好的桐木人,一本正经地从太子、卫后的宫殿挖出来,就要向汉武帝禀报情况。

当时汉武帝在甘泉宫避暑,宫中只有卫后、太子在。太子知道是江充陷害自己,就按照自己的老师石德的意见,发兵抓了江充,并亲手杀了他。宦官苏文逃到甘泉宫,向武帝报告说太子造反。武帝一开始不相信,派人去召太子。但是派出的使者不敢去,就回报武帝说,太子真的造反了。武帝大怒,派丞相刘屈发兵讨伐太子,太子兵败,逃出长安,太子、卫后自杀身亡。

卫子夫从一个歌女升为一代皇后,万万没有想到,最后却落得这样的下场。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袁崇焕为什么主张议和?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袁崇焕很多网友都知道这个人也还是有很多的争议的,虽然在政治上不太成熟吧,但是在战略国家大事这些事情上还是能得心应手的,所以说袁崇焕主张议和这件事情也是说得过去的,那么袁崇焕主张议和其实还有更多的原因的,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分析吧!第一,打不过才议和。皇太极集团的实力被低估,五年平辽不可

  • 古代军队只认虎符不认人难道皇帝不担心吗?不怕造反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古时候的人们非常的聪明,特别是在秦始皇时期,当时皇帝和军机大臣都是分开的,如果需要用兵打仗调配军队则需要用到虎符,虎符是一个分为两半像一只老虎造型的东西。当时的军队都是只认虎符不认人,不管是谁,只要有虎符便可以调配军队。那么,看到这,是不是有人会问古代军队只认虎符不认人皇帝不担心吗?不怕造反吗?

  • 明朝与明教到底有什么关系?朱元璋是明教弟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中国的明朝小编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明朝在中国的古代还是很强大的一个朝代,虽然综合国力无法和秦朝相比。当时明朝的皇帝是朱元璋,朱元璋可以说是所有皇帝里面家世最为平淡的一位皇帝,朱元璋一生都非常的节约,从不浪费各种粮食,大家熟悉的四菜一汤也是朱元璋提出的一种简单的生活方式。那么,小编刚刚看到有人问明朝

  • 古代打仗失败以后主将战死或被擒,士兵都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古时候的战争不少,朝代更迭要打仗,平定周边小国要打仗,有人起兵造反也要打仗。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关注的都在于主将的排兵布阵,这场仗怎么打,为什么会赢会输,结局如何,很少去关注过军队中普通士兵的命运。战胜方自然不用说,那么战败的,军队统帅或被杀或被擒,那么他手底下的士兵们又是如何安排?他们的命运又是怎样

  • 明十三陵名字都是怎么来的?有什么样的寓意?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明十三陵是明朝十三位皇帝的陵墓,当时明朝皇帝死后便会埋到明十三陵里面,明十三陵目前人们也是可以去参观的,地址是在北京。距离天安门不远。那么,明十三陵也是目前为止发现的最大的陵墓,里面住的皇帝最多的陵墓了。里面的十三个陵墓分别都有自己的名字,有不少的人也是说了,明十三陵名字都是怎么来的呢?有什么样的寓

  • 秦始皇统一六国是怎么做到的?为什么当时的六国打不过一个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秦国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当时秦国的皇帝是秦始皇,关于秦始皇的议论也一直没有停止过,大家议论最多的无外乎是秦始皇的功绩和过错了,秦始皇最大的功绩应该就是统一六国了。当时的秦始皇实力非常强大,能够统一六国也说明了秦始皇的厉害之处。不过,有很多人也是在问小编了,秦始皇统一六国是怎么做到的呢?战国

  • 商鞅死后商鞅的后代下场都是这样的?都被处决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商鞅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商鞅一生最著名的就是商鞅变法。商鞅变法在当时的秦朝影响还是非常大的,商鞅变法主要的内容就是废除井田制,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重农桑,将军功等,这些其实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举措,但是,对于有些人来说,这些改革严重影响到了自己的利益。为此,很多人把矛头指向了商鞅的后代,有的人

  • 太平公主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皇室中有名的,除了皇帝皇后太子,就是公主了,而且的确也有不少名气非常大的公主,比如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她是李治和武则天的小女儿,父母和兄长极其宠爱她,尤其是武则天,以至于她权倾朝野,甚至想像母亲那样成为一代女皇,但我们都知道,她最终也没有成功。那么,这样一个如此厉害的人物,她最终是怎么死的呢

  • 古代女性为什么要守寡也不愿改嫁?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小编详细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当时的中国是一个男尊女卑的时代。男人地位非常高,但是,女人在当时几乎没有地位。而且有的女人生下来一生就被注定了,有的家庭甚至会把自己的孩子买到男方,如果丈夫死的,那么,这个女生便会守寡,在当时,守寡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情,不守寡才是大逆不道的。那么,当时

  • 诸葛家族分别效忠三国,他们各自的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诸葛家族,也算是人才辈出的一个家族,尤以诸葛亮在后世的名气最大。然而,既然是家族,当然不只有他一个人,这里要说的,就是分别效忠于魏蜀吴三个国家的诸葛家族的三兄弟,诸葛瑾,诸葛亮和诸葛诞。前两位都属于文官,诸葛诞是曹魏的武将。说到成就,可能人人都能说出来一些,那么,你知道他们三个人各自的结局如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