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打仗失败以后主将战死或被擒,士兵都去哪了?

古代打仗失败以后主将战死或被擒,士兵都去哪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880 更新时间:2023/12/19 8:14:28

古时候的战争不少,朝代更迭要打仗,平定周边小国要打仗,有人起兵造反也要打仗。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关注的都在于主将的排兵布阵,这场仗怎么打,为什么会赢会输,结局如何,很少去关注过军队中普通士兵的命运。战胜方自然不用说,那么战败的,军队统帅或被杀或被擒,那么他手底下的士兵们又是如何安排?他们的命运又是怎样呢?我们看几个例子。

垓下之围,项羽最后战至身边仅存二十八骑,而追者数千。于是,项羽知道自己必死无疑,便对手下人说,“此天亡我,非战之罪也”,请诸位看我杀进敌军,斩将、砍旗,让你们见识见识我的战斗力。

项羽当然是说到做到,三次冲锋,斩杀数十近百人,再次集合部队,仅仅亡了两骑——剩下二十六骑。率领这余下的二十六骑来到乌江边,项羽不肯渡江,将马交予乌江亭长后,命令手下人也都下马,“步持短兵接战”。这一次,史书上只写项羽自己就杀掉了汉军“数百人”,但对于剩下那二十六个人是死是活,再无交待。

那么,剩下的那些人去了哪里呢?

最大的可能是死了。降的可能性当然有,但考虑到能够跟随项羽到最后,面对数千追兵仍然陪伴项王英勇杀敌,有这么大的勇气,怕死的可能性非常小,战死的可能性也就非常的大。

隋文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突厥攻打幽州。当时的幽州总管名叫李崇,是隋朝开国重臣李穆的儿子。在小规模进犯被李崇挡回去几次之后,突厥搞了次大的进攻。为了驱赶来犯之敌,李崇率领三千步兵,与突厥人打了十几天,最后伤亡惨重,退到了一个名叫砂城的废弃的小城。

小城太小,早已无人居住,缺食少水,城墙也年久失修,根本无法挡住突厥的进攻。不过,对于这支战斗力顽强的隋军,突厥人也有所忌惮,不敢硬拼,只好围起来慢慢打。没有粮食,所以,李崇的军队就白天死守小城,夜晚出城跑到突厥人的队伍里去抢掠牛羊——游牧民族嘛,打仗不用背粮,只要赶着群牛羊就行了,随宰随吃随打仗。

突厥人也不傻啊,开始以为隋军是想搞偷袭,后来发现原来主要目的是抢东西吃,于是每到晚上便严阵以待,不给隋军以可乘之机。时间久了,隋军能搞到的食物越来越少,白天晚上不断地减员,最后一次出城夜战,回来天亮时数了数,已经只剩下一百多号人了,其中大半还都重伤在身,基本丧失了战斗力。

突厥人知道李崇的地位和声望,一直有招降之意。所以便趁机在城前喊话,希望李崇投降,并且许诺一定按照王侯的标准给予封赏。李崇对剩下的士卒们说,我作为主帅,必须战死沙场,以报朝廷恩典,但你们不必。你们已经为朝廷尽力了,一会儿待我战死,你们即可降贼,然后找机会逃走,想办法回到故乡去吧。如果能够活着回到长安,见到皇帝,一定要把我的一片赤心告知于他,我李崇在这里谢谢各位了。

说罢,手持兵刃冲入敌军,连砍两人。突厥人乱箭齐发,将其射死在阵前。然后,问题来了——剩下的士卒投降了吗?

答案是,肯定降了。原因很简单,这段跟自己人说的话,如果不是自己人后来讲给了皇帝和史官听,史书里边就只会简单地记一句“没于边”,而不会写得如此详细了。

不降能活着回去吗?可能性几乎为零,你不投降,人家为什么要放了你?所以,一定是有人投降后又逃跑,并且逃回了长安,将李崇殉国的情形讲给了皇帝听。这从李崇的谥号也可以看出来——“壮”,“壮烈”的“壮”。

一个战死沙场的主将,是多么的英勇、悲壮,一句“努力还乡”,是多么的温情,多么的令人神伤啊!至于投降是不是有损气节,那看你怎么看了——没点气节,怎么可能战斗到最后?丧失战斗力后投降,投降之后无论有没有“努力还乡”,那也都是英雄啊!

回到开头的问题,为什么史书上没有记载另外项羽手下那二十六个人的去向?连暗示都没有?

原因也很简单,是因为给司马迁的消息来源讲这件事的那个人注意力不在那二十六个人身上。那个人叫杨喜,因为在争抢项羽尸体中获胜,抢得了其中一部分,得以从小军官一跃而封侯。

杨喜有个孙子名叫杨胤,杨胤的儿子杨敞娶了司马迁的女儿。杨家的发达就是从杨喜那里开始的,而让杨喜得以发达的这件大事,自然是杨家代代相传的家族故事——杨胤说不定就亲耳听爷爷讲起过呢。

杨喜当然是自己的注意力在哪里就讲哪些事情,他没注意过剩下那二十六个人的去向,杨胤在讲给亲家司马迁听的时候自然也就不可能提到那二十六个人了。说不定司马迁也问过这个问题。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十三陵名字都是怎么来的?有什么样的寓意?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明十三陵是明朝十三位皇帝的陵墓,当时明朝皇帝死后便会埋到明十三陵里面,明十三陵目前人们也是可以去参观的,地址是在北京。距离天安门不远。那么,明十三陵也是目前为止发现的最大的陵墓,里面住的皇帝最多的陵墓了。里面的十三个陵墓分别都有自己的名字,有不少的人也是说了,明十三陵名字都是怎么来的呢?有什么样的寓

  • 秦始皇统一六国是怎么做到的?为什么当时的六国打不过一个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秦国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当时秦国的皇帝是秦始皇,关于秦始皇的议论也一直没有停止过,大家议论最多的无外乎是秦始皇的功绩和过错了,秦始皇最大的功绩应该就是统一六国了。当时的秦始皇实力非常强大,能够统一六国也说明了秦始皇的厉害之处。不过,有很多人也是在问小编了,秦始皇统一六国是怎么做到的呢?战国

  • 商鞅死后商鞅的后代下场都是这样的?都被处决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商鞅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商鞅一生最著名的就是商鞅变法。商鞅变法在当时的秦朝影响还是非常大的,商鞅变法主要的内容就是废除井田制,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重农桑,将军功等,这些其实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举措,但是,对于有些人来说,这些改革严重影响到了自己的利益。为此,很多人把矛头指向了商鞅的后代,有的人

  • 太平公主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皇室中有名的,除了皇帝皇后太子,就是公主了,而且的确也有不少名气非常大的公主,比如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她是李治和武则天的小女儿,父母和兄长极其宠爱她,尤其是武则天,以至于她权倾朝野,甚至想像母亲那样成为一代女皇,但我们都知道,她最终也没有成功。那么,这样一个如此厉害的人物,她最终是怎么死的呢

  • 古代女性为什么要守寡也不愿改嫁?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小编详细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当时的中国是一个男尊女卑的时代。男人地位非常高,但是,女人在当时几乎没有地位。而且有的女人生下来一生就被注定了,有的家庭甚至会把自己的孩子买到男方,如果丈夫死的,那么,这个女生便会守寡,在当时,守寡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情,不守寡才是大逆不道的。那么,当时

  • 诸葛家族分别效忠三国,他们各自的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诸葛家族,也算是人才辈出的一个家族,尤以诸葛亮在后世的名气最大。然而,既然是家族,当然不只有他一个人,这里要说的,就是分别效忠于魏蜀吴三个国家的诸葛家族的三兄弟,诸葛瑾,诸葛亮和诸葛诞。前两位都属于文官,诸葛诞是曹魏的武将。说到成就,可能人人都能说出来一些,那么,你知道他们三个人各自的结局如何吗

  • 为什么叫慈溪太后老佛爷?慈禧太后老佛爷称号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慈禧太后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慈禧太后是古时候清朝的一位统治者,毕竟当时的皇帝是光绪帝,但是,当时实际上则是慈禧太后掌握着所有的大权,光绪帝只是一个空有其表的人。当时的慈禧太后要称自己是太后老佛爷,那么,老佛爷这个称号是怎么来的呢?为什么要叫慈禧太后为老佛爷?真正的原因就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 关羽死后被刘禅给予“壮缪”的谥号是好是坏?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关羽其实还真的是有太多太多的争议了,不管是他个人还是他的个性,还是他的身怀绝技这些事情了,这些我们都不说了,我们只说关于他的谥号的事情,那就是关羽死后被刘禅给予“壮缪”这个谥号,那么这个号到底是坏还是好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别错过了!关于刘禅给

  • 秦始皇为什么宁愿修建万里长城也不愿意起兵攻打匈奴?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秦始皇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秦始皇是中国古代秦朝的一位皇帝,也是史上第一位自称自己是皇帝的人,当然了,秦始皇在位期间也是做了很多有功劳的事情,比如兴修灵渠,修筑万里长城,过错还是有很多的,大兴文字狱,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说到万里长城这一点,小编看到有的网友说为什么秦始皇宁愿修建万里长城也不

  • 柴家在宋朝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宋朝的柴家想必大家都应该知道的,就是说的那个什么柴进家里吧,小时候看水浒传觉得这个电视剧好厉害的,所以我们就非常的好奇了,那么柴家当时在宋朝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以前来讨论讨论吧!赵匡胤夺了后周柴氏的天下,对待柴氏可以说是,表面优待,背后提防。赵匡胤的后代也大都采取这种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