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和刘备商量的隆中对到底制定了什么战略?

诸葛亮和刘备商量的隆中对到底制定了什么战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71 更新时间:2024/3/6 9:46:29

隆中对一直非常引人好奇,诸葛亮和刘备两人到底商量出了什么战略呢?其实虽然刘备非常想得到诸葛亮,但是诸葛亮能不能胜任这个职位还是要看他的实力,所以帮刘备先把大的战略方向定好非常重要,这也是诸葛亮来表现自己的好机会。其实我们可以用现代一点的语言帮大家还原一个更通俗易懂的隆中对,一起来看看吧。

“隆中对”到底靠不靠谱?

1/5

为什么打?跟谁打?怎么打?

隆中对,中国古代史上最著名的战略分析,没有之一,就算是对历史一无所知的文盲,也听说过“联吴抗曹”这四个字。

别看这四个字很普通,好的战略都是看上去普通、越用越离不开的。夷陵之战,蜀国损失十几万人马,连刘备自己都送了命,为了联盟,还是得忍下这口气。

战略,现在是个企业管理名词,但顾名思义,战争的策略,这个词是战争的产物。

最初的战争,没有战略,只有战术,怎么把眼前的仗给打赢了。但接下来,有人发现自己打赢了大部分仗,却输掉了整个国家,于是,有个叫孙子的人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于是,就有了战略。

战略并不告诉你怎么打赢某一场战争,事实上,战略部门大多是文职官员,诸葛亮也是文官,《三国演义》里说他用兵如神,那是瞎编的,至少几次大仗都是刘备自己带的兵。

但诸葛亮懂战略。战略,只解决战争的三个全局性大问题:

目标:为什么打?是清君侧?还是行王道?很多人认为打仗只要枪杆硬就行了,不对,古人是很讲究“师出有名”的,如果不知道为什么打仗,仗打的越久,军心越涣散;

形势:跟谁打?武将只知道战争各方的兵力、地盘,战略部门还要分析各方的经济实力、军备供给、民心向背,各方之间的合纵连横关系。

步骤:怎么打?“兵马、粮草、将领”三大因素怎么逐渐升级?打仗没必要每场都赢,只要拿下关键的战役,其他战场都是为了关键战役做准备,

这就是战争策略的三大问题了。

也许是人类的战争史远远超过企业管理史,管理学上的很多理论都来自军事。这三大策略,再加上20世纪才出现的“定位理论”,就是现在最通用的“企业战略四大问题”:

我是谁?——描述产品、品牌、企业定位

我在哪儿?——分析行业竞争现状

我想去哪儿?——寻找未来的机会与目标

怎么去?——规划实现的路径

这四个问题,“隆中对”都讲得一清二楚,所以打了一辈仗的刘备,立刻对这个从没打过仗的诸葛亮,产生了“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的感觉。这就是战略的力量。

2/5

一份过于完美的企业战略

如果从战略的定义来讲,“隆中对”可以做成企业战略管理咨询的标准模板。

第一个问题“我是谁”描述了“品牌战略”,诸葛亮说得很清楚,“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有了这个品牌,“复兴汉室”的企业愿景,才站得住脚。

第二个问题“我在哪儿”属于“竞争战略”的“行业竞争现状分析”部分,诸葛亮把五大势力分成三个阵营:

强大的、要反对的:曹操;

强大的、要争取的:孙权

弱小的、要拿下的:刘表刘璋张鲁

第三个问题“我想去哪儿”属于“竞争战略”的“未来的机会与目标”的部分,也是“隆中对”的核心。它包含了:

市场竞争策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

资本运作策略:“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

第四个问题“怎么去”,也是“隆中对”的重点,诸葛亮给了刘备一个“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第一步是活下来:曹操太强大,可以喊打不能真打,孙权势力深,只能当外援,荆州那么肥的一块肉,却“其主不能守”,很可能会落到曹操手里,这难道不是上天给您的“应许之地”吗?

第二步是走出去:目标益州

经济意义:沃野千里,天府之土

军事意义:险塞

政治意义: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这句话说到刘备心里去了,任何战略提案都要有献给CEO的马屁)

可行性分析:现在的主人都有致命弱点,刘璋是“暗弱”,张鲁是“不知存恤”,所以“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第三步是赢天下:这一步太远了,只是个战略设想,如果“天下有变”,就从益州、荆州两路出兵取中原,成霸业。

该说到的,都说到了,甚至很多不属于战略的,也说到了,很多人认为“隆中对”是刘备创业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份战略方针,其后的“占荆州”“攻益州”“战汉中”“平定蛮夷”乃至“北伐路线”都来自“隆中对”定下的策略。

问题也就在这儿,它太完美了,而好的企业战略,并不需要完美。

3/5

“隆中对”是个“战略大忽悠”吗?

马伯庸介绍过一个“甲方乙方”的学习方法,对于不熟悉的事,可以套在一个熟悉的事上,进行类比。

“隆中对”,完美是完美了,但是否靠谱呢?让我们刘备放到今天的企业背景下看看吧。

刘备,互联网门户时代的“老将”,二十多年创业史,从手机增值业务、游戏、电商、团购、O2O,样样风口没少他,只是运气不太好,一样也没抓住。

刘备左思右想,觉得主要原因是集团缺乏战略规划,因此找来了著名的孔明战略咨询公司,由首席咨询师诸葛先生亲自献上“蜀汉集团发展大战略——隆中对”一份

内容大意是:

“江湖格局,霸主已成气候:阿里以电商拉动三大业务,地位很稳,腾讯用流量结交天下诸侯,组成反马大军,可以作为朋友。只有百度,移动互联网战略落后,丧失了入口的地位,因此搜索业务是上天赐给刘先生您的机会啊……”

“再看抖音模式的机器推荐视频信息流也不错啊,可惜张一鸣没资本做大;还有网络安全业务,未来的制高点,刚好被周鸿祎做烂了,也是先生您的机会啊……”

“我为先生献上一计,先利用腾讯的投资和流量,假意和阿里对抗,实际上虚晃一枪,拿下搜索、视频信息流、网络安全三大业务,把BAT变成BLT。等到阿里自乱阵脚,就可以顺势把电商业务也拿下,到时候,天下网民哪一人不敲着键盘鼠标欢迎您呢?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唉哟,君子动口不动手,您这是干什么啊……”

对不住孔明粉了,拿互联网比,有点不伦不类,但确实后来有很多人质疑过“隆中对”战略,主要是三类观点:

第一类是认为这个战略过于理想化,完全没有可行性。“跨有荆益”的前提是“孙刘联盟”,但联盟不是你想联就联的,孙权不同意,等于一句空话。事实上,因为周瑜力主软禁刘备,全取荆州,这个策略差点儿破产,幸亏他死得早,“联刘派”的鲁肃上台,才让“孙刘”继续维持表面上的“联盟”。

第二类是认为这个战略反而制约了“蜀汉”后来的发展。这个战略最后是落到“两路大军北伐中原”上的,但以蜀汉的实力人口地盘,仅相当于曹魏的四分之一,根本不足以分兵两路,甚至连荆州都守不住。

第三类是觉得这个战略本身自相矛盾:刘备的品牌形象是“信义著于四海”,可第一步行动却是要夺取荆州,刘表是危难之时收留你的恩人啊,其中的矛盾,可不是一句“其主不能守”,就能混过去的。

“隆中对”到底是不是一个表面完美,其实不靠谱的“战略大忽悠”呢?还得接着分析。

4/5

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

首先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一般公司的战略都是公开的,需要保密的业务投资方向,不可能出现在公司战略中,但“隆中对”里的话能公开吗?你让当时还好好活着的刘表、刘璋情何以堪呢?

为什么企业战略必须要公开?因为企业战略的一个重要作用是聚集团队共识,增强员工执行力,不但要公开,还要让每一个员工都记在心里,体现在行动上。

有人要问了,战争战略也能公开吗?当然能,最典型的是《论持久战》,发表于抗战初期,“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实行持久战以获得对日胜利的战略”,“我们是谁,在哪儿,到哪儿去,怎么去”,四大问题讲得一清二楚。

其实,“隆中对”发生的背景,是刘备提出了一个困惑:“汉室倾颓,奸臣窃命”,我“欲信大义于天下”,但是“智术浅短”,虽然落到了今天的惨状,但我“志犹未已”,你觉得我该怎么办呢?

所以,“隆中对”并不是一个战略描述,而是诸葛亮借解答刘备疑问,对自己提出的战略大计的一次解释。如果隆中对最后发表,它很可能只剩下这一句话:

高举“打倒曹操反动派”的大旗,团结一切“忠于汉室”的力量,夺取依附“曹操反动势力”的土地,建立“反曹大业根据地”。

这才是真正的企业战略,既有明确的指向,又有表述弹性,在不同时期,可以作不同的解释:

为什么打荆州?因为刘表的儿子投降曹操;

为什么向孙权“借荆州”?因为要通过南郡牵制曹操;

为什么刘璋请刘备进益州?因为死敌张鲁投降曹操,而是刘备是“反曹盟主”;

为什么又要反过来打刘璋?因为刘璋给的援军太少,破坏了“联吴抗曹”的大计

……

刘备前期发展最大的问题是“有奶便是娘”,我在《为什么刘备总是打败仗,又每次都能绝地求生?》中讲过:刘备被A打,就投奔B,被B打,再投奔C,吕布、曹操、袁绍袁术,个个都当过他的盟友,也当过他的敌人。

企业战略必须明确是“我们应该做什么,我们不应该做什么”,而战争大策略的核心正是“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它的重要性相当于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之一的“统一战线”。

“隆中对”最大的贡献,就是说清了“刘备朋友与敌人”的问题,至于其他分析和规划,都是为了论证这个“敌友”策略,而进行的推演。

5/5

当规划比不上变化

三顾茅庐的第二年,曹操就打过来了,刚好刘表去世了,儿子刘琮投降曹操,按“隆中对战略”,诸葛亮建议刘备顺理成章地打刘琮,拿下荆州。可是,刘备犹豫了。结果,赤壁一战,孙权拿下了三分之二的荆州,包括进入益州的跳板——南郡。

这个变化,是对“反曹统一战线”的最大考验,既要荆州,又要孙刘联盟,你当孙权是“备胎”吗?

此时,最考验我们对企业战略的理解。

德鲁克在《管理:任务、责任、实践》一本书中说:“如果我们一味地预测未来,那只能使我们对目前正在做的事情怀疑。战略规划之所以重要,正因为我们对未来不能准确的预测。”

尽管任何一个战略规划都有“几步走”的表述,但在德鲁克看来,企业战略中最重要并不是这些。未来充满变数,领导者最大的困惑不应该是“明天要干什么”或者“今后几年要干什么”,而是“我们今天必须为明天来临做些哪些准备?”

这个准备就是“隆中对”的战略核心:荆州丢了,也要执行联合孙权的计划,也要北伐,否则就变成了和曹操孙权一样的“军阀”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蜀汉鼎盛时期的兵力和曹魏比差多少?揭秘刘备和曹操的真实兵力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知道三国时期,曹操占领的北方还是最强大的,人口最多而且曹操拥有最多的士兵。虽然没有曹操自己说的80万大军这么夸张,但是十几万应该还是有的。那鼎盛时期的蜀汉和曹魏相比兵力到底差距多少呢?根据记载,蜀汉兵力最多的时候有9万人,接近10万,而曹魏那变可能有18、9万左右的兵力。如果这个时候大家对阵可能

  • 古代秦朝皇帝秦始皇陵地宫的水银之谜到底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秦朝的皇帝秦始皇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秦始皇是当时非常著名的一位皇帝,在当时秦朝的历史上还是有很重要的作用的,关于秦始皇,小编觉得大家议论最多多得那就是秦始皇的地宫了,当时的秦始皇刚开始上位便开始大肆的修筑自己的陵墓,现在人们发现的秦始皇兵马俑也是被称作是世界奇迹之一,秦始皇非常的厉害,有非

  • 古代秦朝时期秦始皇焚书坑儒是怎样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秦始皇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秦始皇是中国古代史上一位非常著名的皇帝,在当时的秦朝还是有一定的地位的,以至于现在人们也把秦始皇作为尊敬的对象,对于秦始皇,大家议论最多的还是秦始皇的功过,秦始皇在当时主要的功劳有统一了货币,统一了文字,度量衡以及统一了六国,使当时的中国成为一个正在的整体,与此同

  • 三国最弱的国家是蜀国么?刘备比不上曹操因为不会用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能建立蜀国,成为三国鼎立之一独霸一方,是和他的部下离不开的。刘备也是运气很好结识的关羽和张飞都是能独当一面的大将,而且不管是武将还会谋士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让曹操很是眼红。但是这样人才济济的蜀国实力好像还是比曹魏和东吴弱上不少,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刘备和后来掌权的诸葛亮都有一个通病,就是在用人上的

  • 秦始皇的父亲是谁?秦庄襄王是死于疾病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秦始皇那可以一代国君,作为当时秦朝的皇帝,秦始皇是古代第一个自称自己是皇帝的人,秦始皇在位期间,做的功过也有很多,人们对于秦始皇也是众说纷纭,有的人说秦始皇功大于过,有的说过大于功,其实,关于秦始皇的功过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不能只停留在某一个层面上,秦始皇这么厉害,秦始皇的父亲到底是谁呢?

  • 赵姬是秦始皇的生母吗?赵姬身世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秦始皇大家一定不陌生了,秦始皇作为秦朝的一代国君地位还是很重的,其实,在当时的秦朝制度还会非常的森严的,因为秦始皇出台了很多的政策和法令来加强自己的中央集权专制。与此同时,秦始皇当时做的贡献还是有很多的,最大的贡献莫过于统一六国,使中国成为一个真正的整体了。那么,小编今天和大家讨论一下秦始皇的生

  • 秦朝的皇帝秦始皇是私生子吗?秦始皇有着怎样的身世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秦朝的皇帝小班觉得大家应该都知道,那就是秦始皇了,秦始皇是当时秦朝的皇帝,秦始皇可以说是中国古代上非常出名的一位皇帝,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时的秦始皇做的贡献还是有很多的,比如兴修灵渠,修筑万里长城,还有就是统一了六国,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等。可以说,功绩是非常大,不过,过错也是有很多的,当时

  • 古代的和珅究竟干了些什么坏事?为什么自己的陵墓都会遭到破坏?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和坤在中国的历史上都没有留下什么好的印象,毕竟当时的和坤是非常厉害的一位贪官,不过,和坤有本事,在当时连皇帝都不敢拿和坤怎么样,当时的乾隆皇帝总是迎合着和坤,最后被下一任的皇帝给灭掉了,那么,乾隆不消灭和坤到底也非常的简单,那就是和坤权利非常大,但是到下一任皇帝上位之后便无所谓了,那么,究竟和坤干了

  • 战国秦军士兵上战场时袒胸赤膊,无视命运生死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兵马俑的一些士兵都是戴着一种小圆帽,据考古人员证实,这是一种麻布做的头巾。军官模样的戴着牛皮做的板状帽子。更多的士兵则把长发盘在头上,挽成一个个发髻。但无论是士兵还是军官,秦军一律不戴头盔。这究竟是什么原因,是军费紧缺还是其他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西北大学历史系主任、秦汉史专家徐卫民教授就此问题说出了

  • 和坤和慈禧有啥区别?慈禧和和坤转世是什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和坤和慈溪这两个人,其实大家一定不陌生了。一个是当时非常著名的统治者,一个是巨大的贪官,两个人都有着相似之处,那就是贪,确实,当时的和坤不仅非常有钱,而且还把钱全部藏起来。连当时的皇帝也不敢说什么,足以看出和坤的厉害,那慈禧就更不用说了。慈禧是当时的统治者,用的吃的都是最好的,死后的陪葬品可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