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历史上的鲁定公是个怎样的人?

揭秘:历史上的鲁定公是个怎样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959 更新时间:2023/12/27 21:43:27

尽管鲁昭公的身影已经从鲁国人的视野里消失很久,但骤然听到鲁昭公在异国他乡薨逝的消息,还是引起三桓家族的唏嘘。此时鲁国的执政者依然是季孙氏的季平子,不过这个时候的摄政大臣季平子已经衰老,季孙氏的权力棒更替到了季平子的儿子季桓子的手中。当鲁昭公的灵柩伴随着冬日的凌冽霜雪,从晋国回到鲁国的半途中,鲁昭公的弟弟姬宋则迎来季孙氏的正式邀请,正在风尘仆仆的赶回国都曲阜,准备即位为新任鲁国国君,他也就是鲁国这段风云际会时代的主人公鲁定公

实际上到鲁定公的时候,鲁国公室已经失去对军队的控制权有数十年,三桓家族垄断朝政也是有几十年。出现在鲁国宫之中的鲁定公,脸上丝毫没有任的忧伤之情,就算是冠冕堂皇的礼节上鲁定公也是应该为前任国君举行盛大的葬礼的,可是鲁昭公的葬礼可能办得非常寻常,鲁定公整日都沉浸在成为国君的喜悦中。来到了王宫中就是来到了政治漩涡中,鲁定公在当时可能还没有认识到,除了三桓家族,更多的人物将在鲁国的政坛上显露光辉,而这些光辉有的时候异常耀眼,甚至要戳伤了眼睛。

有人说,权力是毒药。当鲁定公在国君的位置上坐了几年以后,才发现鲁国公室的力量已经被架空。成为国君的那种喜悦感逐渐荡然无存,那些不如人意的事情,越来越让作为国君的鲁定公感到厌倦,鲁定公虽然没有军权,但是还是希望借助一些人物的力量,来削弱三桓。其实在鲁定公即位之初,季孙氏的家族就发生内乱,季桓子的家臣阳虎依样画葫芦,三桓家族架空国君,阳虎就架空季孙氏宗主,依靠多年在季孙氏担任管家的优势,甚至发展到后来敢于囚禁季桓子。鲁定公的态度就是听之任之,既不支持,也不反对,任凭季孙氏内乱的发展,实际上这个时期应该是鲁定公打击三桓的最佳时期,可惜的是鲁定公错过了。

“八年,阳虎欲尽杀三桓适,而更立其所善庶子以代之;载季桓子将杀之,桓子诈而得脱。三桓共攻阳虎,阳虎居阳关。九年,鲁伐阳虎,阳虎奔齐,已而奔晋赵氏。”阳虎其实某种程度上成为鲁定公冲击三桓家族的先锋,只是阳虎操之过急,而且没有利用好三桓家族内部的矛盾,反而是让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联合起来,给了自己致命一击。所以后来阳虎逃奔齐国,就是鲁定公的战略失策。阳虎虽然离开鲁国,但是在离开鲁国前,还为鲁定公留下了一枚更好的棋子,这枚棋子正是孔子

阳虎曾经专门拜访孔子,希望孔子成为自己的助理,但孔子却认为阳虎是“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说阳虎跟自己不是同道中人,不愿意到朝堂中去帮助阳虎。当时的孔子已近天命之年,所以阳虎说“日月逝矣,岁不我与。”意思就是孔子这么老了,再不出来实现理想,就快要死掉了。这句话可能是打中孔子痛点,孔子也才便说“诺,吾将仕矣。”如果不是阳虎主动联系孔子,把书斋中的孔子引到鲁国政坛,孔子恐怕依然躲藏在书斋中教书授课。这个时期孔子的教育事业严重受到少正卯的影响,很多学生都跑到少正卯那里去了,正是孔子推行教育的低谷期,通过参与朝政转变生活方式,恰当其时。

阳虎作为家臣,囚禁宗主不说还想参与宗主的家务之事,这在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孔子看来,本身就是不符合其思想的。按照孔子这种主张,像阳货这样的家臣,不应该掌握太大的权力。等到阳虎逃亡齐国,孔子不愿意帮助阳虎的事情也传到了三桓家族的耳中,所以当鲁定公要让孔子执政鲁国的时候,三桓家族方当经历内乱,正处于休整时期,所以也就顺势而为,同意鲁定公的选择。孔子真就是绝对的圣人吗?学术上或者是,政治上则不然,孔子成为鲁国执政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杀掉了跟自己抢学生的少正卯,还说少正卯是异端邪说,这在政治上实际就是消除异己,也可能是孔子一生之中最大污点。

鲁国人的土地经常说着说着就成了齐国的,后来鲁国夺回土地往往不是靠战争,大多数时候反而靠的是盟会,就是开会讲理,而春秋战国时代诸侯们明面上在说周礼,可是背地里都在发展军事力量。当然鲁国历史上依靠盟会夺回土地的事情,还是发生过很多次,比如曹刿就在柯地会盟上抢回过土地,后来又有夹谷盟会上孔子说服齐景公把郓邑、瓘邑和龟阴邑归还给了鲁国。而郓邑正好就是阳虎的封地,也就是说阳虎投奔齐国的时候,并非空手而去,而是带着城池、带着人口去的,阳虎的这种作为更是成为叛臣贼子的绝对证据。

在如此的政治格局中,即便孔子不愿与阳虎同流合污,可是当孔子在政治场上得意之时,也终将陷入朝政派系力量斗争的漩涡。孔子也变得相当激进,命令学生子路亲自带兵前往三桓家族的核心腹地,要拆除三桓家族的城墙,因为在孔子看来,作为臣子的三桓家族封地,如果城墙高度超过国君,那就是忤逆,是要不得的。而这在鲁定公看来,当年的阳虎充当先锋自己错过时机,如今的孔子自己不能错过,于是派兵配合孔子攻打三桓,结果遭到三桓家族顽强反抗,反将孔子驱逐出了鲁国。鲁定公,错过了所有机会,最后郁郁而终。

标签: 鲁定公春秋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时候的鸳鸯不是代表夫妻 是什么时候开始被视为爱情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朝,鸳鸯,历史解密

    鸳鸯是怎么时候被视为爱情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人们对鸳鸯并不陌生,它在人们心目中一直是夫妻和睦相处、爱情永恒的美好象征。传说中认为鸳鸯一旦结为配偶,便游则并肩、飞则比翼、睡则交颈。即使一方不幸死亡,另一方也不再觅新的配偶,而是孤独凄凉地度过余

  • 雍正为了给三阿哥定罪,都列了哪些罪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雍正,清朝,历史解密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雍正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雍正皇帝在康熙末年的夺储斗争中胜出,顺利登基上位后,采取了许多手段,对过去与自己为敌的兄弟们进行了无情的打击报复。例如与雍正最为针锋相对的八阿哥胤禩和九阿哥胤禟,不仅在狱中被幽囚至死,还遭雍正冠

  • 东晋时代杰出的佛教学者:道安的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道安,东晋,历史解密

    道安,是东晋时代杰出的佛教学者,生于东晋怀帝永嘉六年(312),卒于孝武太元十年(385),年七十四(一说年七十二),出生于常山扶柳县(今河北省冀州境)的一个读书人家里。由于世乱,早丧父母,从小就受外兄孔氏的抚养,七岁开始读书,到十五岁的时候,对于五经文义已经相当通达,就转而学习佛法。十八岁出家(此

  • 宇文化及篡位当了几天皇帝就被杀了,临死前说:过瘾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宇文化及,隋朝,历史解密

    隋炀帝年轻时屡建战功,曾在前线亲自指挥战斗,四处平定叛乱,公元604年,隋文帝病重,不久后驾崩,杨广假传遗诏,逼迫杨勇自尽,自己登基称帝,手握大权以后,杨广迁都洛阳,动用民夫数百万修城,东都洛阳绵延五十多里,是当时最繁华的大都市。在营造东都的同时,杨广还下令开凿运河,建造龙舟,据记载杨广外出游玩时乘

  • 女真族是怎么发展经济的?女真与周围民族关系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女真族,清朝,历史解密

    农业女真族在夺取了辽朝政权以后,强令中原人口搬迁到黑龙江流域。人来多了以后,农业生产技术有所发展,如松花江畔的肇州、冷山一带,不仅种植五谷和蔬菜,还从外地移植回鹘豆、西瓜、红芍药、桃树、李树。女真在建国之初就确定了发展农业的方针,提倡不忘稼穑的艰难,所到之处屯种,轻徭薄赋以劝农,特别是金太宗在对宋战

  • 东汉名门:汝南袁氏在全盛时期实力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汝南袁氏,东汉,历史解密

    袁绍出身东汉名门”汝南袁氏“,自袁绍曾祖父起,袁氏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他自己也居三公之上,其家族也因此有“四世三公”之称。袁绍早年任中军校尉、司隶校尉,曾指挥诛杀宦官。初平元年,与董卓对立,被推举为关东联军首领。在汉末群雄割据的过程中,袁绍先占据冀州,又先后夺青、并二州,并于建安四年的易京之战中击败

  • 此人才是曹操最为器重的谋士,要不是英年早逝,就连郭嘉也不会有出头之日?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三国,曹操,郭嘉,历史解密

    郭嘉毫无疑问是三国最负盛誉的谋士之一,在各大谋士排名榜中,通常能够在前茅处见到他的名字,以至于许多人将他与范蠡、张良一概而论。曹操对郭嘉也极为信任与器重,赤壁大战失败后,他悲叹道:“要是郭嘉还活着,我何至于遭此惨败!”可见,曹操认为郭嘉可以改变战争结局。郭嘉在世时,曹操由于自己年长于郭嘉,曾做好向郭

  • 雍正祭天后回宫,给乾隆扔了一块肉,没想到乾隆竟哭着把肉吃完?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乾隆可以成为皇上,跟康熙年间产生的这件事儿关联挺大,康熙皇帝尽管是在快过世的那时候才初次看到12岁的弘历,可是康熙皇帝对他的印像却很好,乃至在自身剩下为数不久的时日里边让弘历始终陪着自身。在这里大半年内,随之对弘历的掌握加重,康熙皇帝也更为喜爱他了。康熙皇帝初次教弘历阿胶,他就连中五矢,康熙皇帝很是

  • 揭秘:周瑜赤壁之战大败曹操为何成史上千古罪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三国,曹操,历史解密

    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是三国时辅佐孙伯符、孙仲谋安定江东之功臣,东吴的第一谋士及军事家。他一生的最高军事成就乃是指挥了发生于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战。此次战役的结果是全盘粉碎了曹孟德南下进而统一中夏的战略意图。此战公瑾以五万江南健儿大破曹操的二十余万北军,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当然,近日有

  • 曹雪芹三代皆为康熙宠臣,为什么会被雍正抄家?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曹雪芹,清朝,历史解密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曹雪芹》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作为四大名著中文学价值最高的一本书。跟孔子的学说专门成立的孔子学院一样,《红楼梦》也成立了专门的学派,叫做“红学”,红学家们专门负责研究红楼梦中所蕴含的古代衣食住行以及礼节方面的细节。《红楼梦》不仅仅是一本小说,它还为了我们研究古代文化做出了极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