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人物谁最长寿?三国时期的人,平均寿命是几岁?

三国人物谁最长寿?三国时期的人,平均寿命是几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031 更新时间:2023/12/12 9:06:29

古代人平均寿命问题,往往是话题性比较高的谈资。易中天教授曾经表示三国时期平均寿命为26岁。根据社科院网刊登的一则新闻中有学者认为,通过尸骨和文献综合参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男子平均寿命为39岁;女子平均寿命为46岁。

周所周知,三国时期战争频繁,人民生活水平呈直线下降。虽然如此,但在魏晋时期养生理念得到普及,所以社会上层人民的寿命有延长的趋势。另外有的学者认为,突厥和南越血统的融入,也许在生理学上对人类寿命增长也有小幅度影响。

在三国时期,从有参考价值或可信度较高的资料中我们可以发现。超过80岁的人已经较多,有几位超过了90岁,而百岁老人也有1位。

今天,我们就通过资料列出1份三国年龄top8的名单和简介。

注:为更方便理解,本文岁数采用“实岁”概念,并非古人曾采用的“虚岁”。

第八名:高柔(89岁)

高柔是三国时期魏晋重臣,他出生于东汉熹平三年(174年),去世于景元四年(263年)。

曹操

他是袁绍外甥高干的堂弟,在高干和曹操关系有矛盾时反而被曹操看中,自此开始了为曹操“打工”的生活。高柔“参加工作”20年后被曹丕升为九卿之一的廷尉。曹叡时期,高柔主要以劝谏,提意见为主要工作,流传下数篇“劝谏辅主”的好文来。正始六年高柔被封为司空,正始九年被封为司徒。因高平陵之变中高柔支持司马懿,所以在事成之后被封为万岁乡侯。甘露元年被封为太尉,直至景元四年高柔薨逝,享年89岁。

值得一提的是,高柔的孙子高浑继承了高柔的爵位。

第七名:士燮(89岁)

士燮是汉末三国时期割据交州的军阀。他于东汉永和二年(137年)出生,东吴黄武五年(226年)去世,享年89岁。

士燮的祖上因为躲避王莽末年动乱而居家迁徙到交州,经过六代人的努力发展,士燮在汉桓帝时期被封为日南太守,中平四年被封为交趾太守。士燮借机交州刺史被杀,通过家族力量基本掌控割据了交州大部分地区。后来,士燮开始治理交州,有很多功绩被当时百姓支持。因士燮未曾断绝对朝廷的进贡(在许都的献帝),还被封为安远将军,封爵龙度亭侯。建安十五年,士燮归附孙权,被封为左将军。建安末年,士燮将儿子送到孙权处当质子,两个势力呈蜜月期。士燮在吴蜀之间支持吴国,成为孙权的重要合作伙伴。黄武五年(226年)士燮去世,享年八十九岁。

另外,士燮的控制范围因有如今越南部分地区,因此越南史料也可看到士燮的名字,越南人尊称士燮为“士王”,他们认为士王带给了当地人先进的文化。

注:因无法辨别士燮和高柔谁更大一些,至于怎么排名,就靠看官们各抒己见了。

第六名:孟光(89岁+)

孟光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大司农,史书上记载他年“九十馀”。本着最稳妥的理解,他实岁肯定达到了89岁,但是这个余,余多少并没谱儿,所以我们保守的理解为他实岁89岁+。

孟光因董卓之乱避难到巴蜀地区,刘焉父子都非常重视他。刘备平定益州之后任命孟光为议郎。刘禅继位后被封为屯骑校尉、长乐少府、大司农。自从延熙九年(246年)开始,孟光经常指责时弊,甚至口无遮拦,先后得罪了费祎等一大波蜀汉的官员。

不久后,孟光因事被罢官,去世时享年89岁及其以上(后光坐事免官,年九十馀卒)。

第五名:刘寔(90岁)

刘寔是三国时期至西晋时期的大臣,他也是汉室宗亲,是东汉章帝第五子济北惠王刘寿的后代。他出生于建安二十五年(220),去世于永嘉四年(310年)。

刘寔以计吏的身份进洛阳开始了自己的生涯,他先后调任河南尹丞,迁任尚书郎,廷尉等。后来他因负责司马昭军事方面的工作,被封为循阳子。后来钟会邓艾讨伐蜀国时曾有人问刘寔此战会如何,刘寔表示二人一定会胜利,但俩人都回不来了。晋朝建立后虽然刘寔一开始非常坎坷,但最后仍然被人们重视。永嘉四年刘寔去世,享年90岁。

第四名:司马孚(92岁)

司马孚出生于光和三年(180年),去世于泰始八年(272年)。他是司马防的第三子,也是司马懿的弟弟。

司马孚

汉末动乱,司马孚年轻时爱读书,即使是在举家迁徙躲避战乱时也不忘学习。司马孚曾在曹植手下工作,后来他倾心辅佐曹丕。曹丕时期,司马孚常常建言献策。在曹叡时期,他开始主管全国财政。在曹爽和司马懿的互相“博弈”之时,司马孚基本保持中立。司马孚参与高平陵之变后,升为司空,后为太尉,正元二年升为太傅。他虽然与司马昭司马炎政见不和,但晋朝建立后,仍受殊荣。

泰始八年,司马孚去世,享年九十二岁。司马炎于太极殿东堂为他举哀三日。

第三名:吕岱(95岁)

吕岱出生于延熹四年(161年),去世于东吴太平元年(256年)。

建安五年,孙策去世,孙权光缆天下人才,吕岱慕名而来,先就职县丞,后来被孙权赏识并留有重用。后来,吕岱平定贼寇,辅助荆州军事,平定交州,镇压叛乱,执掌荆州文书工作。在孙亮登基后被封为大司马。吕岱去世后,他的儿子吕凯继承了他的爵位。

第二名:来敏(96岁)

来敏出生于延熹八年(165),去世于景耀四年(261),享年96岁。董卓之乱,来敏和他的姐姐避乱荆州,他姐夫是当朝重臣黄琬,又因为黄琬是刘焉母亲的侄子(和刘焉论表兄弟),所以来敏又和他姐姐来到了益州。

诸葛亮

来敏博览群书,尤其是历史方面的书,他的爱好是校正古籍文字。刘备平定益州后,来敏代理典学校尉。刘备称帝后封他为太子家令,以此教导刘禅。刘禅继位后来敏为虎贲中郎将。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曾请来敏担任军祭酒,但来敏却口出狂言,最后被诸葛亮免官。诸葛亮去世后,来敏回到成都担任大长秋,却又被免官。再后来是光禄大夫,也因犯错被免官。而他每次被贬,都是因为他说话口无遮拦。来敏因为是儒学士,且是荆楚名族还是刘禅的老臣,因此后来又让来敏担任执慎将军,没过几年,来敏去世,享年96岁。

第一名:张臶(104岁)

要说这位有据可靠的三国第一长寿,他和上述人都有一个本质性的区别,他不是官员,不是社会上流阶层。相反,他一直都是布衣。他被誉为“东汉末到三国时期有可靠记载的最长寿的人之一。”

张臶出生于永和元年(136年),去世于正始元年(240年)。他字子明,是钜鹿人。

他年轻的时候,袁绍数次邀请他做官,但都没有应命。建安年间他曾移居上党,当时袁绍的外甥高干竭力拉拢张臶但仍被拒绝。而张臶的爱好就是四处讲学,其中有记载的地方就是常山。曹操为丞相时,也曾征辟他,却依然没有成功。曹叡太和年间,朝廷想要征辟消灾排难且有学问的隐者,郡中多次推荐张臶,但张臶每次都以年老多病为由拒绝。正始元年,张臶以104的高龄去世。不久后,王朗的儿子王肃到任广平,表达了对张臶的敬意,并对其家属有所特殊照顾。

小结

看完这top8,大家就应该了解八十一岁的张昭为何没有上榜,七十二岁的司马懿就更不用说了。但大家肯定还对三个人有疑惑,那就是左慈,丁奉和廖化。

左慈

首先左慈这个人是确确实实记载在《后汉书》上面的,即使有人对《后汉书》史料有所质疑,则从曹植的《辩道论》中也有所记载。至于他的年龄,在官方史料中并没有确切数字,所以我们不能称之为“有可靠记载的”。没有可靠记载,无论是他活了1岁,还是133岁,本文暂不考虑。

廖化

对于廖化这个人,长寿的印象应该是从《三国演义》中开始定型的。虽然《三国演义》对他早年生活有所捏造,但他相对长寿的标签并没有什么问题。作者在两年前(2017年5月5日)已经在网上发表过对于廖化年龄的判断和看法,大致是,建安六年(201年)刘备加入刘表后开始大肆吸引荆州豪杰。这是符合常理且最早廖化加入刘备阵营的可能性时间,如果当时他20岁,那么蜀国灭亡时他也不过83岁。

反过来看,从三国志后来的记载中,他是关羽的主簿,廖化诈死后刘备看来对他非常熟悉等细节来看。廖化岁数不会太小。

丁奉

丁奉的年龄推测是一个难题,在2017年6月1日,作者也在网上发表了我自己的猜测。当时文章共用800字左右进行推测,从《三国志》以下几点参考并进行的。

1:丁奉年轻时曾做过甘宁,陆逊和潘璋的部将。

2:甘宁统兵在凌统和潘璋之前甘宁是在关羽被杀害之后且在夷陵之战前去世的(公元220年十二月末至公元221年七月前),他去世后兵马被潘璋合并。

3:孙权最早授予甘宁兵马的年份来计算,有载的是208年授予甘宁兵马。

4:都说丁奉骁勇善战,那他哪战骁勇?根据三国志记载,甘宁为将所参与的战争:南郡之战(公元209年),濡须之战(公元213年),与关羽对峙(公元214年),皖城之战(公元215年)。

5:丁奉去世于公元271年。

等。

再通过《三国志》中各处细节,采用最大值和最小值走两个极端,概括出丁奉的最短寿命和极限寿命在66岁至91岁。合理年龄在71岁至86岁。

左慈本就无法推断较为准确的数字,廖化记载过于模糊。而虽然丁奉细节很多,但他只要不是9岁就能上阵杀敌还被评为骁勇或30岁还被称为年少,就无缘我们今天所说的三国长寿top8榜单。当然,9岁上阵杀敌应该入三国最年轻战场杀敌榜单。

标签: 三国丁奉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那些曾让唐太宗落泪的大臣?他对杜如晦最好,对高士廉最真情!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朝,唐太宗,历史解密

    贞观二十一年正月,高士廉去世。高士廉是长孙皇后的舅舅,也是长孙皇后兄妹俩的实际抚养人,又是和唐太宗一起并肩走过多年的战友。唐太宗听到消息后,坚持要亲自去吊唁。房玄龄劝唐太宗,皇帝身体也不好,正在吃药,不宜去那种地方。唐太宗拒绝了,说自己此去不单是为君臣之礼,更有故旧情深,还有亲戚之情。一番话说的情真

  • 西汉梁孝王刘武:生前是皇帝哥哥的挡箭牌,死后还被曹操掘墓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武,汉朝,曹操,历史解密

    公元前154年(汉景帝前元三年),汉景帝刘启继位刚三年,大汉王朝就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史称“七国之乱”。“七国之乱”的起因很简单:诸侯王的势力越来越大,对皇权构成了威胁,为了解除这种威胁,汉景帝采纳御史大夫晁错的建议,开始削藩。来朝的楚王刘戊成了倒霉蛋,晁错以其在薄太后服丧期间偷偷淫乱为由,请

  • 揭秘清廷最腐败的机构 为什么说内务府是最腐败的机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清朝,内务府,历史解密

    清廷最腐败的机构为什么会是内务府,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腐败哪家强,内务府最流氓。为何说晚清的内务府最腐败?内务府,是清朝独有的机构,也是皇帝直辖的一个部门,掌管着皇帝生活起居及宫廷内一切事务。简单理解,就是管理宫内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内务府

  • 为什么慈禧一死清朝就灭亡了?慈禧对清朝影响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慈禧,清朝,历史解密

    慈禧太后统治了清朝晚期长达近半个世纪。在这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中国经历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冲击,经历了西洋、东洋列强的轮番侵凌,让中国落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不过,就算是这样,清朝却并没有因此灭亡。而在慈禧去世三年后,清朝一下就分崩离析灭亡了。那么,慈禧的去世,对清朝的灭亡,影响究竟有多大呢?(慈禧

  • 面对奸臣赵高,子婴是怎么稳固自己地位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子婴,秦朝,赵高,历史解密

    人们都觉得在秦朝的时候,仅仅经历了两代皇帝就灭亡了,其实它还存在着第三代皇帝,虽然在位仅仅46天,但是子婴的确是人们不应该忘记的一位皇帝。在当时,对这个朝代产生不好影响的一个人物就要属赵高了,虽然在当时还有其它的因素,但是最重要的一个就是这位大臣。在秦始皇时期,赵高就受到了这位皇帝的宠信,而且除了他

  • 明宪宗两伐女真差点成功,最后却被女真反杀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宪宗,明朝,历史解密

    有许多人对痛打落水狗的做法是报以批评态度的,他们认为落水狗本身已经得到了教训,就没必要再继续落井下石了。但是事实证明,如果此刻不痛打落水狗,当它上岸后就会变成一条狼,从而变本加厉的采取报复行为。本文要说的就是,明朝曾经在成化年间对辽东女真族进行过一次堪称灭族的毁灭打击,原本可以避免明末时期,辽东被后

  • 张居正掌握皇权为何无心做皇帝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张居正,明朝,张居正,历史解密

    皇帝,在古代帝王世家中,谁都想要夺得这一个位置。而在真实的历史之中,有一些皇帝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手遮天,有些皇帝是被架空的,空有其位但无实权。在明朝张居正权极一时之际,就已经将皇帝给架空,表面上明朝有一个皇帝,而当时的明朝实际控制者却是张居正。有关张居正这个人历史中有太多不一样的评价,这就不去

  • 揭秘: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属于正统朝代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大顺政权,明朝,历史解密

    李自成之大顺最多只是明末清初的过渡政权罢了,并非正统朝代。先说说大顺政权,很多人可能对于这个政权并不熟悉。但它的建立者是大名鼎鼎的李自成。李自成是明末清初的重要人物之一,他拥有毁灭旧世界的能力,却没有维护新世界秩序的能力。所以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帝身死以后,当天下很多人认为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将

  • 为什么秦国灭六国时,齐国没打就去投降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齐国,战国,历史解密

    大家都知道,秦始皇嬴政带兵灭六国并且统一了天下,这就为我国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这个故事也广泛流传直到现在。那么今天就来讲讲这六国其中的齐国,明明实力大却为何选择不战并且投降呢?齐国是周王朝当时分封诸侯时最早分封的国家之一了,在实力方面,也是当时战国七雄中除了秦国之外最强的国家了。据史书记载,当时

  • 和珅被抄家时并没有反抗而是无比顺从 揭秘为何没有反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朝,和珅,和珅,历史解密

    和珅被抄家时为什么不选择逃跑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说起历史巨贪,大家想起的第一个人就是和珅。和珅的敛财能力不是一般的厉害,连皇帝都自叹不如,他所贪污的财富可以赶超一个国家的国库,如果生在现代,想必他肯定是一个出色的商人。乾隆对和珅的贪污敛财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