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最不靠谱皇帝,几十年不上朝还能稳坐江山

明朝最不靠谱皇帝,几十年不上朝还能稳坐江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262 更新时间:2023/12/13 3:51:27

有一个王朝就是这样的奇怪,好几个皇帝几十年不上朝处理政事,但是国家却能够稳如泰山。

这个王朝就是大明王朝,由乞丐皇帝朱元璋开创的又一个汉人王朝,在经历了朱元璋、朱棣等前几任皇帝的励精图治之后,明王朝中后期的皇帝也是越来越昏聩,越来越平庸,甚至有这么一个皇帝竟然可以做到几十年不上朝廷,这样的皇帝,这样的做法在历史上所罕见,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这个皇帝就是年号“万历”明神宗朱翊钧,根据《明史》记载:“神宗冲龄践阼,江陵秉政,综核名实,国势几于富强。继乃因循牵制,晏处深宫,纲纪废弛,君臣否隔。于是小人好权趋利者驰骛追逐,与名节之士为仇雠,门户纷然角立。驯至悊、愍,邪党滋蔓。在廷正类无深思远虑以折其机牙,而不胜忿激,交相攻讦。以致人主蓄疑,贤奸杂用,溃败决裂,不可振救。故论者谓明之亡,实亡于神宗,岂不谅欤。”

明神宗朱翊钧得到这样的评价,其实是很不公平的一件事,在某种意义上,他很像唐朝时的一个皇帝,那就是唐玄宗李隆基,前期都是很有作为的皇帝,但是到了后期,都因为沉湎于酒色而荒废国事。明神宗朱翊钧前期在张居正等人的辅佐之下,做了很多有意义的时候,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诸多领域里面都取得不错的成绩。在政治上实行“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这是对明代官制的一次重大变革。在军事上,有著名的万历三大征,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边疆的稳定。在经济上,实行清丈田亩、一条鞭法以及矿监税使,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让国库更加地丰实。在外交方面,西学东渐的盛行,并且开始与当时的英帝国开始了交流。所有的这些成就都是在明神宗朱翊钧统治期间取得的。

不过,明神宗朱翊钧与大臣的关系并不好,即便是在张居正统领内阁期间,君臣之间的关系就一度非常地紧张,最终造成了张居正在死后被清算,其所创立的大好局面也毁于一旦。特别是在立太子这件事情上,明神宗朱翊钧与大臣的意见不一致,导致明神宗朱翊钧此后的28年都不上朝,成为历史上最不靠谱的皇帝之一,不过在此期间,依然能够坐稳皇帝的宝座,实在是一个奇迹,要是在别的朝代,一个皇帝只要半年时间不上朝处理政事的话,那么就会天下大乱。这到底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着这样一个庞大帝国的运行呢?

首先是明朝的政治制度。明王朝实行的是内阁制度,很多人都觉得像君主立宪制,差别就在于明王朝的内阁制是在封建王朝的大前提之下,而西方的君主立宪制是在资本主义的大前提下,这两种制度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强化了内阁的权力,弱化了皇权。大家可能会说朱元璋、朱棣时期的皇权是至高无上的,我不否认,但是在明王朝中后期的皇帝当中,几乎就没有朱元璋、朱棣那样的政治强人,所以,国家的权力基本上都在内阁手里面。这一点跟当今的英帝国其实很像。所以,即便是皇帝不出来主政,整个国家照样能够运转如常。这就是制度的力量!

其次是明朝的官职。在张居正成为内阁首辅之后,实行了“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的官制,实现了中央政府对于全国局势的全面把控,尊崇主权、考核吏职、信守赏罚、统一号令,即使远在万里之外,早上下达政令而晚上就要执行。这样的执行力即使放在今天也是很难做到的。明王朝正是有了这个强大的官吏机构,才加强了对于全国的统治。这样的制度在万历年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最后是新经济形态的出现。在明王朝的中后期,资本主义的萌芽已经大量出现,这个时期的明王朝,颠覆了 “士农工商”的传统观念,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收益更为丰厚的商业活动中去,读书不再是唯一的出路。这种新的经济形态改变了国人的思想,也更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只要不出现大规模的饥荒和战乱,国家就能够正常运转。

因此,万历皇帝二十多年不上朝,国家运转如常是天时地利人和的集中表现,缺一不可。

标签: 明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雍正登基以后,为何没有将被囚禁的大哥放出来?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雍正,清朝,历史解密

    雍正连和自己关系不错的废太子胤礽都没有放出来,何况一个准备要兄弟相残的大阿哥。康熙临终遗言也说到了,没有必要去为难被圈禁的大阿哥和废太子,让他们下半生衣食无忧就可以了。所以雍正就遵守康熙的遗志,大阿哥一直被圈禁,没有对他做什么好事,也没有对他做什么坏事。不过大阿哥在九子夺嫡时候的行为确实让人失望,利

  • 邪马台国是真实存在的吗?有什么证据证明其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邪马台国,倭女王,历史解密

    对邪马台国的研究始于江户时代中叶,新井白石和本居宣长对《魏志》中有关倭人的记载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分别提出邪马台国在畿内大和和在九州的说法,对于卑弥呼是否是神功皇后,也作了深入的考证。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历史学界肯定倭人记载的史料价值,形成主张邪马台国在九州和在畿内大和的两个学派,并否定卑弥呼即神功皇后

  • 揭秘:古代太子少保、太子太保相当于现在什么官?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太子太保,清朝,历史解密

    太师、太傅和太保合称三孤。太公望在周朝初年就做过太师,而大名鼎鼎的周公旦则为周朝的太傅,而召公则为太保。这个时候的太师,太傅和太保都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实权宰相,可谓是军务政务一把抓。太子是未来的国君,能成为太子的老师,是至尊的荣耀和地位,但是却没有真正的权力。到后来三公三孤作为一种荣誉,封

  • 曹魏历代统治者中,只有曹操和曹丕能够压制司马懿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三国,曹操,曹操,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分为三国,最强的割据势力乃是曹魏政权。曹氏占据中原,国力远胜于其他两国,其统治者也多是雄才大略之辈。说来可惜,除曹操曹丕外,继任者对司马懿几乎是言听计从毫无防范,即使后来曹芳想要扳倒司马懿,也未能成事,这是为何呢?曹操与曹丕执政时,皆是南征北战,大权在握,司马懿即使有心造反,也能力不足。曹操

  • 刘邦本想定都洛阳,为什么选择了长安?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邦,汉朝,刘邦,历史解密

    秦国依靠严苛的法度迅速强大,但是统一六国之后,仍然不失仁政,继续以苛法施加于百姓身上,终于在暴秦的统治之下,天怒人怨,最后各路诸侯起义,刘邦率先进入关中,但是却被项羽分封为了汉王,刘邦十分不服气,于是他趁着机会,占领了关中,以此为基础,拉开了楚汉相争的序幕,最终垓下之战,项羽被围,四面楚歌,无奈乌江

  • 揭秘:赵氏孤儿案的历史真相是什么?皆因一个女人引起?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赵氏孤儿案,春秋,历史解密

    大家应该或多或少都听过赵氏孤儿这一个故事,也有很多的影视剧都会改编这一个故事来告诉大家一些历史的真相。但是也会有很多人问,这么残忍无比的事情,历史上面真的是存在的吗?如果是存在的话,又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在这里我觉得有一部剧可以让大家大致了解一下这一件事,那就是《赵氏孤儿案》。从这一部影视作品里面可

  • 凭一己之力换的成吉思汗止杀令,道教宗师舍己为人从不嘴上说?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元朝,历史解密

    有人曾经说,乱世之时道门中人就会出山救世,而太平之后又会归隐山林。很多人看到一些影视作品道士总是斩妖除魔,杀气腾腾,给人的感觉毫无慈悲怜悯之心。但实际上道教的大慈大悲只是不表露而已,实则天尊的慈悲是怜爱万灵!这里说两个故事:第一个是天师道靖虚天师救狐妖;第二个是长春真人西劝成吉思汗止杀令。靖虚天师救

  • 纯裕勤妃:清朝最后一位有谥号的妃子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纯裕勤妃,清朝,历史解密

    纯裕勤妃陈氏是从宫女队伍里走出来的,而且还是汉人。清朝有规定,选拔宫女往往也是从八旗中挑选的。并且一般都是满八旗,偶尔才会从汉八旗中去选。她初入宫并没有马上就被宠幸,而是在康熙中期的时候。因为那个时候康熙才刚刚摆脱专情的毛病,愿意给更多女子机会。在以前,他的选择范围并不大,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他后宫女

  • 孙策如果没有英年早逝,他能统一三国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孙策,三国,孙策,历史解密

    三国魏蜀吴,其中魏国曹操、蜀汉刘备都是自己打下的江山,只有吴国的孙权是从哥哥孙策那里继承来的江山。陈寿曾评价孙策:“英气杰济,猛锐冠世,览奇取异,志陵中夏。”孙策自己也曾对弟弟孙权说:“若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一个勇猛锐取的枭雄形象,跃然纸上!应该说,在那个乱世,其实孙

  • 中国历史上的三次焚书中 哪一个的规模最大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秦朝,乾隆,历史解密

    在秦朝的时候,发生了焚书坑儒;博士齐人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等也限期交出烧毁;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此即“焚书”。除此外,我国历史上还发生过三次焚书。第一、秦孝公焚书在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