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周时期的“三代以下,未有不仕而富”是什么意思?

西周时期的“三代以下,未有不仕而富”是什么意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262 更新时间:2023/12/8 13:55:40

夏商周时代,伴随着天子诸侯们的私有欲望不断膨胀,大禹传位于,即是有了夏王朝,也即开始了“父传子、家天下”继承模式。史书中有:“宗者,尊也。为先祖主者,宗人之所尊也”,天子诸侯们掌控着天下万物,所谓“家国同构、天下一家”,天子就是最大的家长,被臣子们称呼为君父,臣子们在家中又是一家之主,他们都拥有着至尊权力,后来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皆来自于此,更是西周宗法制度的架构基础。

姬周家族是依靠亲族关系来控制国家的,“封建亲戚、屏藩周室”,姬周家族封的第一群人就是亲戚子弟,第二群人则是先代之后,还有一群人则是有功的异姓。史书有:“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而天下不称偏焉”,可见姬周家族最多的还是封建亲族子弟,姬周家族还与异姓诸侯们通婚,正是这种血缘关系的交融促成了宗周八百年之发展。史书有:“同姓谓之伯父,异姓谓之伯舅”,天子以下诸侯,诸侯以下卿大夫,卿大夫以下有士,士以下则为庶人,是为西周宗法网络。

那么,有个问题出来了。周天子封了七十一个国家,姬姓亲族就有五十三人,他们大多是周文王、周武王的兄弟子侄,如此看来文武之世,天子家族的平均生育率是相当高的,否则也不至于有那么多的亲族可以分封,除此之外还要跟异姓诸侯们通婚,儿女不多是不行的。周天子家族们能保证一代人多生子女,可不能保证后面几代天子们也多生子女,这即是周天子们的忧虑所在,所以周天子们要推行与异姓通婚的制度,正是要把周王室的血缘关系扩宽到更多的族群。

这种血缘关系的稳固性,其实备受质疑,尤其是在春秋战国时代,亲族之国往往互相攻杀,甚至灭国之事往往有之。因此真正的亲族之间的关系,即便在西周时代也不过保持在三代之间,往往三代而后亲族之间的关系就变得极为淡薄。这或许也跟后来人们说的“富不过三代”密切相关。周文王生了很多儿子,周武王也生了很多儿子,而到周成王时代,大约就只有周康王一个儿子,周康王也只有一个儿子周昭王,可见西周建国而后不过三代,天子家族的子孙繁衍已是削弱了。

在西周以来的天子诸侯们,因为拥有着众多的土地和人口,但是由于分封制度的存在,天子分封诸侯,诸侯分封臣僚,臣僚分封家臣,如此等等,土地和人口都是有限的,亲族子弟也是有限的,一旦前三代的亲族子弟们受封了足够多的土地和人口,再到后来的亲族子弟,还有哪些贵族功臣们,就是想“没了稀饭喝粥”也是没有了,于是才会生出嫉妒之心,才会从那些有分封的亲族子弟手中去抢夺土地和人口。这似乎是无法回避的一种矛盾,只是分封制的创始者们,并不能考虑的那么长远。

“三代以下,未有不仕而富”,不止适用于天子诸侯,即便是工商富贾,也有财富难于延续三代的说法。春秋战国那些著名的富豪们,如范蠡猗顿子贡、白圭,没有谁是真的保持财富超过三代的,所以后来的吕不韦对于父亲的循循教诲,认为都不是真理,而要选择弃商从政,吕不韦不要三代而传,他要的是千倍万倍之利。所谓“经商百倍利,破人之国者千倍万倍利”,吕不韦看得真切,吕不韦是当世主义者,是不求来世的。只要今生过得好,何必愁苦子孙事,这恐怕才是吕不韦的真实想法。封建王朝,即是如此。

标签: 西周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朝最不靠谱皇帝,几十年不上朝还能稳坐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有一个王朝就是这样的奇怪,好几个皇帝几十年不上朝处理政事,但是国家却能够稳如泰山。这个王朝就是大明王朝,由乞丐皇帝朱元璋开创的又一个汉人王朝,在经历了朱元璋、朱棣等前几任皇帝的励精图治之后,明王朝中后期的皇帝也是越来越昏聩,越来越平庸,甚至有这么一个皇帝竟然可以做到几十年不上朝廷,这样的皇帝,这样的

  • 雍正登基以后,为何没有将被囚禁的大哥放出来?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雍正,清朝,历史解密

    雍正连和自己关系不错的废太子胤礽都没有放出来,何况一个准备要兄弟相残的大阿哥。康熙临终遗言也说到了,没有必要去为难被圈禁的大阿哥和废太子,让他们下半生衣食无忧就可以了。所以雍正就遵守康熙的遗志,大阿哥一直被圈禁,没有对他做什么好事,也没有对他做什么坏事。不过大阿哥在九子夺嫡时候的行为确实让人失望,利

  • 邪马台国是真实存在的吗?有什么证据证明其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邪马台国,倭女王,历史解密

    对邪马台国的研究始于江户时代中叶,新井白石和本居宣长对《魏志》中有关倭人的记载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分别提出邪马台国在畿内大和和在九州的说法,对于卑弥呼是否是神功皇后,也作了深入的考证。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历史学界肯定倭人记载的史料价值,形成主张邪马台国在九州和在畿内大和的两个学派,并否定卑弥呼即神功皇后

  • 揭秘:古代太子少保、太子太保相当于现在什么官?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太子太保,清朝,历史解密

    太师、太傅和太保合称三孤。太公望在周朝初年就做过太师,而大名鼎鼎的周公旦则为周朝的太傅,而召公则为太保。这个时候的太师,太傅和太保都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实权宰相,可谓是军务政务一把抓。太子是未来的国君,能成为太子的老师,是至尊的荣耀和地位,但是却没有真正的权力。到后来三公三孤作为一种荣誉,封

  • 曹魏历代统治者中,只有曹操和曹丕能够压制司马懿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三国,曹操,曹操,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分为三国,最强的割据势力乃是曹魏政权。曹氏占据中原,国力远胜于其他两国,其统治者也多是雄才大略之辈。说来可惜,除曹操曹丕外,继任者对司马懿几乎是言听计从毫无防范,即使后来曹芳想要扳倒司马懿,也未能成事,这是为何呢?曹操与曹丕执政时,皆是南征北战,大权在握,司马懿即使有心造反,也能力不足。曹操

  • 刘邦本想定都洛阳,为什么选择了长安?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邦,汉朝,刘邦,历史解密

    秦国依靠严苛的法度迅速强大,但是统一六国之后,仍然不失仁政,继续以苛法施加于百姓身上,终于在暴秦的统治之下,天怒人怨,最后各路诸侯起义,刘邦率先进入关中,但是却被项羽分封为了汉王,刘邦十分不服气,于是他趁着机会,占领了关中,以此为基础,拉开了楚汉相争的序幕,最终垓下之战,项羽被围,四面楚歌,无奈乌江

  • 揭秘:赵氏孤儿案的历史真相是什么?皆因一个女人引起?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赵氏孤儿案,春秋,历史解密

    大家应该或多或少都听过赵氏孤儿这一个故事,也有很多的影视剧都会改编这一个故事来告诉大家一些历史的真相。但是也会有很多人问,这么残忍无比的事情,历史上面真的是存在的吗?如果是存在的话,又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在这里我觉得有一部剧可以让大家大致了解一下这一件事,那就是《赵氏孤儿案》。从这一部影视作品里面可

  • 凭一己之力换的成吉思汗止杀令,道教宗师舍己为人从不嘴上说?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元朝,历史解密

    有人曾经说,乱世之时道门中人就会出山救世,而太平之后又会归隐山林。很多人看到一些影视作品道士总是斩妖除魔,杀气腾腾,给人的感觉毫无慈悲怜悯之心。但实际上道教的大慈大悲只是不表露而已,实则天尊的慈悲是怜爱万灵!这里说两个故事:第一个是天师道靖虚天师救狐妖;第二个是长春真人西劝成吉思汗止杀令。靖虚天师救

  • 纯裕勤妃:清朝最后一位有谥号的妃子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纯裕勤妃,清朝,历史解密

    纯裕勤妃陈氏是从宫女队伍里走出来的,而且还是汉人。清朝有规定,选拔宫女往往也是从八旗中挑选的。并且一般都是满八旗,偶尔才会从汉八旗中去选。她初入宫并没有马上就被宠幸,而是在康熙中期的时候。因为那个时候康熙才刚刚摆脱专情的毛病,愿意给更多女子机会。在以前,他的选择范围并不大,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他后宫女

  • 孙策如果没有英年早逝,他能统一三国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孙策,三国,孙策,历史解密

    三国魏蜀吴,其中魏国曹操、蜀汉刘备都是自己打下的江山,只有吴国的孙权是从哥哥孙策那里继承来的江山。陈寿曾评价孙策:“英气杰济,猛锐冠世,览奇取异,志陵中夏。”孙策自己也曾对弟弟孙权说:“若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一个勇猛锐取的枭雄形象,跃然纸上!应该说,在那个乱世,其实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