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师与司马昭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

司马师与司马昭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936 更新时间:2024/1/13 11:53:57

两马在世的时候世“兄友弟恭”,兄终弟及奠定晋朝。曹操大限将至的时候梦到了“三马同槽”,到死也不清楚到底是什么意思。四朝元老司马懿以他的两位儿子司马昭和司马师完完全全应验了曹操的这个“三马同槽”。司马懿和蜀国对抗的几十年中,都有他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跟随着。那么司马昭与司马师兄弟俩的关系怎么样呢?

司马懿在世时,司马师和司马昭“兄友弟恭”,真正的“亲兄弟”。

司马懿的正妻张春华一共生了司马师、司马昭、司马干和南阳公主三子一女。而司马干患有无法治愈的间歇性精神病,也淡泊名利,没有参与军事政治,于公元311年80岁高龄而终。司马懿在世时,司马师、司马昭两人形影不离,一同聆听司马懿的教诲。司马懿同蜀汉交战时,先咨询司马师、司马昭两个儿子的意见,再评论优劣,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

如诸葛亮一出祁山时,司马懿赋闲在家,听闻孟达反叛,询问两兄弟的见解;司马懿携两子烧蜀汉粮草中了诸葛亮的计策,被困上方谷;五丈原诸葛亮病逝后,也是父子三人齐上战场,一同追杀蜀汉军队。在多年的并肩作战中,司马师和司马昭相互提携,共进退,是真正的“亲兄弟”。

懿见魏延只一人,军马又少,放心追之,令司马师在左,司马昭在右,懿自居中,一齐攻杀将来。

司马懿病逝后,两兄弟共同执掌魏国朝政大权,架空魏国皇帝。

公元251年,七十多岁的司马懿这一次并不是诈病,而是真的老了、病了。他在和司马师、司马昭交代完后事,希望两兄弟携手好好治理魏国,谨慎行事,别重蹈曹爽覆辙,便撒手而去。司马两兄弟在其父去世后,上奏曹芳,加以抚恤,封司马师为大将军,封司马昭为骠骑上将军。从这儿可以看出,两兄弟共同继承了司马懿的权势,一同掌握魏国大权。如果两兄弟为了大权,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是不可能同时掌握大权的。

芳厚加祭葬,优锡赠谥;封师为大将军,总领尚书机密大事,昭为骠骑上将军。

由于司马师无子,司马昭将自己的嫡次子司马攸过继给兄长司马师。

司马师只有五个女儿,没有儿子,因此司马昭将自己的嫡次子司马攸过继给他。《晋书》中记载司马昭一共有晋武帝司马炎,齐献王司马攸,城阳哀王司马兆辽东悼惠王司马定国,广汉殇王司马广德五个嫡子,乐安平王司马鉴,燕王司马机,司马永祚,乐平王司马延祚四个庶子。如果司马昭和他的哥哥司马师关系不够铁,是不会舍得将自己的嫡次子过继给他的,即使过继,随便过继一个庶出的儿子就行了。从这里可以看出,司马昭和司马师不分彼此,我的儿子就是你的儿子。

司马师病逝后,将大军印绶传给司马昭,兄终弟及。

公元255年,司马师抱病平定毋丘俭、文钦叛乱后,一病不起,每天晚上梦到李丰、张缉、夏侯玄三人。司马师自知大限已到,派人将司马昭叫来,安排后事,将大军印绶传给他,平稳地将曹魏大权过度给自己的兄弟司马昭。他是有儿子的,虽然是司马昭过继的,在法理上就属于自己儿子了。司马师为了政局稳定,同时两兄弟关系够铁,才将权力交给司马昭。期间,还发生了魏国皇帝曹髦趁司马师新亡收回权力的事。多亏司马师一直重用司马昭,掌握魏国大权,打破了曹髦重掌大权的梦想。他还再三告诫自己的兄弟,千万不可轻信别人,否则便和曹爽一样有灭门之祸。

吾今权重,虽欲卸肩,不可得也。汝继我为之,大事切不可轻托他人,自取灭族之祸。

司马昭进封为晋王后,追封自己的父兄为宣王、景王。

公元264年,司马昭派遣邓艾钟会灭掉蜀国后,因功进封为晋王,加九锡。他并没有忘记自己的父兄,追封自己父亲司马懿为宣王,自己的兄长为景王,常常对别人说,我的基业,是我的兄长给我的。司马昭他甚至还想跳过自己的嫡长子司马炎,立已经过继给其兄的司马攸为世子,在山涛的劝谏下才没有实行。这种种,都说明了司马昭没有忘记自己的兄长司马师,知道这江山是兄长给的。

山涛谏曰:“废长立幼,违礼不祥。”

司马炎受禅让为晋国皇帝时,追封司马师为景帝。

正是由于司马昭的谆谆教导,他的儿子司马炎称帝时,没有忘了自己的伯父司马师,在追封自己的祖父司马懿为宣帝,自己的父亲司马昭为文帝后,还追封伯父司马师为景帝。这在讲究辈分的古代是无法想象的,司马师和司马昭同辈,都追封为帝,哪个是正统,被过继的兄弟司马攸在法理上也有了继承皇帝的权利。司马炎毅然追封自己的伯父为帝,说明了他是非常敬重司马师的,侧向证明了司马家族父子兄弟两代关系融洽。

追谥司马懿为宣帝,伯父司马师为景帝,父司马昭为文帝,立七庙以光祖宗。

在现代,亲兄弟之间“兄友弟恭”,一旦涉及到金钱利益,尤其是分家产时,就和仇人一样,互不相让,多年的兄弟之情烟消云散。在古代,帝王之家,为了权势,兄弟反目、父子相残、夫妻同床异梦,比比皆是,像司马师和司马昭这样“兄友弟恭”的兄弟很少见。后世也只有唐玄宗李隆基和他的兄长李成器同床而眠,互相谦让帝位相媲美。正是有司马懿奠定司马家族基业,司马师和司马昭继承并发展了司马家族,司马炎最终开创晋朝基业。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历史上被称之为“活阎王”的人是谁?彭玉麟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在我国晚清时期,清朝政府及其的腐败,很多官员为了能够保住自己的官位,对自己的上司更是溜须拍马,想尽各种办法拉拢关系,哪怕是做一些龌龊的事情。然而这也不是绝对的,当时就出现了一位刚正不阿的官员,他不畏权贵,为人耿直,就连当年朝廷的宠臣李鸿章与曾国藩也会畏惧三分,这个人就是彭玉麟。彭玉麟,原本只是一名默

  • 为何嘉靖皇帝只处死严世蕃却不杀严嵩?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严嵩与严世蕃父子两个相信大家都不会太陌生了,这是明朝时期最著名的两位大臣了。我们经常可以在京剧、豫剧等等各种戏剧当中看到这对父子形象,表现出来的多半都是祸国殃民、贪得无厌、残害忠良的大奸大恶形象。而这对父子是戏曲舞台上的“白鼻头”,在正史中的形象也相差无几。说起来,严嵩曾

  • 马嵬坡兵变是怎么回事?有多惨?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随着潼关沦陷,长安城已经是无险可守了,叛军可能随时随地就兵临城下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李隆基放了个烟雾弹,表面上说是御驾亲征,又是交代后事,又是点兵点将的,搞得这事就跟真的似的。而事实上是趁着凌晨时期黎明前的黑暗溜之大吉,一路向西撒丫子狂奔。俗话说,“在家千般好,出门万事难”,

  • 匈奴为何在秦国完成统一后,也跟着统一并且强盛了起来?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在春秋战国时期,匈奴部落一直不是各大诸侯国的对手,赵国和秦国对匈奴一直有着很强的压制力。不过从秦国完成统一到汉朝的建立,北方匈奴也跟着统一了以来,而且国力军队实力都得到了不俗的提升。到了汉朝以后,匈奴已经成为了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两方交战有时候汉军还要落于下风。其实古代史上,中原和草原的发展一直都是

  • 赫鲁晓夫的退休生活是怎样的?他的葬礼是如何进行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赫鲁晓夫,相信大家都比较熟悉了,这是前苏联历史上叱咤风云的领导人物,同时也是前苏联最强盛时期的领导人。那么赫鲁晓夫在退休以后是怎么打发自己的晚年的呢?1971年赫鲁晓夫逝世了,他的葬礼是如何进行的?被埋葬在了哪里?如今的俄罗斯人会去怀念赫鲁晓夫吗?赫鲁晓夫作为苏联主席,和其他的主席都有所不同。因

  • 古代嫡庶有什么分别?为何地位差距如此之大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宋朝男性除了正室以外,还可以娶妾,一般来说妾的地位是绝对比不上正妻的。所以他们孩子之间的地位差距也是相当大。还有很多朋友不太明白古代的嫡庶究竟有什么区别,这次就为大家讲讲这个问题。嫡子是正室的孩子,庶子是妾的孩子,两者在家中基本上都是嫡子优先,而且庶子是没有继承权的。嫡尊庶悲的情况存在了很久,下面就

  • 红缨枪上的红缨有什么作用?并不是简单的装饰品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枪的种类有很多,其中最出名的应该还是红缨枪,很多古装剧中都喜欢给主角们配备一杆红缨枪,看起来十分有气势。那小伙伴们知道红缨枪上的红缨究竟是做什么用的么?这可不是简单的装饰品而已。实际上这个红缨有两重作用,一是阻止血迹顺着枪杆留下来;二是利用红缨来干扰敌方视线。不过古代实战中的红缨枪和影视剧里的红

  • 古时候那么多白银现在都去哪里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白银属于贵重金属,我们经常在影视剧当中可以看到那些达官贵人动不动就是能拿出千两白银,万两白银的。这也就是说,在我国古代白银是一件很常有的金属,而且数量还很多。但是如今似乎白银没有那么多了,那么这些白银现在都去了哪里呢?专家就说出了其中隐藏的几个原因。中国古代的白银其实并不是特别多,因为中

  • 凯撒做错了什么事而导致自己被刺杀?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罗马共和国的末年就跟我们三国时期一样,是一个英雄辈出的乱世年代。当年各路军阀争相登场,互相争斗,以凯撒、庞贝、克拉苏为首的前三巨头最为活跃。而凯撒则是这三位当中的佼佼者。在军事成就上,凯撒做到了战无不胜,先是征服了强大的高卢部族,之后又违反禁令占领了古罗马城,夺取了权力的中心。克拉苏战死在了帕提亚之

  • 苏联是如何崛起的?仅用20年时间成为超级大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一战末期,沙俄爆发了二月革命,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不久后又爆发了十月革命,沙俄进入苏联时代。从20世纪10年代一直到30年代末,苏联一直大力发展工业化,到了二战爆发前苏联就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工业大国。然而出现这样的情况似乎有些不合常理,因为由于自身的环境以及技术发展的限制,19世纪末的时候俄国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