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包拯的儿子孙子都比他早死,为什么还有后人?

包拯的儿子孙子都比他早死,为什么还有后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39 更新时间:2024/1/17 6:50:38

包拯包青天,那是一个活跃在不公平的案件当中的代表公平正义的形象,包拯判案非常公正,不管对方是皇亲国戚还是平民百姓,都是一视同仁。虽然这些都是民间对包拯的传说,而且还认为,包拯因为断案公正,所以死后到了阴间,才成为了爷。而关于包拯的后人,也有很多人关心,在历史上包拯的儿子和孙子在包拯死前就已经死了,但是为什么包拯还能后世人丁兴旺呢?

宋代的包拯为官清廉,嫉恶如仇。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无论走到哪里,他都能给当地百姓带来一个朗朗乾坤。包拯积劳成疾去世后,宋仁宗亲率武百官前往吊唁,赐谥号“孝肃”。因此,后人又亲切地称包拯为“孝肃公”或“包公”。而包公的事迹,也被被后世编成戏曲、小说,广为传唱,形成了历史上有名的“青天大老爷”的形象。

不过,包拯生前也很不幸,他的儿子和孙子都先他去世了,包拯晚年丧子失孙,眼见着就要绝后。不过我们都知道,包拯的后人现在非常多,而且散布在全国各地,人丁兴旺。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包拯一生有过两妻一妾。原配夫人氏,在嫁给包拯一年后不幸红颜早逝,没能为包拯留下一儿半女。

李氏去世后,包拯又取了一个妻子董氏。董氏非常贤德,颇有大家风范。她不但孝敬公婆,相夫教子,还经常为包拯排忧解难,成为包拯身后名副其实的半边天。

董氏为包拯生下了一子二女。长子包繶娶崔氏为妻,两个女儿先后出嫁,生活还算富足平静。

包繶和崔氏结婚后,两人恩爱有加,相互扶持。但天有不测风云,两年后,21岁的包繶,却又因病去世了。这对包拯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打击。他不但失去了唯一的儿子,而且承受着世上最残酷的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伤痛。而董氏更是气急攻心,一病不起。

而包拯的儿媳妇崔氏,同样悲痛欲绝。不过,崔氏强压着心中的悲痛,一如既往地孝敬公婆,尽心侍奉气倒在床的婆婆董氏。包拯夫妇看在眼里,疼在心理。经过合计,两人做出了一个惊人决定,让崔氏回到娘家,改嫁他人。恰在此时,崔氏的母亲也赶到了包家,准备将女儿领回。

当包拯夫妇把这决定告诉崔氏时,遭到了崔氏的拼死拒绝。《崔氏墓志铭》记载:“(崔氏)蓬首雨泣,以死自誓,遂尽志以孝养”。意思是说,崔氏哭得像下雨一样,对包拯发誓说,如果让她回娘家,她就要当场死掉。她要终其一生,侍奉二老。

崔氏的这片赤诚之心,感动得包拯夫妇泪流满面,于是答应了崔氏的要求。至此后,崔氏就留在了包家,一边以女儿的身份侍奉包拯夫妇,一边含辛茹苦地抚养她和包繶唯一的儿子包文辅。一家人相互慰藉,风雨同舟地过了几年。

可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崔氏5岁的儿子包文辅,又突然夭折了。这个打击对包拯来说,甚至超过了当初他失去儿子的伤痛。

因为孙子死去后,包家有可能就此断了香火。在古代,传宗接代,延续香火是天大的事,正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难道真是自古忠孝难两全,上天真要包拯做一个“不孝”之人吗?

本来包拯已经没有了后代了,为何现在包拯的后代又人丁兴旺呢?原来,包拯还有一个妾,那就是孙氏。《宋史》载,“拯尝出其媵”。这里的“媵”,指的就是滕妾,也就是包拯的侍妾孙氏。

包拯在痛失爱子和爱孙后,心情一直郁郁寡欢。原本就不苟言笑的他,脸上再无一丝笑容,日子就在这样孤独寂寞的境况中度过。转眼到了包拯59岁这年。也许是包拯觉得生活无望,也许是孙氏犯了什么不可饶恕之过,包拯将孙氏遣回了娘家。但包拯不知道的是,此时的孙氏已身怀有孕。

儿媳妇崔氏知道到后,对孙氏的遭遇感同身受,暗地里经常接济孙氏。当他得知孙氏有了身孕后,更是对孙氏百般呵护,想方设法地瞒着包拯夫妇,照顾孙氏。

在崔氏的悉心照顾下,孙氏顺利地产下了一个男婴。这让崔氏喜出望外,包家终于后继有人了。但她并没有急于将这个惊天大喜告诉包拯,她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机会。

机会终于来了,在包拯60大寿这天,崔氏把这个男孩儿抱回了包家,当面交给包拯,并将事情的来龙去脉,禀告了包拯夫妇。望着崔氏手中这个牙牙学语的婴儿,包拯大喜过望,开怀大笑,随即为孩子取名为包衍。上天还是眷顾了包拯,终于让他晚年得子。就这样,包拯幸福地度过了自己的最后几年的生活。

1062年5月,正在朝堂理政的包拯突发重疾。弥留之际,他把5岁的包衍叫到病榻前,立下了史上有名的“包公遗嘱”:“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也。”

包拯去世后,崔氏俨然成了包衍的母亲,将整个包家扛在了自己的肩上。她将包衍的姓名改为包绶,不但将其抚养成人,更是找人教授其学业,帮他成家立业,直到包绶入朝为官。

包绶同样为官清廉,完全继承了其父遗志,成为了历史上有名的清官。崔氏“长嫂为母”的感人事迹,让天下人为之动容。宋哲宗知道后,诏封崔氏为“永嘉郡君”,并下诏书予以嘉奖。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项羽分封诸侯的时候,为什么把地缘最差的分给自己?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时候,如果一个人掌握了某一种权力,那么必然会为自己谋取一些福利,这是人的本性,顶多也就是有人不为自己谋私利,公平均等,这样也能赢得人们的赞赏。但是项羽却有些奇怪,他明明手握分封诸侯的权力,可是他分给自己的地盘却是所有分封里面最差的一块地,但是项羽又不是大公无私的人,他到底为什么要这样做?项羽分给

  • 貂蝉被曹操送给关羽之后,为什么第二天就自尽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总的来说,但凡是说到了“貂蝉”这个人物,那么都是脱离了历史的,只能说借鉴了历史上的一些事情,但是与历史相差甚远,因为貂蝉这个人本身就是虚构出来的,那么有关貂蝉的一切故事,自然也都是假的,并不存在。有传言说在吕布死后,貂蝉被曹操送给了关羽,然而貂蝉却在第二天就自尽身亡了,这究竟

  • 历史上都是公主和亲,有没有嫁到皇家的外族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和亲”,我们会想到王昭君,想到文成公主,想到解忧公主,但是这些公主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她们都是我国古代的王朝嫁给外族去和亲的,用来维持一定时间内的两国和平。那么,既然我们往外面嫁了那么多的公主,那历史上有没有外族把他们自己的公主嫁到中原来的?为何嫁出去的公主多,而

  • 太极剑法不如独孤九剑?实则冲虚道长武功还没到家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冲虚道长是武当掌门,虽说也是当今武林前十的高手,但距离风清扬、任我行这样的顶级人物,还是差了不少距离。任我行曾说自己只佩服半个冲虚道长,其实任我行是佩服冲虚道长的为人,而不是他的武功。等令狐冲学成独孤九剑后,曾和冲虚道长有过一番较量,但冲虚道长却说自己没办法破解令狐冲的剑法,所以甘拜下风,难道太极剑

  • 三星堆的七个符号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三星堆里面一直都有很多秘密,因为史书上史料记载的缺乏,加上当时的文字符号与我们现在相差甚远,而且出土的文物与一般情况下的中原文物差别非常大,所以人们对于三星堆,总是抱着非常好奇并且神秘的心态。而在三星堆当中一共发现过七个很神秘的符号,这些符号应该并不是文字,那它们究竟长什么样子,又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 邯郸城为何在汉朝以后开始走向没落?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可能河北省最出名的一个城市就是邯郸,毕竟邯郸被称为中国成语典故之都,上学时总会学到几篇有关邯郸的课文。其实在先秦时期,邯郸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军事重地,作为赵国的都城,邯郸也曾辉煌一时。但在汉朝以后,邯郸城逐渐走向衰落,也慢慢失去了核心位置,直到南北朝后期邯郸更是沦为州一级行政区单位。邯郸在历史上划有重

  • 伊尔玛·格蕾泽对犹太有多恶毒?揭秘臭名昭彰的纳粹女魔头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女人这个生物可以说是目前世界上最幕朔迷离的一个生物了。在女人温柔的时候,相信没有人能够拒绝,但若是女人狠起来的时候肯定也就没男人什么事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纳粹主义最猖狂的那几年里,有高达230多万的妇女加入到了纳粹组织当中,其中大部分都是20多岁的年轻女性,她们所表现是出来的残酷无情绝对不比那

  • 鹤顶红毒性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在古装剧中,鹤顶红的出镜率相当之高,似乎鹤顶红就成为了毒药的代言人,那它的毒性究竟有多大呢?其实鹤顶红就是砒霜,化学名称为三氧化二砷,外观为红色,只要入口便有丧命的可能。而鹤顶红在古代只是一种隐晦的说话,拥有剧毒的毒药却起了一个这样的名字,也是会让不少人误解。如果误食砒霜中毒,一定要尽快催吐把毒物排

  • 段誉和张无忌谁更花心?为何张无忌更令人讨厌?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当把段誉和张无忌放在一起作对比,人们不喜欢讨论他们的武功高低,而是好奇他们谁更花心。段誉和张无忌都是属于女人缘很好的角色,基本上是遇上一位就会迷倒一位,颜值和武功并存,可能换做谁都会动心吧。不过要说花心,段誉对王语嫣的痴情大家应该都看在眼里,这可不像是一位花心之人能做出的举动。相比之下张无忌优柔寡断

  • 马超墓是怎么消失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马超总共有三处墓穴,这就已经是很奇怪的了,其中在成都有一个马超墓,而这个马超墓更加奇怪,因为它曾经消失过。我们知道,一座墓葬绝不可能会凭空消失,毕竟是一个实体,任何一个实体瞬间消失,都是有人在操控的,然而一座墓又是为何会消失呢?成都马超墓消失的真实原因究竟是什么,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三国名人多墓冢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