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年号制度从什么时候开始?

年号制度从什么时候开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971 更新时间:2024/2/10 7:03:53

1

上过《一站到底》和《奇葩说》的国家博物馆八零后讲解员河森堡,曾经讲述过一件他亲身经历的事。他在书店里读欧洲史,里面提到了公元457年,他就在书架前自言自语:“公元457年在中国该是什么时代呀……”

旁边一个眼镜大叔主动接了话,“宋朝。”

河森堡心里一声冷笑:公元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才有了宋朝,这都差了几个世界了好不好。可他还没作出反应,大叔跟着又推了一下眼镜,“应该是大明”。

河森堡的鄙夷就要藏不住了:公元1368年朱元璋称帝才有了明朝,差了快一千年了。罢罢罢,跟这种不懂装懂的人有什么好说的?他回了一个标准的白眼之后离开。

回家一查公元457年,才发现被吊打后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

宋朝是南北朝的刘宋,不是后来契丹人乔峰心向往之的赵宋;大明不是明教张无忌培养出来的国号,而是皇帝的年号,一如近来人人皆知的日本从“昭和”到“平成”再到最新的“令和”。只是日本的年号制度,百分之百是照搬中国的。

2

年号这个东西,从夏商周到西汉初年都是没有的。秦始皇兵马俑都打包完毕封存下地了,年号还要等个一百多年才诞生。

年号诞生之前要纪年,除了甲子乙丑的干支纪年法之外,基本采用谥号纪年法和名号纪年法,就是用天子国君死后的谥号和生前的名号,再加上数字来纪年。在诸侯国林立的春秋时期,一年可以有十几到几十个纪年名称。

比如孔子逝世的公元前479年,就是他所在鲁国的哀公十六年 、齐国的平公二年、晋国的定公三十三年、秦国的悼公十二年、宋国的景公三十八年……一直到吴王夫差的十七年和越王勾践的十八年。当然为了统一起见,一律以当时的周天子为准,就是周敬王四十一年。如果当时高考要考中国历史哪年是哪年,各国考生一定会想跳楼。

终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复杂的纪年换算方式。从秦始皇嬴政到汉高祖刘邦,都是“始皇五年”“高祖三年”这样的纪年法,一如今天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刘邦的儿子汉文帝刘恒孙子汉景帝刘,都是如此。即便刘启的儿子汉武帝刘彻刚刚接班的时候,也是如此。

但情况总有一天会起变化,变化来自一只国家级保护动物。汉武帝当了十九年皇帝之后的公元前122年,他出门打猎打到一只独角兽白麟,群臣大声恭喜皇上吉祥,说这是难得一见的神物啊,完全值得纪念。

于是汉武帝就在中国历史上破天荒第一次立了年号,名为“元狩”,所以公元前122年就是元狩元年。不仅如此,好大喜功的汉武帝当然还要弥补掉失去的时间,所以他把元狩之前的登基岁月也追认了三个年号:建元、元光和元朔——平均分配,每个负责六年。

一转眼打猎已经过去六年,忽然山西又出土一只三足宝鼎,群臣当然又二二三四再来一次,大声恭喜皇上吉祥,说这是难得一见的神物啊,完全值得纪念——于是就又改了年号,称为元鼎。

估计那时颜值的概念还没有深入人心,否则说不定汉武帝突发灵感,觉得自己既然长得辣么帅,那叫元帅元年也挺好呀!

3

汉武帝开了头,之后的皇帝当然有样学样,自己登基要改年号,自己当皇帝心血来潮也要改年号。

跟日本的“令和”来自诗集不同,中国古代的年号许多都是高大上得超出天际的。不仅有文化是当然的标配,格局大才是需要划的重点。

比如刘宋的“大明”,即出自《周易·乾卦》的“大明终始,六位时成”;在他之前的晋武帝司马炎,年号“咸宁”也是来自同一段文献,“首出庶物,万国咸宁”;铺张扬厉跟汉武帝有一拼的隋炀帝杨广,年号“大业”来自《周易·繫辞上》的“盛德大业至矣哉”;而乔峰的好兄弟段誉段公子、大理皇帝段和誉,年号“日新”来自《大学》里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他要是胆敢把年号定为“语嫣”,天龙寺里不问世事的和尚都会冲出来跟他拼命。

因为每个皇帝都想蒸蒸日上、江山永固美如画,所以取年号时往往意在记祥瑞、志喜庆、祈昌盛。像太平、中兴这样的年号,两千年来用过的政权动辄十个八个。论文都可以抄,年号重复又有什么关系?

到了证券基金诞生的1997年,一堆投资机构纷纷把年号拿过来直接用,比如一堆上市基金开元、天元、景福、兴安、泰和、兴和、汉兴……就全都是古代帝王的年号,反正定年号为开元的李隆基也不会穿越来算账。而香港人邹文怀跟老板邵逸夫决裂,要成立自己的电影公司时,他选的名称也是“嘉禾”,三国时东吴孙权称帝的年号。

年号最终是最大的头头说了算,所以有些没读过书的割据政权显得就比较没见过世面,比如隋末的窦建德、南宋时的杨幺,直接就用当年的干支把年号定为“丁丑”、“庚戍”。倒是不费脑筋,可也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更有浑人比如明万历四十七年称王的固原人李文,直接把年号定为“真混”。

而走向另一个极端的,是唐朝时的李治武媚娘两口子:不但喜欢起年号,而且尤其热衷与时俱进。唐高宗在位35年,换了14个年号;而武则天在位21年,虽然时间短但足足换了18个年号。这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也创下了历代以来年号更换频率的最高纪录,也许女人天生就更喜欢玩花样?

尤其是武则天正式即位之后,“天授”“如意”“长寿”这样的普通年号都不能让她满意,她心存高远的志向一定要得到充分体现。于是一连来了三个四字年号,“天册万岁”“万岁登封”“万岁通天”。后来徐克的电影《狄仁杰之通天帝国》,通天就是从年号里来的。

任性是帝王的特权,取年号是霸气的标志。明成祖朱棣夺位成功之后,群臣建议的年号是“永清”,朱棣不满意,说冷冷清清的哪有“永乐”好啊!而且我将来要修书,《永乐大典》也比《永清大典》酷炫多了不是吗?有没有谁不同意的?

下面一堆噤若寒蝉的读书人高呼万岁英明,没有一个人敢告诉他:“永乐”是三百年前北宋强盗方腊曾用过的年号,虽然跟你的所作所为也挺配……

4

古时许多年号,跟现代汉语里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例如“大象”不是动物,是北周静帝宇文阐的年号,源自古语“大象无形”;“保安”不是职业,是大理和日本都用过的年号,意在“保国安民”;“普通”不是平凡,是嗜好佛教的梁武帝萧衍年号,因为普通本来是伽蓝(寺院)的六种名称之一;“神功”不是葵花宝典,是喜新厌旧武则天只使用了三个月的年号……

然而像武则天这样以改年号为乐的行为,到了明清基本绝迹了。当时已经形成了一个共识:年号越混乱,朝局越混乱。嘉靖年间成书的《丹铅总录》里有一句话:“乱主年年改号,穷士日日更名。”要想长治久安,就不要总是变来变去。

所以从明朝开始,一个皇帝终生一个年号基本上已成惯例,只有两次即位的明英宗朱祁镇例外,第一次“正统”第二次“天顺”。清朝也依照了明朝的惯例,所以明清之前的皇帝,一般用谥号庙号来称呼,比如汉武帝、唐太祖、宋徽宗;而明清之后的皇帝,就用年号代替了,例如嘉靖万历崇祯、康熙雍正乾隆。

日本的一个天皇本来有许多年号,但在明治维新之后,就向中国看齐,立法规定一个天皇有且只能有一个年号了。

中国的年号比日本久远得多,但结束得比日本的早。1912年末代皇帝溥仪退位民国成立,从此以民国来纪年,年号被扫进了历史的故纸堆。1916年袁世凯要复辟称帝,把年号恢复成了洪宪,但洪宪元年最终只持续了短短数十天。

而许多貌似是日本代表物的词汇,其实都是中国曾经已有的年号。“大和”是唐文宗李昂的年号,白居易李商隐都度过了完整的大和年间;“天皇”是唐末割据政权朱泚的年号,距今也有一千二百年的历史了;“明治”是大理皇帝段素英的年号,比明治天皇要早八百多年……

年号这东西,在中国自己的历史上已经渐行渐远,如今只存在于一堆少有人问津的典籍和娱乐电视剧里,《贞观政要》、《宣和画谱》、《康熙大帝》、《戏说乾隆》……只是我们弃如敝屣的东西,也有人还在用,而且似乎也没耽误现代化进程。假如将来有一天日本去把年号申遗,虽然我们能理直气壮言之有据地说“年号本来是中国的”,但恐怕也不会残存多少底气。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冲虚道长和风清扬是什么关系?他为什么知道独孤九剑?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冲虚道长是武当派掌门人,在《笑傲江湖》中冲虚道长的戏份并不算多,但每次出场的设计都十分精妙。冲虚道长和少林方证大师是好友,他们二人对整个江湖的影响力是其他门派都望尘莫及的。在冲虚道长和令狐冲比武时,冲虚道长发现令狐冲使用的剑法和风清扬相似,虽然说不出剑招的名字,但也由此知道了令狐冲就是风清扬的传人。

  • 朱元璋命妃嫔殉葬,但是为什么放过了张美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殉葬的制度,在我国古代其实一直都是存在的,只不过程度的高低和人数的多少有所不同了。其实在战国时期,人殉的制度就已经慢慢的在减少了,到了秦始皇时期,用陶俑替代了人俑,之后的人殉就更少了。但是到了明朝时期,朱元璋又恢复了人殉制度,还要让自己的后宫妃嫔为自己殉葬。不过,在殉葬的人当中,朱元璋唯独放过了一个

  • 泰坦尼克号真实事件是怎样的?竟然是因为一起保险诈骗阴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泰坦尼克号》这部电影相信已经有很多小伙伴们已经看过了,虽说这部电影已经过去了20多年,但是当年观影的每一个瞬间还是历历在目,依然是记忆犹新。天意弄人,泰坦尼克号这样一艘举世闻名的船只竟然第一次航行就失事,第一次航行也成了最后一次航行,多么悲惨。那么这艘船究竟是因为什么而永远的沉没于海底了呢?看过电

  • 范增是被项羽气死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范增作为楚汉时期,项羽的谋士,眼光非常毒辣,鸿门宴上看到刘邦离开,顿时就痛心疾首,指着项羽就骂,刘邦此次走了,就等于放虎归山,对于项羽来说,那就是最大的敌人给放跑了。然而这样一心向着项羽的范增,最后竟然是被项羽气死的吗?项羽和范增之间有隔阂,有一部分原因也是刘邦等人的手笔,那么范增到底是怎么死的?项

  • 中国历代人口变化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现如今的中国,一共有大约十四亿人口,但是这个数字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到未来会变化,从古代到现代也是在变化的。我们知道,最开始我们的祖先是以部落的形式存在的,而一个部落不等同于我们现在的一个国家,尤其是人口,一个部落的人口可以说是少之又少,但是究竟是如何从这样非常少的部落,发展成为现如今十几亿人口的大国

  • 著名天文学家哥白尼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哥白尼,相信小伙伴们都不会陌生了,他是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波兰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神父、教会法博士。在16世纪初的时候,经过哥白尼对天体的研究,哥白尼坚信日心说,认为地球是围绕着太阳进行旋转的,而不是太阳绕着地球旋转。然而这一说法却违背了当年教会的权威。首先谈一个哥白尼的故事,因为哥白尼在很小

  • 蒋琬庙介绍,揭秘蒋琬庙具体位置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蒋琬这个人在历史上还真的不是一般人,是真的非常厉害的人,是蜀国的四相只要,诸葛亮死了之后接替诸葛亮的就是蒋琬了,其实蒋琬这个人最开始并不喜欢当官,做小官的时候就是经常性的不理朝政的,后来差点被刘备砍了头,好在诸葛亮求情,最后被提拔重用,所以蒋琬这个人也是不简单的一个人,那么蒋琬死后他的庙在什么地

  • 中国大一统王朝排行榜,哪个朝代的历史时间最长?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有很多个历史朝代,很多人可能会从秦朝开始算起,但是也会有人从夏朝就开始算起,夏商周毕竟也是一个历史朝代,只不过,它们其实和秦朝之后的朝代还是很不一样的,原因也就在于秦始皇第一次统一了全国,自称皇帝,然而之前的时代并没有做到这一点,也就是完全的统一。那么今天就给大家带来我国古代大一统王朝的排行

  • 我国历史上的三苏是指哪三人?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在我国古代唐宋时期,咱们中国的文化走向了最巅峰时期,在这两个朝代里,涌现出了很多非常著名的诗人以及作家。就比如唐朝时期的李白、杜甫等等,宋朝的王安石、欧阳修、陆游等等。另外在我国宋朝时期还有着被称之为“三苏”的三个人,那么被称“三苏”的三个人分别是谁呢

  • 中国古代十大军师排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军师”,在我国古代,一直都有非常出色的军师诞生,其中比较有名的比如姜子牙、诸葛亮,刘伯温等,他们在军事方面都有很多过人的才能,因此也能够名垂青史。不过,古代的军师那么多,如果要排出前十位军师,究竟有哪些人能够上榜呢?这些人之间的能力高低又是什么样的,排名又会是怎样,第一名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