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姜子牙三十岁上昆仑山,那他三十岁之前在干嘛?

姜子牙三十岁上昆仑山,那他三十岁之前在干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14 更新时间:2024/1/23 1:01:35

在《封神演义》的设定中,姜子牙在昆仑山学习了四十年的时间,被元始天尊派出去完成封神大业,不过,算下来姜子牙就是三十岁左右才上昆仑山拜入元始天尊门下,那他在三十岁之前都在干什么呢?他七八十岁才终于功成名就,是一个大器晚成的好例子,只是,按照世俗的追求,他三十岁以前又做了些什么呢?

按照《封神演义》中的说法,姜子牙三十岁上山学艺,在昆仑山元始天尊的门下足足学了四十年,而当他下山的时候,已经是一位白发苍苍的七十岁的老人了。我们今天的这篇文章,不去讨论姜子牙是如何跟着元始天尊学道的,更不去讨论他学成之后又是如何辅佐武王兴周伐纣的,我们很想知道的是,姜子牙在三十岁之前是怎么过的,三十岁之前,他都干了些什么?

说到姜子牙钓鱼,我们一定立刻就会想到“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句话,我们的脑海中也一定会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一位须发斑白的老者,头戴斗笠,在渭水河边优哉游哉地抛着钓钩。其实,关于“钓鱼”这件事,并不是姜太公老年之时才开始去做的,早在他年轻的时候,比如三十岁之前,就已经开始了,这并不是胡说八道,而是有其合理性的。关于这样的合理性,其实说白了也很简单,姜子牙总是要吃饭的,而“钓鱼”就是一种谋生之道,更何况我们也都知道,“钓鱼”这件事,本来就是小到青少年童、大到中老年都喜欢的一种“户外运动”。

与钓鱼一样,砍柴也是姜子牙在三十岁之前要做的事情,因为这同样也是谋生的手段,我们都知道,那个时候可没有什么煤气灶、电磁炉,要想吃饭,那完全都要用柴烧,所以柴火也是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姜子牙又怎么不去做这样的事情呢?当然,关于“钓鱼”,尤其是“砍柴”,姜子牙做这样的事情隐藏着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他不是富二代”,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今天就不做讨论了。

“钓鱼”和“砍柴”只不过是谋生的手段而已,姜子牙若想飞黄腾达,则“学习”这件事是绝对不能缺少的。姜子牙所学的、所思的,自然都是大学问,学兵法,习谋略,是安邦之举,是治国之道。对于这一点,在后世的又一位大人物——诸葛亮的身上,也能有所体现,所谓“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封神演义中,姜子牙无疑是第一主角,他最传奇的事迹,就是七十二岁高龄还在渭水之滨的磻溪垂钓,结果被周文王拜为丞相,后来兴周灭商,封国安邦。此外,姜子牙还受元始天尊委托,主持封神仪式,成为了万神总领。

因此,无论是在人间还是在神界,姜子牙都是人生最大的赢家。

但我们知道,姜子牙的辉煌人生,其实是在七十二岁后才开始的,在此之前,他的人生简历非常简单,三十二岁来到昆仑山学道,七十二岁下山,这四十年在山上"挑水,浇松,种桃,烧火,搧炉,炼丹"。而三十二岁之前干过什么,封神原著却惜字如金,几乎从未提及。

实际上,一个人不可能无缘无故就能成功,姜子牙三十二岁之前的经历和选择,必将影响他之后的人生轨迹,所谓"人生自强少年始",在小编看来,三十二岁之前的姜子牙其实非常不简单,撇开历史,单从《封神演义》中寻找细节,至少发现,年轻的姜子牙做对了三件事,从而影响了他的人生进程。

一、周游天下

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三十二岁之前的姜子牙没有待在老家,而是走出家门,四处游历,广交朋友。

何以见得呢?

我们来看姜子牙的家庭背景,书中介绍他乃东海许州人氏,上无叔伯、兄嫂,下无弟妹、子侄。也就是说,姜子牙乃家中独子,按理他应该在家侍奉父母,"父母在不远游"嘛。可是,书中说他在朝歌有一结义仁兄宋异人。我们知道,东海许州离京城朝歌距离遥远,在古代,许州往返朝歌没有三五个月到不了。可见,年轻的姜子牙并非寻常人,而是云游四海的有志青年。

二、结交挚友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姜子牙三十二岁之前,人生最大的一笔财富就是结交了一位好朋友,这个人就是朝歌的宋异人。说实在话,像宋异人这样的朋友,茫茫人海里又有几个?

先不论姜子牙与宋异人年轻时如何结识如何相处,我们看到的是四十年后重逢,宋异人对姜子牙的无私帮助,以及超越亲情的友谊。宋异人不但出钱、出人、出力,帮助姜子牙娶亲、做生意,最为难得的是还在精神上鼓励姜子牙,帮助他规划人生。可以想像,姜子牙下山后,如果没有宋异人,他将举步维坚,难成大业。

三、选择明师

"良禽择木而栖",姜子牙云游天下的同时,一心想着上山修道,寻访明师。在封神世界,不恋红尘富贵,而去修道修仙,这其实是最明智的选择。封神大战中,那些没有去修仙的武将,就是有万夫不当之勇,在修真者面前,一个回合都走不了。

而关键是,在派系林立的修真界,姜子牙选择了阐教,并且拜元始天尊为师。阐教不同于截教的"有教无类",而是走精英路线。三十二岁的姜子牙能被元始天尊看中,成为玉虚宫二代弟子,这本身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毕竟,元始天尊挑选弟子的眼光是很苛刻的,年轻的姜子牙若没有过人之处,万万进不了阐教的大门。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士兵行军打仗吃什么?不吃鱼肉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行军打仗成本最高的便是在后勤这一块,士兵的粮食还有马的粮食都需要保证充足,毕竟多数士兵都是步行,如果体力都没办法确保上了战场也很难打胜仗。那古代士兵在行军路上都吃些什么呢?丰富程度肯定不能和现代相比,当时主要是以淀粉类食物为主,条件允许的话还能吃上肉。不过据说有一种肉他们不吃,那就是鱼肉,这究竟

  • 风清扬归隐时多少岁?他既然常年隐居华山为什么不复出?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笑傲江湖》中对于风清扬的信息透露的很少,风清扬的年龄,以及他归隐之前的事情都没有详细介绍。只是通过方证大师等江湖前辈的描述,才得知风清扬曾威震江湖,连任我行也将风前辈列为他一生最佩服的三个半人之一。风清扬本是华山剑宗弟子,但因为葵花宝典导致剑宗和气宗彻底决裂,在双方决战之际风清扬被骗走,最后剑

  • 夏朝的社会形态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夏朝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但夏朝究竟是个怎样的朝代还存在很多未解之谜。根据史书记载,夏朝是第一个采用世袭制的朝代,在原始部落时期一般都是采用禅让制,而夏朝则是提出了“天下”这个概念,让夏族王氏和其他部落有了血缘和经济上关系,从而建立了自己的核心领地。很多人还不太了解夏朝的

  • 狸猫换太子中的刘太后是谁?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在“狸猫换太子”的故事中,刘妃因为担心李妃生下皇子被立为皇后,就联合郭槐用狸猫调换了李妃的孩子。最后李妃被打入冷宫,刘妃则是被立为皇后。这个故事中的刘妃究竟是谁呢?其实她的原型就是宋真宗的皇后,章献明肃皇后。章献皇后刘娥是宋朝第一位临朝称制的女性,后人将她和吕后、武则天共称,

  • 山海经的昆仑山是现在的昆仑山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山海经》中兼具了各种神话传说,还有很多上古时期的地理知识,只不过,这些国家、山脉、河流等等,都和现如今相差太大,而且书中有很多奇异的生物,根本不像是在现实中会存在的,更像是神话传说,所以,就算是昆仑山这种和现代山脉名字一样的地方,也不一定指的就是现在的昆仑山了。那《山海经》里面的昆仑山究竟在什么地

  • 汉文帝刘恒有多幸运?铲除诸吕临时被拥立为帝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汉文帝刘恒可能是历史上最幸运的人物之一了。刘恒是刘邦第四子,平时为人低调,当然在吕后专权时期,刘恒基本没有任何话语权。不过吕后一死,周勃、陈平等人顺势铲除诸吕,此时他们需要拥立一位新皇帝,于是他们把人选定为刘恒。当时的大臣认为汉惠帝的孩子都不是汉室后代,所以不合符继承法统,而刘恒一直以宽厚仁慈著称,

  • 流逛锤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在网上有看到一些人说了一些事情,比如有人说了好像有一种人会被称为流逛锤,其实这个说法很多地方有,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流逛锤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这个还比较好理解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其实要知道流逛锤是什么意思,要先知道一句话,那就是“山东响马四川贼都怕河南溜光锤”

  • 洛神赋里的宓妃究竟是谁?不是甄宓到底是什么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都认为曹植在《洛神赋》里面提到的洛神宓妃,其实就是自己的嫂嫂甄宓,而曹丕横刀夺爱,让曹植与甄宓不能在一起。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进行考证和推测,认为其实曹植和甄宓没有感情纠葛,而且甄宓没有名字,甄宓也是后来人给她取的名字,所谓的感甄赋的甄指的是一座城而不是一个人,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文章里面所说的

  • 宋徽宗招安宋江,为什么不招安方腊?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尽管宋江接受朝廷的招安,一直被很多人鄙视,但是对于宋江来说,这恐怕也是他当时唯一能做的选择了,招安之后就被派去对抗方腊,不过,方腊同样也是起义军,为什么朝廷选择招安宋江,却不选择招安方腊呢?难道是方腊很不好对付,只能用武力镇压?那派宋江去对抗,朝廷不怕方腊碾压宋江吗?读《水浒传》,最兴奋之处就是梁山

  • 蹚将和响马有什么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蹚将不知道大家知道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小编反正是不知道的,但是大家也应该听过一句话叫“山东出响马,河南出蹚将”这句话,响马其实大家也应该清楚的,其实就土匪了,那么这个蹚将到底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到底是什么吧,感兴趣的网友别错过了呀!“山东出响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