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午时三刻是现在的几点?

午时三刻是现在的几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942 更新时间:2024/2/14 21:19:49

电视剧里面经会有“午时三刻问斩”的说法,可能小的时候并不在意,也并不了解,看到这句话也没想到,为什么不管是什么朝代背景的电视剧,都是这样说的?其实,午时三刻这个时间,在古代是有特殊意义的,所以才会选择这个时间斩首。那么午时三刻对应的是现代的几点钟?为什么一定要在这个时候杀犯人?

首先,要知道这种说法多见于“小说”或“电视剧”中,与真实的情况未必相符,但仍可考究其说法的缘由。“午时三刻”相当于现在的几点呢?按照现在的时间观,午时,肯定就是中午十二点呗,午时三刻就是十二点半,所谓的“天气最阳”的时候。不少人的看法都是这样的,但是,到底是不是呢?古代一天之中是分为十二个时辰的,每个时辰大概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午时”是11:00~12:59这个时间段,那么“午时三刻”又是多少呢?

关于“刻”有两种说法。首先,“刻”也是古人的一种计时单位,但是说法不一。一种说法是:“古代一昼夜划为十二个时辰,又划为九十六刻,所以,一刻约15分钟,午时三刻就是11:45”,这种说法我觉得挺“现代化”,好像是拿着现代的钟表来划分时间的。还有一种说法是:“古代用漏壶计时,壶内有立箭,箭上有一百刻度,箭随着壶内的蓄水逐渐上升,露出刻数,以显示时间,所以,按照这种计时方法,一天就被分为一百刻,一刻大概就是14.4分钟,午时三刻大概就是现在的中午11时43.2分(即11:43:12)”。小编偏于赞同第二种说法。

那么,开刀问斩为要选择在“午时三刻”呢?因为,古人信奉阴阳学说,认为人死后是要变成鬼魂的,如果选择在其它的时间开斩,那么,犯人死后变成鬼魂可能要来纠缠活着的人,比如说刽子手、监斩官等人。而“午时三刻”是被认为一天之中阳气最盛的时间,阳气最盛则阴气即时消散,若此时将犯人斩首,那犯人死后就变不成鬼了,也就无法骚扰活着的人了。其实,古代的“斩刑”并不都是“午时三刻”的,也有其它的时间,因为“午时三刻斩首”很残忍,选择这个时间斩首的犯人不光人做不成,连鬼都做不成。所以,只有针对重大恶极的犯人才会选择在“午时三刻”斩首作为重大的惩罚,一般的犯人,通常还是让其“有鬼可做”的。值得一提的是皇城的“午门”被认为也是阳气最盛的地方,而且不限时间,所以,那些被“推出午门斩首”者也无鬼可做。

最后,补充个小常识。你知道中国人为何将60分钟成为一个“小时”吗?因为,在西方的钟表计时传入中国之前,中国人用一天十二个时辰来计时。当西方的钟表传入中国后,中国人就将一个时辰称为“大时”,而西方的一个钟点称为“小时”。以后,随着钟表的普及,“大时”一词随着“时辰”被弃用也就消失了,而“小时”却沿用至今。

午时三刻,太阳挂在天空中央,是地面上阴影最短的时候。这在当时人看来是一天当中“阳气”最盛的时候。中国古代人们迷信的看法,认为杀人是“阴事”。

无论被杀的人是否罪有应得,他的鬼魂总是会来纠缠判决的法官、监斩的官员、行刑的刽子手以及他被处死有关联的人员。

所以在阳气最盛的时候行刑,可以抑制鬼魂不敢出现。这应该是古人习惯在“午时三刻”行刑的最主要原因。

午时三刻这个时间,差不多是中午的十二点,这个时间,阳气最盛,人的影子最短,迷信的说法中,此时可以用旺盛的阳气来冲淡杀人的阴气。这应该是习惯上“午时三刻”行刑的最主要原因。

然而也许还有另一层意思。在“午时三刻”,人的精力最为萧索,处于“伏枕”的边缘,所以此刻处决犯人,犯人也是懵懂欲睡的,脑袋落地的瞬间,也许痛苦会减少很多。这样看来,选择这样的时间来处决犯人,有体谅犯人的考虑。

旧小说有"午时三刻开斩"之说,意即,在午时三刻钟(差十五分钟到正午)时开刀问斩,此时阳气最盛,阴气即时消散,此罪大恶极之犯,应该"连鬼都不得做",以示严惩。

阴阳家说的阳气最盛,与现代天学的说法不同,并非是正午最盛,而是在午时三刻。古代行斩刑是分时辰开斩的,亦即是斩刑有轻重。

一般斩刑是正午开刀,让其有鬼做;重犯或十恶不赦之犯,必选午时三刻开刀,不让其做鬼。皇城的午门阳气也最盛,不计时间,所以皇帝令推出午门斩首者,也无鬼作怪。

砍头前为何朝刀喷酒

在古代,刽子手在砍头之前,都会朝着刀上喷酒,这是为什么呢?有一种说法是为了祭刀,还有一种说法是,这样可以辟邪。在古代是非常多的,像盐、净水、银、艾草、香灰等等,都被人们当作驱邪物使用过。

酒之所以会衍生到这种莫名其妙的地方,主要是因为过去的人们不知道什么是病菌感染,只知道见过血的刀碰伤人之后,会使人得病甚至死亡(刀不干净引起的破伤风),但人们不明白,只以为是鬼怪作祟。

后来发现用酒可以有效降低这种风险,可人们同样不懂这是什么原理,于是就认为酒可以驱邪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中国十大顶级国宝排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国宝其实大家也知道的,不仅仅珍贵,更多的时候还是有文化内涵和价值,就中国而言也还是有很多的国宝的,数肯定是数不清楚的,但是我们可以看看中国历史上最顶级的十大国宝了,看看他们分别是什么吧,感兴趣的一起来揭秘看看吧!其实版本很多的,其实每个人心目中的国宝也都不一样,下面小编做个盘点,看看网友们意见吧

  • 历史上欧洲哪个国家的贵族最多?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欧洲的历史,我们就不得不提起那些形形色色的贵族了。如今欧洲大陆上的共和制已经成为了绝对的主流,那么那些已经成为历史遗迹的贵族老爷们在这几百年的动荡当中混的如何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首先是奥地利,或者说哈布斯堡王朝,在几百年前奥匈帝国崩溃,在废除君主制的同时,奥地利也完全废除了贵族制度!虽

  • 匈奴都被汉化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汉朝和匈奴之间的战事长达百年,最后从人口上来说匈奴算是损失惨重,今后再也难以对汉造成威胁。不过匈奴并没有被全部消灭,南匈奴多数是被汉化,那北匈奴此后去哪了呢?自从东汉皇帝击破北匈奴以后,匈奴不在成为边境隐患,取而代之的则是鲜卑族的崛起。原本匈奴控制着鲜卑,等匈奴衰落后鲜卑顺势发展壮大了起来,造成了新

  • 萧远山坑惨儿子萧峰?其手段还是比不上凌退思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萧远山算是把他的亲生儿子萧峰给坑惨了,萧远山武功极高,但智谋更胜一筹,他几乎是凭借一己之力让萧峰站在了整个武林的对立面。当然萧远山这样做都是为了向当年的带头大哥报仇,他明白萧峰是被汉人带大,让他对付汉人肯定是不现实的,所以只能出此下策一步步引到萧峰实行他的计划。不过萧远山还没到丧心病狂的地步,要说武

  • 为什么不修复圆明园?这其中有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圆明园,可以说这是每一位中国人,甚至是人类文化当中的一大痛处。清朝末年,政府无能,腐败不堪,国力衰退,西方列强入侵中国,把中国搅的是天翻地覆。而圆明园就正式在西方列强入侵中国的时候被焚毁的。无数的奇珍异宝被虐对,极度奢华的皇家园林被焚毁,怎叫人不心痛。那么话说为何我国不重建圆明园呢?这其中有什么

  • 刘伯温不差于诸葛亮,为何只被封为诚意伯?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刘伯温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还是很给力的,大家也懂的,他也算是历史上不可多得的人才了,很有治国之才能,说到诸葛亮这个人也不差的,在历史上也是数一数二的,那么有的人问了,这个两个人其实差不多的,但是这个刘伯温和诸葛亮的历史出名程度却不一样,诸葛亮要好很多的,那这个刘伯温好像只封了一个诚意伯,那么具体是

  • 圆明园罹难159周年纪念日,圆明园是如何被毁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圆明园我们都知道,建设于清朝时期,一直都有“万园之园”的美誉,其中收藏有无数件奇珍异宝,园中也是美不胜收。然而就在159年前,却遭遇了一次灭顶之灾,珍奇宝物被洗劫一空,园内也是被毁的破败不堪,而现如今,一百多年过去了,曾经辉煌的圆明园早已经成了一片废墟,但是这片废墟却依旧留存

  • 马王堆墓主老太太名字搞错了什么意思?不是辛追夫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多年以来,我们一直都以为,马王堆出土的那具女尸就叫做辛追夫人,这也是根据考古学家们的解读,我们才知道的。然而就在最近,却发现原来叫了几十年的辛追夫人居然是错的?当年解读出来的辛追夫人这个名字,原来是因为认错了字导致的,其实她不是叫辛追夫人?那这位夫人到底是叫什么名字呢?马王堆在发掘后的47年里,各方

  • 古代的冷宫真的很可怕吗?为何进去的妃子都疯掉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如今很多人都非常喜欢看古装剧,在我国历史上,皇帝的后宫可以说是非常庞大的,这也正所谓后宫佳丽3000。然而事实上,后宫的生活是非常残酷的。虽然表面上来看,那些嫔妃皇后都是光鲜亮丽的,吃得饱穿得好,又有人伺候。但是其实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得到皇帝的宠幸,她们之间也经常在暗地里勾心斗角。而且一不小心犯了错的

  • 云中子是十二金仙吗?云中子的真实身份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云中子在《封神演义》当中,绝对是一个相当厉害的人物,他一出场就带走了姬昌刚收的义子雷震子,而且雷震子下次出现的时候,实力大增。云中子是元始天尊的门人,但是似乎大家都对云中子十分尊敬,所以很多人也对云中子的辈分感到困惑。那么云中子在阐教到底是什么辈分的人呢?云中子的真实身份到底是什么?很多人还是非常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