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墓外面真的有关羽画像吗?真实情况究竟如何?

曹操墓外面真的有关羽画像吗?真实情况究竟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490 更新时间:2024/2/16 1:56:47

虽然说曹操和关羽之间,在小说里面一直都是曹操敬佩关羽,想要拉拢关羽,但关羽心中始终忠于刘备,不管曹操用什么条件,都没有办法获得关羽的忠诚。据说,在曹操墓的里面,还有关羽的画像,但是不知道,这样的事情到底是真是假?曹操墓里面真的有关羽画像吗?究竟这只是小说的虚构,还是历史上真的确有其事呢?

中国古典通俗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以刘备蜀汉集团为中心,所以第一回就写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其实这哥仨在当初根本就不是重要人物,不要说跟何进、芦植相比,连和普通官吏曹操都没得比,但小说从这个角度切入是可取的,主人公越是草根,故事模式就越励志。

话说第一回里,刘皇叔对着招募令唉声叹气,忽然闻得背后肺活量很大的一嗓子,回头一看,张飞登场了,看看他的颜值:“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这哥哥真够威猛。然而,史上的张飞长啥样呢?对不起,没记这么仔细,我们翻翻《三国志》,是这么写的:“雄壮威猛”,至于眼睛咋样,胡须咋样,身高咋样,写史书的不负责。倒是曹操的谋士程昱有口述,说关羽、张飞这哥俩有“熊虎之威”,猛得跟老虎黑熊一般,在这个基础上加工一下,写成“豹头环眼,燕颔虎须”,这豹子啊、老虎啊,和猛将的形象也挺呼应的,如此虚构想象也算是顺理成章的。

刘备的形象呢?史书的记录那可够仔细的了。演义里说刘备哥“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基本靠谱。《三国志》给刘备哥的素描也是这个模样,耳朵搭肩膀,两手长过膝盖,眼睛能看到耳朵,罗贯中你还能更夸张一点吗?至于“面如冠玉,唇若涂脂”,肤色真有这么好?史书没有提到。

接下来是关二哥,小说里这么写的:“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关公的红脸长须那可是他的招牌,后世所有的关公像都是按这个标准打造的。然而,《三国志》可不是这么描述的,就一句话:“羽美须髯”,关二哥的胡须很有型,到底是长长的,还是环绕着脸颊,不得而知。清朝的蒲松龄在《公孙夏》这个故事里,将关公描述成白脸虎须的形象,也算是蒲松龄对红脸形象的一种质疑。

至于身高,关公到底几尺,也没量,说不清了,《三国志》里引用了吕蒙形容关羽的一句话:“长而好学”,看来个子还是很高的。

关于关羽的画像,如今最早能见的是金朝人画的《关羽擒将图》,和小说里基本没区别。三国时候其实有人给关羽画过像,那就是曹操死后,曹丕请人在曹操陵墓外面画了关羽水淹七军的场面,“帝使豫于陵屋画关羽战克,庞德愤怒,(于)禁降服之状”,以刺激曾经向关羽投降的大将于禁。画画的时候距关羽去世不到十年,那幅画上的关羽肯定就是真容了,可惜这幅画没有传下来,致使关公的相貌始终是个谜。

219年,曹操“五子良将”之一的于禁,与刘备“五虎上将”之一的关羽,在湖北樊城相遇了。这是一场猛将与猛将之间的决战。关羽固然是战功卓著的百战之将,于禁也是杀敌无数的悍勇之将。他们的对决,不但关系到樊城的得失,还牵涉到曹魏和蜀汉的前途命运。谁都想赢,谁都输不起。

于禁是泰山钜平(今山东泰安南)人,典型的北方人。他长期在北方征战,此次与立义将军庞德率领七军前来樊城,增援被关羽包围的曹仁。交战之初,庞德与关羽有过交手,庞德一箭射中关羽前额,威猛异常,让关羽军队非常忌惮。

但是,于禁不熟悉南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错误地将军队驻扎在低洼地区。这让长期在荆襄地区的关羽看到了可乘之机。进入8月后,一场长达10天的大雨突如其来。汉水因此暴涨。关羽迅速掘开汉水堤岸,引向于禁军队驻地。于禁七军,共计5万精兵就被暴涨10多米的汉水所淹没,几乎全军覆没。

于禁带着将领被围困在一块高地上,当关羽乘大船进攻时,走投无路的于禁无奈地投降了关羽。庞德虽然也被围困住,但他继续抵抗,“战益怒,气愈壮”,最终被关羽抓获。庞德坚决不降,还大骂关羽:“竖子,何谓降也!魏王带甲百万,威震天下。汝刘备庸才耳,岂能敌邪!我宁为国家鬼,不为贼将也。”随后被关羽杀了。

曹操得知于禁和庞德的消息后,感叹良久,称:“吾知禁三十年,何意临危处难,反不如庞德邪!”的的确确,于禁追随曹操30多年了,而庞德才投顺曹操4年。就这样,于禁成了曹操“五子良将”唯一一个有投降敌军经历的人。

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不在话下。在曹操这边则意味着一场巨大的灾难。曹仁打算弃城突围,曹操产生了迁都的想法。如果不是孙权违背盟约,派吕蒙、陆逊在背后无耻地袭击关羽,曹魏的国运恐怕要提前结束。

然而,就在于禁投降关羽后不久,关羽就被吕蒙、陆逊等人打败,败走麦城。于禁被带到孙吴。投降将军,在哪里都不招人待见。于禁在孙吴受尽了白眼。一天,他与孙权骑马并排而行。这引起了孙吴大臣虞翻的不满。虞翻当场呵斥于禁,骂道:“尔降虏,何敢与吾君齐马首乎!”指责于禁只是俘虏,没有资格与孙权并驾齐驱,还手持马鞭要鞭挞于禁。

虽然孙权立即喝止了虞翻,但于禁心里的阴影面积就可想而知了。

220年,曹操逝世,其嫡长子曹丕继任。曹丕很快就受禅登基,以魏代汉,结束了汉朝400多年的统治。221年,孙权向曹丕称臣,将于禁送回曹魏。

表面上,曹丕很尊重于禁,对他嘘寒问暖,讲述荀林父、孟明视的故事来安慰他,依然封他做安远将军。但实际上,很鄙夷他的行为。一次,当于禁到曹操陵墓拜见时,发现外面有有三幅画像,分别是关羽战胜、庞德愤怒、于禁投降的样子。

当然,这是曹丕命人画的,“帝使豫于陵屋画关羽战克、庞德愤怒、禁降服之状。”于禁见了,羞愧交加,很快就得病死去。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老虎为什么不吃大熊猫?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熊猫看上去圆滚滚的非常可爱,而且它们的主食是竹子,也不是什么凶猛的动物,很多人都非常的喜欢,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熊猫看上去并没有任何杀伤力,而且行动缓慢,但是像老虎狮子这一类的猛兽,宁愿自己饿肚子,也绝对不会吃大熊猫。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这就和熊猫最开始的状态有关了,上古时期的大熊猫,可是你绝对

  • 黄肠题凑用什么打开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黄肠题凑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这个是真的厉害,而且一般人也享受不到,只有帝王可以享受到,所以这个黄肠题凑非常的少见,也非常的珍贵,但是大家说的多的是这个黄肠题凑是盗墓贼的克星问题,还有研究这个黄肠题凑的相关示意图问题,还有用什么方式打开的问题,所以具体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我们速度来揭秘看看吧!闲话少叙

  • 靠山王杨林原型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靠山王杨林应该是不少人都知道的一个角色了吧,在一些以隋唐为背景的小说里面出现的人物,对他的设定是隋炀帝杨广的叔父。那么,在历史上真的有靠山王杨林这样一个人物吗?历史上的杨林是怎样的?在小说当中,靠山王杨林的最终的结局又是什么呢?他的来头这么大,为什么最终的结局并不怎么好呢?杨林,字虎臣,《说唐全传》

  • 古格王朝是怎么消失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知道,在古代,不同时期我国的领域是不一样的,而且现如今地处我国边缘的区域,在古代并不属于中原领土,有很多大一统的王朝并没有把它们纳入自己的版图,所以就存在着很多周边的小国家,古格王朝就是其中之一。而古格王朝却在历史上神秘的消失了,不知道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古格王朝到底为什么会消失了呢?西藏阿里地

  • 为什么说中国的历史不存在奴隶社会?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中国的历史,先前有一种说法说的是,中国的夏商周这三个朝代是属于奴隶社会的。若是这样的话,那么中国的历史就与西方的历史一样了,同样是被划分为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等几个递进的阶段。然而如果关注历史研究的进展,你就会发现,这个说法的论据在今天已经大面

  • 段正淳并没有尽到父亲的责任,为什么阿朱还甘愿替他死?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都不理解阿朱最后为什么要假扮成段正淳,期望用自己的命去换段正淳的命。实际上段正淳并没有对阿朱尽到父亲的责任,她和萧峰的感情明显要更加深厚一些,一边是爱人,一边是不太熟悉的生父,阿朱为什么却选择一个如此极端的方式呢?有人认为正是因为阿朱不想看到萧峰和段正淳相残,所以才打算牺牲自己解除两人的恩怨,

  • 蒲寿庚背叛南宋,那么他的后代在明朝有什么待遇?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南宋的胡商蒲寿庚应该知道的人不多,但是知道这个人的人会对这个人非常的好奇,话说这个蒲寿庚十分的厉害,是一位大商人,但是在南宋的时候这个蒲寿庚是背叛了南宋的,那么这个蒲寿庚的后代到了明朝又有什么样的结局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跟印度的贱民制度相似,中国明朝时代也存在贱民制度,并且以户籍的

  • 宋朝到明朝期间不到90年,为何差距那么大?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宋朝和明朝其实这两个朝代完全不一样的,感觉差距非常的大,但是如果熟悉中国朝代的会发现,这个宋朝到明朝其实只是单纯的不到90年时间,这90年之间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有的人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距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就好了!自宋朝崖山之役(公元1279年)灭亡后

  • 猪八戒师傅是谁?或同孙悟空师出同门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猪八戒前世是天庭上的天蓬元帅,因为触犯天条被贬入凡间。不过猪八戒在投胎时,不小心投错了猪胎,最后变成猪头人身。虽然猪八戒看起来没什么攻击性,但他也有着很深的背景,并不是人人都可以欺负的。有人推测猪八戒和孙悟空有可能师出同门,真的会是这样吗?当然原著也没交代猪八戒的师傅到底是谁,这样的说法只是一种推测

  • 古代没有发胶、发蜡,女性靠什么固定发髻?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男性和女性都会梳发髻,不过女性头发更多、更长,做造型肯定也会更加复杂一些。古代流行过的发髻有倭堕髻、盘桓髻、十字髻、朝天髻、同心髻等,不过她们是如何固定发髻的呢,除了用发簪以外,古人也会使用类似发胶的东西。当然她们使用的发胶和我们今天的发胶完全是两种物品,不过功能相似,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古人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