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文官为何都要追求“文正”谥号?“文正”是什么意思?

古代文官为何都要追求“文正”谥号?“文正”是什么意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112 更新时间:2024/2/14 16:19:45

古代除了皇帝有谥号,其实官员同样可以有谥号。例如在唐朝以后,文人当官都想得到“文正”这样一个谥号。不过作为皇帝来说,谥号不能轻易加封,历史上获得“文正”的文官也是屈指可数。从古代的谥法来看,“文”并没有规定要和哪个字配合,不同朝代文人最高等级的谥号叫法也会不同。从宋朝开始,凡是得到“文正”的人,他的官场生涯可以说是已经圆满了。所以才会成为文官一生的终极目标。

1516年7月20日,明朝名臣李东阳步入人生的最后时光。

就在这时候,他获悉皇帝将赐给他“文正”的谥号,顿时喜极而泣。李东阳在朝廷里做官50年,入内阁主政18年,位极人臣,历经三朝而不倒,什么样的场面没见过?他之所以表现得如此失态,是因为“文正”的谥号,是一种极高的荣誉,皇帝轻易不会将这个谥号赐予给大臣。

事实上,李东阳也是明朝开国150年来,第一位被赐予“文正”谥号的大臣。在他之后100多年,被赐予“文正”谥号的大臣只有谢迁一位。如果加上被追加“文正”谥号的方孝孺和倪元璐,总共也只有4位,真正的屈指可数。

清朝时期,得到“文正”谥号的大臣有所增加,在近300年时间里,朝廷总共发出了8个“文正”谥号,分别是汤斌、刘统勋、朱珪、曹振镛、杜受田、曾国藩、李鸿藻、孙家鼐。这里面,除了曾国藩外,其余大部分人都有担任“帝师”的经历,多少沾了皇帝的光。

然而,“文正”谥号并非古代大臣的最高等级谥号。唐宋时期,还有比“文正”等级更高、更加珍稀的谥号,那就是单字“文”。

“文”字谥号为什么等级很高呢?王莽《训谥》中说:“经天纬地曰文。”能够“经天纬地”的人,不是皇帝就是王侯,一般大臣根本就没有资格得到这个谥号。所以,从西汉以来,一直到宋朝,近1500年时间里,总共只有5个大臣,得到了“文”字谥号。

他们分别是唐朝韩愈白居易,宋朝杨亿、王安石、朱熹

韩愈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大诗人,因提倡古文运动,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进士出身,官至吏部侍郎。在文人之中,他的官也算做得比较大了。不过,韩愈一张嘴巴很“讨嫌”,喜欢在朝廷里“乱说话”,多次被贬斥到外地。韩愈不吸取教训,在51岁高龄还上了一道《论佛骨表》,引得龙颜大怒,差点连脑袋都掉了。824年,韩愈病逝,被追赠为礼部尚书,谥号“文”。因此,人们尊称他为“韩文公”。

白居易是韩愈同时代的人,比韩愈小4岁。当韩愈和柳宗元提倡古文运动时,白居易也没闲着,与元稹发起了新乐府运动。白居易也是进士出身,官也做得不小,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他们同在京城为官时,应该有过来往,不然就不会将对方写进诗歌里。不过,白居易的诗歌成就更大,直追李白杜甫。846年9月8日,白居易去世于洛阳,享年75岁,朝廷追赠为尚书右仆射,谥号“文”。

杨亿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18岁就考中进士,官至工部侍郎。杨亿为人正直,风骨铮铮。这样的人,在朝廷里面的日子总是过得很艰难。但杨亿不以为然,依然扼守做官的底线。当时,宋真宗喜欢搞祀神求仙这一套,还搞过封禅泰山的把戏。杨亿多次表示反对,得罪了宋真宗。不过,1020年,杨亿因病去世后,宋真宗还是送了一个“文”字谥号给他。看来,有的皇帝肚子里也能撑船吧?

王安石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名大臣了,相信大多数人都背过他的“王安石变法”吧?当年,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进行变法,得罪了司马光在内的一批人。当宋神宗死后,高太后掌权了,任用司马光为宰相,全面废除新法。王安石就在忧心忡忡病逝了。那时由于反对变法的“旧党”主政,王安石没有得到任何谥号。直到1094年,支持变法的章惇执政后,朝廷才对王安石追加谥号“文”,算是“迟来的爱”吧。

朱熹的名字相信大家也耳熟能详吧。朱熹祖籍江西婺源,出生于福建尤溪,是宋朝有名的理学大家。朱熹的理学思想,成为了官方哲学。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享受这种待遇的,除了孔子就是朱熹了。正是因为朱熹对儒学的发扬光大,他死后得以享祀孔庙,是孔庙里面唯一的非孔子亲传弟子。朱熹在朝廷里也做过官,历任江西南康知府、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焕章阁侍制兼侍讲等职。1200年4月23日,朱熹在71岁高龄去世。朝廷赐予“文”字谥号。不仅如此,朱熹还被追赠宝谟阁直学士,追封徽国公等。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李靖为什么可以肉身成圣?因为他背后有高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李靖和自己的三个儿子,他们都不在封神榜上面有名字,而他们之所以可以成为神仙,是因为他们最终都是肉身成圣的了。哪吒可以肉身成圣很好理解,他原本就是灵珠子转世,但为何李靖也可以做到?难道说其实李靖的实力非常强大,可为什么在其他地方却看不出来?为何人们印象当中的李靖其实并没有那么厉害呢?要说人们印象当中的

  • 陆压道人为何专程下山杀赵公明?这其中有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在封神演义当中,陆压道人的身世非常的神秘,自我描述的是西昆仑的散仙,更是有着斩仙飞刀,钉头七箭书这样的神秘法宝。陆压道人第一次出山就是奔着赵公明去的,陆压道人曾对燃灯道人说道:陆压散人亲到此,西岐要伏赵公明。很显然,陆压道人第一次下山所针对的目标,便是赵公明。那么,陆压为何要这么有目的性的杀死赵公明

  • 赵公明为何能够实力碾压12金仙?燃灯是如何成佛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由于黄龙真人被捉了,现任大师兄的赤精子就坐不住了,挥着宝剑就亲自上前去迎战赵公明了。可惜赤精子武艺技不如人,还没打个三五会和,赵公明就瞅着机会出手祭出了法宝定海珠。原文曰:“公明将此宝祭于空中,有五色毫光。纵然神仙,观之不明,瞧之不见,一刷下来,将赤精子打了一交。”在定海珠法

  • 儒家文化对西汉造成了哪些影响?家庭伦理有了明显变化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儒家文化决定了此后中国千年的文化基础,不过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文化只能算是主流思想中的一种。大家还能包容其他的礼法,但汉武帝继位后,决定推行独尊儒术,这让儒家成了唯一的礼法文化。那儒家到底对西汉,或者说对汉武帝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呢?竟然能让汉武帝如此崇拜儒家。实际上带来的改变大概体现在三个大的方面,这

  • 假道伐虢有什么历史典故?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假道伐虢”是著名的三十六计当中的一计,三十六计我们知道,是我国古代非常有名的兵法,其中记载了三十六个兵法策略,假道伐虢就是其中之一。这个计谋听上去是用假的行为让敌人放松警惕,但实际上真正的意思并非如此。那么,假道伐虢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这背后又有什么样的历史典故?今天我们就一

  • 峨眉派掌门身份为什么是个铁指环?其实跟杨过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郭襄找了杨过一辈子,最后都没能如愿,但他们两人之间的情谊其实有一直流传下去。郭襄创立了峨眉派,并且把一枚铁指环当做是证明峨眉掌门身份的物品,这个铁指环到底有什么来历呢?其实打造这枚铁指环的原料和屠龙刀、倚天剑是同一种,都来自杨过的玄铁重剑。郭襄为了保留这份寄托,所以就特意让铁匠铸成这枚指环,只要峨眉

  • 孙悟空其实被压了600年?到底是如何计算时间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孙悟空在五行山下五百年,这几乎是每一个人的常识,《西游记》里面也是这么写的,也很少有人去深究。而且毕竟是神话故事,没有时间线遵循也是情有可原的。但是,唐僧却是有历史原型的,唐僧没有时间但玄奘大师却有时间,加上书中有一些暗示时间的线索,所以如果想要探寻这个时间的话,也不是没有可能。那么,为什么说其实孙

  • 长安名字的由来是怎样的?是谁取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西安是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拥有浓厚的历史氛围。不过有一点让人不懂的是,西安为什么要改名,而没有沿用长安这个叫法。不少朋友都觉得“长安”听上去要比“西安”更有味道一些。这就不得不从长安的历史开始说起了,长安是历史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在周朝时就被定

  • 古代平民出远门要用一年的积蓄?为何古人出远门成本那么高?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对于现代人来说,出远门已经算得上是一件非常寻常的事情了,但其实在古代,这还并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毕竟古代的交通与现代相比还是很落后的,可你知道,如果古代一个平民想要出一趟远门的话,需要花费多少钱吗?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他们要花掉自己一年的积蓄,这实在是让人难以想象,为什么古人出行的成本那么高呢?在古代

  • 鸠摩智武功不如虚竹,为什么还是天龙四绝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鸠摩智曾决战虚竹,被虚竹用天山六阳掌和天山折梅手击败,既然鸠摩智的武功还赶不上虚竹,为什么他还能入选天龙四绝呢?如果你只看了电视剧版的《天龙八部》,那鸠摩智的确不算强,但在原著小说中,鸠摩智可是一等一的高手。鸠摩智天资过人,看任何东西都是过目不忘,他在吐蕃已经很难找到对手,此次前往中原也是想要追求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