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伍子胥出兵楚国背叛母国,为什么还说自己是忠臣?

伍子胥出兵楚国背叛母国,为什么还说自己是忠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670 更新时间:2023/12/26 19:04:59

历史上对于伍子胥的评价,很少有负面的,大部分都是同情伍子胥的。甚至很多的史书中,都说伍子胥实际上是一个忠臣。我们都知道伍子胥是楚国人,他是后来逃到吴国,才在吴国工作的。但是他把自己当成了吴国人,竟然要出兵攻打自己从小生活的楚国。就凭借这一点,为什么说伍子胥是一个忠臣呢?

在506年的时候,吴就任命伍子胥为副将,带着六万的兵马去攻打楚国。楚国几番抵抗,但是还是抵挡不住吴国的攻打,最后楚国灭国了。这个时候伍子胥心中的火还是下不去,就想着尽快找到楚平王。后来得知楚平王已经逝去,于是伍子胥就找到了他的坟墓进行开棺鞭尸。很多人看到这个行为,都觉得伍子胥与忠臣相距太远,为何他自己却说自己是忠臣呢?

首先伍子胥之所以会攻打楚国,是因为他觉得孝比忠要重要。一个人在世上生存,首先要做到孝,才能做到忠。为什么史书上都觉得伍子胥很可怜?是因为伍子胥的家人就是被楚王杀死的,当初伍子胥也差点被杀,幸亏他机智逃到了吴国,得到吴王的重视。因此对于父兄之仇,伍子胥不得不报。但是罪魁祸首已经去世,伍子胥只好是开棺鞭尸。

再者伍子胥之所以带兵去攻打楚国,并不是要楚国从此灭亡,他的对象只有楚平王一个人。他出兵楚国,只是为了找楚平王报仇,为自己的父亲和兄弟讨一个公道。伍子胥对于楚国的王室宗人,并没有赶尽杀绝,只是针对楚平王一个人罢了。因此伍子胥攻打进楚国,第一件事就是找到楚平王进行报仇。由此可见,那些说伍子胥背叛母国的人,只是看到了历史的一个方面,是比较片面的观点。

接着从当时楚国人们的反映来看,他们对于伍子胥是同情大于怨恨的,因此可以看见伍子胥并不是有意使楚国灭亡。而且楚国的人们觉得伍子胥这样的行为,是有道理的,并没有因此而辱骂伍子胥。因此伍子胥说自己是忠臣,也是有道理的。

但是同一件事,有的人却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会觉得伍子胥这样做是不对的,为了楚平王一个人而去灭掉整个国家,就是对不起祖先。而王若虚评价伍子胥的语言更是犀利,他说伍子胥自贼其君又贼人之君,是一个小人的作为。但是历史本来就是没有对错的,每个人站立的角度不一样,自然就会有不同的观点,这是正常的。我们不能说谁对谁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标准。

而对于忠臣的定义,也是这样的道理。何为忠臣?为君主效忠的人才能成为忠臣吗?想必这个说法不对。如果君主是昏庸无能的,甚至对你的家人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对天下的百姓置之不理,这还是应该效忠的君主吗?效忠这样的君主,真的是一个忠臣吗?因此综合以上的分析,伍子胥说自己是忠臣,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标签: 伍子胥春秋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为什么乾隆年间人口呈现爆发式增长?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乾隆,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中国封建时代的人口增长速度极为缓慢,即便是注重休养生息的和平年代,人口也未出现过爆发式的增长。汉朝最高峰时,全国人口约有近六千万,唐朝鼎盛时期增长到了八千万,北宋时全国人口突破一亿,而到了明末,由于天灾和战乱的影响,中国人口仅有六千余万。可以看出,中国人口一直呈现出不断起伏波动,缓慢增长的态势,这一

  • 孔融死前与曹操的交锋?虽输给了屠刀,但说对了人心!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国,曹操,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的大军阀中,最先对孔融动杀心的是袁绍。《三国志》中说袁绍与“少府孔融有隙,欲使公以他过诛之”,这句话中“公”指的是曹操,袁绍看孔融不爽,想让曹操找个借口把他干掉。而当时曹操觉得天下不在自己手中,没必要杀此大名士败人品,义正言辞地拒绝了。此后曹操与袁氏兄弟分道扬镳,他没有马上走另立或自立为帝的

  • 说说“大清龙脉''的兴衰往事 风水一说到底是不是真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龙脉,历史解密

    “风水龙脉”的说法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由来已久,上到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都想给自己的先祖或自己找一块风水宝地,以便死后可以埋葬在此地,庇佑子孙后代,但要寻到一块绝佳的风水宝地不但要有无上的机缘,更要得到风水大师的全力指点,然而能达到这两个条件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今天就说说“大清龙脉的兴衰往事。传说

  • 揭秘越南历史:被分为越南北属时期和自主时期两大阶段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越南北属时期,越南,历史解密

    在后世史家的建构中,越南古史被分为北属时期和自主时期两大段。北属时期,包括五代以前以及属明时期,元朝和清朝的短暂占领亦可归入其中;自主时期,包括越南的吴、丁、前黎、李、陈、后黎、西山诸朝,以及阮朝前、中期。阮朝后期(1884-1945)归于法国保护之下,则属于越南近代史的范畴,即所谓的“法属时期”。

  • 刘禅去世后,他的陪葬品到底都有些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禅,三国,历史解密

    其实说到三国时期的一些事情,应该会有很多人都很有共鸣的。因为这一段时间里面的一些事情,在我们整个的历史上,都是占据了很大的分量的。而在其中的很多人,在历史上也都是很值得被人铭记的。那么在这段时期里面做君王的时间最长的刘禅,大家应该也是有印象的。但是在那个时候有一件关于他的事情,却是让我们所有的人都非

  • 为何说晋出公最后的希望掌握在韩赵魏三家的手中?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晋出公,春秋,历史解密

    《竹书纪年》:晋出公五年,浍绝于梁……丹水三日绝不流……十二年,河绝于扈。晋出公在位期间,诸事不利,难得记载的河水断流异象也连连出现数次。在史书规则中,往往在位期间自然异象频繁的君主,多半不是什么好君主,也不会是什么好运气的君主。晋出公在位时,卿大夫势力划分为韩赵魏和智氏四大家族,智氏的掌舵者是荀瑶

  • 历史上出现过几个申国?都是怎样的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申国,周朝,历史解密

    大约五千年前,黄帝同盟起于陕北,姜姓炎帝同盟起于关中西部宝鸡一带。炎黄合并后,不少姜姓东迁,但仍然有不少姜姓继续生活于关中,至商周时期,关中一带完全华夏化的姜姓建立了申国,爵位为侯爵,关中一带尚未开化的姜姓则为申戎。申国与申戎皆位于关中西部。此申国历史上称为西申。周王国八百年,包括三个阶段,西周,春

  • 刘邦之前当的亭长在现在是什么职务?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亭长,春秋战国,刘邦,历史解密

    泗水亭不是泗水亭子。据史载十里一亭。这里的里不是公里的里,而是邻里的里——五户为邻,五邻为里。亭长准确说来不是官而是吏,泗水亭长刘邦有两卒——亭父、求盗。福垊先来回顾刘邦如何当上亭长的?然后考证其岗位职责,最终得出亭长到底相当于今天的什么职务。结局很意外哦。刘邦年轻时是信陵君(商丘宁陵,其子为宁陵君

  • 蜀汉灭亡时的场面是什么样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蜀汉,三国,灭亡,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出现了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在这一时期,蜀汉从巅峰走向了衰落。到了诸葛亮去世之后,蜀汉就走向了灭亡。年过半百的刘备颠沛流离了半辈子,建立了蜀汉。在这之后,刘备开始将蜀汉的发展推向了巅峰。由此出现了一个“盛世”的局面。可是这样的盛世持续时间非常短,在夷陵之战后,蜀汉的军力就被灭了,从此蜀汉一蹶

  • 寇准是宋朝栋梁,但有个恶习导致他被一贬再贬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寇准,北宋,宋朝,历史解密

    寇准是宋朝栋梁,一个为国为民的好官。在赵光义时期,寇准就深得信任。别人劝赵光义立太子,都被败诉,只有他劝赵光义立太子,赵光义不但不恼,还言听计从。寇准好官是好官,可他有个恶习,这个恶习太误事,而且误的是国家大事,导致朝纲大乱,他也被一贬再贬。寇准这个恶习是什么呢?酒后失言。寇准好喝酒,高兴喝酒,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