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宋灭亡后,众多的文人去哪里了?

南宋灭亡后,众多的文人去哪里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661 更新时间:2024/1/16 4:24:50

有宋一朝,科举繁盛,“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举国上下崇儒重教,城乡一片书声。据统计,南宋一年应科人数达40万,占成年男性的2.5%。由此形成一个庞大的文人儒士集团,或在朝指点江山,或在野为乡贤名绅,更有开坛讲学,说经传道者,集官僚、乡绅、学者三位一体。

文人饱读圣贤书,多以忠义自负,但实际上却鱼龙混杂。宋季,状元文天祥陈文龙以身殉国,“留取丹心照汗青”,也有状元留梦炎,先附贾似道,贾氏倒台,又划清界线,升为丞相,不久降元,官除尚书。文天祥被俘后,有人请放其南归为道士。留梦炎上书元世祖:“天祥出,复为号召江南。”元遂杀文天祥。时人评曰“两浙有留梦炎,两浙之羞也。”

元军南下,宋室倾覆。板荡之际,大浪淘沙。文天祥的誓死不从和留梦炎的仕元代表着当时的两个选择。再加上归隐山林、不问世事,就是宋末文人的三个不同归属。

归属一:誓死不从除了文天祥起兵抗元,壮烈牺牲外,南宋殉国进士还有70多人。另有一部分儒生,没有能力带兵反抗,而是通过诗词文章寄托故国哀思,甚至用绝食自杀等手段表示对元朝的抗议。

文天祥同科谢枋得,元兵入侵之后,挺身组织民兵抗战,失败后,遁入深山。1288年,应忽必烈征集贤士的旨意,福建参政魏天佑把他抓到,送到大都,强迫他出来做官。结果谢枋得在拘所水米不进,绝食身亡。

福建连江太学生郑某,宋亡后改名思肖,即思念赵(趙)宋之意。他隐居吴中,坐必向南。表示自己“意不忘宋,不肯北面异姓。”郑思肖善于花兰花,但他所画兰花根下都无泥土,众人不解,他说“土地已经被人拿去”。死后墓碑上写“大宋不忠不孝臣郑思肖。”

临安府教授许月卿,宋亡之后,披麻戴孝,把自己关在小室之内,三年不言一句,时人称为“山屋先生。”后来虽然说话,但“语尝狂病。”并在家门书一联,“要看今日谢枋得,便是当年许月卿。”

归属二,隐而不仕此类读书人未能“死国”,对于元朝的抵制和故国沦亡的痛切不如第一类强烈,但是保持名节,拒不出山。

进士胡三省,宋末元初屏谢人事,专心修史,给《资治通鉴》注释,在战乱中,苦心修著的《资治通鉴广注》丢失,他又变卖家产,再购通鉴,重新注解,严寒酷暑不停,曰:“吾成此书,死而无憾。”

义乌县令周密,元亡之后拒不出仕,填词作赋,著书纂文,写有《武林旧事》、《过眼云烟录》等书,专记南宋旧时风物,以托故国之情。但他和郑思肖、谢枋得等人不同,时常和元朝新贵交往,“以鉴赏游诸公”。

金华儒生金履祥,南宋时曾提出组建舰队,偷袭元朝后方的奇策,但未被采纳。入元不仕,在家乡著书讲学,广收门徒,说《尚书》、《周礼》、《通鉴》,成为浙东学派之巨擎。宋亡后他未从事抗元活动,其著作还被进献元廷。

归属三,投靠元朝元军南下,不少文官望风而降,进士方回,官知严州,元兵到时,“乃迎降于三十里外,鞑官毡裘,跨马而还,有自得之色”。元朝授其为建德路总管,欣然就职。同留梦炎一样,视高官厚禄重于忠义气节。

宋朝很大一部分人读书就是为了中科举做官。江山易主后,这些官迷们想方设法结交元朝权贵,以谋取一官半职。一时北上大都跑路子成为风气。“囊笔褚,饰赋咏,以侦候于王公之门。”“书生亦觅官,裹粮趋幽燕。”

但书生仕元也不全因贪求禄位,有些是出于保护百姓和儒学文化目的。元兵至江阴,陆厚率乡人拜见统帅伯颜,与之“议论有合”,元军遂“不涉其境”与百姓秋毫无犯,后伯颜保举陆厚为徽州同知。与之相似的还有郑安、古之学等人。

“不仕”也“不得仕”南京大学陈得芝教授做过一个统计,南宋理宗朝度宗朝事迹较明的进士中,抗元牺牲者占21.65%,遁隐不士者占53.05%,归顺元朝者25.3%。也就是说大多数的宋朝文人还是 “采薇首阳”。其原因除因守节效忠“不欲仕”外,还因元朝对于南士的排斥和欺凌而“不得仕”。

宋朝与“士大夫治天下”,不必说为官做宰,有功名即可减免田赋,社会精英,光环闪耀。但入元之后,读书人一下从天上掉到地下。元政府不开科举,断了一条升官之路,而且 “官吏不喜儒,差徭必首及之”“武夫豪卒诋诃于其前,庸官俗吏姗侮于其后”,更别提户口分等,南人为最低。谢枋得说:“介乎娼之上而丐之下,今乎儒也。”如此情形,就算书生放下自尊,汲汲求仕,也“不得于时,得官者甚稀”。

遗民出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有了些许变化:

一是遗老遗少们看着复国无望,也逐渐承认了元朝的统治。一些以南宋遗民自居的隐士居然开始攻击反元的农民起义为盗贼,为镇压农民起义的元军大唱赞歌。如刘辰翁写了个《丞相忙兀台美棠碑文》,把忙兀台“平寇”业绩吹了一番。

二是元朝处于稳定江南民心的需要,可开始对南士进行拉拢。先是在南方推行了中原的儒户优免差役制度,又开始选拔书生做儒学教官。学官虽然品级很低,升迁困难,但好歹也是正编的国家干部。另外忽必烈开始征辟南方“好秀才”,派人至江南求贤寻士,授予高官厚禄。

至此,南宋遗民群体发生了分化,不少就此再次遍走出山泽,进入庙堂。他们有一些因为“不耐寒素”,年老家贫,无以为活,出来谋取一官半职;有一些说是为了“传往圣绝学”,说要“治国平天下”,雄心抱负压住了亡国遗恨;还有一些经不住官府的威逼,终于为五斗米折腰了。

推举为官的读书人最出名者即大书画家赵孟,赵孟以荫受司户参军,宋亡后蛰居在家,读书习字刻苦,名声显著。被御史程钜夫以南士第一推举给忽必烈,忽必烈惊叹赵孟为“神仙人也”,从此开始他在大元的宦海沉浮。

这些仕元的宋儒生,内心大都充满矛盾的。一方面,为生计富贵,为所谓抱负,他们要出仕;但从一而终,不事二主的社会观念,又使他们顶着巨大压力,充满愧疚。赵孟一身醉心书画,就是在这矛盾中寻求解脱救赎吧。他的一首诗《罪出》最能说明他的苦闷心境,不妨引之作为本文的结尾:

在山为远志,出山为小草。古语巳云然,见事苦不早。

平生独往愿,丘壑寄怀抱。图书时自娱,野性期自保。

谁令堕尘网,宛转受缠绕。昔为水上鸥,今如笼中鸟。

哀鸣谁复顾,毛羽日摧槁。向非亲友赠,蔬食常不饱。

病妻抱弱子,远去万里道。骨肉生别离,丘垄谁为扫。

愁深无一语,目断南云杳。恸哭悲风来,如何诉穹昊。

标签: 南宋金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最痴情皇帝,发明一件东西如今家喻户晓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佑樘,明朝,历史解密

    放眼我国历史,皇帝一个个都是三宫六院,妃子成群。自唐朝白居易写了首《长恨歌》,从此“后宫佳丽三千人”就成了世世代代每年流传的故事。虽然这个数字有些夸张,但皇帝的妃子众多,却也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仔细一想,后宫佳丽怎么可能有3000,就算你一天纳一个妃子,都得纳上差不多十年。而且,很多皇帝实际登基掌权的

  • 野狐岭之战,蒙古大军猛烈攻势一举击破金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蒙古帝国,历史解密

    公元1211年,金大安三年,蒙古国成吉思汗六年,在野狐岭一带,成吉思汗所率领的十万蒙古大军和金朝四十五万大军中的十万中路军相逢,展开一场足以决定双方国运以及中国历史走向的大战,史称“野狐岭之战”。▲野狐岭一战,是金蒙战争中决定性的战役,也是成吉思汗率军南下伐金的第一场大战。金朝,是女真族政权,11世

  • 骁勇善战的蒙古大军,为什么屡败于安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蒙古,历史解密

    在十三世纪这一百年时间里,蒙古大军近乎占据了整个欧亚大陆。在当时已知的世界里,不论是新兴的王朝帝国,还是日薄西山的强大帝国,近乎全部倒在了蒙古大军的铁骑之下。正是因为如此,十三世纪这一百年的历史,对人类的发展史,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历史影响。并且,蒙古人在十三世纪的扩张,也间接影响到了日后欧洲在近代的崛

  • 历史上的惊人真相,项羽生生被冤了上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朝,历史解密

    历史总是非常的奇妙,由于年代过于久远,再者因为科技不发达,信息又无法长期保存,只能依靠书籍来记录,而书籍记录又不完全或者有大的很出入,很多历史真相也被人们传错了。不过,很多历史还是有办法证实的,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说一下5个不为人知的惊人的历史真相,很多课本上都没写,这些知识很多人也都不知道,甚至有很多

  • 她只是紫禁城内的婢女,生下皇长子被皇帝一脚踢死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自古以来,后宫都不是一般人能待的地方,除非你有过人之处,或者是受到皇帝的宠爱,加上自身的家世等等,这才有可能真正的在后宫内立足,要不然想要在后宫中生存还是很困难的。都说官大一级压死人,这句话放在后宫中也是非常合适的,毕竟古代的礼仪制度还是非常的森严的。但是当时还是有很多人想要进宫,说不定就会被皇上看

  • 美人在骨不在皮:盘点唐朝三位唐朝女性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长孙皇后,唐朝,历史解密

    回溯历史,唐朝就像是盛开在长河中的一朵牡丹,是那最艳丽的一朵。盛唐时期,不少外国人来唐朝交流学习,唐朝也影响了不少周边国家的文化,这都说明了唐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时代。它不只在文治武功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还让女性的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升。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三位唐朝女性,看看什么叫“美人在骨

  • 二战时德国为什么要率先进攻波兰?波兰有这么重要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德国,二战,历史解密

    德波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端。1939年9月1日,这一天对于波兰人来说是刻骨铭心的,在这一天德国对波兰发动了闪电战。1939年9月1日拂晓,德军发动大批飞机连续轰炸波兰重要军事目标;地面部队从西、南、北三个方向发动全线进攻,数千门大炮向边境线猛烈轰击。在德军的强大攻击下,波兰军队迅速溃败。9月28

  • 世卿世禄制:中国古代王朝三大选官用人制度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春秋,秦国,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有三大选官用人制度分别是汉代以前的世卿世禄制、汉及魏晋南北朝的察举制, 以及隋到清王朝的科举制。这三大制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因各自利益代表的不同而发生了改变,并均对自己所在地时期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位列第一的世卿世禄制后世有较大的争议,焦点在于是否从西周或者更早就存在世卿世禄制,在这个

  • 明朝史上最倒霉的状元,不到一个月就被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元璋,明朝,历史解密

    古代的科举制能够发明,无疑是很多寒门子弟的福音。正是因为有了科举制,寒门子弟才能够出人头地,走入仕途。在历史上,寒门子弟做大官的不在少数。从隋朝时期,科举制就已经出现了,只不过没有发展起来。直到到了武周时期,武则天的出现才让科举制得到了大肆发展,总的来说科举制的好处是很多的。历朝历代的科举制都有区别

  • 陆贞传奇萧唤云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萧唤云,历史解密

    萧唤云是《陆贞传奇》中的女二号,人物设定是南北朝时期梁国的亡国公主,是男主角高湛的初恋情人,阴差阳错的嫁给了男主角的哥哥男二号高演,萧唤云因此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变成了宫廷之中的狠辣,刁钻的女人。那么萧唤云的生平还有什么经历呢,萧唤云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呢?萧唤云是电视剧《陆贞传奇》中的人物,历史上并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