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兰陵王没有戴面具

历史上兰陵王没有戴面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857 更新时间:2024/1/21 7:32:29

兰陵王,作为现代有名的古代美男之一,无数的小说都把他作为主角,描写他的绝世的美貌,满足了无数少女的幻想。而在传说中,兰陵王还因为长得太好看而不得不戴着凶神恶煞的面具上战场,进城也靠刷脸,关注点全都放在了他的长相上面。但其实,兰陵王当时是真的没有戴面具,而遮住他的脸的,并不是面具,是另外一种东西,你知道是什么吗?

兰陵王高长恭生得一副俊美的面容,被列入了古代十大美男之中。对于他的长相,很多史书做出记载:《北齐书》《北史》中都说他“貌柔心壮,音容兼美”;《兰陵忠武王碑》中说他“风调开爽”;《隋唐嘉话》中说他是“白类美妇人”……

可见,兰陵王的确是一位美男。除了貌美,他也是个文武双全的将领。但这位将领每次领兵出征都会带上一副面具,这是为何?

有人说兰陵王身材魁梧,但面容却像女孩子般秀气。这样在战场上起不到震慑敌军的作用,还会让友军丧失斗志,所以每次出征都要带上青面獠牙的面具。

这仅仅是一种观点,还有的人认为戴面具是为了迷惑敌人。在一次救援洛阳的战役中,他带着面具带领五百骑士冲过敌军包围。城上的齐兵认不出来,怀疑是敌人的计谋。

真实的情况是兰陵王在战场上戴的是甲胄,可以较大程度地保护身体免遭敌方进攻性兵器的重创,戴上这玩意貌似只能看到眼睛而已,在北朝还挺流行的,不仅皇族将领戴,普通的士兵也会戴。

兰陵王高长恭是北齐文襄帝高澄第四子,东魏大权臣北齐奠基人大丞相高欢之孙。貌柔心壮,音容兼美,是中国古代十大美男子之一。

有说兰陵王身材魁梧,但是脸蛋却像女孩一样秀气,在战场上起不到气势逼人威慑敌人的作用,所以每次出征时都戴面具。

事实上,兰陵王戴的并不是面具,而是胄,是头盔,只不过这种头盔比较特别,不是常见的那种露出脸的头盔,是把脸也一并挡住的。《北齐书》关于邙山之战有这样的记载,“城上人弗识,长恭免胄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于是大捷。”

《资治通鉴》里对此类装备情况也有记载:“建康令庾信率兵千余人屯航北,及景(侯景)至彻航,始除一舶,见贼军皆着铁面,遂弃军走。”

可见,北朝时曾流行过这样的装备——武装到牙齿,把脸遮住大半,只留眼睛。这样的装扮自然有更强烈的震慑作用,一见之下令人感到既神秘又恐惧。

高长恭是北齐末期文武双全的名将。他短暂的一生,忠以事上,和以待下,屡建战功,为时人称之。因英勇善战,战功卓着,先后被封为徐州兰陵郡王、大将军、大司马、尚书令等职。

因其战功显赫,声威日显,其堂弟高纬继皇位后,忌恨其功高威武,受人爱戴,恐皇位被夺,于公元573年,帝赐鸩而死。574年高长恭葬“邺西北一十五里”。575年高肃的五弟安德王高延宗为其立了墓碑,即今存的北齐兰陵王碑。据《北齐书》记载,《兰陵王入阵曲》源于河清三年(公元564年)的邙山战役。此战役中兰陵王受命中军将,亲自率领勇士攻入北周包围圈内,使北齐军队军心大震,反败为胜。

邙山之战胜利后,北齐皇帝亲自到洛阳犒赏三军,在庆功会上能歌善舞的北齐将士以邙山战役胜仗为背景创作了歌颂兰陵王的舞乐《兰陵王入阵曲》。

《兰陵王入阵曲》伴有吟唱和简单的戏剧表演,风格悲壮浑厚,古朴悠扬,属于军队武乐,是中国古代具有代表性作品之一。后传入民间,流传广泛。

到隋朝时期,被列入宫廷曲目。中唐时期,渐渐娱乐化,失去武乐色彩,成为"软舞"。唐玄宗李隆基认为"非正声",下诏禁演,以后渐渐失传。

现在,小伙伴们应该知道,兰陵王为什么每次出战都会带面具了吧,其实那是头盔。兰陵王的故事曾经被多次影视化,所以这一历史误区就这样到处传播开了。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最长寿的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不管在什么时候,长寿一直都是很多人的心愿,谁都希望自己可以在世上多活一些时间,但是有时候却不能改变当时的历史,比如三国时期战乱频发,所以这一时期的人们平均寿命非常低。不过尽管平均寿命很低,但是依旧有一些长寿的人,很多人可能想到了司马懿,的确,司马懿算是长寿,只是还有比他更长寿的人。古代人平均寿命问题

  • 乾隆死后,和珅为什么没有巴结嘉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和珅为人一定是非常聪明的,不然也不会在乾隆眼皮底下贪污,还贪了那么多而不被乾隆处罚。乾隆毕竟也不是傻子,怎么可能不知道和珅的作为?但是,既然他如此聪明,为什么咋乾隆死了之后,没有去巴结新皇帝嘉庆?嘉庆一直看和珅不顺眼,最终把他杀掉抄家,和珅为何没有想办法给自己留一条后路呢?公元1799年正月初三,8

  • 商鞅是如何获得秦孝公信任的?秦孝公为何敢重用外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商鞅出生于卫国顿丘,后来辅佐魏国相国公叔痤的庶子。此后公叔痤向魏惠王推荐商鞅,认为他有治理家国的才能,但魏惠王并没有采纳。此后商鞅便来到秦国实施自己的变法,秦国也因此走向强盛,成为战国最强大的诸侯国。不过商鞅初来乍到,还是个外人,秦孝公为何会如此信任商鞅呢?甚至为了推行变法,不惜得罪宗亲。实际上秦孝

  • 宋朝和汉唐兵种有何区别?冷兵器时期最强兵种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汉朝和唐朝时期,基本上都能对北方游牧民族的交战中取得上风,但到了宋朝情况便急转直下,宋朝军队几乎对游牧民族没有太好的办法,以至于常年都是依靠各种补偿才能换来和平。那宋朝和汉、唐的兵种究竟有没有区别呢?实际上还是有一定区别的。在冷兵器时期,高机动性才是能打胜仗的基础,所以拥有强大的骑兵部队至关重要。但

  • 宋朝经济比唐朝好?宋朝发展经济有什么绝招?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宋朝和唐朝都是两个十分强盛的朝代,虽然宋朝总是被诟病军事力量太弱,和唐朝根本没办法比,但宋朝也有自己的优势。论经济发展宋朝是要好过唐朝的,唐朝鼎盛时期的面积要比宋朝大得多,但宋朝人口却比唐朝多。而且商品经济在宋朝得到了快速发展,使得宋朝越来越富有,经济活跃度也是水涨船高。为什么宋朝就能让全国的经济水

  • 为什么有人认为李建成比李世民更优秀?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李世民和李建成,这两兄弟到底谁更厉害,恐怕还是难以有定论。从表面上来看,似乎是李世民更厉害一些,毕竟最终玄武门之变,李世民胜利了,而李建成却身死,皇位自然就落到了李世民身上,可是也有人认为,如果是李建成当了皇帝,一定不会比李世民要差,或许唐朝会发展的更好。事情究竟如何,李建成真的比李世民更厉害吗李建

  • 夷陵之战后,东吴为什么不趁机消灭蜀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夷陵之战,被认为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当中的最后一次战役,与之前的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并列,在历史上也是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的。而夷陵之战中蜀国战败,这个时候如果想要一击制胜,直接消灭掉蜀国,其实也未必完全没有任何希望,尤其是另外两国实力都比蜀国要更加强劲的时候。可是为什么战胜之后东吴并没有乘胜追击?为何不干

  • 康熙为什么要让一群孩子生擒鳌拜?这些孩子有什么特殊?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用几个孩子去对付一个体格健壮并且武力值高强的成年人,这种剧情只在《琅琊榜》当中出现过一次,但其实现实的历史上,也有过类似的情形发生,那就是清朝时期康熙生擒鳌拜,也是这样用一群小孩子将有“满洲第一勇士”之称的鳌拜生擒住了。不过电视剧是为了羞辱别人,而康熙这样做又是为什么呢?康熙

  • 商鞅的老师是尸子还是鬼谷子?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尸子”一听就让人有些不寒而栗,但其实就像是老子、庄子一样,尸子也是对古代一位先贤的尊称,他的本名尸佼,虽然名字很少有人知道,但是曾经的很多寓言故事,甚至是“宇宙”这个概念,最早也是他提出来的,说到这里是不是觉得这位尸子也是相当厉害的人物呢?那么今天就

  • 陶谦为什么把徐州让给刘备,却不让给袁术?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东汉末年,袁术和刘备本来并无交集,但自从刘备占据徐州后,袁术便把刘备当成了头号敌人。实际上很多人不理解陶谦为什么宁愿把徐州让给刘备,也不让给袁术,以刘备当时的能力来说,根本就没有保全徐州的能力,最后果然是被吕布抢走了徐州。早期刘备能够多次虎口脱险,只能说运气太好,而曹操、袁术等人也都小看了刘备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