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康熙为什么要让一群孩子生擒鳌拜?这些孩子有什么特殊?

康熙为什么要让一群孩子生擒鳌拜?这些孩子有什么特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361 更新时间:2024/1/22 6:21:13

用几个孩子去对付一个体格健壮并且武力值高强的成年人,这种剧情只在《琅琊榜》当中出现过一次,但其实现实的历史上,也有过类似的情形发生,那就是清朝时期康熙生擒鳌拜,也是这样用一群小孩子将有“满洲第一勇士”之称的鳌拜生擒住了。不过电视剧是为了羞辱别人,而康熙这样做又是为什么呢?

康熙一位被部分学者誉为“千古一帝”的大清皇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可以说是他是中国少有的长寿之君。而在他这长达61年的执政生涯中,15岁生擒权臣鳌拜的事迹至今让大多数崇拜康熙的人所津津乐道。

鳌拜出生于清朝勋贵之家,他的祖父乃是完部族长索尔果,叔叔费英东更是后金开国五大臣之一,可以说他的家族是清初最为顶尖的家族。当然鳌拜本人可不是依靠家族的庇护才在清朝有了一席之地的,他可是凭借着自己的战功获得了“满洲第一勇士”的盛赞,并获封公爵这一异姓所能做到的最高等的爵位。

而后在顺治皇帝死后,因为鳌拜的忠心,他与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三人同为辅佐大臣,自此鳌拜走向了人生最为鼎峰的时刻。作为托孤之臣,日后随着索尼的去世,苏克萨哈的被杀,遏必隆的依附,鳌拜权倾朝野开始独霸朝堂。但是也正是因为如此,鳌拜的独断专行与年少气盛的康熙的矛盾开始急剧上升。

再加上此时的鳌拜借助辅政大臣的身份已牢牢掌控住议政大臣会议和六部的实权,并任意的行使着原本只属于康熙的权力。最终不甘受制于人的康熙决定干掉鳌拜,夺回原属于他的权力。康熙先是以强身健体为借口召集了一批身强力壮的亲贵子弟进入皇宫,然后秘密的训练他们,为日后生擒鳌拜做准备。

而后在1669年5月,他又借口此时中原各地尚未完全平复,需朝中大臣前往各地安抚的名义将鳌拜的亲信大臣调出北京。之后康熙在鳌拜的亲信都调离北京,那些原属于这些亲信所担任的官职还处于空缺的状态时,就乘机将自己的亲信安插在这些位置上,而后并掌控了京城的兵权。

在做足准备后,在1669年6月14日康熙以有事要与鳌拜协商的名义将鳌拜诏入宫中。然后在鳌拜进宫面圣毫无防备之时,康熙那些秘密训练的亲贵子弟就突然冲出生擒了毫无防备的鳌拜。就这样曾经被誉为“满洲第一勇士”的鳌拜就被一群他看来还是小孩子的布库们给生擒了。

而后康熙念在他为清朝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就免其一死,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曾经不可一世的鳌拜就被囚禁在家中,但不久之后就死于家中,死因不明。

那么在这里很多人都会有一个这样的疑惑,为什么康熙会让一群年轻的亲贵子弟去做生擒鳌拜的事情呢?鳌拜可是被誉为“满洲第一勇士”的主,即使此时的他已是约59岁的花甲之年,但是近三十年的战场生涯他的武力也不是区区一群小毛孩能比的。

那么为何康熙就敢让他们去执行这一项关乎着康熙存亡的事情呢?要知道一旦这些人抓不住鳌拜,康熙的性命和帝位必将受到严重的威胁,轻者当一辈子的傀儡皇帝,重者丢掉帝位,甚至是生命。其实康熙会这么做,主要有以下的几点原因。

一、让鳌拜放松警惕。鳌拜武力绝对不俗,权势也足够大,但是也正是因为如此,长年的掌控着大清的大权,早已让他目空一切。试想下,如果鳌拜看见康熙整天都在跟一群亲贵子弟在玩闹,他会怎么想?我想鳌拜只会想康熙果然还是一个小孩子,就这样整天就只知道玩闹的皇帝,对我来说真的没啥威胁。

当然康熙并不是在玩闹,而这里真的不得不佩服康熙的心机,小小年纪不但知道隐忍,还知道示敌以弱。当时的康熙明明无时无刻不想着对鳌拜除之而后快,可是他却一直都隐忍不发。而是一直都示弱于鳌拜,并假装着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最终也正是这样的假象让鳌拜几乎彻底的丧失了对康熙的警惕性。

二、无人可用。其实在当时康熙之所以会如此冒险的起用这批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无人可用。众所周知自鳌拜独霸朝堂后,整个朝堂几乎都已被鳌拜完全控制,不但六部都是鳌拜的人,连皇宫的侍卫处都被鳌拜控制,更别说当时康熙周边的太监、宫女也有很多都是鳌拜的人。

可以说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让康熙不敢去用这些人。其实原本康熙用那些宫廷侍卫是最稳妥的,毕竟皇家侍卫都是武功高强之人,用他们去制服鳌拜,成功的几率将更加的大。但是实际上康熙并不能用这些人,侍卫处早已被鳌拜控制住,如果用这些人恐怕不出数日康熙的计策就会被鳌拜所知。所以康熙没办法也只能用这些初出茅庐的清白子弟,只有用这些身家清白的人,才能确保计策不会被鳌拜得知。

三、好控制。其实康熙会用这些小孩子,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好控制。这些小孩子本就是从忠于皇家的那些家族中挑选出来的亲贵子弟,而这些孩子可以说就是一张白纸,此时的他们身上没有跟朝堂上的任何派系有瓜葛,而且也没有任何成年人的那种心思。可以说在他们的眼里和心里就只有家族所交代的那句话,就是“忠君爱国”。

所以当康熙跟他们说他们要对付的是当朝的权臣鳌拜的时候,他们并没有害怕。正如康熙当年在决定抓捕鳌拜的时候问这些小孩子“你们怕朕,还是怕鳌拜?”,他们毫不犹豫的回答“怕皇帝”,是的,在他们这些每天都被灌输着“皇帝最大”的思想的小孩子们来说,皇帝远比鳌拜来可怕的多。也就是如此,康熙才能最终成功的实施活捉鳌拜的计划。

四、初生牛犊不怕虎。康熙用这些孩子除了以上原因,还有一条那就是这群孩子不怕死。他们几乎都还没有经历过朝堂上的那些勾心斗角,和世间种种的挫折。所以他们始终都保持着一股劲,一股不服输,一股不怕死的劲头,而就是这个精神最终让他们完成了康熙交代的事情。

可以说在当时如果没有这个不怕死的精神,恐怕他们很难全心全意的去对付鳌拜。毕竟鳌拜可是这个天下权势最大的权臣,一旦失败,他们和他们的家族势必将受到毁灭性的打击。所以对付他如果没有那份胆识,恐怕谁也不敢去对付他,这份计划也就不能成功。

实际上就在这样的种种原因下,最终康熙决定用这些小孩子去对付权势滔天的鳌拜。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最终康熙成功的将鳌拜擒拿,然后夺回了自己的权力。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商鞅的老师是尸子还是鬼谷子?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尸子”一听就让人有些不寒而栗,但其实就像是老子、庄子一样,尸子也是对古代一位先贤的尊称,他的本名尸佼,虽然名字很少有人知道,但是曾经的很多寓言故事,甚至是“宇宙”这个概念,最早也是他提出来的,说到这里是不是觉得这位尸子也是相当厉害的人物呢?那么今天就

  • 陶谦为什么把徐州让给刘备,却不让给袁术?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东汉末年,袁术和刘备本来并无交集,但自从刘备占据徐州后,袁术便把刘备当成了头号敌人。实际上很多人不理解陶谦为什么宁愿把徐州让给刘备,也不让给袁术,以刘备当时的能力来说,根本就没有保全徐州的能力,最后果然是被吕布抢走了徐州。早期刘备能够多次虎口脱险,只能说运气太好,而曹操、袁术等人也都小看了刘备的决心

  • 函谷关被攻破过吗?为何战国各国都无法攻破秦国函谷关?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函谷关这个地方真的是超级给力超级给力的一个地方,为什么这么说其实大家也应该清楚的,那就是话说这个地方就是保证了秦国一直未被打败的原因,所以这个地方的地理位置真的太重要了,那么有的人也问了,这个叫函谷关的地方真的一次没有被攻破过吗?还有但是战国几个国家为什么无法攻破函谷关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些问题一

  • 南宋最杰出的皇帝是谁?并不是靠女人上位的赵昚而是赵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南宋其实大家也知道的,真的好混乱的,小编到现在也搞不清这个朝代到底是个什么鬼,但是这些也不是什么大的问题,学习就好了,最近小编有看到一则十分有意思的话题,那就是有人说南宋最为杰出的皇帝到底是谁呢?有的人说是赵昚,赵昚就是那个隐忍了二十年而且靠十个女人才上位成功的人,但是这只能说是上位啊,并不能说

  • 卫国有什么自保的办法?一个小国为何能存活900年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卫国是由周武王分封的姬姓诸侯国之一,卫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并非一个强国,但他却是整个周朝存活最久的诸侯国,共有907年的历史。很多人不理解,卫国西接晋国,东靠齐国,长时间都在列强的包围下生存,为什么卫国的寿命反而是最长的呢?卫国究竟是有什么独特的自保技巧?虽然卫国是一个小国,但从卫国走出的将才可以说是数

  • 唐朝女性化妆特点介绍,桃花妆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唐朝是一个非常开放的朝代,特别是对女性来说。因为武则天成为历史上的首位皇帝后,算是给广大女性带来了不少福音,对于女性之前的各种限制也解除了很多。最近热播的《长安十二时辰》中,各位观众应该都已经见识了唐朝女性的风采。也有很多小伙伴对当时女性的妆容感到好奇,因为感觉脸实在太白了,而且额头上还会点一个像桃

  • 诸葛亮死后为什么不回成都下葬,而是选择葬在定军山?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汉丞相诸葛亮受先主托孤之重,北伐却未成功。临终前,诸葛亮留下一条遗嘱:我死后,就埋在定军山吧。成都有个武侯祠,最早是蜀汉昭烈帝刘备的昭烈庙。后来,“武侯祠堂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昭烈庙成了武侯祠。而诸葛亮遗体埋

  • 李必历史原型是谁?历史上真实的李必是什么人?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看过《长安十二时辰》原著的朋友应该都已经发现,剧版中有很多角色的名字都做了改动。小说中是用的真实历史人物的姓名,剧版则变成化名。易烊千玺饰演的李必,实际上就是唐朝中期著名谋臣李泌。李泌年少出名,据说七岁便能写文,此后得到唐玄宗赏识,入朝为官。剧中李必开场的一段对白,完全将自己内心的抱负展露无遗,那历

  • 雍正成为皇帝后,“四爷党”成员的结局都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雍正与四爷党,还真是有很多故事可以讲的。四爷党可以说是雍正争夺皇位的道路上最大的威胁,说到这里那么就有人问了,既然是最大的威胁,雍正后来称帝之后这四爷党后来的结局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针对真个问题来分析揭秘看看吧。谓“四爷党”其本身是否存在本就是存在争议的。中国古代

  • 密折制度是谁始创的?密折制度优点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密折制度起源于清朝康熙晚年,在雍正时期逐步完备。很多人还不太理解密折制度到底是什么意思,说通俗一点就是一个皇帝鼓励大臣打小报告的措施。当时皇帝允许四品以上的官员直接向皇帝递交密折,这样做使得朝廷内部形成了一种压迫感,官员之间相互监督,而皇上也能享受其中特有的神秘感。雍正皇帝就很喜欢官员呈上密折,仿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