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高宗妃嫔萧淑妃怎么被害?萧淑妃为何失宠?

唐高宗妃嫔萧淑妃怎么被害?萧淑妃为何失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421 更新时间:2024/1/26 10:39:34

萧淑妃是齐梁皇室后裔,唐高宗李治的嫔妃,为李治生下一个儿子两个女儿。但萧淑妃的结局却十分惨烈,原本唐高宗非常宠爱萧淑妃,她也有了和武则天争宠的资本。只可惜最后败于武则天,导致她被贬为庶人,而且武则天更是用尽残忍手段将萧淑妃折磨致死。武则天采取的手法和当年吕后折磨戚夫人并无二致,不过萧淑妃被害唐高宗为什么没有出手制止呢?萧淑妃究竟是如何失宠的?

武则天可以说是历史上最为恶毒的女人,其对情敌王皇后、萧淑妃的处置更令人发指。那么,曾作为唐高宗李治身边最为尊贵的两位女人,虽已被冷落而被囚宫中。但她们毕竟是李治的原配、宠妃,且萧淑妃又诞有皇子、公主。而李治又是仁弱之主,也并非那么绝情。那为何李治却不能保护王皇后、萧淑妃,而被武则天残害呢?

历史上另一件残害皇帝宠妃的著名事件,则是西汉吕后称制时。而将刘邦的宠妃-戚姬,断去手足,剜去双眼,熏聋双耳,灌以哑药,而关在厕所里,并取名“人彘”。吕后对此颇为得意,便让自己的儿子刘盈前去观看,却把刘盈吓得大惊失色,禁不住地说:这不是人干的事,我为太后子,太后却做出如此之事,我还怎么能做皇帝呢?。自此,大病一场,也不再理朝政,数年之后,也就怏怏死去了。

吕后残害戚姬,是在刘邦去世之后。而武则天却何以敢在李治的眼皮底下,公然残害王皇后、萧淑妃?王皇后出身於太原王氏,为西魏尚书左仆射王思政的曾孙女。而萧淑妃则出身於兰陵萧氏,为南朝齐、梁宗室后裔。此二人分别出身於北方、南方的最高门第,论家族出身,远不是武则天能比拟的。

而据《新唐书·列传一》记载:..初,帝(李治)念后(王皇后),间行至囚所,见门禁锢严,进饮食窦中,恻然伤之,呼曰:皇后、良娣无恙乎?今安在?二人同辞曰:妾等以罪弃为婢,安得尊称耶?流泪呜咽。又曰:陛下幸念畴日,使妾死更生,复见日月,乞署此为';回心院';。帝曰:朕即有处置。

可见,王皇后、萧淑妃虽被处置,但李治仍对她们怀有感情,甚至可以说是余情未了。但正因为如此,也才为此两位女人迎来了灭顶之灾。

史载:...武后知之,促诏杖二人百,剔其手足,反接投酿瓮中,曰:"令二妪骨醉!"数日死,殊(肢解)其尸。初,诏旨到,后再拜曰:"陛下万年!昭仪承恩,死吾分也。"至良娣,骂曰:"武氏狐媚,翻覆至此!我后为猫,使武氏为鼠,吾当扼其喉以报。"后闻,诏六宫毋畜猫。武后频见二人被发沥血为厉,恶之,以巫祝解谢,即徙蓬莱宫,厉复见,故多驻东都。

武则天如此残害王皇后、萧淑妃,一则,因其恶毒、妒忌。二则:也惧怕王皇后、萧淑妃再得皇帝恩宠,东山再起。但为何李治贵为天子,却任武则天恣意妄为,连两个女人都保护不住呢?一则是,因为武则天正得恩宠。

其次,李治性格过於仁弱,而对性格泼辣的武则天有所畏惧。据史载,武则天得志之后,处处掣肘李治,李治不能忍受而与上官仪商议废黜武则天的皇后之位。诏书都已草拟完毕,可当有人奔告给武则天。武则天前来申述之时,李治又迟疑后悔,还把上官仪给出卖了(史载:.武后得志,遂牵制帝,专威福,帝不能堪...召仪与议。仪曰:“皇后专恣,海内失望,宜废之以顺人心。”帝使草诏。左右奔告后,后自申诉,帝乃悔;又恐后怨恚,乃曰:“上官仪教我)。

第三,李治欠缺理政能力,而离不开武则天。从早期的萧淑妃宠冠后宫,到后来对韩国夫人(武则天之姐)、魏国夫人(武则天之外甥女)母女的宠辛。都足以说明李治对武则天的感情,其实也并非那么般深厚痴恋。李治性格仁弱,武则天却歹毒专横,性格仁弱的男人,其实不大会对歹毒专横的女人产生真正的爱意的。

那为何武则天的地位却没有被动摇呢?乃是因为李治的性格比较懦弱、欠缺主见,属於那种依附性的人格。而在“帝制时代”,家国一体,为防皇权旁落,懦弱的皇帝往往依赖於强悍的内主,才能驾驭如长孙无忌那般的权臣。正因为李治离不开武则天,才使得武则天恣意妄为。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秦穆公是如何挖到由余的?由余帮秦穆公列入五霸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由余是春秋名将,周武王少子唐叔虞的十五世孙。此后因为曲沃武王伐晋导致流落戎地,但深得戎王重用。有一次戎王派由余到秦国考察,秦穆公在接触由余后,将他拜为上卿。不过由余也不是忘恩负义之人,刚开始并不想为秦穆公做事,但秦穆公用了一招使得由余被戎国弃用,最后由余无奈只能替秦穆公出谋划策。秦穆公能入列五霸之一

  • 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什么?从三方面分析唐朝衰落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一般安史之乱被认为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事件,安史之乱以后,唐朝面临三方面的严重困扰,只要有一方处理不好,便会转换成危机。总说唐朝相对其他朝代更加开放,除了对百姓各方面的思想约束减少以外,还对其他民族十分包容,但这也有利有弊。藩镇才是安史之乱的根源,没能处理好藩镇问题是唐朝犯下的最大失误。下面就为大家

  • 唐玄宗跟杨贵妃洗澡的地方是什么样子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杨贵妃,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了,我国历史上的四大美女之一,唐玄宗的宠妃。古代时期的华清宫有着很多提供沐浴的温泉,作为宠妃的杨玉环肯定也是在里面沐浴过的。在古代,关于描述杨贵妃的诗词有很多,甚至有些还专门描述她洗澡的样子。其中,白居易写的《长恨歌》中有一名句,“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

  • 胡惟庸为什么要毒死刘伯温?是朱元璋给了胡惟庸这次机会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胡惟庸是明朝开国功臣,也是明朝最后一位丞相。不过朱元璋为了废除丞相之位还有中书省,给胡惟庸定下了诛九族的罪名,连韩国公李善长、列侯陆仲亨等开国功臣也被一并处死。胡惟庸被处理之前,反倒把刘伯温给害死,据说刘伯温就是被胡惟庸给毒死的。那胡惟庸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实际上他们二人一直有着不小的矛盾,而且胡惟庸

  • 曹真如果没有病逝,诸葛亮北伐能否取得成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曹真曾多次率领魏军抵御诸葛亮的进攻,只是后来因病才返回洛阳,曹睿便派司马懿接替曹真的位置。但司马懿在战场上的经验根本不能和曹真相提并论,所以他面对诸葛亮选择了一套最稳妥的方式迎战,就是闭门不出,这反而是让诸葛亮无计可施。如果还是由曹真出战,他肯定不会当缩头乌龟,说不定这对诸葛亮来说会是一位更好的对手

  • 北宋签订澶渊之盟真的吃亏了吗?澶渊之盟真相解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宋真宗时期,北宋和辽国战事不断,1004年澶州之战爆发,宋真宗在寇准的力劝下选择亲自督战。而辽国也是由萧太后亲征南下,双方士兵伤亡惨重,此时辽国有议和的想法,王继忠通报宋真宗,宋真宗也决定赞同议和。不过双方签订条约的条件却是,北宋每年要送给辽国岁币10万两、绢20万匹,对于北宋来说明显不平等。不过此

  • 历史上贞观之治的内容是什么?给唐朝带来了哪些改变?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贞观之治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所开创的盛世,使得唐朝在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都实现了繁荣的局面。所以李世民也被称为是“千古一帝”,虽然他上位的方式一直存在争议,但他的确是将唐朝发展的越来越强盛。其实还有很多朋友不太清楚,贞观之治的内容究竟是有哪些,或者说李世民究竟通过怎样的措施

  • 梁武帝萧衍身为萧氏后人,为何称帝后还要更换国号?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梁武帝萧衍是梁朝开国国君,不过萧衍身为萧氏后人,为什么他称帝后还要更换国号呢?历史上汉朝、宋朝也有出现过断层,但刘秀上位后也没选择更换国号,那萧衍为什么要改齐为梁?其实萧衍这样做可能也是无奈之举,他虽然身为萧氏后人,但和萧氏宗亲已经没有太大关系了。如果他继续沿用之前的国号,担心会名不正言不顺。下面就

  • 董卓进京并没有太多兵马,为何却能控制朝廷?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汉末京城动乱,董卓奉命进京讨伐十常侍,并且立下救驾大功。此后董卓顺势接手朝政大权,废少帝扶持傀儡皇帝汉献帝上位,并且很快吞并了周边两大军阀。此后便还是了自己的专政之路。当时董卓入京并没有多少兵力,为何他却能掌管朝廷呢?为何当时就没人出来制止董卓。实际上,董卓一早并没有暴露自己的野心,而是选择笼络各方

  • 明朝末年有多腐败?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都知道,明朝的灭亡标志着中国历史上左后一个汉人王朝的覆灭,而随之而来的便是长达300多年的满清王朝的统治。在我们很多人看来,明朝不该灭,明朝灭亡的愿望,而且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十七年来如一日,兢兢业业,算的上是个好皇帝了。在明朝灭亡前夕,兵力其实还是非常充足的,仅江南地区就有百万的军队,而却在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