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鄱阳湖大战朱元璋是如何获胜的?鄱阳湖大战背景介绍

鄱阳湖大战朱元璋是如何获胜的?鄱阳湖大战背景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488 更新时间:2024/1/17 13:37:34

鄱阳湖大战是朱元璋陈友谅为了争夺鄱阳湖而进行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也被称为是中世纪全世界规模最大的一次水战。最后朱元璋以少胜多击败陈友谅,明军顺势拿下湖南、湖北,此前势均力敌的局面也被打破,朱元璋占据了绝对的上风。不过当时朱元璋只有20万兵力,他是如何击败陈友谅65万大军的呢?历史上只要发生以少胜多的战役,背后肯定都有一段精彩的博弈,这次就为大家简单讲讲鄱阳湖大战,看看朱元璋到底是靠什么取胜的。

朱元璋和陈友谅的鄱阳湖之战,最终朱元璋虽然获得了全胜,但是,这是一场让朱元璋感到后怕的战争。后来他曾经对刘伯温感叹道:“不听先生的话,而有安丰之行,假如友谅趁我军之出,应天空虚,顺流而下,我进无所成,退无所归,大势去矣。”

朱元璋说的安丰之行,是当时张士诚围攻小明王韩林儿(韩山童的儿子)的最后一座城池安丰。韩林儿抵挡不住,向朱元璋告急。于是朱元璋率军渡江救安丰。陈友谅趁这个机会,率领60万大军围攻洪都。镇守洪都的朱元璋义子朱文正死守了三个月,差点被陈友谅打下来了。同时陈友谅占领了吉安、临江、无为州等广大地区。洪都是军事重镇,一旦被城破,朱元璋将进退失据。所以朱元璋赶紧从安丰撤围,回到应天,但是主力却无法及时回来。朱元璋没办法,只好“围魏救赵”,进军鄱阳湖,从而拉开了鄱阳湖决战的序幕。

当然了,朱元璋之所以感到后怕,还不仅仅因为这一点。可以说,整个鄱阳湖战役,直到消灭陈友谅的最后一刻,朱元璋其实就一直处在不安之中。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陈友谅实在太强大。

一是陈友谅的水军力量是朱元璋水军力量的十倍以上。这个数据太可怕了,这基本是秒杀朱元璋的力量。

二是陈友谅的战船都是楼船巨舟。楼船巨舟是水战中的巨无霸武器,士兵们若是站在楼船上,往敌方的小船一通射箭,敌方的小船基本上没有还手之力。

三是陈友谅站在上游,朱元璋站在下游。陈友谅只需要开着楼船往下一冲锋,朱元璋那些弱小的船根本就抵挡不住。

四是陈友谅以己之长攻敌人之短。陈友谅最厉害的就是水军,最适合的战争就是水战。陈友谅用自己厉害的打朱元璋不厉害的,本身就不是一种公平对决。

二、朱元璋受两面夹攻。

朱元璋所处的位置,上游是陈友谅,下游是张士诚和方国珍。朱元璋只联络上了方国珍。方国珍这个人的野心不大,不过,他本身是一个摇摆不定的人,一旦朱元璋打败,他叛变过去对付朱元璋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张士诚则不受朱元璋拉拢,一心要和陈友谅联合起来,夹攻朱元璋。朱元璋处于前后夹攻之势,这种情况,确实是让朱元璋很害怕的。

前面讲到的朱元璋率军解安丰之围,救韩林儿,造成陈友谅大军围困洪都,就是两人夹攻造成的。后来朱元璋对刘伯温说,不应该前去救韩林儿。但是,朱元璋不救韩林儿,他在道义上就无法占主动,很可能大家不归附他,更打不赢。

三、陈友谅针对朱元璋“斩首”。

在鄱阳湖大战中,由于陈友谅是楼船,站得高看得远,因此很容易就发现朱元璋乘坐的战船,发炮攻击。有一次,朱元璋的战船搁浅了,被围困起来了。若不是常遇春用自己的船拼命撞击朱元璋的船,把朱元璋的船撞进水中,朱元璋就完了。

还有一次,陈友谅又发现了朱元璋的旗舰,又是一通猛攻。朱元璋刚转移到别的船上,那艘旗舰就被陈友谅的炮石击得粉碎。

可以说,朱元璋是数次从死亡线上逃出来的,他怎么会不感到后怕呢?

当然了,最终朱元璋还是以弱胜强,以少胜多,打败了陈友谅。让鄱阳湖大战,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重大的以少胜多的大战之一。

朱元璋能够打败陈友谅,归纳起来,有以下一些原因。

一是陈友谅骄傲轻敌,轻率冒进。陈友谅由于兵强马壮,所以在作战时便不怎么讲究策略,一味地要以强凌弱,最终吃了苦头。

二是朱元璋讲究战略战术。在这场大战中,朱元璋使用了不少计策,比如诱敌深入计、诈降计、围魏救赵计、各个击破计等等。正是在这些计策出其不意的攻击中,陈友谅一步步被蚕食。

三是朱元璋充分利用气候打仗。朱元璋充分利用风向,实施火攻计策。同时充分利用长江水位的涨落,使得陈友谅的楼船无法发挥作用。而本身熟悉水战的陈友谅,却用铁链把楼船连接起来,把楼船变成了陆地,水战变成了陆战。这样蠢笨的做法,怎么能战胜朱元璋呢?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潘凤为什么叫无双上将?潘凤真实实力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潘凤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他善于使用大斧,是冀州牧韩馥的部下。不过在此后各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战役中,潘凤出场仅仅一回合就被华雄斩于马下,所以给人一种很弱的感觉。不过潘凤却有着“无双上将”的称号,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实际上这是因为当年有网友找到了老三国中的一句台词,“

  • 张良和范增谁的谋略更厉害?范增或是张良一生最大对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张良我们应该都很熟悉,他是刘邦能够击败项羽建立西汉的功臣之一。很多人都喜欢把张良和项羽身边的谋士范增作比较,他们两位究竟谁的谋略更厉害呢?范增被项羽称为“亚父”,他曾帮助项羽建立西楚政权,还多次献计让项羽尽早消灭刘邦,但最后都因各种原因失败了。实际上项羽是有机会战胜刘邦的,如

  •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是好是坏?其实曹操也是骑虎难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其实让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人正是荀彧,还有部分汉臣也支持曹操,不过他们的初心只是想借用曹操来稳定朝局,以免汉室被人取代。所以荀彧才会支持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但不愿让他称王称帝,最后两人彻底决裂。实际上曹操当年已是骑虎难下,他知道自己除非跳脱出众臣的束缚,不然表面是在挟天子,实际上自己也只是一颗棋子罢

  • 唐长安城兴庆宫是做什么的?兴庆宫的背景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兴庆宫是唐朝时期长安城内三大宫殿群之一,内有兴庆殿、南熏殿、花萼相辉楼等建筑。因为《长安十二时辰》的热播,很多观众也是对兴庆宫充满好奇,这个地方是开元、天宝时代的政治中心,当年李隆基和杨贵妃就曾长期居住在兴庆宫。只不过安史之乱后,兴庆宫逐渐失去了原本的地位,成为太上皇养老的地方。下面就为大家简单介绍

  • 岳飞是如何对待战败的农民军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高宗时期,曾传下一道密旨给岳飞,要岳飞血洗虔城,为的就是给隆佑太后在虔城受震而泄愤。当岳飞得此密令之后认为无辜的老百姓又有什么罪过呢?于是拒绝执行这个命令,于是上书高宗:“请诛首恶,而赦胁从。”然而高宗确是恶狠狠的批复:“不准!”岳飞再次上书,高宗置之

  • 清朝时期的明式家具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如今有很多爱好收藏的朋友们都会喜欢收藏一些古代的家具。当然了古代人的家具肯定是与现代的家具是完全不一样的,能够流传到现今的至少也是百年历史了。不过家具自然还是清朝时期留存下来的最多,但是有一些清朝时期的家具却叫做明式家具,这是为什么?而明式家具上面的雕饰为什么比较少,它有什么样的特点吗?很多人误以为

  • 清朝时期的九门提督是什么官?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这里所说的九门提督,和《盗墓笔记》老九门里面的九门提督没有什么关系,小说里面所说的九门提督,只是人们对老九门的尊称,而清朝时期真正出现过的九门提督,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官职而且掌管的权力还不小。究竟九门提督是个什么官,放到现代又相当于什么,是一个什么等级的官职呢?在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皇城可谓是整个国家

  • 王安石的保甲法制度是什么?发挥了什么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宋朝时期所实行的保甲制度,这是一个带有军事管理的户籍管理制度,保甲发是王安石变法内容之一,在保甲法推行之后,保甲制度代替了乡里组织。那么北宋王安石的保甲法制度是什么?保甲法发挥了什么作用?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王安石(1021~1086),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

  • 庞德为何没有跟随马超归附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樊城之战,与关羽大战了300回合的庞德并非是曹操的嫡系,原来本事马腾和马超麾下的武将,与曹操可是死敌。那么为何当年庞德没有跟随马超一起投靠刘备呢?而是成为了曹操的死忠。还有他真的配得起“忠义”二字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通过历史的蛛丝马迹来探究一二。庞德,今甘肃天水市武山县四门

  • 三国中姜叙母杨氏是谁?姜叙母亲杨氏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姜叙是三国时期魏国将军,可能了解姜叙这个人物的朋友并不多,或许姜叙的母亲杨氏都要比他出名。杨氏在三国时期也算得上是一位奇女子,杨氏是姜叙母亲、杨阜姑母,为人深沉大义,还能在解救国家危机。当时马超起兵反攻凉州,杀了伟康,杨阜大怒。杨氏得知此事要求姜叙出兵讨伐马超,此后杀了马超的家人,但姜母最后也没能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