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最长寿的妃子是谁?活了多少岁?

清朝最长寿的妃子是谁?活了多少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200 更新时间:2024/2/3 22:11:26

长寿,一直以来都是很多人的愿望,这可以算是人的一种本能,并不代表所有人都是贪生怕死,毕竟人死了之后就什么都没有了。所以人们也会很关注历史上有哪些长寿的人,清朝时期,最长寿的皇帝当然就是乾隆了,然而,他还不是清朝皇宫里最长寿的人,最长寿的是康熙的一个妃子,定妃。定妃为什么能长寿,又活了多少岁呢?

清朝最长寿的皇帝是乾隆,乾隆活了88岁,乾隆虽然长寿,但在清朝皇宫里却不是最长寿的人,有一个人她一直活到了97岁,堪称百岁寿星。

《清史稿·列传一·后妃》记载:定妃,万琉哈氏。事圣祖为嫔。世宗尊为皇考定妃。就养其子履亲允祹邸。高宗朝,岁时伏腊,辄迎入宫中上寿,然未进尊封。薨年九十七。

这个人就是定妃,万琉哈氏,满洲正黄旗人,清朝郎中拖尔弼之女,十多岁就入宫嫁给了康熙。嫁给康熙后,一直得不到康熙的宠爱,直到康熙做了二十四年皇帝之后,万琉哈氏才生下十二皇子胤裪。生下皇子后,当时她也才二十六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但万琉哈氏并没母凭子贵,一直是庶妃的地位,连嫔也算不上,也没有得到康熙的更多宠爱。

一直到了58岁的时候,万琉哈氏的儿子胤裪已经32岁了,康熙做了五十七年皇帝之后,这才“良心”发现,将万琉哈氏的庶妃地位晋升,册封为定嫔。此后嫔位一直到康熙驾崩,没有改变。

雍正帝即位,奉皇太后懿旨:“朕念十二阿哥之母,多年侍奉皇考,甚为谨慎,久列嫔位,今晋封为妃。”

康熙对定嫔的冷落连雍正也看不过眼了,做老爹的没有人情味,只有做儿子的补救,将万琉哈氏的嫔位晋升为妃,也就是定妃。清朝的妃子地位进阶是这样的:庶妃→嫔→妃→太妃,此时定妃已经62岁了,也就是说,万琉哈氏在为康熙生了皇子36年后,才得以晋升为妃,这还不是康熙亲自册封的,这不单单是受宠不受宠的问题了,这是多不受待见呐,冷落程度简直是有点不近人情了。

上图是康熙妃子排位,定妃“实至名归”排位末尾。回归正题,虽然定妃不受康熙宠爱,但她却又可以安享晚年,活了97岁,秘诀又是什么呢?

定妃得以安享晚年的原因

正因为没得到康熙过多的宠爱,定妃在后宫的存在感一直很差,也得以远离后宫的勾心斗角之纷争。她的儿子,十二皇子胤裪,史料中着墨记载也不多,干的都是一些无关重要的差事,曾经被康熙委任管理满州蒙古汉军正白旗,除此之外,逢年过节像清明节、中秋节等传统大节,胤裪多数被派去祭祀皇陵。如果说胤裪一直远离清朝的权力中心,倒不如说他从来没有靠近过。

康熙晚年,屡次犯错的胤礽子之位被废,从此拉开了“九子夺嫡”的夺储好戏。以胤裪的地位,虽然也被称为十二爷,但他还是没有入围争权的资格,“九子夺嫡”的九“爷”名单可没有胤裪的名字。这其实就是他的福气,也是定妃的“福气”,因为皇位只有一个。这也是这母子俩得以安享晚的根本原因。

康熙死后,定妃出宫和自己的儿子胤裪一起居住,每位弄孙为乐,颐养天年。雍正、乾隆等帝继位后,每次有什么皇家御宴之类的,都会叫定妃进京作陪,也算欢聚一堂了。

结语:乾隆二十二年四月初七日,定妃逝世,终年九十七岁,是清朝后宫中妃嫔中最长寿的。定妃长寿的秘诀,主要是心态平和,从来没因为得不到宠爱而心生不满,也没有鼓动自己的儿子去参加“九子夺嫡”,所以能在康熙众多妃嫔的长寿榜当中,能够脱颖而出的根本原因。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曹操的三个女儿嫁给了刘协,剩下的女儿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刘协一直都只是一个傀儡皇帝,手里面没有任何实权,这样的皇帝,可能很多大臣,如果不是因为忠心,是不愿意和他有任何牵扯的,毕竟真正的掌权者是曹操。但是曹操不一样,他却把自己的三个女儿都嫁给了刘协,这就实在是让人难以理解了。那么,除了这三个女儿之外,曹操还有其他的女儿们,她们又分别嫁给谁了呢?曹操的六个女

  • 诸葛亮北伐为何做轮椅?诸葛亮有腿疾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诸葛亮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厉害的发明家。诸葛连弩、木牛流马、孔明灯等都出自诸葛亮之手。诸葛亮北伐时,一般都会坐在一个轮椅上,这应该也是他的发明之一,不过当时诸葛亮为什么每次出征都要做轮椅呢?有人说诸葛亮不会骑马,还有人怀疑诸葛亮有腿疾,不过这其中的真相恐怕已经很难找到确切的答案了

  • 为何兵法在春秋末期以后才大量出现?之前为什么没有?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兵法99%的人第一个想到的恐怕都是《孙子兵法》。《孙子兵法》是由春秋末期人士孙武著写,也被称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其实在当时不止孙武一人出过兵书,还有《孙膑兵法》、《吴子》、《六韬》等,多为在战国时期诞生。为什么这些兵法书籍都是在春秋末期以后才大量出现呢?实际上也这也和当时的环境有关,春秋中前期

  • 小周后嫌弃李煜无能,为什么还跟随李煜去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李煜作为南唐后主,一生也是挺悲哀的,他又是一个文艺范的皇帝,但是在政治上就不怎么样了,尤其是后来成了宋朝的俘虏,自己的皇后小周后被宋太宗赵光义看上,强行霸占之后,小周后一直都大骂李煜无能,这时候李煜其实也是敢怒不敢言的,毕竟自己的命都在别人手里。但是最终李煜还是因为写了一首词被赐死,而之前一直嫌弃他

  • 刘备不在以后,诸葛亮是如何做到让蜀汉大臣对他心服口服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刘备去世后,设诸葛亮和李严为托孤大臣,虽然他们二位等级相当,但大部分蜀汉大臣几乎只听从刘备一人指令,李严在朝中过的毫无存在感。为何诸葛亮就能让大臣们对他心服口服呢?诸葛亮在蜀汉的资历是一方面,关键是他继承刘备遗志的决心让其他人看到了希望。李严也明白自己在朝中的威信不如诸葛亮,但他还想故意陷害诸葛亮这

  • 齐国和鲁国早期并驾齐驱,为何此后发展相差甚远?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武王伐纣成功后,总共分封了71个诸侯国,其中位于山东的齐、鲁二国都属于早期十分重要的诸侯国。齐国是姜子牙的封国属于异姓国,而鲁国是周公的封国属同姓国,原本这两个诸侯国的发展还算旗鼓相当,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齐国逐渐成为一个强国,鲁国则沦为二流诸侯国,这究竟是为何呢?其实姜子牙和周公对于周朝来说都是十分

  • 为何李世民偏爱分封制?唐朝差点陷入危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其实周朝和西晋已经证明了分封制根本行不通,但唐朝也差点陷入到了分封制的漩涡中,而痴迷于分封制的皇帝正是被人们称为“千古一帝”的李世民。为何李世民会选择分封制呢?除了他本人的意愿以外,还因有大臣在他耳边怂恿。好在此后李世民的想法被长孙无忌等功臣给劝阻,不然唐朝等于是来了一场倒退

  • 袁绍手下最强武将是谁?袁绍一手好牌却输得最惨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袁绍有着四世三公的背景,东汉末年先后占领冀州、青州和并州,手上的武将文官都是人中龙凤,拥有一手好牌的袁绍最后却输的最惨。其实袁绍输就输在不会用人,袁绍的人才储备早期要远超曹操,可惜荀彧、许攸等人才最后都转投曹操,让袁绍输掉了关键的官渡之战。除了文官,袁绍的武将更是一绝,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颜良文丑了,

  • 赵匡胤死前,为什么不把自己的儿子立为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赵匡胤死后,宋朝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弟弟赵光义手上,但是按理来说这并不是正常的传位,因为按照一直以来的规矩,第一继承人应该是皇帝自己的儿子,除非是有特殊情况,皇位才会传到其他的亲族手上。而赵匡胤死的时候,一个儿子25岁,另一个17岁,年龄上不是问题,可为什么赵匡胤并没有立他们为太子?初读宋史的人,免不了

  • 诸葛亮五次北伐分别用了多少兵力?北伐究竟是不是穷兵黩武?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诸葛亮北伐中原,曾五次向曹魏发动进攻,其中第一次和第五次属于大型全面战争。不过总有人认为诸葛亮频繁发动北伐是在穷兵黩武,因为从结果来看北伐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成效。既然如此,诸葛亮五次北伐分别使用了多少兵力呢?实际上诸葛亮北伐也是想以攻代守,不然就只能等着魏国南征,这样局势便会陷入被动。下面就为大家讲讲